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报纸版面编辑的十大误区
当前我国报纸版面编辑的十大误区
□许正林 樊中华
【本文提要】面对新媒体的崛起、媒体融合传播的流行,报纸版面的创新尝试显得非常重要。但是由于传统理念局限、商业化冲击,在版面设计方面暴露出诸多问题。本文本着版面清晰易读的基本原则,对近年来我国报纸版面编辑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概括出滥用视觉强势、广告湮没新闻、版式妨碍阅读等十种误区。本文认为,报纸版面编辑应遵循报纸在信息传播上的特性和功用,坚守报纸的价值,在此基础上谋求新的发展。
【关键词】版面设计 编辑原则 版面误区【中图分类号】G213
美国密苏里大学报纸编辑学教授达里尔·莫恩在其著作《美国报纸组版和设计》中认为:“报纸版面设计的目的是帮助读者理解信息。版面设计是报纸传递讯息的组成部分,而不是外加的东西。好的设计必须符合两个公理:1.越简单越好;2.形式服从功能。”归结起来就是要求版面设计使信息“清晰易读”。近年来,我国报业面临突如其来的商业化浪潮,在尚未有足够的版面设计理论基础和清晰认识的条件下,商业化竞争带来的是版面设计理念的扭曲以及报纸版面的畸变,虽然之后经过漫长的修复矫正过程,但时至今日,各种设计思路的交错横生,再加上不断丰富提高的技术条件的鼎力支持,使报纸版面设计仍旧带有并不断滋生一些畸变基因,暴露出不少误区,无法还报纸版面以“清晰易读”的本质。
1.滥用视觉强势
报纸版面的视觉中心与视觉强势的重要作用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为我国报界所知晓并开始进行尝试和应用,在经历了五六年对“大黑粗奇”的“强势”版面尝试后,对强势概念的使用渐归理性。但是,依靠视觉强势夺人眼球仍旧是我国报纸版面设计者拿手的法宝之一。特别是在头版封面化、海报化的趋势下,视觉强势的应用更加自由大胆,往往超过了报纸版面的风格承受限度和信息的涵盖范围,一味求冲击力,成为当年“大黑粗奇”现象的变种版本。(见图1、图2,见本期Page51)
报纸版面的价值在于传递信息,而头版的价值在于引导受众接受信息,适当的视觉冲击力有利于吸引读者阅读新闻,但过度夸张的形式却往往会使读者不知所云,或者产生图大于文、被欺骗的负面感觉,从而对此报的公信力水平产生怀疑。冲击力在于意义的创新而非形式的夸大,这是报纸版面设计中应该有所警戒的。
2.头条新闻低俗
“吸引眼球”在很长时期内被我国报界认为是报纸头版的唯一功能,在这种认知和设计水平有限的情况下,版面设计往往会寻找当天新闻中最能“吸引眼球”的信息做文章,将其图片化、标题化置于头版以吸引目光,这种做法往往导致了低俗新闻成为当日报纸的头条。头条选择一向以来被认为是能够体现报纸立场、价值观和水准的重点所在,为追求眼球效应而使报纸整体沦落为低俗小报,实在不是明智之举。(见图3,见本期Page52)
3.广告湮没新闻
在我国,虽然广告侵占报纸版面早已不是一个新鲜的现象,但是却在近年报业经济整体下滑的不景气时刻变得尤为突出。不少国内报纸除了整版整版的广告外,头版也会刊登大幅的广告或者整个让位给广告。广告设计与版面设计不相符的现象也经常出现。(见图4,见本期Page52)
对于进入激烈的商业化竞争的报社而言,广告往往是养活报社的最主要经济来源。然而对于报纸版面而言,广告确有其不可逆转的损伤性。报纸的最首要任务是传递信息,充斥了整版广告或是广告比信息更醒目的版面无疑违逆了报纸的根本原则,而没有新闻信息含量的报纸(特别是头版)则丧失了其存在的意义。怎样在广告与信息之间权衡,这是每一个生存在压力中的报纸应该考虑的问题。
4.版式妨碍阅读
版式的随意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很多报纸特别是地市级报纸对自身版式设计没有统一的规格和风格定位,报纸的版面风格往往是根据新闻内容而定,需要严肃的长篇社论便在头版密密麻麻排满,没有什么特别需要则稀稀拉拉做“目录式导读”,如果新闻不多便将版面让给广告。(见图5、6,见本期Page52)
