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目录
  • 40页
  • 41页
  • 42页
  • 43页
  • 44页
  • 45页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下一篇
融媒时代新闻生产的“三度”
■刘海贵 庹继光
  【本文提要】媒体融合已进入纵深阶段,新闻生产变革是媒介融合的集中体现,现阶段媒体机构新闻生产要处理好“变”与“不变”的边界,坚持移动优先、注重用户体验,把握“三度”:一是高度,题材和素材均保持较高的品质和品位;二是厚度,新闻产品在内容上具有丰富、厚重性,在技术上表现出深厚的专业功力;三是态度,既有充足的服务意识、用户思维,使新闻产品形成吸引力和感染力,也要恪守新闻媒体的社会职责,以正确方向引导公众,保持媒体机构的公信力。
  【关键词】媒体融合 新闻生产 移动互联网 用户体验 公信力
  【中图分类号】G210
  当下,我国媒体融合已经进入纵深阶段,从初始阶段的“相加”到后来的“相融”,再到“你就是我,我就是你”的“融为一体、合而为一”共同发展,格局迅速变化,其对于不同介质媒体平台的影响也表现出巨大差异。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公众参与新闻信息生产已然成为常态,传统媒体机构失去了垄断发布信息的机会;同时,互联网时代的信息交流呈现出中介化的特点,人们更倾向于中介化交流,而社交媒体就是一种中介化交往,①或者说,社交媒体等作为强势平台,对于网民的“注意力资源”构成了极大的垄断传统媒体即使实现了新媒体转型仍要借助社交媒体等平台完成内容分发。
  新闻生产变革是媒体融合的集中体现新闻生产平台、机制、发布方式、内容来源和传播理念等方面都产生了重大变革。在此背景下,媒体机构必须考虑产品、渠道、服务和平台的深度融合,实现更高效的内容生产,更精准的用户触达、更个性化的实时互动。②因此,现阶段的新闻生产模式是大众传播转向个性化、精细化、娱乐化传播。③还有人进一步提出,媒体融合必须以市场化为方向,推动传统媒体变身为市场化运营企业特别是互联网企业。④也有学者提出:最重要的是保护新闻行业的独立性和传播者的职业属性,让媒体把信息传播和舆论引导当成主业,⑤主流媒体则要运用互联网思维创新融合,展示其品位和魅力,体现深度和高度。⑥
  本文认为,现阶段媒体机构,尤其是主流媒体的新闻生产仍须真正把握好“变”与“不变”的边界,在注重用户体验、增强传播效果的基础上做好内容把关,提升质量,实现“三度原则”:其一是高度,题材和素材均保持较高的品质和品位;其二是厚度,维护新闻专业性要求,新闻产品在内容上具有丰富性、厚重感,在技术上表现出深厚的专业功力;其三则是态度,一方面有充足的服务意识、用户思维,新闻产品形成吸引力和感染力,另一方面要恪守新闻媒体的社会职责,以正确方向引导公众,保持媒体机构的公信力。
  
一、信息采集追寻“高度”
  在融媒时代,一个清晰可见的变化是UGC成为普遍现象,先前由媒体机构垄断、主导传播渠道的格局被彻底打破,信息经由多平台到达公众已经形成必然趋势,这对于媒体机构既是严峻的挑战,其实也是有效的“松绑”,使得媒体机构可以从以往过分追求新闻信息的“大而全”变为精选“原材料”,为制作优质的新闻产品奠定基础。
  在传统媒体主导新闻信息传播的年代,几乎每一家媒体都力求将所有表现出一定新闻价值的信息“尽入囊中”,在一些媒体竞争惨烈的城市,各大媒体之间日常比拼的一个项目便是“独家”与“漏稿”,得到“独家新闻”的媒体自然兴奋不已,而出现“漏稿”的媒体,特别是记者个人则不免捶胸顿足,因为这往往直接关系到其经济收益。而今,这种局面早已不复存在。
  人们常说,媒体深度融合要牢牢把握好内容创新这一根本点,其中一个重要维度便是从以往力拼“海量信息”向拼“高质量产品”转变,围绕这一转变,媒体机构从业人员有必要接受自己与普通民众分享新闻信息话语权、传播权的现实,进而把自己从媒体人变成产品经理人,⑦自觉实现从被动追寻信息、报道新闻到主动经营新闻产品的嬗变。媒体从业者做“新闻产品经理人”的基本逻辑起点,正在于公众日常可以接触的信息太多,媒体机构继续提供缺乏品位、吸引力的新闻信息,不仅无法增益他们的信息接触和享受,反而会造成“信息过载”负担,媒体机构的责任自然不是加重其负担,而是提供给他们真正需要的有价值、高品质的新闻产品。
