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群众,报纸才有生命力
扎根群众,报纸才有生命力
——在《劳动报》的实践中思考“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
□费凡平
【本文提要】最近,全国新闻界广泛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蹲点”、“一线”、“民声”、“民情”、“体验”等等凸现“三贴近”特色的专栏和关键词频频出现在新闻媒体上。实践再次证明,媒体只有走向基层、接触群众,才能向社会奉献新闻的精品力作,才会有真正的生命力。本文结合《劳动报》的实践,对“走、转、改”的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作了粗略的思考分析。
【关键词】 新闻 群众工作 基层 机制 【中图分类号】G212
最近,在一次老知青的聚会上,笔者见到多年不见的朋友。他们大多是《劳动报》的读者,一见面就议论说,《劳动报》走近职工,倾听普通劳动者的心声,版面也大气好看了。
读者真有眼光。近期,《劳动报》推出了“记者走一线”专栏,集中刊发来自基层的鲜活报道,积极反映上海职工“建功十二五,当好主力军”的精神风貌。报社派出40多位采编人员轮流到基层蹲点,走到职工身边,聆听职工期盼,每天推出“记者走一线”报道,把一条一条“活鱼”端上版面。这些来自基层、清新朴实、生动鲜活的报道,确实受到广泛好评。
自去年底至今年4月,全国新闻界深入开展了为期半年的“杜绝虚假报道,增强社会责任,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专项教育活动,如今中央五部门又对“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作出部署。这两项活动呼应衔接,顺理成章,既有内在的必然的逻辑关系,又有鲜明的时代表征和强烈的现实意义。
无论从新闻工作的规律来看,还是着眼于新闻工作的现实要求,“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应当始终是新闻记者的职责所在。关键在于如何持之以恒,使之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这应该是我们深入思考、努力探索的重要课题。
走基层:老传统新内涵
其实,“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并不是全新的命题,这是新闻记者的职业特点、责任所系,也是中国和世界杰出记者们的优良传统。
马克思曾指出:报刊“生活在人民当中,它真诚地和人民共患难、同甘苦、齐爱憎”;毛泽东曾指示:“报社的人应该经常到下边去,呼吸新鲜空气……下去又做工作,又当记者”;胡锦涛也要求:“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深入实际,多报道人民群众的工作生活,多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多宣传人民群众中涌现的先进典型,激励全体人民信心百倍地创造美好生活”。无疑,这些都是中国新闻记者的精神养分和行为驱动力。新闻界有识之士认为,这次活动被称为“走基层”,而不是以前所说的“下基层”。从“下”到“走”,一字之差,却颇有深意,显示了新闻工作者改变凌驾于群众之上不良风气的决心,摆正了新闻工作者与人民群众的关系。
《劳动报》作为全国最早创刊的第一张面向工人的日报历来重视深入基层的问题。早在上世纪50年代,时任总编辑的马达就要求记者深入基层搞调查。长期以来,《劳动报》坚持自己的特色,始终立足于维护广大劳动者包括外来务工者的合法权益,善用新闻报道的形式,切实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尤其是近年来,由于密切联系劳动群众,写出了不少反响较大的新闻作品。
今年初, 《劳动报》连续刊发“农民工生存与发展”系列调查——《兄弟》,全面反映广大农民工在上海的生存状态和情感世界。同期,还对“工资12年原地踏步,家乐福六千员工至今工资只增加了不到50元,相比不断上涨的CPI,实际收入多年来不增反降”的问题做了独家报道,取得了良好的舆论监督效果。
接着又以《“苹果”代工企业8名“中毒”女工维权难》为题,报道了“劳动者遭遇侵权”的现实问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为此批示,要求总工会和人保局予以关注。
“好新闻是用脚写出来的”,这本是马克思主义新闻工作者早已解决了的一个问题。对记者而言,“走基层”的“走”,并不止于在路上奔波,而是要靠双脚去丈量这片土地,用双眼去检索这个世界。只有深耕基层,才能洞悉民意的指向,体味社会的呼吸,和时代的脉搏一起跃动。好记者从来都是自觉去基层一线,才获得了生动鲜活的新闻素材,才写出了贴近生活和民生的新闻作品。这既是老传统,也是个老话题。可是现今在一些编辑记者的脑海中,对此似乎远没有真正理解,更谈不上去践行了。在他们看来,要写就写“大题材”,做“大文章”,基层那些鸡毛蒜皮、家长里短的事情没有什么新闻价值,也难以实现他们所谓的“新闻理想”。因此,有些记者不愿花费时间精力走基层,而是坐在办公室里,经常靠网络和电话进行采访就写出新闻来应付所谓的“考核”。不是想方设法去基层做调查找素材,而是每天在等条线开会的通知,等通讯员来稿后加上自己的名字。有些编辑也轻视基层,不愿让普通群众的新闻“占用”版面。这都是错误新闻观的反映。新闻工作有其自身的规律性,新闻价值应由社会效果衡量,只有把新闻工作的坐标定位在基层,才能实现新闻的最大价值。假如记者的天职失落在“赶场子”中,记者的使命被遗忘在九霄云外,何来“新闻理想”,何来“新闻价值”?
