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推送10次意味着什么?
——关于微信公众号生产过程中的新闻节奏的田野观察与思考
■陈阳
【本文提要】本文根据研究者田野研究的资料和其他公开资料,考察微信公众号生产过程里的新闻节奏的变化。作者认为,推送次数增多,转载非原创内容、重视情感类内容而非硬新闻,三者相辅相成,共同支持了微信公众号生产节奏的加快。新闻生产节奏加快也造成了负面后果,最显著的就是编辑工作压力增大和推送内容强调情感而放弃了深度。
【关键词】微信公众号 新闻生产 新闻节奏
【中图分类号】G210
传统媒体时代,新闻生产的节奏(news cycle)与普通受众的生活节奏相吻合,同时,媒体的生产周期也重新安排了新闻事件跟普通受众见面的时间。普通受众的生活周期是24小时,每24小时要进行相同的社会活动,起床、吃饭、上班、下班,这一套生活流程里,时间是最重要的标杆,划分、切割不同社会行为及其对应的发生场域,提醒他们什么时间应该做什么事。传统日报的生产周期也是24小时,每个24小时里所发生的新闻都统一安排在同一个时间点上跟受众见面(比如日报早上6点跟第一批读者见面,电视晚间新闻7点播出)。好新闻要拼时效,这也是考验记者职业能力的基本功之一。
媒体工作的内部日程和生产周期会影响新闻判断,形成新闻常规。塔奇曼(Tuchman)在电视台里进行田野研究,①发现上午10点至下午4点的新闻事件最容易成为新闻,同样的新闻事件如果发生在下午7点以后,由于记者们大多已经下班了,那么这样的事件更难得到报道。吉尔伯(Gieber)也发现,②越接近截稿时间,报纸版面上留下的空白越少,编辑也不情愿撤下已经编好的稿件换上新稿件。因此,新闻被公布出去,要“屈从”于媒体机构的生产周期。
互联网媒体从技术上取消了“截稿时间”这一限制,媒体可以24小时随时发布新闻,新闻生产的节奏大大加快了。厄舍(Usher)于2010年1月至6月在纽约时报实地观察了六个月,她认为,即时性、互动性和参与性这三个特点区别了互联网媒体生产与传统媒体生产。③其中,即时性(immediacy)指的是新闻一经制作完成、尽快发布出去这一过程,④很明显,即时性原则涉及新闻生产节奏的变化。
新闻生产节奏大大加快,意味着更多人力物力和工作时间的投入,那么,媒体机构采用了哪些措施来有效保证新闻节奏的加快?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了哪些新的工作常规(routine)?新闻节奏加快,对媒体机构和普通用户来说意味着什么?这是本文所关注的研究问题。本文考察微信公众号生产过程中新闻节奏的变化,通过田野研究资料,描述新闻实践发生转变的过程,以及产生转变的后果。本文所描述的画面和场景,发生在互联网媒体(有时候也被称为数字媒体、社交媒体或融合媒体)已经全面超越传统媒体这一历史背景下,传统媒体组织内部针对互联网用户的新闻生产节奏发生变化。那么,哪些工作常规被保留,哪些被改进,这些变化蕴含了什么样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这将是本文描述的重点。
研究方法与资料
本文的田野资料,来自于2017年9月至2018年6月作者在人民日报新媒体中心挂职锻炼期间的观察与访谈,以及收集的公开资料,包括该中心从业人员公开发表的文章、其他研究者对该公号的研究资料,还有微信公号推送的文章等。作为我国最重要的党报,人民日报历史悠久,影响力巨大,面对互联网潮流汹涌,它一直努力跟上。它在1997年就开办了自己的网站,2012年开通了微博账号,2013年开通了微信公众号,2014年上线客户端,根据“中国新媒体大数据平台” ⑤的统计 ,其微信公众号的总阅读数和平均每篇阅读数都是全国第一。
在技术层面上,人民日报的微博账号和客户端都可以实现每周7天每天24小时发布消息,而微信公众号每天则只能推送10次消息,每次多则4-5条,少则只有1条,因此,微博账号和客户端似乎生产节奏更快,那么,为什么微信公众号更值得关注?
