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目录
  • 56页
  • 57页
  • 58页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下一篇
谨防被隐性失实新闻误导
谨防被隐性失实新闻误导
  ——江苏盱眙旱情采访札记
  
  □姜燕
  
  从网上获取信息,已成了外派记者赴外地采访之前,查找新闻线索的主要手段。这固然能获得不少信息,但也可能遭遇信息失真,尤其是极富隐蔽性的新闻隐性失实。“接收”了隐性失实的信息,记者会带着一种主观想象来到采访地,一旦发现事实与信息不符,记者往往会“大失所望”、“大呼上当”,觉得很难写出有新闻价值的稿件,很难向报社交待。此时,如何从实际出发采写新闻稿件,考验着记者的新闻素养。是为了“不虚此行”而人云亦云,还是实事求是地报道?显然应该是后者。
  经过最近的一次采访之后,更坚定了自己的选择。
  
实地采访中,发现一些报道夸大其辞了
  2011年5月26日,笔者赴洪泽湖畔的江苏盱眙采访旱情,这是本报“直击江淮流域旱情”系列报道的第一站。从5月初开始,对当地遭遇60年一遇旱情的报道便频现网络,如“明祖陵地宫露出水面”、“淮河盱眙段自2月起断流”等,在5月26日当天,甚至有“盱眙3楼以上断水”的报道。先将5月26日前的一些报道简单列举几例:
  1.关于淮河航道
  “在淮河盱眙段,记者看到大部分支线航道已经断航,许多取水口已经干涸,部分船舶已成为旱船鱼贯排列在河滩上。”
  “淮河盱眙段主航道目前水位对于农田灌溉没有多大影响,但是对支线航道的水位影响较大,对重载船舶的航行有一定的影响。”
  “现在,淮河航道盱眙境内已滞留船舶达300余艘,部分航道断航。”
  “据盱眙海事处工作人员介绍,淮河盱眙段正常通航水位是13.5米,当降至12.5米时一般可称为死水位。”
  2.县城停水
  5月25日,一条“盱眙县城每天断水6小时”的报道在网上被广为转载,这则来自北京一家媒体的消息立刻引起轩然大波。报道中写道:“杨军家住在县城盱城镇。据他介绍,4月初开始,自来水公司对居民生活区施行限时供应措施,每日12时至18时的时段停水。”报道在该报“江淮之旱”专题版上,通篇报道盱眙旱情,“断水6小时”成为当地旱情极为严重的证据之一。
  3.显示龟裂河床的新闻图片
  在一张新闻图片上,拍摄者通过一处龟裂河床的特写,展示了洪泽湖畔的旱情。
  