  要为公众提供有价值、高品质的新闻产品,“新闻产品经理人”的一个基本素质便是对信息源进行严格筛选,改变自己的角色定位:以往媒体机构往往强调自己是“新闻信息的追寻者”,满足于对获得的各种信息进行报道,形成“大而全”的信息生产模式;但在当下,如此模式显然已经过时,媒体机构更需要树立“经营新闻产品”的职业理念,立足于对获取的新闻线索、消息源等进行先期的新闻价值评估,能够契合品质要求,值得突出报道的资讯才能进入新闻生产流程,不符合这些标准者则要坚决舍弃,避免做“无用功”,耗费宝贵的人力、财力和精力。
  其实,这一点仍然在考验专业新闻传播从业人员的新闻发现力。新闻发现力是新闻传播全过程中的首道工序是新闻传播活动的基础和保证,在“美国优秀记者素质基石金字塔分层图”中,居首的基石便是新闻发现力。⑧只是从传统媒体时代到新媒体主导下的融媒时代,要在良莠不齐的新闻事实中及时发现最有价值的真实新闻,对于专业新闻传播人员的要求显得更高。
  新媒体时代UGC成为常态,公众通过自媒体等平台发布信息、新闻的例子不胜枚举,许多媒体机构也将这些信息作为自己进一步挖掘、报道的素材,这使得媒体机构的信息采集成为典型的“二次采集”,必须遵循“精选、细筛”等基本原则。新闻价值判断是新闻素材精选的基础性要素,对于专业新闻传播人员而言难度并不大,但由于各种因素,普通网民刻意发布一些具有虚假、失真、情绪宣泄等违背真实性原则的信息,为促使信息引发“轰动效应”,首发者往往对客观事实进行肢解、扭曲甚至遮蔽等处理,达到“以假乱真”的传播效果。在此背景下,专业新闻传播人员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素养和职业精神,从新闻信息采集开始就展示出足够的专业性,善于识别新闻的真伪,为后续新闻生产筑牢第一道防线——当然,对于网络上流传的重大虚假、失实报道的“证伪”也是颇有价值的新闻生产活动,它同样需要专业的新闻传播人员表现出良好的专业性,对于貌似真实可信的信息、报道等提出质疑,然后以严谨的态度、扎实的工作作风获取新闻素材和其他证据,充分证实自己的质疑具有准确性、合理性。
  在融媒体时代,新闻发现力仍是专业素质的重要体现,它能够引导专业的新闻传播人员在海量信息中保持清醒的头脑,迅速将那些具有重大传播价值、富有感染力和吸引力的信息线索发掘出来, 新闻线索自身具备的这些禀赋是其被制作成高质量新闻产品的基本要件。质言之,在融媒体时代,高品质的信息采集核心不仅在于新闻价值的高低,更在于新闻事实的真伪。近年来,国内许多专业媒体机构轻信自媒体平台上的信息源,以虚假的信息为依据开展新闻生产,结果迅速被其他各方揭穿,引发“新闻反转”,其教训不可谓不深刻。
  除了获取真正具有很高新闻价值的线索之外,还要求将高质量的新闻素材提供给后续新闻生产活动使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再先进的技术也无法取代生动的故事,再流畅的动画等也不能代替真挚的情感,真实、生动的第一手素材的价值恰在于此。有从业者总结道:真正深入到基层,跟老百姓倾心交谈,才能采集到真实的第一手素材;踏踏实实努力跟拍不懈采访,才有得到最生动、最鲜活内容的可能,成就一件件优秀作品。⑨
  如今,有人提出动用“全媒体记者”执行新闻素材采集工作,一些媒体机构也在实施这一模式,安排“全媒体记者”从新闻现场采集各种素材供给不同介质的媒介使用,据说其优势很明显,既快速反应又节约人力、物力,但笔者并不认同这是融媒体时代获取高质量新闻素材的最佳路径。媒体机构不能指望“全媒体记者”独力采集到适合所有媒介报道的全部素材——记者由于职业惯性,通常会依据以往的职业习惯,从自己熟悉的介质需要出发开展素材采集,并不熟悉其他媒介的报道特色、呈现手法等,其他介质需要的重要素材可能被遗漏,而有些缺憾是后续无法弥补的。因此,媒体机构原则上应当动用团队去新闻现场采集素材,遵循“专业人员做专业事情”的思路,让他们协同作战,各自采制新闻素材,因为这些都是媒体机构确定下来要突出报道、传播的重点题材,付出必要的人力也是值得的。
