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目录
  • 93页
  • 94页
  • 95页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下一篇
新闻照片的情感表现
新闻照片的情感表现
  ——《世界新闻报》窃听丑闻报道图片纵览
  
  □郭建良
  
  【本文提要】本文对英国《世界新闻报》涉嫌非法窃听事件的图片报道进行了梳理,分析了图片报道如何体现画外之音、表现编辑情感的问题。
  【关键词】世界新闻报 新闻摄影 情感表现【中图分类号】G219
  
  近来,传媒大亨鲁伯特·默多克(Rupert Murdoch)新闻集团旗下英国《世界新闻报》(News of the World)窃听丑闻案,成为英国乃至世界主流报纸的重要新闻。一时间,与这一新闻紧密相关的两个人物形象充斥各国报纸头版,一个是默多克本人,另一个是《世界新闻报》前总编、刚刚辞去新闻国际(News International)总裁的丽贝卡·布鲁克斯(Rebekah Brooks),她在窃听事件发生期间担任该报总编辑,因而成为众矢之的。
  
奏响画外之音
  7月8日,深陷丑闻的《世界新闻报》宣布停刊,英国两大报纸《泰晤士报》(The Times)和《卫报》(The Guardian)均推出重磅报道。
  7月8日很多报纸头版以默多克的形象作为主图,而默多克旗下的《泰晤士报》却出人意料地在头版刊发了一张他40年前的大幅照片(见封二图1)。那是1969年,事业正走向发达的默多克西装笔挺、头发油亮,正坐在沙发上认真阅读《世界新闻报》。虽然是黑白照片,但依然显出他的“霸气”。就在这一年,他收购了这家日后虽有“金矿”之称,但当时却处于风雨飘摇之中的报纸。这是默多克在自己的家乡悉尼成功地收购了《澳大利亚人报》之后的又一次成功的收购。这之后,在世界新闻业,默多克的名字就与“收购”联系在了一起。英国《太阳报》《泰晤士报》和《星期日泰晤士报》,美国的《波士顿先驱报》《芝加哥太阳报》……默多克收购旋风震惊了整个西方世界。《泰晤士报》选择这张历史照片,不但使读者产生历史沧桑的感叹,也会生发出“早知现在,何必当初”的联想。
  同一天的《卫报》头版照片则选择了身处窃听风暴中心的布鲁克斯的形象。43岁的布鲁克斯春风得意,是英国报业历史上最年轻的总编辑,备受默多克赏识。甚至许多海外媒体称,默多克关闭《世界新闻报》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布鲁克斯。可是,《卫报》照片上的布鲁克斯完全没有了“春风得意”的影子。摄影者采用低视点拍摄,这个视点原本是用来表现被拍对象高大形象,或者表达摄影者对被摄者崇敬之情的视点。但是,这张照片中的布鲁克斯却给人一种居高临下、傲视一切、盛气凌人的气势。坐在车子里面的她正怒视着窗外的记者,一头蓬松的黄色卷发挡住了两边的脸颊,闪光灯打出的眼神光,显得阴险、狠毒和狡诈。
  布鲁克斯的这张“阴险”照片被许多国家的主流报纸用在头版。7月9日澳大利亚《悉尼先驱晨报》(The Sydney Morning Herald)头版横排一组三张照片(见封二图2),左一就是《卫报》选作头版通栏的一张,明显可以感觉到布鲁克斯的一脸杀气。
  《悉尼先驱晨报》头版另两张照片分别是默多克和他的儿子——新闻国际主席詹姆斯(James)的形象。三个人的神情各有不同:詹姆斯一脸的凝重,布鲁克斯的目光咄咄逼人,而在他们中间的默多克则是一幅衰老之态,低垂着头,心事重重。编辑给这组照片做了一个大字标题:在围困之下的默多克(Murdoch under siege)。编辑还对这组照片进行了PS处理,将默多克照片上的部分背景去掉,使得他的两只胳膊分别落在旁边两张照片上,暗含了另两人是默多克的“左膀右臂”的意思。PS处理做得也很巧妙:背景上用两条白色竖线把三张照片分开,前景上又似乎融为了一体。这是一种暗喻,也是一种象征。
  
