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逝者带动的历史,在纪念中得以传承
——《东方早报》“逝者”专版策划、编辑访谈录
杨蓉蓉 江海伦
2011年6月22日,《东方早报》正式开辟了讣闻版,定名为“逝者”。讣闻,即报道人物辞世的新闻。它不仅报道某人死亡,更为重要的是重现死者的一生——概括死者的活动和突出的特点,集中描写死者生前最引人关注的成就及其趣闻逸事等。讣闻也是新闻。2000年以后,随着西方新闻传播理论的大量引入,我国报纸对讣闻的尝试达到一个小高潮。资料显示,2003年的清明节,《楚天都市报》社会新闻版推出了特别专栏“怀念”;2003年底,《都市快报》开出“生命关怀”栏目;2004年,《东方今报》推出“怀念新闻”版。2005年3月,《南方都市报》《新京报》都先后尝试讣闻报道,被当时学界称为“中国讣闻报道的大突破”①但之后,我国报纸讣闻报道的尝试就一直没有新的突破。
作为日报界一个特立独行的产品,《东方早报》“逝者”版的设置引起了我们的兴趣,于是采访了这个版面的策划者和相关编辑,他们分别是《东方早报》副主编孙鉴、文化新闻部主任何涛、“逝者”版编辑马毅达。
“在讣闻中提供一种线索,带动历史”
问:能否请你们说一说“逝者”专版推出的背景及意义?
孙鉴:在我国以前只有官方的讣闻,一般是由新华社发盖棺定论的统发稿。像我们《东方早报》这样平民化的讣闻版面以往是很少的。2005年3月,《新京报》推出讣闻专版“逝者”,将普通人作为讣闻报道的重点。现在《新世纪》周刊每期也有2篇讣闻报道。但《东方早报》这次推出的“逝者”专版是一个基本每日刊出的固定的版面,有其独到之处。
何涛:《东方早报》文化部以前有个纪念版,专门对刚刚逝去的人物进行纪念性报道,选择范围一般是那些在国内知名度较高的社会文化名人,比如巴金、贾植芳、季羡林这样的大家。一般要做到1~2个版面,主要内容是讣闻再加上对逝者家属的采访,走新闻的路线。目前我们做的这个讣闻版,更多的是借鉴国外媒体的做法,比如《纽约时报》。一个讣闻版上要报道两到三位近期去世的人物,每周做三到四期讣闻版,人物的选择范围有所扩大,有些人物的公众知名度不算太高,但一生中确有不少闪光事迹,因此也在我们选择之列。
马毅达:做了一段时间的讣闻编辑后,我对“有名气的人”有了新的理解,就是在各领域取得了一定成就,生前致力于某项事业和追求,他们的名字、个人经历为所在领域或是外界所瞩目的人。现在,这些“有名气的人”离开了世界,但也许仍有人并不了解他们的过往。我们要做的,就是将他们的一生记录、浓缩,列出他们突出的成就,找出他们无论在事业或人性上的闪光点,尽最大限度地挖掘出一些不为人知的或生动的细节。在这一过程中,如实反映出逝者的性格特点和精神面貌及际遇和命运。
何涛:我们对讣闻版选取人物的定位是:一定要在某一领域做出一定成就、有一定地位的人。其实讣闻不单单是写人,而是在人的讣闻中提供一种线索,带出一段历史,让读者从中获得知识和养料。
鼓励记者在讣闻报道上多花时间
问:你们的版面定位是新闻报道,那么其中内容除了资料整理,是否会对逝者的亲朋好友进行采访?
马毅达: 作为编辑,我的操作实践经验是:对于讣闻报道,采访朋友会相对容易,但采访亲人比较难。因为亲人极可能还沉浸在对逝者的悲痛中。例如蒙古族作曲家、《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谱曲者阿拉腾奥勒逝世后,我们联系到他儿子,但他当时情绪无法平静,不肯接受我们采访或约稿。
有时候没有完成一手采访则是因为发稿时间限制。例如中国美术电影泰斗、中国水墨动画片创始人之一、中国动画专业创始人钱家骏的讣闻,本来已经联系到逝者的好友进行采访,但由于其他兄弟报纸已经见报,再拖下去会失去时效性,所以我们只能舍弃采访的部分,提前见报。
问:这个版面中也有不少国外名人的讣闻,是否大部分属于编译稿件?
马毅达:目前的确如此。但我们的编译并不是仅仅把外国报纸上的讣闻内容进行简单的罗列整理。有些记者是非常下功夫的,例如,记者沈祎写英国抽象绘画领军人物约翰·霍伊兰时,把所能搜到的所有关于约翰·霍伊兰的英文资料都读了一遍,在写这篇讣闻时把当地的历史文化背景都融入其中,用沈祎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我几乎温习了一遍当代艺术史”。
问:《纽约时报》有预写讣闻的机制,《东方早报》“逝者”专版有没有借鉴?