第一,作为每日使用时间最长和使用人数最多的社交媒体,微信对普通中国人日常生活的渗透是全方位的,远远超过了微博和客户端。人民日报微博上的每一条推送,点赞数或评论数很少过万,而微信公众号里每一条推送,阅读量都在10万次以上,点赞量超过10万次的也不少,两者的社会影响力,不在一个量级上。即使生产编辑人员,也很骄傲自己微信公号的巨大影响力:“我们的微信公号(在整个公号界)一直是第一!”(访谈,2018年1月12日)客户端理论上可以做到24小时发稿,但是影响力不如微信,同一条推送《人类射击速度极限是多少?武警特战队员告诉你》(2019年5月2日),发布2小时后,在客户端的阅读量不足8万,点赞数732次,在微信公众号则突破了10万,3885人推荐“在看”。
第二,24小时发布消息的技术障碍消失了,但并不等同于媒体在实际操作中选择24小时发布消息。人民日报微信、微博和客户端团队常规每日工作时间都是早6点至晚12点,节假日调休。从下文将要论述的新闻节奏加快带来工作压力剧增这一点来看,微信团队的压力是最大的。客户端团队编辑数量在20名左右,背后有整个报社600名记者在内容上的鼎力支持,微信团队只有9名工作人员,报社普通记者的稿件很容易出现在客户端里,却基本不可能出现在微信公众号里,所以,微信团队最适合展现新闻节奏加快带给普遍编辑的工作压力。
第三,从内容方面来看,除了偶尔的重大时政新闻之外,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的内容从标题到正文都有着浓厚的情感色彩,跟印刷版上严肃庄重的“人民体”叙述风格截然不同。人民日报客户端里可以阅读报纸印刷版全文,报社600名记者也会给客户端其他频道供稿,所以,客户端内容的情感色彩不如微信公众号那样鲜明。这意味着,微信团队跟传统编辑团队的差异体现得更明显,因此本文选择了微信公众号及其生产团队为研究对象。
微信公众号的内容周期
从技术角度而言,腾讯服务器可以做到每天24小时不停推送人民日报公众号,但是截至目前,机构媒体微信公众号每天推送次数的限额是10次,而且只有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少数媒体才能获准每天推送10次——推送次数越多,意味着媒体级别地位越高。
我曾经跟另一家机构媒体的新媒体负责人谈起来,人民日报公众号每天推送10次,他的第一反应是充满同情地哈哈大笑:“每天10次,真要累死他们了!”(访谈,2018年3月12日)这家媒体自己的微信公众号每天上午9-10点和下午4-5点推送两次,每次4-5条内容,前面几条是原创新闻,最后一条都是推广。
每天早上5点到晚上11点之间,人民日报公众号在18个小时之内10次推送。整个部门分成了早午晚三班。
表1里的推送时间并非固定不变。我在田野过程中看到,工作日里经常每天推送只有8次或9次,周末有一天只推送了6次,主任对此是默许的。但是每天一头一尾,早上5:30和晚上22:00推送不能缺席,这两次推送都包含音频,需要提前制作。
每次推送基本间隔2个小时,有时会间隔1个小时。考虑到整个部门负责微信公号的全职工作人员只有9个人,我很理解同行为什么会对他们表示同情而不是羡慕。推送节奏越频繁,意味着编辑的工作强度越大,每隔1-2个小时,就要重复刚才的工作流程,长此以往,编辑们难免疲倦。
我刚去人民日报新媒体中心挂职,第一次拜会部门主任,他就说:“你能来我们这里值班吗?”然后,立刻否定了刚才的问题:“算了,早班上班太早,你过来不方便,晚班下班晚,你回家也不方便。”后来我得知,主任所说的早班工作时间是从早上5点到下午3点,晚班从下午2点到晚上11点。他说的是实情,无论哪一个时间段,对我来说,都不合适。这也说明,这里缺人手,主任碰见一切潜在人员都想发展成为自己手下的编辑。我在新媒体中心很少听到编辑们闲聊,这里没有人浮于事喝茶聊天的现象,每个人上班时都万分紧张。
微信多次改版,每个用户的手机屏幕里,能够同时呈现的订阅号往往不超过10个,最新推送的公号被显示在最上面。用户可以在一天的任意时间点开公众号阅读内容,因此,更多推送次数,增加了公众号停留在用户手机所显示的订阅列表里的机会,从而吸引用户点击公众号。也正因为如此,只有获得特许机会的媒体才能够增加每日推送次数。
人民日报印刷版在重大时政新闻领域里有着独家权威,微信公号编辑们会很乐意选择国家领导人的重要新闻事件进行单独推送,因为这也是减轻工作负担的机会。推送内容来自权威媒体,编辑们没有权力修改一个字——这对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下的编辑来说反而是好事,把他们从繁重工作中暂时解放出来,只要更改版面格式即可。而且,与国家领导人相关的重要事件只能单独推送,不能一次推送好几条——这等于变相减少了编辑的工作任务量。但是,这种情况不能每天都有,有时候甚至一周也没有一次。
说到底,媒体乐意增加推送次数,其目的就是用新鲜内容吸引读者回到自己的页面上来,新鲜内容才是网络媒体所看重的。⑥然而,高频率的推送节奏,使得编辑工作强度超出了他们的预期,尤其跟负责印刷版的报社同事相比,新媒体中心的工作节奏和强度更高,收入却未必能够体现他们的辛苦,难怪这里工作人员的平均年龄不足29岁,与互联网有关的工作真是吃青春饭!