阐释不足、以偏概全造成隐性失实
  从这些报道直观看来,盱眙的旱情极为严重,尤其是县城停水,已经发生饮水困难,旱情可见一斑。但是,笔者在盱眙的所见所闻,却与网上一些文字和图片报道有所出入。盱眙确实遭遇数十年不遇的旱情,但绝非有些媒体报道的那样夸张。
  分析可知,这些新闻信息存在隐性失实,对当地旱情有夸大报道之嫌。
  1.背景介绍和专业术语阐释不足
  关于航道的报道集中在“支线航道断航”、“滞留船舶达300余艘”和“死水位”上,笔者遍寻网上报道,没有一家媒体对此有更多的解释。仅从字面看来,似乎这对当地航运已造成很大影响。
  但笔者在对当地专业部门的采访中得知,断流的支线航道早已很少利用,所以对航运影响不大;而滞留的船舶是一直停泊在河边的船家,是以船为家的渔民们居住的船只,即使有水,这些船只也不会开走。而“死水位”中一个“死”字,看上去触目惊心,缺少专业知识的读者完全搞不清楚旱到何种程度,采写报道的记者并未对此做出解释。中国海事盱眙县地方海事处处长助理蔡浩说,通航死水位是指按照航道标准通行相应船只的最低通航水位标准。淮河为三级航道,正常可通行1000吨的船舶。在淮河盱眙段,笔者看到,河道中仍有许多运输船只来来往往,10分钟内有七八艘船只缓慢经过航标。盱眙县委宣传科科长李光明介绍,这些船只约为600~700吨左右,平时河中通行的大部分正是这类船只,所以当时淮河盱眙段主航道航运尚未受到影响。
  2.采访不深入造成“停水”的虚假报道
  盱眙县城停水6小时,停水的原因是什么,记者没有交待,而是想当然地认为是干旱造成停水,这是采访不深入的表现。笔者了解到的情况是,断水原因并非干旱,而是当地水厂供水能力不足。当地为县城供水的水厂满足不了日益增长的城市用水需求,从今年5月初开始,实施减压供水,在早、中、晚3个时段进行高压供水,这才造成“3层以上居民停水”、“每天断水6小时”。
  城市用水困难是旱情严重的重要表现之一,记者应就此采访当地供水部门,获得更多的数据信息,如果这名记者这样做,就不难得知断水原因并非干旱。采访未及深入便匆匆成稿,给读者和兄弟媒体造成误导。
  3.以偏概全,“龟裂的河床”不是普遍现象
  笔者在盱眙的淮河和洪泽湖畔走访多处,想找到图片上表现的龟裂,但始终没有找到。笔者向当地宣传部门询问,照片上龟裂的河床,他们有没有见过?一名官员表示,见过,但即使不干旱,也有那样的龟裂存在,干旱了只是面积稍大些,而且拍摄那张照片的记者就是他陪同的,那龟裂只是面积很小的一块……
  
隐性失实隐蔽性强,难以识别,危害甚大
  阐释不足、采访不深入、以偏概全等是造成新闻隐性失实的几个主要原因。隐性失实是指记者、编辑非主观故意的,由于采访不深入、理论水平不高或者新闻观念偏颇等原因造成的新闻失实。由于其具有非主观性、隐蔽性等特点,其发生的几率较之显性失实要多得多,因而危害也更大。①当记者仅在网上查看信息时,很难发现其失实之处。这是因为:
  1.信息源可信度高。虽然这些信息来自网上,其源头却是传统纸质媒体,且是全国或当地颇具公信力的媒体。通常,信息如果来自博客或微博,具有起码专业素养的记者,都会对信息的可靠性和可信度加以核实和考量,但对来自传统媒体已发表的新闻稿件,记者会直觉地相信;
  2.未到采访地,难以深究。如对“淮河航道盱眙境内已滞留船舶达300余艘,部分航道断航”这样的信息中未提到船舶性质,如实地考察,记者很难凭空想象滞留船舶到底是何种性质的船只;
  3.图片新闻的隐性失实更具欺骗性。图片通过特写手段,将局部的情况表述为整体,更具隐蔽性。记者即使从专业角度考虑,也会认为相机的涵盖范围有限,只能拍摄到局部的画面,或采取特写的手法画面更具张力和表现力。
  由于有些记者带着先入为主、主题先行的观念,来到实地发现实际情形并非如此,便很容易产生“大失所望”的感觉。尤其是事先经过“新闻策划”,为了要按照“预案”采写报道,就会刻意寻找与主观想象相符的新闻场景和人物,甚至会“采访不到绝不罢休”。这样一来,隐性失实便进一步扩大,新闻真实性难以保证。
  