  还有人认为,智能手机极大“解放”了记者,使用它可以在第一时间进行采访,完成摄像、拍照、录音等一系列工作,并利用移动互联网进行稿件的编辑、处理、上传,保证新闻的真实性和时效
  性。⑩如此观点也是不可取的,社会和媒体机构都不能以“草根记者”的低标准去要求专业新闻记者。比如,尽管在某些突发性新闻事件的现场,智能手机可以发挥其作用,保障记者开展应急采访和新闻素材搜集,避免记者面对新闻“缺席”,但它永远不能成为专业记者进行新闻素材采集的常态,在提前预知的新闻采访活动中,记者必须准备充分,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便是备齐各种必需的专业采访设备,以专业设备保证素材的高质量、高品质。
  
二、产品制作夯实“厚度”
  当下,自媒体以及机器人、人工智能参与新闻生产已经形成潮流,其在新闻产品制作、合成阶段明显快于基于人工操作的媒体机构。在速度竞争处于下风的情形之下,专业记者参与新闻生产就要追求内容上的厚重与深刻、技术上的完善与精致,通过技术与内容的完美结合体现出自身的不可替代性,将具有厚重感、吸引力的新闻产品作为重点推出的“拳头产品”。
  现阶段技术变革深刻地改变着新闻生产格局,在层出不穷的自媒体信息生产之外,诸多媒体机构也在尝试运用人工智能进行新闻生产,2017年新华社在成都推出了智能化媒体生产平台“媒体大脑”,此后新华社又继续构建以智能技术为基础、以人机协作为特征,可以大幅提高生产传播效率的智能化编辑部。如今,各地媒体机构广泛制作的人工智能新闻呈现出内容标准化、时效性强等特点极大压缩、减省了传统新闻制作过程中必须的流程和环节使新闻生产呈现出简单化、个性化和去时间化等特点,在效率上可谓达到了“极致”。而在这一领域,国外的步伐较国内更快,如美联社从2013年起就在大量新闻实践活动中使用人工智能,从新闻线索搜集、素材整理与筛选,到事实分析、撰写成文,以及事实核查、内容分发,人工智能日益深刻地介入新闻生产的各个核心环节。
  人工智能在新闻生产实践中的运用、新闻机器人的出现,极大提高了新闻生产的效率,也给专业记者的职业活动产生了巨大压力。因而在新闻机器人逐渐代替记者劳动之后,有人认为这是新闻业没落的开端。其实,人们更应该把这种趋势当成科技解放记者、免除其繁重劳动的表现:机器人可以通过算法生成完整、准确的新闻,但有一个领域是目前机器人无法触及之地,那就是深度报道。[11]美联社态度也很鲜明:AI应用只是帮助媒体人从机械重复的初级劳动中解放出来,有利于采编人员投入到诸如深度新闻挖掘等更高阶、更有创造力的工作中去。[12]深度报道的价值在于能系统反映重大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让人看清新闻背后的真相,对于我们所处的世界有更深刻的认识。如果说,自媒体提供的碎片化、零散信息以及新闻机器人进行的标准化信息生产能够让我们“知其然”,那么由专业采编人员主导的深度新闻通过内容上的深刻、丰富与厚重性等,有助于帮助我们理解新闻发生的原因、可能的后果等,达到“知其所以然”的效果。
  有媒体机构从业人员总结其制作“爆款”新闻产品经验时,认为围绕主题开展策划、实现内容创新是重要路径。比如为配合北京举办冬季奥运会,表现冰雪运动在我国蓬勃开展的状况,在记者前期采访和调研的基础上,新闻生产合作单位共同参与脚本写作、现场拍摄和后期制作,以北京市中小学生的个人经历反映“冰雪运动的种子、奥林匹克精神的种子在越来越多中国孩子心中萌芽”的主题。用小故事阐述宏大主题,将中国致力于“三亿人上冰雪”的努力娓娓道来,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13]其实,不只是传统主流媒体机构强调新闻内容的厚重感,近年来一些自我定位为“公共机构”的另类媒体机构也通过多种路径与公众展开深层次对话,引导公众共同参与具有丰富内容与内涵的深度新闻生产。可见,媒体机构在新闻内容的制作方面注重夯实“厚度”已经成为业界的共识。
