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学视野下典型人物报道的危机与出路
叙事学视野下典型人物报道的危机与出路
□ 朱清河 林燕
【本文提要】新时期以来,典型人物报道式微已经是一个无可争辩的事实。本文从叙事学角度出发,探讨叙事模式、刻板印象、叙事角度、大众文化和后现代主义对典型人物报道所造成的叙事危机,并尝试从叙事学角度寻求困局的突破。
【关键词】 典型人物报道 叙事学 刻板印象 全知视角 【中图分类号】G212
典型人物报道发端于20世纪40年代,至今已经走过60多个年头。作为正面人物宣传的集大成者,典型人物报道在我国新闻传播事业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各个时期涌现出来的典型人物如赵占奎、孟泰、王进喜、雷锋、焦裕禄、孔繁森、任长霞等,不仅成为道德的楷模、先进的符号和人民群众学习的榜样,而且它所呈现的人物群像和社会图景,已经成为社会变迁的鲜活写照。典型人物作为当代中国社会的一个独有名词和特殊符号,与社会的进步互动演进,它的媒介形象及其嬗变,无疑是中国社会镜像的一种折射。①进入新时期以来,随着媒介环境、受众主体意识及大众文化的崛起,使得典型人物报道面临着空前的叙事危机,典型人物报道效果不断弱化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传统典型人物报道那种配合政治、对受众进行自上而下的单向灌输的传播方式,明显违背了新闻传播传受双方互动之规律。典型人物报道中那种高大全的脱离生活实际的典型和公式化、概念化的典型引起受众的反感和抵触。笔者将从叙事学角度探究典型人物报道的叙事瓶颈,及其如何革新能够让典型人物报道走出叙事危机,目的在于探索典型人物报道怎样与时俱进地不断调适叙事方式,让典型人物报道走向理性与健康的发展轨道。
典型人物报道面临的叙事危机
新闻叙事不同于文学叙事,它是人类运用一定的语言系统,叙述、重构新近发生的新闻事实的活动。它的编码方式满足的是人类对新闻信息取舍和信息效益最大化的需要,从而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叙事话语类型——新闻话语。新闻叙事学研究的逻辑起点就是新闻话语,并通过对新闻话语结构特征的认识,来确认新闻叙事对于文学叙事的独立性。②用叙事学理论关照当下典型人物报道存在叙事模式雷同、刻板印象、全知视角对典型人物真实性伤害的顽疾,大众文化和后现代主义崛起对典型人物报道的消解与反叛。
1.叙事模式雷同僵化
典型之所以成为典型,是因为他们在某一个方面有着比普通人突出的方面。但因其也是人,所以很多方面和普通人是一样的。可多年来,典型人物报道自觉不自觉地形成一套行为程式:先进=自我牺牲+亏待家人+几十年如一日忘我工作+最后累倒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有学者总结出典型人物报道14种叙事模式:(1)主人公接到命令(2)任务的艰巨性(3)执行任务(4)工具的匮乏(5)对头的破坏(6)主人公反击对头(7)主人公思想的变化(8)对“家”和亲人的梳理(9)个人身体的危机(10)主人公得到帮助(11)任务完成(12)主人公个人状况恶化,疼痛加剧,甚至死亡(13)未知的秘密(14)奖励。③综观典型人物报道叙事模式无出其右。
这样的模式,一方面总喜欢人为拔高典型,使其成为完人、圣人,似乎不这样不足以表现典型的光鲜形象;另一方面又喜欢把典型写得很“无情”甚至“绝情”,这种冷冰冰的不近人情的劳模形象让人可望不可及、可敬不可近,有时还会引发受众反感心理。还有的总喜欢压低群众,把群众写得如何在困难与危机面前胆怯退缩,用群众来烘托典型的“高大全”,这应该是赤裸裸违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与群众史观的。
2.刻板印象千人一面
典型人物报道中,刻板印象不可忽视,对新闻话语的事实建构有很大影响。根据科学家实验的结果表明,“刻板印象是一个相互联结的属性的网络,属性间的联系能被自动地激活,因此,刻板印象能在知觉者无意识或无控制的状态下操作。④它通常以非常明显的自然特征,如性别、种族、年龄等,把一系列特征归于一个群体所有,而且这个群体的每个个体都具有该群体的所有特征。⑤刻板印象往往沉淀着人类认知的共性以及民族的集体意识和无意识。
