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目录
  • 90页
  • 91页
  • 92页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下一篇
新闻竞争:从“缺口气”到“争口气”
新闻竞争:从“缺口气”到“争口气”
  ——改版后的劳动报重点报道略览
  
  □方良
  

  劳动报创办半个多世纪以来,一直为劳动者所喜爱。随着媒体竞争的日益激烈,劳动报作为一张综合性日报,在“争一日之短长”的新闻竞争中,却往往给人以“缺口气”的感觉。去年11月,市总工会调整了劳动报领导班子,新班子对报纸进行改版,总编辑提出:“面对报业的高速发展、激烈竞争,只有不断创新观念,补强短板,才能让劳动报的明天更有竞争优势。为了不‘缺口气’,就要争口气!”
  “缺口气”,是个比喻说法。劳动报与同城主流媒体相比,在新闻报道上,重大题材都不缺漏,“人有我有”,但在报道力度、组版强度、开掘深度、主题高度诸方面总有一些欠缺,其新闻往往好似夏天雷阵雨,“雨来地皮湿,雨过无踪影”。对此种“缺口气”现象,新总编上任伊始,就有针对性地提出劳动报改版要“争口气”的理念。这一口气,内含四气:“力争上游的志气,创新突破的勇气,上下一致的士气,抱拳出击的力气。”半年多的改版实践表明,“全力组合出重拳,做强做深见特点”,是劳动报的新闻报道从“缺口气”到“争口气”的关键所在。
  