  媒体机构在新闻生产中还应当着力避免只注重内容、忽视技术呈现的倾向,在技术上要同样显示出深厚的专业功力,以制作精良的产品赢得用户的青睐。
  归根到底,技术进步是引发传播格局深刻变革的关键动力,也是打造融媒体产品、实现新闻生产迭代发展的根本保障。媒体机构要让自己生产出来的新闻产品打动公众,达到“入脑入心”的良好效果,必须紧跟互联网发展的最新技术、成果等,使之为我所用,充分借助网络传播先进的表现手段和形式等强化新闻产品的吸引力。
  
三、移动传播重视“态度”
  新闻生产的终极目标是传播,所有新闻产品都要适应当今的传播格局和发展态势,其变革需要体现出表达上的可视化与可解读、可交互等,以及移动优先等多重要求,最大限度体现为用户服务的态度;同时,媒体机构要把公共价值放在第一位,新闻产品可以保留相当的娱乐性,却不能一味娱乐化,而应当坚持引导和引领。
  在网络深刻影响社会的当下,用户体验无疑是融媒体产品的“试金石”,新闻内容的生产、分发和消费与传统媒体时代相比均发生了颠覆性变革,媒体平台不再仅仅追求单纯的内容输出,而是更关注传播的形式和手法,关注其新闻产品如何对用户形成黏度,能够最大限度引发用户的共鸣。基于此,融媒体产品生产必须坚持“以用户体验为核心”,将增强交互性和用户体验作为要诀,“无体验不传播”,在产品中充分运用各种视频、音频、图像等展示方式,同时要契合“无社交不传播”这一融媒体时代的重要传播特征,通过新闻产品引发用户参与、转发与意义重构、深化等。
  媒体融合发展强调发挥不同传播平台的特点和长处,对新闻内容、形式进行差异化、分众化处理,以吸引黏合各自目标受众。[14]与此同时,移动互联网已然成为国人接收资讯的首选,2019年2月发布的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为8.29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8.17亿,网民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比例高达98.6%,为此各种融媒体产品必须充分尊重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用户体验,具备“移动优先”思维,在产品设计上突出情景感知、贴身感应、随时互动等特性,实现情景传播、立体传播等效果。为此,媒体从业人员在将其他传播平台上的新闻产品放到移动端发布时,要顺应移动化、可视化、互动化等趋势,既增强融媒体页面的可读性与趣味性,又通过各种程序设计、引导等强化交互性,吸引用户点赞并转发。
  坚持互联网思维、积极服务用户,无疑是媒体机构特别是主流媒体当下必须强调的一个发力点,在新闻产品中深入挖掘故事、情感等要素,并以活泼、生动的方式和手段表达、呈现出来,达到吸引网民的效果。不过,融媒时代的新闻产品固然需要保持娱乐性,增加趣味性,讲究形式新颖、内容活泼以感染、打动网民,但也不能失去对公众的引导,一味以媚俗、庸俗、低俗的产品实现所谓“娱乐化”,更不能在新闻产品生产中“娱乐至死”。
  服务用户与引导公众,都是媒体机构在现阶段新闻生产中应当恪守不移的基本态度,两者之间不仅不存在本质的矛盾与对立,反而体现出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媒体机构要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必须借助良好的用户服务才能实现,只有新闻产品真正切中了公众关注的焦点话题,并且主动运用民众喜爱的多媒体呈现形式进行表达,网民乐于接受,才能寻求到情感的共鸣点,在吸引中实现引导。另一方面,努力为社会、公众提供有责任感、有担当、能够发挥感化和教化功能的新闻产品,既体现了媒体机构的态度,也为新闻产品“铸魂”,通过在故事叙述中表达情感,在事实展示中揭示真相,媒体机构的专业新闻生产优势才能充分显露出来。
  
四、结语