长期以来,在典型人物报道中,也已形成了一些刻板的模式化认识:党政干部都是“废寝忘食、不顾病痛拼命工作、顾“大家”而舍“小家”的“孔繁森”、“焦裕禄”式形象;助人为乐的都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雷锋精神践行者的形象;爱岗敬业的都是公而忘私、刻苦钻研业务,一心扑在工作上的形象;见义勇为的都是从小就富有正义感,危难时刻总能挺身而出、流血流泪无怨无悔的形象。在媒体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为了实现效率与效益的最大化,刻板印象更是被大量运用典型人物的报道上,一些地方媒体通常是转载或加工新华社和《人民日报》的通稿,在这个过程中刻板印象和叙事框架无疑都将被大量复制,最终使典型人物的人物形象趋于一致而丧失活力。
典型人物“刻板印象”带来的消极作用,便是大众对单调的千人一面的报道的乏味。根据新华社“舆论引导有效性和影响力研究”课题组的问卷调查显示 ,68%的被调查者认为典型报道的主要问题是“都是优点,没有缺点”;61%的被调查者认为是“模式化、概念化”;50%的人认为是“空话、套话多”;39%认为是“对典型人物的个性特点挖掘不够”;32%的被调查者认为 “对典型人物的时代特色挖掘不够”。⑥这些问题不仅是典型报道“老”模式的致命伤,也使受众对主流媒体的典型宣传不再像以前那样笃信不疑,从而产生怀疑、厌烦甚至排斥的逆反心理。
3.全知视角独步天下
参照法国结构主义批评家热奈特的三分法,新闻报道的叙事角度可分为如下三类:(1)零度焦点叙事(全知视角),特点是叙述者并无固定视角,像一个全知全能的上帝,洞察一切,描写、议论、抒情皆可使用;(2)内焦点叙事(限制视角),采用一个人物的角度表现事件,作品叙述要受到叙述者视域的限制,即叙述者所知等于作品中人物所知;(3)外焦点叙事,叙述者像摄像机一样只客观记录事情的表象,排除一切人物思想感情的传达。采用适当的叙事角度,可以创造新闻报道的“文本价值”,增加新闻报道的可读性、吸引力或感染力。⑦
早期的典型人物报道较多采用这种像全知全能上帝一样的全知视角。全知视角的特点是,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甚至人物的内心活动和潜意识,叙述者都能了如指掌,洞若观火,必要时,叙述者还可以直接发表评论,抒发情感。全知叙事的好处在于叙述较为灵活自由,这表现在叙述的广度和深度两个方面。⑧从广度来看,全知视角具有拓宽时空跨度的功能,叙述者或纵横天下,或俯仰古今;从深度来看,全知视角具有深入人物内心世界、直接加入叙述者主观看法和主观情绪的功能。但是全知视角的缺陷在于有比较强的虚拟感和主观性,正如一位学者所指出的“上帝般的叙述中介破坏了作品的逼真性和自然感”。⑨
早在1953年新华社曾以战地通迅《马特洛索夫式的英雄黄继光》为例,对新闻写作能不能“合理想象”进行了一场社内大讨论,但多年来虚构的心理活动的叙述在新闻作品中仍然若隐若现。如1984年参加全国好新闻评奖的通讯《九米拼搏》在报道大客车司机毛计三为救乘客而牺牲时有过这样的描述:当特别快车从土坡和茂林背后风驰电掣般窜出来时,他惊呆了……他绝没有想到,开车10年,铁轨不知越过万千次的他,竟会面对面与一列车遭遇……焦灼、紧张、懊丧似无数钢针刺着他的心……。⑩这一段心理叙述显然是失实的,因为记者所描写的人物已经牺牲了,他在汽车与火车相撞前的心理活动别人是不可能知道的。全知全能型叙事视角往往会使人怀疑新闻作品的可信度,特别是对于视客观真实为生命的新闻话语,采用这样的视角往往容易导致新闻失实和主观倾向性。
全知视角虽然给了叙述者以评论、抒情的权利,但并不意味着叙述者可以滥用这种权利。新闻报道注重以事实说话,过多的评论会使受众感到叙述者居高临下、强加于人,这是不利于贴近受众的;而过多的抒情会让受众感到这只是记者的主观印象或一面之辞。在《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一文中,叙述者的主观评价随处可见,达30多处,虽然后来的典型人物报道中公开评论逐渐减少,但仍然占据着不少篇幅,而这一点也极大地影响了典型人物报道的传播效果。[11]
