互联网、调查记者及职业共同体
——“数字化时代的调查性报道”研讨会述评
张志安
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文化繁荣与新媒体发展)
上海发展战略研究所 赵凯工作室
特约刊登
中国调查记者的职业意识及行业生态的总体特点如何?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如何影响和改变传统的调查性报道生产方式?以QQ群为代表的即时通讯工具如何推动调查记者群形成网络职业共同体?回答这些问题既需要学者的观察,也需要记者的思考。最近,由“文化繁荣与新媒体发展”上海社会科学创新基地、《新闻记者》杂志社主办,复旦大学新媒体研究中心协办的“数字化时代的调查性报道”研讨会在沪举行。
调查记者的行业生态
要描摹中国的调查记者的群像并不容易,试图准确概括他们的生产方式、职业观念和生存状态,及其在特定历史时期所展示的社会学规律与意义则更具挑战。研讨会上,香港城市大学媒体传播系助理教授沈菲、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教授张志安联合发布了国内第一份《中国调查记者行业生态报告》①,《报告》对300多位报纸和杂志的调查记者采取全样本问卷调查,第一次全方位展现了中国调查记者的职业观念和生存状况。《报告》显示:中国调查记者行业由男性主导,年龄较轻,学历较高。84%为男性,女性只占16%左右。大约有76%的调查记者年龄在35及35岁以下,50岁以上的不到3%。几乎所有的调查记者都有大专或以上学历,76%左右为本科,拥有硕士或博士学位的有15%左右。调查记者所修专业主要有三大类:新闻传播类,占40%左右;语言文学类,占27%左右;经济管理类,占12%。
调查记者从业经验丰富,平均从事新闻工作8年,从事调查报道5年左右。50%以上的调查记者“从事新闻工作的时间”是6~10年,30%不到的调查记者从业1~5年,15%的调查记者从事了11~15年的新闻工作。拥有调查记者的媒体主要分布在北京、广州、上海;调查记者多在北京、上海、广州工作。
比较而言,湖南与河南是最大的调查记者“出产地”,两省籍贯的调查记者占了约30%。其中,大约有14%的调查记者来自湖南,13%的调查记者来自河南。其他比例较高的省市自治区有:安徽、湖北、四川、河北、山东、福建、江苏、辽宁和浙江,调查记者从事新闻工作的择业动机,主要是“揭露社会问题、维护公平正义”,“表达百姓呼声”与“传播新思想、启迪民心”。
尽管他们的成长经历、职业意识等各有差异,但却面临着共同的新闻环境、拥有相似的实践策略:面临的职业风险最高,采访突破的难度最大,受到的职业尊敬最多,新闻作品的影响也往往最广泛、最有力。《报告》显示,调查报道从业人员重视新闻舆论监督与启蒙的作用,事实准确、报道客观与分析深入是他们追求的职业准则。
此外,调查记者的总体收入水平不高,大多数人对报酬与福利不满,但对同事关系、时间弹性和工作自主性较为满意。不容乐观的是,40%的调查记者“不打算继续”从事调查性报道(不从事一线采编工作,做编辑、担任管理职务或者从事非新闻行业),30%的调查记者“不确定”,愿意继续从事1~5年调查记者的只有13%左右。《财经》杂志副主编罗昌平认为,这项统计再次表明:在中国,调查记者吃的是青春饭。“中国的调查记者不仅肩负信息披露、舆论监督的本分,还应学会保护自己、注重传承等以延长职业生涯” 。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李良荣教授在点评《报告》时说,离我们最近的是事实,离我们最远的是真相,揭露真相的过程充满着阴谋、遮蔽,职业化的调查记者总是令人产生敬意。为什么要强调数字化时代的调查性报道?因为对事实真相的调查正在对舆论造成深刻影响,这涉及到社会稳定和体制改革。网络空间中的焦点事件层出不穷,不时激发批判情绪和极化舆论,只有真相被揭开,情绪才可能被平复,事件才会结束。一般的动态报道只反映事件本身,网民可以便捷获取,事实真相的揭露却只有靠调查记者。在当下的新闻生产环境中,“表达一个真理往往比发现一个真理难得多”。因此,深入调查、客观陈述、适当表达都是调查记者需要做的。伴随网络爆料、草根微博、公民新闻的兴起,“一般的事实报道不再是记者的专利,真正深入的调查才是传统媒体能够生存的前提。如果传统媒体想生存下去,就必须重视调查性报道”。
