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目录
  • 56页
  • 57页
  • 58页
  • 59页
  • 60页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下一篇
党报政策宣达功能如何实现
党报政策宣达功能如何实现
  ——以三份党报为例分析“主题报道”现状
  
  □ 陆一波
  翻开当下中央和地方的各级党报,诸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人民日报》)、《创新社会管理 促进社会和谐》(《解放日报》)、《科学发展开新篇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南方日报》)之类的系列报道栏目,在头版上比比皆是。
  对此,业界普遍称之为“主题报道”。曾任中宣部新闻局局长的胡孝汉是这样认为的,“主题报道”是以党和政府的重大战略思想和重要决策部署为主题,集中、连续开展的重大宣传报道活动①。业界同时认为,“主题报道”起到了传达党的主张、推动实际工作、动员组织群众及形成舆论强势等作用,是党报实现政策宣达功能的“主渠道”。
  正如中央领导指出的那样,当前,我们党正面临着新的执政考验;与此同时,整个社会的舆论环境、舆论诉求和舆论格局也正发生着深刻变化。在此背景下,作为党报实现其功能定位“主阵地”的“主题报道”,总体开展情况如何?
  本文将通过内容分析法,对党报“主题报道”的现状予以深入研究。
  
一、党报“主题报道”的总体情况
  1.样本对象
  本文选择《人民日报》《解放日报》和《南方日报》三份党报作为研究对象,以2010年这三份报纸的头版内容作为研究范围。研究样本数为1095份。
  《人民日报》作为中央级党报,具有相当代表性和权威性,其报道内容涉及全局,在全国具有影响力。《解放日报》《南方日报》分别是上海市委、广东省委机关报,是了解当地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窗口。
  与此同时,通过对这三报之间的比较,可以看出中央级党报和省级党报“主题报道”的异同;而《解放日报》与《南方日报》之间的比较,则可看出不同省级党报“主题报道”的异同。
  2.统计结果与分析
  (1)“主题报道”的栏目设置
  三份党报2010年全年在头版设置的“主题报道”栏目数分别如下:《人民日报》17个、《解放日报》20个、《南方日报》23个。
  进一步分析三份党报设置的“主题报道”栏目,可以发现:无论是《人民日报》的《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还是《解放日报》的《加快转方式 上海须更快》《创新驱动 转型发展》等,抑或是《南方日报》的《调结构促创新》 《加快转变促发展》等,“主题报道”都高度聚焦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其背景是,中央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党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自然要高度聚焦这一“主题”。
  同时,三份党报根据同级党委、政府的工作重点,也各有侧重地开辟了一些特色“主题报道”栏目。比如,《人民日报》根据我国还是农业大国的国情,以及国家三农工作重点,在不同农业生产季节推出《春耕一线》《“三夏”进行时》等“主题报道”栏目,指导、推进全国三农工作,确保粮食增产增收;对于上海来说,则将迎办世博会作为2010年工作重点。《解放日报》即将此作为“主题报道”重点,在迎办世博会的不同阶段,推出《和谐上海 平安世博》《全力以赴 办好世博 不辱使命 为国争光》《我们如何当好东道主》《看世博 促转变》《世博给我们留下了什么》《总结世博经验 发挥世博效应》等,凝聚全市人民共识,举全市之力共同迎办世博会;对于广东而言,2010年中心工作之一是迎办广州亚运会,为此《南方日报》专门开辟《2010亚运风》“主题报道”栏目,报道全省上下同心协力迎办亚运会的情况。
  从这些“主题报道”栏目,我们基本可以看出三份党报所对应的同级党委、政府一年工作的主线。这也充分印证了前文所述的“主题报道”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展开的特点。
  (2)“主题报道”的总量与分布
  2010年,三份党报头版“主题报道”总量分别为:《人民日报》122篇,平均每月10.17篇;《解放日报》210篇,平均每月17.5篇;《南方日报》201篇,平均每月16.75篇。三份党报“主题报道”每月量表见下图(见本期Page57):
  从数字可以看出,“主题报道”在各家党报头版的报道中都占了很大的量。“主题报道”最多的月份都达到25篇以上,几乎保持每天一篇的刊出频率。比如,《南方日报》4月份头版“主题报道”多达28篇,这些报道都是《加快转变促发展》栏目稿件。可以说,这一系列“主题报道”直接反映了广东省委、省政府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紧迫性和推进力度,起到了在全省范围内进一步形成共识、凝聚力量的作用。
  