其二表现在信息的无规划性,有学者将这种状况称为信息的“通货膨胀”。主要表现为“小题大做”:就是很小的一点事,或读者关注度较低的“冷门题材”,或很稀薄的一点信息资源,一做就是一个版、几个版,极其铺张。①(见图7、8,见本期Page52)这些版面往往为了凑数而诞生,没有系统延续性也不具备规律性,只是在某一期报纸中突兀地出现,扰乱了受众的阅读思维。
5.广告新闻错生歧义
广告的版面设计一向不为我国新闻界注意,但作为版面元素之一,广告对版面的影响通常能够体现在:争夺版面视觉中心、风格与版面整体不符、破坏版面平衡、与版面信息相配产生歧义。(见图9、10、11,见本期Page53)
无论是哪种影响,均违背了新闻为主广告为辅的版面设计原则,使编辑精心选择的头条信息,无法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甚至会使受众在“第一眼效应”中认为:今日无事。更为严重的,则使受众将广告与新闻信息混淆,产生误读,带来错误的信息认知或情感意识。报纸广告的版面设计必须以版面整体效果为中心,注意到广告设计与版面的融合融洽,与信息的明确界限区分及表意独立。早在上个世纪末,我国就有学者提醒:广告设计应该“正视广告、保持平衡、疆域分明、因“形”制宜、善用色彩”。②然而遗憾的是,直至今天,广告仍然常常是报纸版面肌肤上一个个突兀的疤痕。
6.标题夸张费解
标题是版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头版促使读者判断一份报纸可读性和价值的最重要的文字信息。然而恰是因为如此,玩文字游戏以吸引眼球的“标题党”成为很多报纸吸引受众的手段。此外,一些未经仔细考量的标题也会造成文题不符的后果。(见图12、13、14,见本期Page53)
作为新闻的一部分,标题与新闻内容的不符是信息不实的一种表现,同样也是对受众的欺骗。报纸固然需要好标题来吸引受众阅读,但这是基于真正为受众提供所需、及时、真实的信息之上,标题文章两层皮、“挂羊头卖狗肉”的行为从根本上来说是违背了新闻职业道德,亦是对报纸的一种损害。
标题是受众阅读一个版面的入手点,标题的表意清晰是对信息顺利传递的最基本要求。这就要求标题制作使用大众化的、易理解的语言,清晰、简明、生动地概括出最重要的信息。然而当前,随着网络的普及化,网络语言的发展日益壮大,对一部分经常接触网络的人群的日常生活语言造成了一定侵蚀。在这种潮流的推动下,我国很多报纸的文章标题也开始大张旗鼓地使用网络用语,“给力”、“神马”、“浮云”等等词汇屡见于报纸新闻标题之中,不利于语言文字的健康、纯净。
7.过度留白阉割信息
我国报纸版面设计对留白手法的广泛应用仅从本世纪初开始,虽然时间并不长,报纸上的留白面积却增长颇为迅速。留白从一种使版面清晰易读、疏密平衡的设计手法变成报纸弥补信息不足、甚至利用反传统方式制造视觉强势的手段。大片的留白吞没了报纸传递信息的价值,看似有物实则无物的同时,也形成了报纸对受众的信息欺骗。
图15、16(见本期Page54)分别是《东莞日报》玉树地震哀悼日和《羊城地铁报》舟曲泥石流哀悼日特刊头版,尽管报纸性质不同,但都选择了白纸一样空洞的版面。
针对这种现状,除了应该改变版面设计的思路外,还需要编辑在编辑过程中注重版面的整体策划和信息整合,放弃可有可无、价值不高的信息,留出版面给有价值的、受众最需要的信息。设置固定的栏目进行信息的组合与部署,对重要的独立的信息进行更多方面、更深层次的解读,利用信息图表等辅助手段保证信息的完整性并美化版面。留白不是填凑版面的方法,过度留白只能让版面空洞松散,溃不成“报”。
8.版面盲目效仿