微信公众号的内容——转载,非原创
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推送的大量内容并非本报记者的原创新闻,而是采集和编辑其他机构媒体或自媒体的原创内容,获得对方授权之后修改标题和文字,再次推送。
推送时,人民日报会要求对方“打双勾”,即允许人民日报修改文章,并且不显示转载来源(访谈,2018年1月25日)。刚听到“打双勾”这一要求时,我暗自惊讶。转载是免费的,通常情况下,原创公众号都会要求显示转载来源,来作为对免费转载的交换。
微信发布系统里,转载其他公号已经发布的文章时,原创公号可以选择“打单勾”或“打双勾”,前者意味着转载文章下部保留着原创公号链接,用户点击链接就能直接进入原创公号的页面(也被称为“倒流量”),后者在转载文章下部取消了原创公号链接,用户需要点击转载文章左下角“阅读原文”才能进入原创公号页面。读者既然已经阅读完了转载文章,为何还要费力点击“阅读原文”?
很明显,较之“打双勾”,“打单勾”更可能吸引用户点击原创公号,为其带来更多流量,因此很多原创公号更愿意“打单勾”,在显示原创链接的前提下被免费转载,而“打双勾”就降低但并非杜绝了帮原创公号吸引用户的可能性。
“打双勾”体现了人民日报和原创公众号之间的不平等交换关系。原创公众号被人民日报转载既没有一分钱报酬,也难以吸引用户点击自己的公号,但它们依然允许人民日报转载,可能只是看重人民日报的名声大影响广,毕竟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拥有1800万订户,⑦每一条推送阅读量都在10万以上,即便能够在这些文章的作者署名处出现自己的名字也能赢得名声。2018年1月,中国新闻网微信公众号关于“冰花”男孩的首发文章点赞量不足1万,被人民日报公众号转载之后,点赞量超过10万。但是,也有些提供高质量独家消息的媒体公众号拒绝被转载,人民日报得不到同行的高质量内容,因而多转发那些新闻属性并不强的内容。
获得原创媒体的授权之后才能转载,人民日报通过这种做法以示自己尊重原作者和机构的版权。但是,授权转载需要时间,编辑等待的过程中,时间慢慢流逝。上午10点发生一则突发性事件,12点原创媒体发布第一篇报道,人民日报的编辑读到之后便联系原作者请求授权,等到原作者同意授权,人民日报公众号能够转载发布时,已经是下午4点甚至第二天了。授权转载拖慢了新闻发布跟用户见面的速度,也损害了传统的时效性原则。
编辑每天浏览大量的机构媒体公众号、微博账号、新闻网页或其他媒体客户端,从中寻找合适的文章进行转载,这个过程完全靠人力,耗费大量时间。合适素材不是“被推”到编辑面前,而是编辑主动在互联网上寻找的结果。编辑团队按照自己的工作节奏来推送新闻,新闻事件本身的时效性并不是他们选稿的标准,新闻事件引爆成为热点话题,才能吸引编辑团队的注意,才可能被转载进而获得更高关注度,人民日报公众号更像是一个“热点文章放大器”,而不是“爆款制造器”。
微信公众号的新闻判断
频繁推送,非原创内容,这两个特点结合在一起,使得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的编辑们取消了实地采访,只需要对内容进行核实,进行修改润色,使之符合自己公众号的风格即可。腾讯公司规定,微信公众号里的文章,阅读量和点赞量超过10万以上,就不再显示具体数值,只显示“10万+”。人民日报公众号拥有1800万订户,刚开始进入田野,令我惊讶的是,这里每一篇文章阅读量都是10万+,点赞量超过10万+的文章也不在少数。那么,什么样的稿件,会带来高阅读量和高点赞量?哪些文章最受用户欢迎呢?编辑们所采纳的新闻判断标准是什么?跟传统报纸有什么不同?