典型人物报道的叙事学出路
1.采取平民化叙事策略
相对于以往由社会精英和主流人群主导的报道内容,当前典型人物报道对象的遴选采取了平民化叙事策略,更多地投向了普通人。社会普通个体同样具有广泛的典型的社会意义,这种意义或者仅仅因为一种对命运的自信,对现存秩序的执着抗争,或者是一刹那直陈事实的勇气。普通人的行为本身比行为的直接效果更能感召人、影响人,用新闻的手法在某一社会层面提供不同的典型形象,可为人们提供一种行为参照,乃至情感诉求的渠道,这是典型人物报道的平民化策略的终极追求。对社会普通人命运的关注,通过多层次的新闻典型去反映丰富的时代精神内涵,提升人物报道主题的新闻价值,是新世纪媒体典型人物形象传播的重要内容。[12]
自2003年开播以来,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已经被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感动中国》以其媒体参与密切、参与受众广、持续时间长的特点,在全国范围内引起广泛的轰动效应。感动中国的舞台上从精英到草根、从知识分子到农民工,各行各业不以成败论英雄,感动汇聚成为强大的向心力。《感动中国》开创了典型人物报道的一个新模式,其最大的特征就是淡化人物之所以成为“典型”的过程,而突出英雄叙事结构中的“奖励”功能。一方面,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叙述千篇一律的自我牺牲过程造成的刻板印象;另一方面,突出“奖励”功能强化了主流媒体代表的主流意识形态对事物的授权和命名。法国思想家布尔迪曾经这样论述授权的文化隐喻,“命名一个事物,也就赋予了这个事物存在的权利”。[13]
2.挖掘人物个性,突出时代特征
由于现在受众的自我意识提高,其从众心理也逐渐消退。求新求异、崇尚个性,成为当代受众的性格徽章。若典型人物没有自己的特点和个性,就不能引起受众的关注。因此,在选择典型进行报道的时候,要挖掘和展示其个性,突出时代的人物特征。
典型人物的思想感情和个性特征主要通过自己的言语和行动表现出来,典型人物报道,要善于使自己笔下人物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一笑一颦,都具有特色,充满鲜明的个性,展示其独特的内心世界。把笔墨集中在能表现人物个性的故事上,才能写出有个性的人。要通过具体事件、场景,让人物自己活动、表演,来展示人物鲜明的个性,从别人眼中、心中来烘托出人物鲜明的个性。如《“好人”郭明义》:在郭明义看来,做好事让他快乐,让他不空虚,不疲倦。郭明义被问烦了。有一个问题,天天有人问。“你为什么坚持做好事这么多年?”他说,做好事挺快乐的。“怎么个快乐法?”“吃得香,睡得着。”“然后呢?”“还有啥然后,这还不够?”“难道你不追求其他的快乐?”他瞪着眼想了半天,“还有啥其他快乐,你告诉我”。(《新京报》2010年9月20日)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环境会造就不同的人物,典型人物的崇高思想可以穿越时空,成为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而作为具体的某一个人物却不能脱离他们所在的由物质条件制约的社会存在,不能超越他们所处的历史阶段。因而,要使典型人物易于理解,就必须赋予典型人物以时代风貌。无论在什么时代,无论是什么样的典型,也无论他们有着怎样的感人故事,其事迹本身绝对脱离不了时代的影子,而对其时代背景及时代精神的挖掘就显得非常重要了。从某种程度而言,这种挖掘直接决定着这个典型的长久生命力和巨大影响力。