版面是报纸的视觉识别系统载体,是报纸树立品牌的门户。我国报纸版面设计一直以来是大模仿小创新,在一个新流行趋势的鼓动下往往会一拥而上出现许多同类型的设计。除了少数大报和老牌报纸能够在版面设计中坚持自己的风格特色外,大多数地市级报纸如果遮住报头便无从区分。版面性格盲目效仿的一个集中体现便是特刊,从2008年汶川大地震以来,几次灾难特刊的设计都盲从于黑白色调搭配、内容大致相仿的大字号标题和或具有震撼力的灾难照片、蜡烛与菊花的意象表现,仿佛在那几天,所有的报纸都是一副面孔。
图17、18、19(见本期Page54)分别是2008年汶川地震哀悼日时《新快报》、2009年玉树地震哀悼日当天《天府早报》、2010年舟曲泥石流哀悼日时《城市晚报》的版面,时间跨越三年,版面的表达形式如出一辙。
报纸版面的模仿应是有自己创意的模仿,然而设计雷同的效果却使报纸失去了个性。从这点不难看出我国报纸版面设计者在艺术思维和版面思维相结合的道路上差距仍旧很大,但归根结底仍在于大多数报纸未能对自身特色和办报方向进行科学的考量和分析,没有设定明确的个性定位和设计系统。
9.标题冗长累赘
模块式编排的最大束缚就是标题字号与字数的不断权衡,固定的宽度限制了标题字数,这同时体现了模块式编排清晰易读的风格:用最少的字数体现文章的最重要信息,方便读者阅读。但是,很多报纸都不吝于起一个冗长的标题,受到模块限制便增加字体的长宽比例、缩小字间距,使标题密密麻麻成为一片。(见图20、21,见本期Page55)
版面标题的作用在于醒目、清晰、提示、吸引四点,长标题往往让浏览的目光望而生畏,头脑也无法在一瞬间解读复杂的信息,标题的作用就有所丧失。而如果是头版标题,则会成为整份报纸失去被阅读机会的根源。
10.标题低俗庸俗
报纸标题的制作是一种文字的艺术,形象、蓄意、强调等修辞手法在标题拟制中应用的目的在于清晰、生动、凝练地传达新闻内容,同时吸引读者阅读。近年来我国报纸新闻标题在追求醒目、独特的道路中特别注重对标题文字音、形、意的琢磨和利用,其中不乏借中国文字博大精深的内涵与多音、多义的特征应运而生的好标题,但也逐步泛滥出一些借此表露粗俗之意、与“性”联想擦边形成噱头的低俗标题。(见图22、23,见本期Page55)
不难看出,利用文字游戏夹带粗俗性暗示的标题往往是一个安全的擦边球,模棱两可的解读让人不易质疑,无疑给一些报纸提供了既吸引眼球又免遭非议的可钻之隙。但是在这种比比皆是的罅隙中,却不难看到办报者与报纸自身的格调和品质来。在我国报纸的历史上,不乏利用谐音多义取拟的优秀标题,无论是在上个世纪战争时期反侵略、反围剿、反管制的背景之下,还是在现今与不良社会现象作斗争的过程中,这类“擦边”的标题都是站在正义、正常、理智的一方,是报纸犀利的眼睛,代表大众的声音。与这种“擦边”相比,低俗的性暗示不仅自辱报格,使其主流媒体的行为与街边黄色小报无异,更是先进文化与文明社会的覆灭者,强行携低俗文化登堂入室,夺人眼球,并因此而排挤掉正常的新闻标题价值空间。这一现象值得警惕,应当杜绝!
综观当前我国报纸版面设计的现状,虽然优秀的版面越来越多,但是总体缺乏持久稳定性,基于版面设计传统观念和现代商业化背景以及国外设计理念三重因素之下的报纸版面,往往在这三个因素的此消彼长中呈现出顾此失彼、考虑不周的现象,同时,“版面设计是为了有效传递信息”这一概念仍旧没有为大多数编辑和设计者所深刻认知,我国的报纸版面设计首先更倾向于突出其“吸引目光”的作用,因此希望堆砌更多的导读、更夺目的图片、更新奇的标题在头版。其次则希望用重量级的头版换来更多的广告费用,因而不惜整版整版地成为商家的广告宣传单,在报纸面临危机和转型期,更应该依靠信誉赢得受众信任,这种做法无异于釜底抽薪。同任何一种媒介一样,报纸只有恪守遵循其有效传递信息的基本功用,才能守护住它的存在价值。从这一点上说,作为呈现信息最后形式的报纸版面的设计,应该为业界所格外注重,也应该承担起坚守报纸传统价值、体现其独特属性的重大责任,成为报纸谋求发展赢得新生的契机。■
(作者单位:上海大学影视学院)
注释:
①杜宝华:《报纸版面流变新趋势》,《新闻爱好者》2004年第8期
②彭剑:《广告——版面编辑不应忽视的一个课题》,《新闻通讯》1998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