调查性报道的网络实践
互联网的普遍运用和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会化媒体的快速兴起,正深刻改变着调查性报道的生产方式和传播机制,也改变着调查记者的职业观念和行动策略。总体来看,就生产过程而言,网络对调查性报道的影响主要包括:1.消息源的获取渠道。越来越多的新闻线索从论坛、博客、微博中率先爆料;2.新闻背景的检索数据库。借助网络的海量搜索可以快速获取新闻事件的背景资料,甚至以搜索方式展开调查;3.即时便捷的采访工具。QQ、MSN、Skype等即时聊天工具被记者频繁用于在线采访;4.真相传播的突破载体;5.获知传播效果的渠道和传受双方互动的平台。通过新闻网站的点击、评论,以及微博上的跟帖、转发,记者和媒体可以快速了解公众对报道的反馈,也有利于他们直接从公众那里获得持续调查、跟踪报道的资源和支持。
《21世纪经济报道》新闻总监左志坚认为,要在面向未来的语境中探讨互联网影响下的传统媒体报道形态的变化,未来的新闻将有三种形态:一、微博。生产者是网民,传播方式是由网民好友转载、病毒式传播,优点是完全免费、生产门槛极低、传播速度极快,缺点是公信力偏低,生产机构是由SNS网站提供免费平台,供网民免费发布、传播各类信息;二、消息。生产者是普通记者,传播方式是由传统媒体进入网络门户、再通过SNS二次传播,优点包括有时间核实、公信力较高、信息相对全面客观或有独到观点等,缺点是慢、信息高度同质化,生产机构主要是通讯社、报社、电视台;三、以调查性报道为主的深度报道。生产者是资深记者,传播方式跟消息相似,优点是公信力更强、信息更全面、观点更独到,缺点是慢、制作时间和物质成本相对较高,生产机构主要是杂志及少部分报纸。
“现在很多人担心,互联网会让传统媒体消亡,记者这个职业也会消失,其实不大可能。”左志坚认为,跟微博等新兴传播载体相比,调查性报道的价值在于:1.全面客观,能有效节约受众的接触时间;2.调查成就深度、成就影响力,满足受众的知情权。互联网环境下,调查记者必须加强三种能力:一、网络工具的使用,包括微博、翻墙、搜索引擎等,必须娴熟,方能保持不掉队;二、采访突破和写作能力依然是安身立命之本;三、拥有专业的分析工具,新闻传播学之外要在社会学、法学、历史学、经济学等某个领域有所专长。
上海社科院新闻研究所白红义博士纵向回顾了上世纪90年代迄今,调查记者的职业意识变迁轨迹和影响因素。职业意识包括新闻从业者对自我角色、媒体功能、伦理道德、工作自主性和满意度等一系列问题的认知和评价,是新闻从业者的观念体系和新闻价值观,也是影响乃至决定其新闻生产的内在因素②。以职业角色为考察切入点,主要存在中立者和倡导者两种模式。上世纪90年代入行的记者较多体现出倡导者色彩,往往以知识分子来自我期许;但新世纪入行的记者普遍受到新闻专业主义的影响,更加认同中立者角色,但他们的生存状态体现出“新闻民工”的色彩。
据笔者观察③,微博对调查性报道生产的影响主要有三个方面:1.消息来源:从筛选、梳理、线人报料转向定制、接近、主动求援;2.报道机制:从记者主导、单次刊发转向公众参与、循环报道;3.行业互动:从独立调查、业内沟通转向支援协作、公开动员。总体上,微博正成为调查性记者互动交流、“默契协同”的重要空间,既促进情感层面的专业认同,又促进功能层面的资源协作,有利于拓展报道空间、提升专业化。研讨会上,白红义博士指出其可能的负面影响: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会化媒体,使网民更快捷、直接、深刻地影响着调查记者的新闻生产,汹涌的网络民意容易干扰他们的专业实践。“对当下的调查记者来说,‘倡导’容易,‘中立’更难。然而,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倡导者模式与中立者模式的分野还将继续存在下去。二者相互缠绕,难分难解,呈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混沌局面。”
调查记者的职业共同体