负责微信公众号的编辑告诉我,他们内部做过统计,下列三类稿件的阅读量最高(访谈,2018年1月30日)。
第一类是重大时政新闻,比如十九大和两会。人民日报在全国媒体圈和普通国人的政治生活里,具有极高的政治权威性,读者们阅读惯性使然,碰到这种重大时政新闻就习惯阅读人民日报,爱屋及乌,顺带阅读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2017年两会期间,总理做了《政府工作报告》,原文长达1.8万字,刊登在印刷版上,微信公众号做了500字简写版,阅读量达到惊人的200多万。
第二类是重大突发性事件,比如2017年8月8日九寨沟地震,人民日报公众号的相关文章阅读量高达400多万。
第三类是情感类新闻,即那些蕴含情感因素、强调以情动人的新闻。这一类新闻又可细分为两个小类别,第一类强调国家认同,新闻主角要么是拟人化的“国家”——如十九大期间《你好,十九大!加油,中国!》单条微信阅读量超1110万,点赞量超20万,⑧要么是作为国家公民的普通个人从国家事件中获得情感力量——如《香港阅兵》、《印度撤军》、《九一八国家公祭日》都是阅读量和点赞量双“10万+”。责编总结,这一类稿件“都容易激发爱国情感”,因而容易获得用户认可。第二类是普通人的情感故事,会令普通用户感同身受。2018年1月9日,人民日报公众号发布一条微信,《整个朋友圈都在心疼这个“冰花”男孩!看了他,你还有什么好抱怨的》,阅读量超过1000万。
这三类稿件的阅读量和点赞量都很高,成为公众号编辑选题的重点。时政新闻和突发性事件虽然具备更大的新闻价值,却不是每天都发生,因此,人民日报公众号给用户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其中的情感类内容。
表3随机选取整理了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一周的推送稿件内容。在2018年6月18日至6月24日这一周里,最重要的时政新闻是金正恩访华,跟普通人关系最密切的新闻是个税调整,普通人议论最多的新闻是世界杯比赛。金正恩访华这种新闻,人民日报公众号只能转发新华社通稿,发布了一条推送。个税调整涉及普通人利益,然而,人民日报公众号的文章依然是国家立场官方文件,内容取自印刷版,读者并不理解此次个税调整对自己每个月收入的影响到底有多大,这种新闻并没有因为发布平台的不同而在语言和内容上有任何改进。关于世界杯的推送,则充分体现了微信公众号重视情感因素的特征,从标题上就可以看出来(《阿根廷队惨败,赛后梅西这个动作让网友很难受……》、《没错,这就是意外连连,不让人省心的世界杯》、《当年被你们嘲笑的那届国足,将是你们此生所遇最佳》),编辑们试图让世界杯变得轻松有趣,成为日常生活中的谈资,而不是把印刷版报纸上生硬的短消息豆腐块照搬到微信里。
在2018年6月18日至6月24日这一周里,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推送内容很明显重视情感类和日常生活服务类信息,除了每天第一次推送的“新闻早班车”是前一天的新闻汇总之外,严肃的硬新闻做不到每天至少推送一条。访谈时,责编只归纳了两类情感新闻,然而通过简单的内容分析却发现,社会新闻、轻松搞笑、心灵鸡汤都是以情动人,生活常识类内容(比如《被蚊子咬了别擦药,涂点这个马上止痒……》、《卫生间不用时,门是打开还是关着好?好多人都做错了!》等等)文字轻松亲切,拉近与读者距离,丝毫没有党报媒体严肃古板高高在上的痕迹。
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推送跟印刷版的内容,从标题到文风,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面貌。我向编辑请教这个问题,他的回答是:“为了吸引更多读者,我们的订户各行各业的都有。”(访谈,2018年1月31日)可见,偏重情感类内容,是人民日报的主动选择。即使在互联网时代,媒体吸引读者的做法跟传统媒体时代没有两样,依旧是通俗内容和轻松文字,难怪知乎上有人批评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做得差”。⑨媒体做得“好”还是“差”,视乎评价标准不同,知乎匿名读者认为,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的内容跟印刷版报纸的内容差异太大,很难想象习惯了阅读印刷版报纸的读者能够适应微信公众号。