孙鉴:现在还没有,毕竟《东方早报》讣闻版还只是初创阶段。目前稿件来源有三种:
第一个来源是我们报社各个条线的记者,这是最主要的。他们手头有资源,可以了解到各条线名人逝者的情况。但由于这些记者平时的采访任务很重,而讣闻版的稿件相比而言时效性不那么强,所以我们鼓励记者在讣闻报道上多花点时间,描写尽量生动,同时要提炼个人感受和观点,不能平铺直叙。
第二个来源是约稿。像《新世纪》周刊就是采用这种方式,比如他们在写日本科幻小说先驱小松左京时,邀约了中国的科幻作家韩松写稿。这样一来中日两国科幻界就打通了。目前我们这方面的稿件来源有限,不过以后我们会慢慢拓展约稿的空间。
第三个来源是投稿,这个量很少。
马毅达:有些自发投稿来的稿件写得非常好,他们弥补了编辑搜索的空白。我们的编辑每天一上班就在各种搜索引擎上用各种关键词搜索名人逝世的消息,但有时也避免不了遗漏。像华东师范大学有位老师就曾给我们投稿,写了一篇他们学校古籍研究所的教授、中国日记史研究第一人陈左高的讣闻。由于是同一领域的专家,又是同事,这篇讣闻呈现了很多细节内容,如果由我们的记者去采访,肯定没办法写到这样的程度。
讣闻≠盖棺定论
问:“逝者”专版讣闻的主要写作手法是什么?
何涛:不同于以往新闻路线的写作手法,我们的讣闻报道主要采取特稿的写法。
问:能不能具体谈谈?
孙鉴:中国不同于西方,没有在报纸上开设讣闻版的传统。在中国,几乎就有“讣闻等同于盖棺定论”的说法,所以我们讣闻的写作手法一直在探索。
比如6月22日,我们第一期推出讣闻版有三篇文章,其中有一篇写的是台湾军火大王单亦诚。这个人物重要而复杂,我们对他的信息掌握有限,他也没有子女,没法让记者进行一线采访,所以我们只能尽可能搜罗华文报纸对单亦诚的报道,把颇具亮点的内容巧妙地整合起来。结果,虽然这篇讣闻的内容信息也很丰富,但成品更类似于新闻报道。
我们国内的大专院校的新闻写作课程都缺少讣闻写作这块内容,这是中国新闻教育的空白。在美国,他们的新闻写作教材分得非常细,比如法律新闻怎么写、体育新闻怎么写等,其中肯定有讣闻写作的内容。所以我也给记者编辑们推荐了几本书,其中一本是美国一名为戴安娜王妃和马龙·白兰度撰写过讣告的记者所著的《先上讣告后上天堂》,这其中的讣闻写作可以为我们提供点借鉴。
如实呈现逝者“为人的局限”
问:目前,“逝者”版面的内容设置是怎样的?
马毅达:我们的讣闻包括:逝者的个人信息,如姓名、生卒时间、出生地、家庭成员、教育、婚姻经历等。这些是写作讣闻的最基本内容,能正确、简明地勾勒出逝者的个人经历,让读者对逝者有一个基本掌握。版面涉及到各行各业的人,因而在论及逝者生前所从事的职业和他/她在这一领域的成就时,讣闻写作的套路或因袭的模式是:将逝者生前之所以被外界关注和认可的原因告诉读者——他们做过什么,说过什么,与他们接触过的人的回忆,性格特征、特殊经历,都通过详实的细节反映出来。这需要在梳理逝者一生所取得的成就时,用直白、生动的语言让读者认知、感受并认同逝者的与众不同。
我们曾写过玛丽亚·戈梅斯·瓦伦廷。这位曾是全球最长寿老人,虽只是名普通老妪,但114岁加347天的高龄让她当仁不让地成为外界和媒体关注的焦点。讣闻中写到这位老奶奶喜欢染发、逛街、化妆、穿高跟鞋,还对可乐情有独钟,把一个高寿老人的真实生活呈现给读者。
我们写过人称“单老爷子”的台湾军火大王单亦诚。军火生意的性质和青帮背景决定了他名气背后的“争议性”,文中追溯了他在尹清枫命案这个“台湾近20年来最大的政治悬案”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他传奇、动荡、神秘的一生。
我们写的“新中国刑法学奠基人之一”、1980年吴法宪案辩护人马克昌,着重于马老在刑法上的治学严谨,他对中国刑法进步的维护和推动。
“史上最牛校长”、四川安县桑枣中学校长叶志平,因他常年整固教学楼的努力和防灾演习的坚持,所在的桑枣中学2300多名师生在汶川大地震中无一伤亡。此时,他的讣闻不单是记录这位不顾外界误会却仍坚持付出的闪耀人性光辉校长的生前事迹,更希望让看过的人产生触动,起到些微的教育、警醒作用。
近期的一篇讣闻写了音乐唱片封面设计鼻祖艾利克斯·斯坦维斯。虽然这位平面设计师在外界看来可能有些“偏门”、“冷僻”,但“要没有他,人们可能仍要面对千篇一律、贫乏枯燥的唱片包装”。直到1939年,音乐专辑的封面设计仍然是白纸一张,是斯坦维斯带给它艺术的设计和审美,从此,当人们拿到一张唱片时,听歌和鉴赏封面同时成为一种享受。
总结讣闻的写作,应发掘、突显并刻画逝者本人的“首创性、趣味性、专业性、独特性”。但再伟大的人,仍脱离不了“为人的局限”。在树立逝者“高大”形象时,也要如实呈现他们原本的性格、怪癖、兴趣、缺点。总之,每个逝者都曾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有喜怒哀乐、七情六欲的人。让读者在阅后能对逝者由陌生转为了解,把距离感化为亲近感。如果能做到这点,这篇讣闻才真正起到了缅怀和尊重逝者的作用。
问:“逝者”版面运转到现在,人物选择有过变化吗?