二、党报“主题报道”的基本特点
  1.样本对象和抽样
  在总体情况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将进一步研究“主题报道”的基本特点。为此,在上述样本中,分别抽取每季度第二个月的报纸进行研究,即2月、5月、8月、11月。这样抽样既最大程度地确保了足够的样本量,又避开了省市“两会”召开的1月、全国“两会”召开的3月以及国庆、年终集中开展“成就报道”的10月、12月等特殊月份。
  2.类别构建
  为了更好地研究“主题报道”的特点,在参考相关研究基础上②,依据研究目的和需要,本文的内容分析类别建构如下:
  (1)报道体裁
  ①消息,包括动态消息、综合消息。
  ②通讯,包括一般纪实性通讯、新闻故事、访问记、散文体通讯(札记、散记、书信体等)。
  ③深度报道,包括单项类深度报道(解释性、分析性、述评性报道)、集合类深度报道(连续报道、系列报道、组合报道);还包括调查报道、专访等。
  ④新闻特写,再现新闻事件、人物或场景的形象化报道。
  (2)报道时效性。见报时间为事件发生——
  ①当天或第二天。
  ②第二天以上至一周(含)。
  ③一周以上至一个月(含)。
  ④一个月以上或时间概念模糊。
  (3)报道领域(表四)
  领域        主要内容
  
  A.政治    1.政治民主建设、党的建设等
         2. 依法行政、行政管理、工作作风等
  B.经济    3.经济建设、物价、市场、行业建设、企业发展等
         4. 农村建设、三农问题等
  C.法律    5. 司法、审判等
  D.社会    6. 人口、贫困问题、社会福利、权益保护、就业、交通等
         7. 社会风气、思想道德风尚等
  E.科教文卫  8. 教育
         9. 科技
         10. 文体
         11. 医疗卫生
  F.环境与资源 12. 环境保护、资源开发与节约等   
  