走基层:创新体制形成合力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一个系统工程,互为条件,互为因果,互相促进。这绝非是一个媒体的一个部门在战斗,不是在原有的稿件上挂上一个新的题花,做个门面让人看看作罢,而必须是新闻界的整体行为、媒体的集体行为,须从体制上整合采编资源,形成合力,进行深度的探索和创新。
为此,《劳动报》将“走、转、改”作为体制改革的契机,整合采编资源,将原经济周刊部扩充为经济部,让周刊记者走基层,让经济报道更贴近市民,贴近生活。又将文化部和体育部合并成文体部,握紧拳头出击,通过整合,在原有的基础上继续推进“走基层”的深入持久开展。以前,“走基层”往往只是工会部和采访部两个部门的任务,现在则调动了各部门年轻记者编辑共同参与,不再是几个部门“单打独斗”式的走基层了,而是所有采编部门的头等任务,每个部门都制定出具体时间表,在规定的时间拿出独家的选题,报社将选题数量及其社会反响作为部门考核的首要指标。属于报社层面策划的“走基层”选题,则由一个部门牵头,组织全报社的记者参与。
前不久,《劳动报》推出的《建功十二五,当好主力军》系列报道,就是打破原先以部门为单元操作的旧体制,整合报社多个部门的9位记者,兵分八路,深入水、电、轨道交通、医药、商贸旅游等窗口和航天、金融等重点行业,采用亲身体验、面对面访谈、跟踪追访等多种形式,立体式地报道各行业在第一线辛勤劳动的员工,先后刊发了《三天三夜感受三条城市生命线》《20亿张小卡片里藏着大智慧》《用钢筋水泥浇铸起城市脊梁》《警徽的承诺:早安、晚安、一路平安》等8篇报道,引起良好的社会反响。
与此同时,《劳动报》还开始设立自己常年走基层的“基地”,将“走基层”活动引向更实处、更深处。这也是与以前“下基层”有区别的地方,关系到如何建立一个长效机制的问题。前不久,总编辑亲自带头走基层,带领记者走访了全市60多家基层工会,与工会干部们深入交流,聆听意见,对职工的工作生活现状做了大量调研,掌握了最真实鲜活的第一手资料,写出了《600块铜牌“上墙”的故事》《12份“服务菜单”为啥大家都说好》《“捡芝麻”的选择告诉我们什么》《12幢商务楼是如何被“攻下”的》和《“幸福方程式”的N种解法》5篇新闻,从通俗易懂的角度切入,反映工会在创新社会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意义。许多记者在走基层采访中与被采访单位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并且也为今后常年走基层建立了自己的“基地”,为进一步扎根基层建立了联系点。而许多基层单位职工也十分希望记者能“常回家看看”。
在实践中,《劳动报》还学习如何下沉到社会矛盾集中冲突区域去寻找突破口。大家认识到,走基层,不能避重就轻回避矛盾。基层的矛盾是最关乎职工切身利益的矛盾,这是最值得记者去了解、去分析、去反映的。要写出职工爱看的新闻,就要了解职工的困苦,为他们排忧解难。因此,在维护职工权益的相关报道中,《劳动报》要求记者跟随基层工会干部一起深入到矛盾比较突出的地方,倾听职工的心声,反映职工的需求,也及时报道工会工作的成效。8月中旬,工会新闻部记者跟随杨浦区长白地区总工会干部一起挨家挨户走访企业,调研高温津贴的发放情况,发现不少企业存在故意拖欠职工高温津贴的情况,劳资双方因此产生矛盾。然而,工会干部们坚持不厌其烦地做工作,磨破嘴皮、踏破门槛,反复督促企业主发放高温津贴。他们冒着高温为职工维权的生动画面和真切的语言都被记者一一捕捉。当最后一笔高温津贴落实之际,《劳动报》刊发了《走访250家企业,落实每笔高温费》的报道,也为“记者走一线”专栏打响了第一枪。
走基层:善于发现旨在变革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三位一体,相辅相成。没有“走”,也不可能做好“转”与“改”;而不能实现“转”与“改”,也无法体现“走”的成效。这种成效,表现在善于发现、旨在变革。《劳动报》的实践重在三个方面:
一是关注普通劳动者,发掘先进典型。
对读者来说,感受最深的往往是身边的人和事,而好的新闻题材,大抵也来自于生活实际。《劳动报》记者沉到最基层,写出了一批“三贴近”的好作品。《老公交司机的生存调查》《上海垃圾分类在艰难中前行》等报道,分别对地铁运行、公交改革、环境保护诸条战线员工的生存状态、现实矛盾作深入细致的探访、宏观视角的扫描,实事求是剖析前进中的问题,这也使《劳动报》的影响力在这些行业进一步扩大。
二是以小见大,在创新转型中寻找切入点。
