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叙事、协商解读与新闻权威的多元建构
——基于电影《华盛顿邮报》(The Post)的分析
■张洋
【本文提要】本文分析了电影《华盛顿邮报》对于五角大楼文件案的改编,发现电影通过对历史素材的选择性呈现和重新发明,建构了独立新闻业勇敢监督政府权力、捍卫言论自由和公共利益的神话叙事,将政府权力塑造为对立的他者,同时造成了新闻权威在行业内部的再分配。本文通过对中国的豆瓣和美国的IMDB上的影评进行比较分析发现,观众对电影的解读会受到社会语境和个人倾向的影响,中国观众比美国观众更认同电影建构的新闻业神话,更容易被电影呈现的新闻理念所打动,并以电影为参照批判本国新闻业的表现。电影的神话叙事、观众的协商解读与新闻共同体之间展开互动,共同建构新闻业在公共领域的文化权威。
【关键词】新闻权威 电影 五角大楼文件 华盛顿邮报
【中图分类号】G210
由著名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执导,影后梅丽尔·斯特里普与影帝汤姆·汉克斯联袂主演的电影《华盛顿邮报》(The Post)于2018年1月12日公开上映,全球累计票房达1.74亿美元,同时入围了第90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和最佳女主提名。与2016年奥斯卡最佳影片《聚焦》(Spotlight)一样,《华盛顿邮报》同样以新闻业为主角,讲述了新闻记者不畏强权,揭露真相,捍卫公共利益的故事。这类电影常被电影学者和影迷称为“新闻电影”,是好莱坞类型电影中的重要分支。《华盛顿邮报》改编于曾经震动美国的五角大楼文件(Pentagon Paper)案。①影片讲述了《华盛顿邮报》发行人凯·格雷厄姆和主编本·布拉德利与《纽约时报》展开竞争,顶着强大压力坚持刊登揭露政府越战秘密的五角大楼文件,最终在最高法院判决中胜诉,捍卫了新闻自由并为邮报赢得荣誉的故事。
五角大楼文件案不仅帮助《华盛顿邮报》获得了崇高的行业地位,同时也是美国新闻史上的转折性事件。曾研究媒体与越战关系的丹·哈林认为,五角大楼文件案是美国新闻业走向成熟和自治的标志,同时也被政府视为新闻泄密损害国家外交的标志。②早在2003年,五角大楼文件案就曾被改编为同名电视电影。十多年后,被视为美国主流价值观代言人的导演斯皮尔伯格又将故事改编为星光熠熠的电影,在大银幕上再现了这一历史事件。
《华盛顿邮报》的题材和影响,使之成为观察大众文化建构新闻权威的典范案例。本文以电影文本切入,勾连起电影内外的社会脉络,尝试回答下述问题:电影如何再现五角大楼文件案的始末?不同社会语境中的观众如何解读电影对新闻业的建构?电影、观众与新闻从业者等不同主体对于新闻权威的阐释有何异同?多元主体的互动最终如何塑造新闻业的文化权威?