9个人每周7天每天10次推送,高峰时每隔1-2个小时推送一次,每次1-4条,编辑每天花费大量时间浏览其他公众号内容,选择合适素材,跟原创媒体取得联系授权转载,修改素材表现形式使之符合自己的需求(素材的文字经常一字不改),有时还要打电话核查原文里有无事实性错误。工作强度大,又要追求阅读量和点赞量,这也导致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只能以情感类服务类生活类信息为主,不可能埋头生产耗费时间精力的硬新闻。
新闻节奏的新常规
推送次数增多,塑造了内容生产的新常规。首先,推送节奏加快、转载、重视情感类内容,三者互相成就了彼此,缺乏了转载和重视情感类内容里的任何一环,日推10次都难以得到保证。
因为新闻生产节奏快,所以只能靠转载来填补空白。高质量独家消息拒绝被转载,所以在常规突发性事件以外只能推送更容易获得授权的情感类内容。如果选择发布硬新闻,那么人手短缺难以保证按时推送,媒体所看重的社会影响力也会下降。新媒体的生产节奏影响了新闻的内容,在重大公共利益新闻面前,微信公众号缺乏一手信源,甚至缺乏本报600名记者的原创采访稿件,除了政府相关部门的官方意见,更多的是转载自其他机构媒体的稿件(这些机构媒体的政治地位不如人民日报那么权威,记者能拿到的核心事实有时并不充分完整),因此,编辑选稿时会侧重考虑那些能够带来社会影响力的稿件,人民日报公众号文章从标题到文字都呈现出情感先行的风格,这是新闻生产节奏加快的必然结果,
虽然展示载体从报纸转向了手机(社交媒体),人民日报在宣传模式之外需要开拓新领域吸引新用户,然而它依然没有走主打新闻的道路,而是选择了主打情感。安德森(Anderson)在观察英国地方新闻网站时发现,追求点击量和即时性影响了编辑的新闻选择和判断,那些不可能登上印刷版报纸的新闻,大量出现在新闻网站上。⑩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与印刷版报纸,在内容方面也有着类似的差异。虽然中外媒体出于不同原因加快了新闻生产的节奏,但是导致的结果都相似。
其次,虽然借助技术手段媒体能够做到“每时每刻”都在发布新闻,但是实际操作中,人民日报并没有像美国同行那样比拼新闻发布速度,[11]而是根据自己的人力和新闻资源,确定相对固定的推送时间。编辑团队有自己的工作流程,这个流程是由固定的推送时间来决定的,并非追求将滚动截稿(rolling deadlines)做到极限。
每天10次的推送时间,并非固定不变。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订户太多,以上午8点的推送为例,当编辑8点钟按下“确认”键开始推送,由于同时段也是其他公众号推送高峰,腾讯服务器过于繁忙,经常到9点钟才能推送结束。即使是整个部门的工作人员,地理位置和手机运营商都相同,每个人手机里接收到同一次推送的时间先后也可能相差20分钟以上。这样一来,上午9点和晚上9点的推送经常被取消,每天推送实际只有8次。
微信公众号编辑并没有强烈的截稿时间压力,最鲜明的特点就是每天第一次和最后一次推送。凌晨5:30第一次推送的新闻早班车内容是前一天重要新闻汇编,由夜班编辑完成制作,留着等早上5:30才推送。晚上10点最后一次推送是语音“夜读”,都是人生哲理、励志格言、安慰情绪的心灵鸡汤,下午2:30之前把文字版传给合作的外包公司,由他们制作音频,当天返回编辑部。夜读内容不是新闻,编辑往往提前一两天就把文字版发送给合作方,收到音频后等待合适时间再推送。
每次推送也并非严格卡着整点进行,前后波动半小时以内都很正常。编辑更多工作时间投入在上午8点至下午7点这段时间里的推送,这也是普通人日常活动的高峰。编辑依然可以按着自己的节奏来安排工作时间,早班编辑6点到岗之后,上午6点到10点是最繁忙时间,10点到下午1点可以轻松一些;晚班编辑下午3点到岗,3点到7点是繁忙时间,7点以后相对轻松。中午12点要抓住普通用户午休时间进行推送,然而编辑已经提前2小时准备好了相关内容,只等时间一到立刻推送,那么,11点才制作完成的推送,只能留待下午了。每天10次推送,并不意味着编辑们要赶10个截稿时间——这其实违背了尽快发布新闻的即时性原则。
新闻节奏加快的另一面
《哥伦比亚新闻评论》编辑斯达克曼(Starkman)曾经用“仓鼠轮”(Hamster Wheel)这一比喻来描述互联网时代新闻节奏加快所产生的负面后果。记者越来越少、截稿时间越来越短,却要生产出更多的新闻,即投入少产出多(doing more with less)。《华尔街日报》2000年生产了大约2.2万篇稿件,而十年后的2010年,前六个月就生产了2.1万篇稿件,与此同时,从2000年到2008年,《华尔街日报》的雇员减少了13%。[12]在即时性的压力下,记者投入每一篇稿件的平均时间越来越短,那么指望这些新闻还拥有高质量,就是不现实的,其结果只能是深度报道消逝、公关横行、新闻离民主的目标越来越远。
在田野里,我看到新闻节奏加快带给了编辑团队巨大的工作压力。随着田野研究的深入,我终于理解了同行对他们的同情:“每天10次,真要累死他们了!”