“走基层”的新闻报道,不仅务求真实,还应有所创新。处在创新转型的“十二五”开局之年,如何把高屋建瓴的政策纲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新闻语言,使职工能听得明白、听得进去,这需要我们寻求最贴近职工的新闻切入点。《劳动报》在有关“工会创新社会管理”的系列报道中,把基层工会的工作现状作为切入点,选择了马陆镇总工会、石门二路街道总工会、南桥镇总工会、南京东路社区总工会和金桥出口加工区工会联合会这5个基层工会为样本,从组织覆盖、权益维护、工作创新、利益协调、服务需求等角度,以小见大地阐述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大意义。5位记者在5个街、镇、园区蹲点采访了两个星期,实实在在地体会了“当工会干部”的酸甜苦辣。作风变了,文风新了,自然受到读者欢迎。
三是加强新闻时评,以求画龙点睛。
评论是报纸的灵魂,是报纸的旗帜,也最能体现报社的立场和观点。《劳动报》在深入“走、转、改”的报道中,特别注重评论的作用,要求首席记者先带头,同时要求记者在完成一个选题的同时,也要努力为自己的报道配上一篇有血有肉的评论,强调新闻报道和新闻时评两翼齐飞。如在策划大型系列报道时,就着力将评论的“戏份”做大。《兄弟》特刊推出时,尝试同步配发系列评论,尽力做到评论与报道紧密配合、相得益彰。这些评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语言朴实、文风犀利,增强了报道的感染力,显示了时评的说服力,也为“改文风”找到一个新的突破口。
走基层:亟待建立长效机制
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并不是权宜之计,关键是要把基层意识、群众观点真正融入记者的血液中,成为一种日常的工作状态和工作作风。为此,要以“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为契机,建章立制,形成规范,以有效的奖惩机制推动活动的制度化、常态化。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增强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源源不断地采写出群众喜闻乐见的精品佳作。
有鉴于此,在“走、转、改”中,《劳动报》不满足于现状,着眼于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最近已制定了新的蹲点方案、激励机制和考核机制。
新的蹲点方案要求每个记者至少要报出三个点,部门每周召开选题会,各自先根据走基层的调查情况进行集体“会诊”。同时要求记者做到每周走基层三天以上,一个月写出调查报告拿出成熟选题,在部门选题会上供集体商讨。
报社领导在“走基层”活动中,除了集中精力抓导向、抓队伍,力辞应酬外,总编辑和分管副总编辑不仅亲自参与重大选题的策划会、评报会、研讨会,还每周到分管部门参加部门召开选题会,与记者一起研究分析、整理筛选采访素材,深入思考选题,调整采访角度,完善“走基层”报道选题的内容,力求使每篇独家报道势大力沉,让舆论监督有力度、有效果、有口碑,借此与记者面对面、心对心形成零距离互动和沟通的机制。
在激励机制方面,若记者写出思考性的新闻作品,报社除了给予奖励,还将作为今后职称申报中首先考虑的依据。每月考核,也将走基层作为重点内容。
在“记者走一线”专栏常态化报道的基础上,《劳动报》还将推出《维护劳务派遣员工典型做法的调查与思考》《区域性、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调查报告》《乡镇工会主席的一天》等着眼基层工会、贴近企业职工的系列报道;还将推出聚焦街道社区的《走基层,听民声》系列报道和展示改革成果的《进企业,看发展》系列报道。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新闻的活水、新闻的源头就在基层一线,就在群众当中。那里每天都有生机勃勃的创造,有最肥沃的新闻土壤,埋藏着最为丰富的新闻宝藏,是记者实践的主战场、新闻的原产地。每一个志在“寻宝”的新闻人只有真正“走”进去,才能从中汲取到最多的养分,达到为人民服务与实现新闻理想的双赢。■
(作者系《劳动报》新闻采访部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