马毅达:有的。7月底,“逝者”版没有再选择“名人”,而是“7·23”动车事故的遇难者。版面的推出虽仓促,但对于眼前发生的灾难,我们无法视而不见。那些遇难的“普通人”,同样也曾活着,有过幸福、挫折、欣喜、悲痛的瞬间。尽管有这些改变,“逝者”版仍在积极地探索,并没有确立一个固定的模式和规则。唯一可以确认的,就是我们致力于追忆这世上任何一个值得追忆的逝者。活在这世上的每个人终会变为逝者,都值得被人了解、书写、记录、回忆。就像“9·11”袭击发生后的第4天,《纽约时报》也推出了名为“悲恸的群像”的讣闻专题纪念遇难者。这样一个系列报道,每天在《纽约时报》刊载,一直持续到2001年的11月30日。让有着特殊经历的平凡人进入讣闻版的视野,这也是我个人对于讣闻版的努力方向。
问:“逝者”版面与其他媒体的讣闻版有什么不同?
马毅达:《新世纪》周刊也设有讣闻版,也取名为“逝者”。在几期“逝者”版的观察和比较中,我们发现最大的区别就是:《新世纪》多为向“逝者”所在行业的专业人士约稿,而我们更多的是记者自己撰写。这一点,其实也反映出周刊和日报的区别。周刊有更充分的时间来筛选人物,每周一期,每期两篇讣闻,能较为精准地找到比较了解逝者本人或所在行业的行家。所以在文字上,《新世纪》融入了个人见解,以较多篇幅提供了对逝者所在相关领域成就的专业点评和背景分析。由于这种贴近、熟悉,他们还能透露出更多不为人知、难以从网络和其他资料中获取的细节。而日报的记者,要在每日有限时间内迅速做出反应,达到这样的水准显然有难度。
就“逝者”的人选来说,两家媒体的定位基本一致。版面风格都追求简洁、肃穆、大方,没有掺杂过多设计和修饰,仅以文字配一张逝者的照片。我们用逝者姓名为大标题,身份、去世日期和地点为副题,更注重事实,简明扼要;《新世纪》则以一句话归纳出逝者的“最闪亮点”作为大标题,姓名和身份为副题,更注重提炼和勾勒逝者的成就。
与《新世纪》的另一个区别,就是我们的讣闻可以兼顾时效性,如果当天有重要人物去世,我们可以迅速作出反应,第二天就有讣闻见报。
在“磨合期”中摸索和改变
问:目前,《东方早报》对“逝者”版有什么规划或设想?
孙鉴:长远来看,个人认为我们首先要达成写作规范上的共识。由于现在还处于摸索期,我们只能学习和借鉴西方已有的讣闻写作方式,然后结合记者自身特点,形成如何写各个领域名人讣闻的规范。我们初步预计,需要半年的磨合期,使写作者、编辑者形成相对固定的规范,同时也使国内的读者逐渐接受这种形式的报道。
其次,我们设想列一个不同领域不同年龄层人物的资料库,比如90岁以上、85岁以上、80岁以上各个领域有哪些名人。不过现阶段还没办法着手实施,一是因为我们编辑人员缺乏,二是因为我们尚处在起步阶段,不便于启动这项工作。目前,我们能做的就是名人逝世后,第一时间找到对逝者熟悉的人,对他们进行采访。
接下来,我们对版面的呈现模式也将尽可能改变,使其不那么沉重。比如在图片的使用上,刊登的图片不只是用逝者的大头照,而是采用逝者生前在所从事行业环境下的照片,如工作室内、摄像机前、与作品的合照等,既能直观生动地交代背景,又能让读者看清逝者的面容,效果应该更佳。■
(作者单位: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新闻研究所)
注释:
①《昨天巧遇“逝者”》,载新浪博客“momo的影像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