3.典型人物报道的客观化策略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教材《新闻报道与写作》指出:“报道新闻应该进行‘展示’而非‘陈述’。”随着受众意识的觉醒,无处不在全知全能的视角只能招致受众的反感。当下的典型人物报道更多地要从全知视角转变到限知视角、纯客观视角等多样化叙事角度上来,惟有尊重客观规律,实事求是地进行正面典型的报道与宣传,才能收到好的报道效果。宣传报道典型人物,只要是真实地为典型画像,有时即使暴露了典型人物身上的某种缺点,不仅不会掩盖典型人物的光辉,反而更能使人们看到一个立体、可信的典型人物形象。因为从美学角度来看,残缺也是一种美。如在采写先进人物张海迪时,很多记者的报道中没有提到她曾经想自杀的这个事实,但郭梅尼在《生命的支柱——张海迪之歌》中写到了,大大提高了可信度。一般事物的发展总是既有它成功的一面,也有它失败和挫折的一面,把典型的好或坏强调到绝对化程度,实际上抹煞了客观事物本身发展的两面性。
由于典型报道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了主体单一、模式僵化、语言呆板、典型高大全、说教意味浓的“可憎”面孔,越来越被广大受众“敬而远之”。今天的典型报道要想重整旗鼓、找回昔日的辉煌,当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采取各种方法进行各种有意尝试。但从叙事学角度来说,其应对之道无外乎:打破千人一面的叙事模式,以平民化、组合化叙事策略为典型人物勾画出与众不同的人物形象;跳出全知视角的窠臼,尽量走向限知视角、客观视角、复合视角等多元叙事角度,赋予典型人物真实可信有血有肉的性格;使典型人物价值取向由一元转向多元,由“不食人间烟火”的“圣贤”回归七情六欲的“凡夫俗子”,由张扬“高、大、全”的宏大叙事转向突出“平(平凡)、朴(朴素)、实(实在)”的微观刻画……■
(作者分别为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复旦大学新闻传播学博士后,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本论文为陕西社科项目“新时期陕西典型人物报道研究(K10l)”及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跨文化传播时代中国新闻报道观念的合法性建构(09XJC860004)”的阶段研究成果)
注释:
①麦尚文:《新时期中国典型人物“媒介形象的变迁与突破》,《新闻大学》2006年第2期
②齐爱军:《关于新闻叙事学理论框架的思考》,《现代传播》2006年第4期
③顾军:《英雄神话的现代复现——论典型人物报道的叙事结构》,《成都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④曾庆香:《新闻叙事学》第95页,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年版
⑤[美]梅尔文·门彻著,展江译:《新闻报道与写作》第430页,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
⑥《主流媒体与舆论力量》专题,《中国记者》2004年第1期
⑦黎明洁:《新闻写作与新闻叙述:视角·主体·结构》第50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⑧申丹:《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第249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⑨杨先顺:《试论新闻写作的叙事角度》,《新闻大学》2001年夏季刊
⑩刘明华、徐泓、张征:《新闻写作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1]杨君:《典型人物报道的叙事分析》,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硕士学位论文
[12]吴秀青:《典型人物报道策略与传播技巧的嬗变》,《西北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
[13]郝滢:《从〈感动中国〉看媒介的文化建构》,《新闻爱好者》2007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