  综览近期劳动报推出的重点报道、系列报道、调查报道,新闻竞争中的“争口气”就“争”在以下五方面——
  一、重申报纸定位,明确工会特色,强化维权内容。作为市总工会机关报,劳动报改版重申报纸定位,始终立足于维护广大劳动者包括外来务工者的合法权益,善用新闻报道形式,切实保障他们的权益。依此办报宗旨,记者写出了不少出彩的作品。
  今年1月19日,劳动报用通版刊登报道,反映“工资12年原地踏步,家乐福六千员工至今工资只增加了不到50元,相比不断上涨的CPI,实际收入多年来不增反降”的问题。这则独家报道刊出后立即引起社会热议,取得了良好的舆论监督效果,维护了六千员工的合法权益,充分体现了工人报刊的社会责任与职业担当。媒体批评的压力迫使上海家乐福法国老总日前回到谈判桌上,与家乐福工会和集团工会代表就工资问题进行会商。这口气,争出了名堂。
  同样,今年2月14日,劳动报又用通版刊登了《“苹果”代工企业8名“中毒”女工维权难》,也瞄准了“劳动者遭遇侵权”的话题。报道据实披露,为“苹果”手机代工企业的上海盈诚光电科技有限公司8名女工患上职业病,祸首正是加工手机摄像头过程中的正乙烷。遗憾的是春节前厂家终止合同,拒绝承担医疗费,女工无法接受工商赔偿仲裁,就向劳动报投诉。劳动报闻讯后即派记者深入现场,走访员工,质询厂家,从代工企业存在的问题追究名牌企业的责任。原来,是由于“苹果”公司为“控制成本”,让“代工族”选用廉价清洁剂,导致职工“中毒”,而苹果公司面对生产链“中毒”事件选择沉默,是这一问题严重性之所在。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看到劳动报上的这篇报道,立即做出批示,要求总工会和人保局关注此事。同城媒体同仁都称赞劳动报这一批评报道有气势有力度,为劳动者“争了气”。
  二、结合社会时事,注重新闻策划,扩大社会影响。去年年底迄今,劳动报连续推出多个反映城市经济社会生活,描绘社会特殊群体,颇具公信力、影响力、传播力的独家报道。
  今年1月4日起,劳动报刊发“农民工生存与发展”系列调查——《兄弟》,全面反映广大农民工在上海的工作与生活、困难与期待、理想与希望、幸福与哀伤,对广大任劳任怨、默默耕耘的城市新居民进行了一次全景式的扫描。系列调查共发6篇,每篇8版,内容分别为《蜗居都市》《梦想人生》《新生一代》《打工岁月》《维权之路》和《温情关爱》。每篇调查,各有侧重,各显主题,集成系列,全面反映“兄弟”的生存与发展问题。在调查广度上,记者将人们关心“新生代农民工”涵盖在内;而在调查深度上,则是进一步深入探究当代农民工的精神生活与情感世界,既不回避农民工面临的困难与困惑,又不沉闷消极,很好地反映外来务工者在沪“困难与机遇并存,挑战与希望同在”的社会现实,急切而充满温馨地唤起全社会对农民工群体的关注与关爱,让农民工兄弟真正能分享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实惠。
  三、贴近读者生活,关注身边人物,发掘先进典型。对读者来说,感受最深的往往是身边的人和事,而好的新闻题材,大抵也出于生活实际。劳动报为此要求记者沉到基层、社区,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写出了一批好作品。除了《兄弟》系列调查,还有《地铁员工赤手挖雪》《老公交司机的生存调查》《上海垃圾分类在艰难中前行》等,分别对地铁运行、公交改革、环境保护诸战线员工的生存状态、现实矛盾作深入细致的探访、宏观视角的扫描,实事求是剖析前进中的问题,生动反映地铁员工赤手挖雪为市民冰雪天出行排除路障的事迹,细致入微地观察上海倡导低碳生活,改变人们生活习惯的烦难艰苦。这些“三贴近”报道,使劳动报在这些行业深入人心。市长韩正在今年“两会”的新闻发布会上,点名表扬劳动报“地铁员工赤手挖雪”的报道“十分动人”。
  四、运用新闻时评,加强新闻报道,强调两翼齐飞。言论,相对而言是劳动报的一块“短板”。新闻报道采编方面“缺口气”,多在于此。为此,劳动报领导抽调人才、开设专版、亲自命题、突击补“板”,要求在大型报道和热点时政报道时,配发新闻时评、评论员文章,为长篇通讯系列调查提要钩玄,画龙点睛。
  《工资12年“原地踏步”,六千员工无奈心伤》这篇报道配发的新闻评论《家乐福的红包还是12年前的那个价码》,以诙谐的笔调评论家乐福员工的工资问题,要求超市老板关心中国员工“养家的责任、工作的快乐、生活的幸福”,责问“为什么家乐福在美国、在法国都是关爱员工、遵纪守法的模范,来到中国就变了一副面孔呢?”反唇相讥,绵里藏针,文笔辛辣,进而呼吁“让我们的法律条款尽快硬起来”,对法律的制订与完善寄予厚望,为劳动者代言、维权,很有气势和力度,凸显了工会报刊的特色。
  策划大型系列报道时,劳动报也着力将评论的“戏份”做大。《兄弟》特刊推出时,劳动报同步配发系列评论,尽力做到评论与报道紧密配合,相得益彰。这些评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语言朴实,文风犀利,增强了报道的艺术感染力,显示了时评的理论说服力。
  五、重大题材报道,善于借脑借智,展现自己特长。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大庆,主流媒体担纲这一重大政治宣传任务。劳动报未雨绸缪,精心擘画,针对历史资料积累少、党史研究根底浅等现状与困难,利用劳动报所辖刊物《上海工运》信息资源共享,借用市总工会工运史与工会理论研究会等机构的人力、智库,利用副刊部多年与党史研究专家的人脉关系,将建党90周年特刊办得有声有色,在同城建党90周年的报道竞争中占得先机,脱颖而出。劳动报5月上旬连续推出“庆祝建党90周年”特别报道,4辑8个版的“上海工运与建党伟业”,就是与上海工运史研究所和《上海工运》杂志社通力合作,共同策划的结果。其中的上海机器工会、沪西夜校、顾正红烈士事迹和三次工人武装起义等报道,以详实的史料,生动的案例,最新的研究成果,展示了作为上海工人阶级摇篮和工人运动发源地的不可磨灭的功勋。这组特别报道钩沉历史,迭出新意。如由原上海机电一局组建的上海电气集团,瞄准新一轮的全球战略新兴产业发展,信心满怀地踏上“再次创业”的新征程,奏响了“上海制造”的雄浑凯歌,历史上机器工会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众多英雄事迹可歌可泣,而今传承创业,上海电气集团向世界500强企业发起冲击,特别报道主题更有特别的时代意义。报道在叙写顾正红烈士当年英雄事迹后,记者的笔锋转到他的后人、烈士侄孙顾善华:“他从有记忆起,仿佛就是为了守护烈士故居而生的”,“每天,他都会把三间茅屋和前后院子打扫得干干净净”,“每天对着烈士遗照,发誓甘于默默无闻为烈士洒扫庭除,让顾正红烈士的事迹教育、激励一代又一代人”。这些故事全面反映建党伟业,都写得声情并茂,十分动人。
  劳动报5月初在“品位周刊”刊发纪念建党90周年系列独家专访,就得力于“我们共产党人——上海市纪念中国共产党九十周年大型主题展”的总撰稿叶孝慎等党史专家。专访力求“独家”,而且强调“第一”,如首倡成立中国共产党的蔡和森、执笔起草第一个党章草案和中共一大宣言的李汉俊、在一大第一个提出“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的刘仁静、第一个在中国提出“什么叫社会主义”的李达、一大代表中公开披露会议内容的第一人陈潭秋等,报道难度大,史料珍贵。独家专访力求还历史本来面目,通过去伪存真,给史学研究提供鲜为人知的新发现、新成果。如大众只知《共产党宣言》中译者是陈望道,其实如李汉俊女儿李声香所言:“中译《共产党宣言》是陈望道和我父亲共同完成的。他们两人,缺一不可。”又如李达的儿子李心天说,“一大最后一天的会议转到南湖去开,是母亲的主意,而具体经手借那条游船的,确是孔另境,茅盾的内弟。”劳动报的独家专访,讴歌了建党先驱“开天辟地”的丰功伟绩,传递着早期共产党人的精气神,实事求是地反映了先驱者曲折而光辉的革命历程。这些新党史研究新发现史料、新成果弥足珍贵,体现了劳动报独家专访的难度与价值。
  