首先,工作时间被拉长。印刷版报纸的工作团队里,值夜班的人始终是少数,大部分记者编辑的工作时间集中在朝九晚五之间。然而,微信编辑团队9个人轮流值班,每个人每个月都要经历从凌晨5点到晚上11点的工作时间段,每天工作时间远远超过8小时。
其次,编辑个人的工作时间与休闲时间之间的界限被模糊掉了。即使离开办公室,如果有必要,也必须立刻投入工作远程办公。微信公众号编辑团队的直接领导、新媒体中心主任在一次公开采访中说,自己“24小时内除了睡觉外,几乎都在抱着手机”。[13]第三,跟印刷版同行相比,微信编辑的工作量激增。以2018年6月18日至24日那一周为例,9个人一周共推送了159条,平均每个人每天推送3-4条。即使有时可以把每天推送次数从10次减少到8次,但是平均到当日编辑头上,每个人少推送1条,个人并没有感受到工作量有太大变化。工作压力主要来自于推送次数增多造成的工作量增多,在我挂职期间,部门里每个人都在跟我抱怨人手短缺,让我帮忙找实习生。
推送次数增多造成的工作压力,人手不足,共同指向了吸引多样化的年轻受众这一目标,于是人民日报微信公号内容以情感类见长,截然不同于印刷版报纸所营造的政治权威和严肃庄重。这是报社主动的选择,带来的好处是扩大了读者群,那些不读人民日报的读者,也可能关注了微信公众号。而且微信团队经常推出年轻人喜爱的H5动画、短视频及各种参与活动,调动了用户积极性。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情感类内容容易消耗报纸的政治权威性,参与制造了不理性的受众群,使得微信公众号难以获得传统知识精英和经济精英的支持。
西班牙和美国的研究者曾经批评工作压力增大造成了记者们不去现场亲自采访,缺乏对事实的核查,而是利用网络和社交媒体搜索消息,引用和综合其他媒体的报道来制作自己的新闻,用速度换取了质量,牺牲了深度。[14]这个趋势在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上表现得非常明显,编辑们从一开始就放弃了原创选择了转载,巨大的阅读量和影响力建立在缺乏一手信源和深度报道的基础之上,整个微信生态圈里的信息总量并没有增加,而是从其他影响力甚微的公众号转移到了影响力第一的公众号这里。我们不能说微信编辑团队“不做新闻”,而是他们不再制作传统的新闻,转向制作结合了情感与信息的新型新闻,也许,在互联网媒体蓬勃的年代,我们需要重新定义“什么是新闻”。
新闻节奏加快的后果
目前,只有少数媒体才享有每天10次推送的待遇,大多数媒体通常每天只推送2-3次。对后者来说,他们生产的大量新闻不会出现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里,而是出现在印刷版或客户端里。这是因为,印刷版或客户端目前为止仍是重要的利润来源,微信公众号并不会为它们带来稳定利润,也不会把用户导向印刷版或客户端(即“倒流量”并不成功),所以,互联网媒体时代,在未能建立明确的赢利模式之前,大多数媒体的微信公众号并没有动力增加推送次数。然而,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的经费来自财政拨款,本身并无赢利压力,甚至主动拒绝刊发广告。腾讯本来自动给每一条推送在文中和末尾插入了广告,广告收益由腾讯与公众号按比例分享,但是,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主动要求腾讯取消广告。只有人民日报这样无需考虑经济收益的媒体机构才能不计生产成本和人力物力,在微信公众号领域里把新闻生产的节奏加快到编辑团队和腾讯服务器能够承受的极限。
推送次数增多,并不意味着用户读到的是最新、最即时的消息。除了内容来自转载非原创之外,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编辑团队形成了自己的生产节奏来进行推送,而不是尽快把文章推送出去。早班或晚班有3-4名编辑,每次推送由1-4条报道构成,每一名编辑都要负责其中1条报道,而不是由一名编辑统揽这一次推送的所有内容。这意味着,在9个小时的工作时间里,编辑的工作状态要重复4-5次,这很容易令人疲倦。所以,通常的做法是“前紧后松”,编辑刚上班的头一两个小时是最紧张的,要迅速确定合适素材联系原创机构,获得授权之后,几位编辑再把自己负责的文章整合在一起,到点推送。有些授权确认得比较晚,文章也可以延迟到第二天推送。这样做,毫无疑问减轻了工作压力,但是,制作好的文章并非第一时间被推送出去,而需要排队等候合适时间,这并不符合强调第一时间发布的即时性原则。而且,受技术条件限制,机构媒体的微信公众号也很难实现即时性,像我在田野里看到的那样,早上8点开始推送,用户收到推送内容已经是半个小时甚至一个小时以后的事情了,如果机构媒体纷纷要求增加推送次数,腾讯公司服务器恐怕难以承受。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微信不是理想的传播新闻的平台。