与会者还关注了职业共同体的话题,就调查记者圈是否形成职业共同体、记者共同体与律师共同体的互动、互联网对职业共同体的影响等话题展开交流。据《中国调查记者行业生态报告》数据显示:调查记者构成了一个颇为紧密的共同体,集中反映在跨组织、跨区域的社会关系网。平均每位记者认识30个业内同仁,88%左右的调查记者有过同行协作经验,调查记者对跨机构的合作多持正面态度,并经常与其他记者分享背景资料和消息源、提供或接受采访便利以及与其他记者共同采访完成调查。不过,这种比较紧密的社会关系网,既能为调查记者的异地监督提供便利,有利于同行之间抱团取暖、协同突破,争取更大的报道空间,也可能成为部分记者偷懒的工具或导致新闻的同质化。如《三联生活周刊》副主编李鸿谷所言:“一方面,调查记者往往是媒体相对艰难与具有挑战的部分,在目前舆论环境下,协同是抗拒压力的重要方式;但另一方面,真正有价值的调查性报道非常依赖特殊的信息源,调查记者的竞争,尤其是良性竞争才是正途。”
《21世纪经济报道》新闻总监左志坚将调查记者职业共同体的特征概括为两点:一、对新闻自由的共同追求。“很多时候,不是一定要去追求正义或勇气,而是出于本能要去挖掘真相。因此,这是我们共同的价值。”比如,有调查记者将本媒体未发的报道在微博上报出来,其他同行就会积极转发;二、对新闻职业化的共同规范。要借助共同体的作用,促使调查记者少些个人英雄主义,多些冷静和理性的判断。类似的话题经常在微博上研讨,也逐步在网上形成这方面的同行监督。“没有共同体、没有共同价值观,是很难行动的。比如,今天的研讨活动也有消除自我恐惧、自我审查的作用,价值共同体应该成为记者行动的潜在背景”。
有多年从事司法题材调查报道经验的杨海鹏说,当前,社会问题频发、社会矛盾激烈,对调查记者来说这可能是非常大的机会,能使更多真相呈现在公众面前。当网络民意可能影响报道立场的时候,调查记者更要冷静和客观,去现场进行深入调查。“我们并非没有作为的空间,如果你的行动很理性,你的作为空间还是很大的。”
除了微博之外,“小刀群”、“蓝衣”、“深度报道记者群”等QQ群也已成为调查记者的“网络虚拟共同体”,发挥着积极作用。《南方周末》上海站记者鞠靖以自己亲自创办和维护QQ群的经历作为个案,剖析其特点和功能。他认为,QQ群是调查记者职业共同体的一部分,但这个部分更侧重于新闻生产,其有效功能包括提供新闻线索、寻找采访对象、远程核对事实、实现组团采访、共同应对外部压力等。
长期研究中国调查报道的瑞典隆德大学史雯副教授(Marina Svensson)建议,分析调查记者的职业共同体应该在不同层次上展开。调查记者的职业共同体包括社会交往、价值共识、行动协作等多个层次,体现调查记者共同的精神追求和文化共识,形成他们需要共同遵循的职业规范,并能发挥有效的支援和自律功能。针对调查记者职业协作和共同体的关系,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夏倩芳教授也指出,借助QQ群进行的职业协作和正在形成的“价值共同体”,是调查记者职业共同体非常重要的方面,它离真正的职业共同体还有很大距离。一般来说,职业共同体需要几个纬度和功能:价值共识、职业伦理规范、报道技能分享、职业归属感、集体抗风险能力、救济和维护的功能等。“目前,调查记者的职业共同体还比较脆弱,尤其在职业伦理规范、职业救济方面。”她认为,调查记者的职业共同体,不仅需要记者们参与建设和维护,也需要学界的推动和支持,新闻业界和学界之间是紧密相关的。“学术研究要能够成长起来,也需要介入社会、干预社会、服务社会。同时,学术界的行动力和想象力也需要业界的推动,两者都需要不断的反思和持续的实践。”■
(作者系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研究员)
注释:
①这项研究由香港城市大学资助,经费编号SRG-7002540,项目负责人沈菲,项目合作人张志安,感谢全职研究助理黄缨杰为本项目付出的辛勤劳动。结合新闻行业状况、调查记者队伍规模及其新闻生产实践的特点,这项研究将调查记者的样本标准确定为:一半以上工作时间从事调查性报道,主要以社会、时政、财经等领域的负面题材为主,多关乎公共权力滥用,有被遮蔽的真相要记者进行突破调查,特稿记者、对话记者等不算在内。样本总数确定为334位,最终259名记者接受问卷调查。《中国调查记者行业生态报告》全文参见《现代传播》2011年第10期
②张志安:《深度报道从业者的职业意识特征研究》,《现代传播》2008年第10期
③张志安:《新闻生产的变革:从组织化向社会化——以微博如何影响调查性报道为视角的研究》,《新闻记者》2011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