  (4)报道在版面上的位置编排
  ①头条位置。
  ②非头条、显著位置。
  ③非头条、非显著位置。
  (5)报道篇幅
  ①1/2版(含)以上至整版。
  ②1/4版(含)以上至1/2版。
  ③1/8版(含)以上至1/4版。
  ④1/16版(含)以上至1/8版。
  ⑤1/16版以下。
  (6)是否配发评论
  ①是,包括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开栏的话等。
  ②否。
  (7)是否配发照片
  ①是,包括照片、图表等。
  ②否。
  3.统计结果与分析
  (1)报道体裁(表五)
  体裁  《人民日报》  《解放日报》  《南方日报》
  消息   12 20.7%   31 45.6%   32 55.2%
  通讯   16 27.6%   12 17.6%   0  0
  深度报道 30 51.7%   25 36.8%   26 44.8%
  新闻特写 0  0     0  0     0  0
  总计   58 100%    68 100%    58 100%
  (说明:每个表格内前面的数字为篇数,后面百分数为占总量的百分比。下同。)
  从表五可以看出,三份党报在“主题报道”上都比较倾向于使用深度报道这一体裁,比例依次为51.7%、44.8%和36.8%。同时,许多消息体裁的“主题报道”也多为综合消息,而非动态消息。
  笔者在抽样中还发现,三份党报的“主题报道”还常常与各自的深度报道品牌栏目相结合,比如《人民日报》的《人民观察》,《解放日报》的《解放调查》以及《南方日报》的《南方独家》等。“主题报道”采用深度报道这一表现形式,有利于将党委、政府的重大部署、重大决策讲深讲透,促进工作、推进落实。
  (2)报道的时效性(表六)
         《人民日报》 《解放日报》  《南方日报》
  当天或第二天  10  17.2%  7  10.3% 17  29.3%
  第二天以上  6  10.3%  11  16.2% 0  0
  一周以上  2  3.4%   5  7.4% 0  0
  一个月以上  40  69%   45  66.2% 41  70.7%
  总计     58  100%   68  100% 58  100%
  联系表五和表六,可以看出:“主题报道”的时效性与使用的体裁有着很大关联:使用深度报道的比例高,报道时效性较弱的比例也高。抽样调查结果显示:三份党报“主题报道”见报时间为事件发生后“一个月以上或时间概念模糊”的分别占到69%、66.2%和70.7%。许多“主题报道”中表现时间概念的词语多为“近日”、“日前”和“不久前”等。
  当然,我们要辩证地看待这一问题。“主题报道”与一般新闻报道承担的职能不一样:一般新闻报道更多的是传递信息,因此要求快速;而“主题报道”是为促进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的推进落实,在很大程度上需要说明事件来龙去脉、将时间回溯或延伸到过去、现在、未来,因此时效性不如一般性消息强。
  (3)报道领域(表七)
  领域    《人民日报》   《解放日报》 《南方日报》
  A.政治    3  5.2%   9  13.2% 8   13.8%
  B.经济    32  55.2%   34  50% 33  56.9%
  C.法律    0  0   0   0     1   1.7%
  D.社会    8  13.8%   16  23.5% 6   10.3%
  E.科教文卫 11  19.0%   8  11.8% 9   15.5%
  F.环境与资源 4  6.9%   1   1.5% 1   1.7%
  总计    58  100%   68  100% 58  100%
  正如前文所述,“主题报道”涉及党委、政府工作各方面,领域十分广泛。若按六大领域的报道量多少排名,《人民日报》依次为:经济(55.2%)、科教文卫(19.0%)、社会(13.8%)、环境与资源(6.9%)、政治(5.2%)、法律(0);《解放日报》依次为:经济(50%)、社会(23.5%)、政治(13.2%)、科教文卫(11.8%)、环境与资源(1.5%)、法律(0);《南方日报》依次为:经济(56.9%)、科教文卫(15.5%)、政治(13.8%)、社会(10.3%)、环境与资源(1.7%)、法律(1.7%)。由此可以发现,三份党报“主题报道”高度聚焦经济建设,比例均达到或超过50%。
  (4)报道在版面上的位置编排(表八)
           《人民日报》 《解放日报》 《南方日报》
  头条       34 58.6%  29 42.6%   2  3.4%
  非头条、显著位置 24 41.4%  39 57.4%   54 93.1%
  非头条、非显著位置 0  0  0  0   2  3.4%
  总计       58 100%  68 100%   58  100%
  表八可以看出,党报“主题报道”几乎都在头条或非头条、显著位置刊出,《人民日报》比例为58.6%、41.4%;《解放日报》比例为42.6%、57.4%;《南方日报》为3.4%、93.1%。从中足以看出“主题报道”在党报上的重要分量和地位,这是一般性报道无法比肩和替代的。
  (5)报道篇幅(表九)
  篇幅      《人民日报》 《解放日报》 《南方日报》
  1/2版(含)以上 0  0     0  0   4  6.9%
  1/4版(含)以上 11 19.0%  38 55.9%   10 17.2%
  1/8版(含)以上 27 46.6%  26 38.2%   34 58.6%
  1/16版(含)以上 15 25.9%  4  5.9%   8  13.8%
  1/16版以下    5  8.6%  0  0   2  3.4%
  总计       58 100%  68 100%   58 100%
  表九和表八相呼应,“主题报道”不仅在版面安排的位置上比较显著,在篇幅上也十分显眼:占据1/8版(含)以上的比例分别为《人民日报》65.6%、《解放日报》94.1%、《南方日报》82.7%。对于头版版面资源始终较为紧张的党报来说,刊登“主题报道”可以说是不遗余力。从中也可以看出“主题报道”在党报上的重要分量和地位。
  (6)是否配发评论(表十)
     《人民日报》 《解放日报》 《南方日报》
  是 9  15.5% 21 30.9%  15 25.9%
  否 49 84.5% 47 69.1%  43 74.1%
  总计 58 100% 68 100%  58 100%
  除位置、篇幅等“版面语言”外,是否配发评论也是体现文章重要性的要素之一。从表十可以看出,三份党报都十分注重通过报道与评论相结合的方式,提升“主题报道”的重要性。“主题报道”配发评论(包括短评、编者按、开栏的话等)的比例分别为:《人民日报》15.5%、《解放日报》30.9%、《南方日报》25.9%,其中《解放日报》最高。
  “主题报道”承担着重要的舆论引导功能。虽然报道本身已经在对新闻事实的客观描述中传递出了一定的主旨,但总没有评论来得直接、鲜明。配发评论,能起到提升“主题报道”引导力和影响力的作用。
  笔者抽样发现,“主题报道”和评论的“组合拳”刊出,已成为《解放日报》一大特色。比如,2010年5月13日,《解放日报》在头版头条位置推出《看世博 促转变》“主题报道”栏目,首篇刊登报道《科学规划 着眼功能 惠及民生(引题) 成片开发 提升闸北(主题) 以世博为“活教材”,向世界征集苏河湾详细规划(副题)》。与此同时,由评论员配发开栏的话《借世博东风 促发展转型》——
  我们看世博,不仅是观赏,也不能止于感慨。“看世博”关键是要触动我们的观念,拓展我们的眼界,从而促进我们加快转方式、调结构。本报今起开辟“看世博、促转变”专栏,与大家共同交流世博的启示,来促进我们自身的科学发展……③
  这篇开栏的话鲜明地提出“‘看世博’关键是要触动我们的观念,拓展我们的眼界,从而促进我们加快转方式、调结构”;并直截了当地指出开辟这个专栏,就是为了“与大家共同交流世博的启示,来促进我们自身的科学发展”。这正呼应了上海市委主要领导多次强调的要求,“办好世博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是上海当前的重要任务,必须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哪一方面都不能放松,必须统筹安排好。”④
  对于“主题报道”配发评论的形式,许多部门和区县领导干部表示,《解放日报》这一做法有助于他们更好地领会中央、市委精神,使他们在工作中目标、方向更明确。从这个意义而言,如果党报的“主题报道”都能做到这一点,将大大有助于党报影响力的提升和作用的发挥。
  (7)是否配发照片(表十一)
     《人民日报》 《解放日报》 《南方日报》
  是   5  8.6%   3  4.4%   14 24.1%
  否   53 91.4%   65 95.6%  44 75.9%
  总计  58 100%   68 100%   58 100%
  从表十一我们可以看出,“主题报道”配发照片的比例均不高,分别为:《人民日报》8.6%、《解放日报》4.4%、《南方日报》24.1%,其中比例最高的《南方日报》也未足三成。从中或许可以看出,对于“主题报道”是否需要配发照片,是否需要以更加丰富、活泼的形式呈现在读者面前,还未引起各家党报足够重视。
  