选择最能表现情感的镜头
  一周之后的7月15日,布鲁克斯宣布辞职。同一天,默多克父子向窃听受害者道歉。这给第二天的报纸出了难题:以哪个新闻为头条?以谁的照片为主图?
  7月16日英国《卫报》头版再次选择了布鲁克斯的照片,但是通栏标题却把默多克作为新闻的主体:“默多克终于道歉布鲁克斯被迫辞职”(Murdoch finally says sorry as crisis forces Brooks out)。显示了这张国际大报对新闻价值的把握与处理能力。布鲁克斯的照片也不再眼露凶光,沉思的神情中多了些许的平和与无奈,似乎是在反省(见封二图3)。
  而同一天《泰晤士报》头版则再一次选择了默多克的照片。图片上以近景突出了默多克手捂前胸向媒体表达歉意的镜头,一个垂垂老矣的默多克的“窘态”跃然纸上(见封二图4)。大字标题也直截了当:“赎罪日”(Day of atonement),副标题点明了赎罪的内容:1.布鲁克斯辞职,2.默多克道歉。
  优秀的新闻人物肖像拍摄,不仅要拍到人物的“形”——外在的特征,更要拍到他的“神”——内心的活动,做到神形兼备;而新闻人物肖像的使用,也绝不是让读者看到“这是谁”那么简单,而是要寻找、挑选最能反映出眼下新闻事件内涵的表情和神态。上述几张图片的使用对此作出较好的诠释。
  7月17日,英国警方逮捕了布鲁克斯,但其随后获得保释。次日的西班牙《先锋报》(La Vanguardia)头版进行了报道,主图选用了布鲁克斯相当“正面”的照片(见图5,见本期Page94),这大概是窃听丑闻曝光以来媒体使用布鲁克斯的照片中最没有负面情感因素的一张。
  更多报纸选用的布鲁克斯照片依然流露出负面的情感因素。比如在葡萄牙里斯本出版的《公共报》(Público)头版头条通栏大照片,是坐在轿车里的布鲁克斯(见封二图6),由于车窗的反光,变形的街景与布鲁克斯形象重叠,有如梦如幻的感觉,更显出她的神秘莫测。这张照片依然具有浓烈的象征意义和丰富的弦外之音。
  而德国《波茨坦最新消息报》(Potsdamer Neueste Nachrichten)头版头条照片虽然拍的也是轿车里的布鲁克斯,但是摄影记者显然是为了避免车窗反光选择了稍微偏一点的角度,画面拍得很写实,几乎看不到车窗玻璃,从摄影技术上不错,但从所报道的新闻内涵来看,却是肤浅的照片(见封二图7)。
  
煽情的告别仪式
  7月10日,《世界新闻报》出版了最后一期。头版采用了一个超常规的通版设计:一张大照片铺满了头版和最后一版两个版面(见封三图8)。照片的内容是该报历年来最重要头版版式集萃。在报眼位置,编辑以“1843~2011年间全球最伟大报纸”(The world greatest newspaper 1843~2011)为题,引领读者“报中读报”,回顾该报历年出色的头版报道。乍看上去有些凌乱,但是,头版压图大字标题却十分简洁:“谢谢,再见”(Thank You and Goodbye)。小字副标题做得更是十分动情,道出了采编人员的酸甜苦辣和依依不舍:“经历168年,我们最后伤感但骄傲地向750万忠实读者告别。”就这样,《世界新闻报》结束了其168年的风云岁月。《世界新闻报》编辑伍丁说:“很难相信这真是最后一期。一个伟大的英国品牌,一份最成功、最赚钱、最高销量的报纸就此消失于世。”
  7月11日,世界各国报纸以不同的图片形式报道了这一新闻。捷克共和国布拉格出版的《经济报》(Hospodarske Noviny)头版用了两张照片:一张是最后一期《世界新闻报》的头版版式,一张是坐在轿车里翻阅最后一期报纸的默多克(见图9,见本期Page95)。多数报纸是在这两张照片中二选一。比如,德国《世界报》头版头条就是默多克看报的照片。编辑给照片配的标题是:“168年传统的报纸沉没了”(168 Jahre Zeitungstradition versenkt),流露出惋惜之情。
  这种惋惜之情在捷克共和国布拉格出版的《Lidove Noviny》报头版照片上更表现得直截了当。7月9日,《世界新闻报》全部200多名员工都坚守岗位,务求做好最后一期。报纸付印后,现任总编辑迈勒(Colin Myler)率领全体编辑记者走出报社大楼,他手拿着最后一期报纸头版大样,对在外面等候的记者表示:“我想向了不起的报社员工们致敬,他们经过艰辛的一天后,以出色的专业态度制作出一份精彩的报纸。我们不想,也不应如此收场。”记录这个历史时刻的照片,被捷克《Lidove Noviny》报编辑发表在头版(见封三图10)。照片上,迈勒总编的眼圈是红的。而从电视画面上也可以看到,此时此刻,几位女编辑已经掩面而泣了。这幅照片不仅流露出惋惜之意,甚至充满了哀伤之情。
  另一张照片也被许多媒体采用。一名身穿印有报纸标志T恤的女员工、手拿最后一期《世界新闻报》的另一版大样掩面而泣离开报馆(见封三图11)。从图片上可以清晰地看到《世界新闻报》这个版面,通栏大照片是该报员工编完最后一期报纸后在编辑部的大合影,一张《世界新闻报》最后的“全家福”。照片上所有的人都以微笑面对残酷的现实,也以微笑面对未来的历史。压图大字标题:“世界上最好的”,是在赞美这份报纸?是在赞美照片上的员工?还是在强调该报辉煌的历史?无论如何,正如该版报眼处的白底黑字所写:“这一切都结束了……详见头版”(It's all over…the front page)。
  