人民日报微信公号需要在跟上千万微信公号的竞争中获得用户更多注意力。每日推送10次,能够保证自己的公号停留在用户手机首页的时间长一些,从而有可能获得更多点击量。相对而言,说服用户、让用户对自己的推送内容表示首肯赞赏,这项任务更艰巨一些。多次推送的目的并非为了传播信息,而是为了塑造媒体品牌和影响力,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选择了转载而基本放弃了原创,编辑津津乐道的是自己公号文章的阅读量和点赞数,而不是自己的一手信源和采访突破能力。
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是一个有趣的个案。它展示了互联网媒体时代新闻节奏加快的积极与消极后果,也令我们重新思考新闻节奏与媒体常规之间的关系,如果不是这样一个日推10次的极致个案,也许我们还认识不到互联网媒体时代新闻节奏已经快到了促使我们重新思考 “什么是新闻”、“什么是好新闻”、“应该怎样写新闻”这些新闻学研究的基础性问题的程度。■
①Tuchman, G. (1978) Making News: A Study in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London: The Free Press.
②GieberW. (1956) Across the Desk: A Study of 16 Telegraph Editor. Journalism Quarterly33(4): 423-432.
③⑥[11]Usher,N.(2014)Making News at The New York Times. Ann ArborMich.: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④Tenenboim-Weinblatt, K. and Neiger, M. (2018) Temporal Affordances in the News. Journalism, 19(1): 37-55.
⑤参见http://www.gsdata.cn/rank/wxrank?type=week。
⑦⑧申孟哲:《变的是技术,不变的是初心——从“纸与墨”到“数与网”》,《人民日报(海外版)》2018年6月15日
⑨匿名:《大家怎么评价人民日报的微信公众号的文章?》,参见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0351892/answer/269961203。匿名:《为什么人民日报的微信公众号做得那么low,有人知道它的定位吗?》,参见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5895592。
⑩AndersonC. W. (2011) Between Creative and Quantified Audiences: Web Metrics and Changing Patterns of Newswork in Local US NewsroomsJournalism, 12(5):550-566.
[12]StarkmanD. (2010) The Hamster Wheel: Why Running as Fast as We Can Is Getting Us Nowhere. Columbia Journalism Review. Retrieved from www.cjr.org/cover_story/the_hamster_wheel.php?page=all.
[13]集体创作:《对话人民日报新媒体中心主任丁伟:招8人报名四千人》,参见http://www.guanmedia.com/news/detail_6629.html。
[14]Domingo, D. (2008) When Immediacy Rules: Online Journalism Models in Four Catalan Online Newsrooms. In Paterson, C. and DomingoD. (eds.) Making Online News: The Ethnography of New Media Production. New York: Peter Lang. Pp.113-126.
陈阳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本文为北京市社科基金项目“改革开放40周年首都地区新闻从业人员职业权威研究”(项目编号18XCA001)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