无论如何要实事求是客观报道
  那么,当采访中发现客观事实与预先的想象、策划的预案不一致的时候,记者应如何应对、如何报道呢?笔者认为,当在实地采访中,遇到的情景或人物的表述与事先掌握的新闻信息有出入时,应立即引起警觉,放弃先前的计划,迅速调整采访思路,将“新闻真实”、“客观报道”置于最重要的地位,作为采访和判断的准绳。只要以事实为依据,追求客观,避免主观,就能把稿件中存在的隐性假新闻的元素挤出去,还原新闻的本来面目。②
  从笔者的实践看,在采访中,须注意以下几点:
  1.尽快调整心态。努力摒除寻找“龟裂”河床这种先入为主的心态,尽快进入全新的采访状态,在现场用心察看细节,掌握尽可能多的真实情况。
  2.坚持全方位采访。奔赴外地采访,尤其是干旱、水患等灾害性报道中,涉及的情况相当广泛,如果仅询问市民、农民等个体,了解的可能只是由个人经历和体验得来的信息,不能代表全局和总体。如果采访的仅仅是商家,他们可能会出于其利益考量,不会将客观事实如实相告,甚至会故意隐瞒或夸大某些信息误导记者。而政府部门有时也会因考虑自己的政绩,发布的一些信息并不全面,因此也不能照单全收。只要条件允许,应该尽可能地全面采访,将各方提供的信息相互对照、分析,若能彼此印证,才能更准确地判断,正确地报道。
  3.多问几个“为什么”。提高了警觉,就要在采访中多问几个为什么。比如在此次采访中,笔者就思考并询问,如为什么河道中还有许多运输船来来往往,死水位指的是什么,航运到底有没有受影响?对专业问题,记者要先厘清专业数据和术语的意义,了解专业背景,才能理解这些数据的变化在当地旱情中产生的影响,也才能向读者解释清楚,使他们对旱情产生准确的认知,而不是只看到几个冷冰冰的数字,一知半解,仅仅以个人经验或直觉判断旱情的严重程度。
  4.摒弃道听途说的数据。完成旱情报道后,笔者读到两篇知名媒体5月29日和6月3日的报道,看到了“洪泽湖部分水面‘退后’七八百米”的信息。在5月29日的报道中,这条信息还在网页上被做成标题。但是在这些报道中,并未找到“七八百米”说法的官方出处,甚至没有出现“七八百米”的字样。报道是这样写的:“在明祖陵镇洪泽湖沿岸,多处沿岸水面较常年‘退后’了数百米,记者见到,暴露在日光下的一处浅滩上,靠近岸边的湖底已经龟裂,离岸边四五百米处成片的湖底水草也全部裸露,还可以看到一片片的贝类和零星的死鱼。”而在6月3日的一篇通讯中写道:“记者了解到,洪泽湖部分沿岸水面已经‘退后’七八百米”,但并未交待出处。这样一个特别具有表现力的重要数据,用在标题上非常抓眼球,如果确有出处,很形象生动。可因无出处,一旦被编辑用作标题,由于能吸引眼球,很容易被转载。而转载越多,影响就越糟。
  5.向后方汇报真实情况。有些记者在来实地之前,向报社先报了选题,来到现场之后,却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为了“有个交待”,硬着头皮写出一篇“新闻性很强”的报道,这种态度实不可取。这样的稿件显然有隐性失实乃至显性失实之虞,只会危害和降低媒体的公信力。因此,在自己难以决断时,应及时将实情向后方汇报,尽早研究商量如何调整报道计划,前提是一定要如实报道。这次在江苏盱眙采访时,发现临行前了解的情况与事实有偏差后,笔者向报社如实汇报,并提出“被重灾区”的盱眙的概念,在获得肯定后,才放开手客观报道,及时反映了盱眙当地的旱情《小龙虾减产一半价格翻倍》,并以“记者手记”的形式,反映了“盱眙旱情被部分媒体‘放大’”的情况。见报后被多家媒体转载,一定程度上发挥了“以正视听”的作用。
  想避免被隐性失实新闻的误导,还要注意在寻找新闻线索过程中,在采访前“做功课”时,多增加些信息渠道,不光要从网上查找新闻信息,最好还是直接向当地宣传部门了解情况,找知情人聊聊。而无论如何,最重要的还是务必本着实事求是、客观报道的态度,将“实事求是”四字常存于心,以自己采写的报道捍卫新闻真实性。■
  (作者系新民晚报焦点新闻部记者)
  
注释:
  ①黄建国:《透视新闻报道中的新型隐性失实》,《传媒观察》2009年第9期
  ②王德贞:《警惕隐性假新闻》,《青年记者》2011年第6期
主管单位: 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
主办单位: 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      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
制作维护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