  在任何时期和阶段,媒体机构的新闻生产活动都在着力追求“四力”的有机统一,其中传播力和引导力是方法和手段,而影响力和公信力是目的和效果,是新闻工作的最终落脚点。在如此原则引领和指导下,融媒时代的新闻生产实质上仍体现出“变”与“不变”的有机结合,有些内涵始终不变,例如媒体机构要表现出服务意识、公共价值和引导职能等,而“变”主要表现在技术层面上,通过技术的进步不断改进、完善新闻产品的具体表达手法和呈现方式,使得新闻产品更加契合用户的需求。
  早期在新闻史上被奉为经典的“倒金字塔”结构,其实就是服务意识的一种体现,基于当时尚不发达的技术条件,记者经常无法将完整的新闻信息传递给报社,进而报道给公众,因此记者们在新闻产品制作中优先将最重要的信息元素放在最前面发报,以更好满足读者对于新闻信息的知悉欲望。
  如今,互联网和大数据不仅从传播技术层面便利了新闻生产,更可以帮助媒体机构评估公众的信息需求,精准把握用户的兴趣偏好、意见诉求及心理变化,并且对新闻产品的实际传播效果进行测定,从而实现“以人为本”的新闻生产流程重构,根据用户的现实需要开展新闻产品生产和传播、推送等,最大限度实现精准性匹配,满足个性化需要,取得理想的传播效果。
  各种基于互联网运用发展起来的新技术,既是媒体融合的推动力,也是在融媒体时代开展新闻生产的便利因素,是一个明显的“加分项”,媒体机构及其从业人员学习、理解并自如驾驭这些技术,坚持以技术为支撑开展新闻生产,最终将有助于媒体机构影响力和公信力的增强,有助于媒体机构更好发挥公共性,充分履行其社会职能。■
  
①胡泳:《超载的年代,更应讲求沟通质量》,《新闻战线》2019年第5期
②宋黎、葛岩:《从“报网互动”到Instant Articles——“新媒体与新媒体合作”取代“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8年第6期
③范叶妮:《媒体变迁视阈下新闻生产模式的变化及其成因》,《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8年第4期
④郭津:《以市场化为导向的媒体融合发展问题研究》,《新闻爱好者》2019年第1期
⑤严功军、吕宜梁:《媒体融合时代新闻伦理问题的现实表现》,《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8年第5期
⑥丁柏铨:《论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新闻爱好者》2018年第1期
⑦何文杰:《融媒体2.0时代传统媒体人如何“融合转型”》,《东南传播》2018年第9期
⑧刘海贵:《新闻发现力:一种历史性概括》,《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
⑨晏琴:《“爆款”没有捷径,只有“笨功夫”》,《新闻战线》2019年第9期
⑩王瑛洁:《新媒体时代新闻采写的创新与突破》,《记者摇篮》2018年第1期
[11]程子姣:《传媒学者值得重视的研究文本——评〈发现独家:新媒体时代的独家新闻采写之道〉》,《新闻知识》2017年第5期
[12]余旻佳:《AI如何为媒体赋能——美联社的人工智能创新探索带来的启示》,《传媒评论》2018年第11期
[13]骆国骏、李斌等:《5个月20部短视频个个过百万的背后》,《中国记者》2019年第5期
[14]郭传廉:《全媒体矩阵中纸媒的着力点——以〈大河报〉的报道为例》,《新闻爱好者》2019年第2期
  
刘海贵系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庹继光系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新闻传播研究所特聘研究员。本文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一流学科建设项目“融媒时代新闻生产变革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主管单位: 上海报业集团
主办单位: 上海报业集团      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