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dia视窗·声音
Media视窗·声音
探索新闻的本质
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苏钥机教授在《明报》撰文指出:
近年较有新意的新闻论述,是P. Shoemaker提出的“偏差”(deviance)理论。她引入生物及文化的进化观点,来解释新闻的角色,指出新闻界特别关心异常、脱轨和变异的事物。她指出,不论是动物还是人类,都有成员专责监察四周环境,防止敌人入侵或意外发生,以保障整体社群的安全。从生物进化角度看,人类需要监察环境,所依靠的成员便是新闻记者。
在监察环境时,好消息的监察意义不大,反而坏消息更有功用,因为后者能对大家提醒示警。而且坏消息一般较为引人注意,容易挑起大家的好奇心。了解偏差情形可以促进个体的安全,有利繁殖后代,因而这种对坏消息的偏好,经由遗传因子代代相传,成为社群的天性。
苏钥机教授提出,其实新闻是一种有目的性的抽样(purposive sampling)行为,以这种行为产生出来的样本就有某些特性。“目的抽样”是按照某个预定的目的或意图来进行抽样,希望用一些“典型”事例来代表或反映一般的情况。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抽取的不是有代表性的典型事例,而是上述的偏差事件。记者关心的不是要有代表性,要选的是“非典型中的典型事件”。他们采用的抽样原则是偏差、奇情、冲突、重要、有趣、罕有、独家、省力、获同行认同等。 透过目的抽样,新闻变成日常生活的“精华”,它强调了生活的极少数片段,忽略了一般的主体。而且新闻变得主观,其代表性也成疑问,新闻报道很多都是“激化”(hyped)了的刻板现象(stereotypes)。于是我们要问:新闻是否能代表现实?
“媒介世界”和“真实世界”之间不应混淆;新闻内容虽然建基于客观事实,但它不完全反映现实。新闻与事件的关系也一样,经过记者和新闻机构的主观“加工”,于是“新闻不等于事件”。
偏差和抽样是新闻的重要基础。Shoemaker发现“新闻价值”和“新闻”原来是不同的:有新闻价值的事不一定能见诸新闻,而一些刊出的新闻可能没有什么新闻价值。我认为它们之间的差别,可以用目的抽样来解释。偏差带来新闻价值,记者依据新闻价值作为采访的抽样标准,得出来的结果便是我们看到的新闻。前者是一些抽样标准,后者是具体产品,其生产过程受到很多人、组织和意识形态的影响。所以说新闻价值和新闻不能划上等号,其实是颇自然的。
新闻工作者之间可以有不同的新闻价值观,记者和受众也有各异的看法,大家采用的新闻抽样标准就会不同,各有喜好和选择。循着这个思路,我们可以追问:目的抽样应该采用什么标准?重要和有趣孰重?如何更好地运用“偏差”准则?是否要有多些正面的好新闻?透过思考这些问题,相信可令我们对新闻的本质有进一步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