  劳动报改版后的新闻报道从“缺口气”到“争口气”,报纸发行量与社会知名度逐步扩大,得益于两方面的原因:
  一是报社领导集全社合力,亲力亲为,尽心尽力抓报道,集中精力抓导向、抓队伍,心无旁骛,全神贯注于报业,力辞应酬,亲自参与重大选题的策划会、评报会、研讨会。如家乐福员工维权报道,总编辑与采访记者一起研究分析、整理筛选采访素材,深入思考选题,一步步调整采访角度,数易其稿完善报道内容,使这篇独家报道势大力沉,舆论监督有力度、有效果、有口碑。
  二是采编人员受领导策励,自感改版创新压力大,改变以往“木偶探海”、“葫芦掉井”式的采访作风,自觉深入第一线,采访力求“三贴近”,发誓写好“争气篇”。家乐福员工维权报道,采访难度大,记者腿勤、眼亮、手快,通过对本市多家门店的暗访,掌握员工收入的第一手资料,进而了解职工的生存状态,以及多年来工资“原地踏步”的过程及其原因,将事件完整、正确地记录下来。舆论监督的有力、有效,正是由于记者调查的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维权依据充分。系列报道《兄弟》的记者深入探访农民工主要居住地上海郊区的建筑工棚、集体公寓、廉租房,被人均4平方米的蜗居生活所震撼,也为“鸽棚”房暗藏的安全隐患所担忧。记者现场目击,切身体验后,动手写稿,人物就鲜活,细节真感人,报道就出彩,“缺口气”就能转化为“争口气”。■
  
  
主管单位: 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
主办单位: 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      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
制作维护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