美法报纸最初并不热衷于报道
  各国报纸对《世界新闻报》关闭关注的程度各不相同,美国主流大报比如《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默多克旗下)《华盛顿邮报》等均未及时在头版图文结合报道此事。直到7月20日,默多克参加听证会后,美国主流大报才全面介入该新闻的报道,《华盛顿邮报》《洛杉矶时报》都在头版头条发表默多克在听证会现场的照片,《纽约时报》也在头版刊登了相关报道。
  法国报纸则一直保持低调,直至7月15日,事态愈演愈烈,布鲁克斯被迫辞职,《解放报》才在头版推出大幅报道,版式的设计也十分独特:一个类似于报纸版式的图片倾斜地出现在头版,占去五分之四的版面。图片中的主要形象是刚刚下了印刷流水线的一摞最后一期《世界新闻报》(见封三图12)。
  
风暴远未结束
  英国《世界新闻报》虽已停刊,但是由此引起的震荡效应则远远没有结束。就在默多克、詹姆斯、布鲁克斯将赴英国议会回答质询的前一天,最先揭露《世界新闻报》窃听丑闻的该报前记者肖恩·霍尔(Sean Hoare)被发现在家中死亡。19日英国《泰晤士报》头版刊登了肖恩·霍尔的大幅特写照片(见封三图13)。照片上的肖恩深深吸一口烟,略显忧郁的目光盯着读者。通栏大字标题写道:黑客证人死亡(Hacking witness dead)。英国媒体一直用“Hacking”一词来泛指《世界新闻报》的“窃听”行为,因为他们采用的手段更像是网络黑客的做法。
  19日当天,默多克参加听证会的现场情况通过电视向全球直播。遗憾的是这一听证会并没有揭露出更多的内幕,反倒是一段“邓文迪飞身护夫”插曲,成功地分散了人们的注意力,成为听证会的焦点。
  就在听证进行到一大半的时候,有人走到前面试图用泡沫剃须液袭击老默多克。42岁的邓文迪飞身而起,用排球中“大力扣杀”动作掌掴袭击者保护丈夫,身手之敏捷比现场的警察都快了一大步。后来据目击者描述,邓文迪先是赏了袭击者一巴掌,然后把装有剃须液泡沫的盘子扣到了他的脸上。听证为此中断了10分钟。这一幕令人印象深刻,立刻被传上YouTube和Facebook等社交网上,网民们赞扬了邓文迪的快速反应。香港《明报》报道,邓文迪击倒男子后亦失重心跌地。
  邓文迪的出色表现不但成功地转移了听证会焦点,也成功地转移了媒体焦点。第二天,7月20日,世界各国主流报纸上多是邓文迪的照片。《泰晤士报》头版用了三张照片,主图是和默多克坐在车里的邓文迪,辅图是听证会现场邓文迪掌掴袭击者镜头。布鲁克斯的照片被放在地线上只有指甲盖那么大(见图14,见本期Page96)。头版头条通栏标题是:默多克的防守(Murdoch's defence)。这显然也是一语双关。
  同一天的《卫报》头版,更是以慢镜头回放抽帧定格的形式编发了三张照片(见封三图15),突出邓文迪的强悍护夫。
  至此,《世界新闻报》窃听事件已经不单单是新闻职业操守、新闻道德底线的问题了。事态还将怎样发展,我们不妨拭目以待。■
  (作者系青岛农业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人民摄影》专栏作者、青岛数码动漫研究院研究员)
主管单位: 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
主办单位: 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      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
制作维护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