三、小结
  通过以上内容分析,可以对党报“主题报道”的现状小结如下:
  (1)“主题报道”作为党报实现政策宣达功能的“主渠道”,目前在各级党报上,尤其是在头版上都占有相当重要的分量和地位。具体体现在报道量大、刊出频率高、与此同时在版面位置和篇幅上也都具有很大优势。可以说,“主题报道”是党报定位和功能的最直接、最重要的体现,是党报发挥应有作用和应尽职能的“主阵地”。
  (2)“主题报道”通常使用深度报道这一体裁,将党委、政府的重大部署、重大决策讲深讲透,促进工作、推进落实。有的党报“主题报道”常和评论构成“组合拳”出击,承担着重要的舆论引导功能。有的党报“主题报道”还与深度报道品牌栏目相结合,从而提升了“主题报道”的影响力和传播力。
  (3)“主题报道”涉及党委、政府工作方方面面,涵盖政治、经济、法律、社会、科教文卫、环境与资源等诸多领域,目前,涉及经济建设的“主题报道”量占绝对优势。但可以预见的是,随着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建设等基本任务的提出和落实,将来涉及经济领域以外的“主题报道”将越来越多。
  (4)“主题报道”的时效性普遍较弱,许多“主题报道”中表现时间概念的词语多为“近日”、“日前”和“不久前”等。“主题报道”的形式也不够多样、活泼。这些都是今后需要不断完善和提升之处。■
  (作者系《解放日报》党群政法部主任助理)
  
注释:
  ①胡孝汉:《做好主题宣传 壮大主流舆论》,《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2008年卷)》,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②范敬宜、王君超、乔申颖:《党报宣传艺术新论(下)》,第 51~53页人民日报出版社2009年版
  ③见《解放日报》2010年5月13日
  ④缪毅容:《上海发展先进制造业主体在郊区》,《解放日报》2010年3月27日
主管单位: 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
主办单位: 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      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
制作维护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