一、文献评述
(一)新闻业、集体记忆与职业权威
集体记忆是指社会群体对某一事件或符号的共享记忆,并非个体记忆的简单叠加,而是通过重构过去来正当化现状的手段。对于未曾直接经验历史事件的民众而言,对事件的感知和记忆依赖于媒介的再现。③记者作为社会记忆的代理人,同时扮演着建构记忆的双重角色:④一方面作为专业人士向大众讲述故事,通过连绵反复的叙述和解释将事件印刻至集体记忆之中;另一方面记者不断讲述新闻业自身的故事,建构自身对于过去的理解。
新闻学者近年来越来越多地关注记者共同体的自我记忆书写,发现知名记者的去世或是重要新闻事件的周年纪念往往成为新闻业怀旧的契机,记者将过去建构成专业的“黄金时代”,⑤首先缅怀往事风流的荣光,继而喟叹今日新闻伦理的废弛和专业权威的沦丧,重申新闻业对于公共生活的重要性,甚至通过夸大自身在社会变迁中发挥的作用而将过去的事件构筑成持续的神话,由此建构起记者自身的制度性记忆。⑥
新闻业的光辉往事是记者建构新闻专业权威的重要象征资源。⑦在专业社会学看来,专业群体将自己塑造成专业问题唯一可信的阐释者,在各自专业的边界内部建立起排他性的知识权威。⑧相比于法律、医学、心理咨询等专业领域,新闻实践知识的复杂性相对较低,缺少牢固的专业壁垒,因此更加依赖修辞话语来维护边界。⑨芭比·泽利泽将新闻权威界定为记者将自己塑造成现实生活的权威界定者的能力,记者并非天然享有权威地位,而是依靠阐释共同体的话语建构,不断阐释自身工作的合法性,构筑起柔韧灵活的专业边界,使之在一次次焦点事件的冲击中不断自我更新。⑩马特·卡尔森认为,芭比·泽利泽关于新闻业权威的研究过于强调新闻从业者的自我表述,忽略了与新闻业紧密相关的其他行动者。卡尔森提出分析新闻权威的关系模型,包括群体身份、文本实践、元话语三种要素和媒体与受众、信源、技术和批评者的四类关系。[11]运用关系模型来审视记忆研究的学术图景,会发现目前关于新闻与记忆的研究侧重于分析记者的自我言说,然而大众对于此类自我展演并无太多兴趣,而新闻权威只有被受众接受才有意义。[12]媒体既是建构记忆的平台,又是争夺记忆权威的参与者,[13]同时还是被记忆的客体。大众文化常撷取新闻业的传奇故事加以渲染铺陈,通过更具艺术性的表现形式产生更广泛的社会影响力,使得非专业人士也能铭记新闻业做出的重要贡献,[14]并使新闻实践对于社会公众更具感召力。
借鉴此前学者对于新闻与记忆研究所做的类型学界定,[15]笔者从记忆事件类型和记忆话语主体两个维度来厘清新闻与记忆研究的脉络。记忆事件类型分为社会史事件和新闻史事件两类:前者是对特定社会的发展产生决定性影响的事件,例如南京大屠杀、[16]重庆大轰炸、[17]大生产运动、[18]恢复高考、[19]孙志刚案、[20]肯尼迪遇刺、[21]水门事件、[22]独裁者审判[23]等;后者是对新闻社群具有转折性意义的事件,如《南方周末》主编江艺平退休、[24]名记者沃尔特·克朗凯特去世[25]等。第二个维度是记忆话语主体,此处仅区分为新闻业和其他记忆代理人两类,后者包括博物馆、纪念馆、教科书、文艺作品等众多类型。(下表 下表见本期第87页)
目前学界关于新闻与记忆的研究都将新闻业作为唯一的话语主体,忽视了其他记忆代理人在建构新闻业记忆与权威中的作用。本文以电影为例,尝试对此领域进行初步探索。
(二)新闻业与电影
新闻业的历史与现状是各国大众文化的重要灵感来源。[26]新闻专业秉持的挑战强权、寻找真相的理念以及新闻实践具有的追求独家、分秒必争的特质,使得新闻业的故事历来受到大众文化的青睐,被改编成小说、电影、戏剧、漫画、歌曲、广告而广泛传播。相比于历史学家或新闻记者的客观记载,大众文化更看重叙事的审美性和娱乐性,对新闻业形象的呈现蕴含张力:一面咏叹自由民主的资本主义永恒神话,将自由新闻业作为公共生活不可或缺的角色而捧上神坛一面却又抨击记者的傲慢与固执。通过亦褒亦贬,大众文化为新闻业设定了任务清单和职责边界,这又反过来帮助记者保持其文化权威。[27]现代电影业与现代新闻业从诞生之日起便相互交织,好莱坞电影是西方大众文化中新闻业形象的主要来源,[28]也受到学术界的最多关注。有学者统计发现,在1909年至1996年之间,世界各国至少有2165部电影与记者有关。[29]而在1997年至2008年之间,则至少有71部关于新闻业的影片。[30]新闻史上的焦点事件和人物曾多次被改编为流行电影,是新闻电影的常见题材。[31]其中较具影响力的电影包括《总统班底》、《华盛顿邮报》、《聚焦》、《晚安,好运》、《对话尼克松》、《毒家新闻》、《烽火赤焰万里情》、《惊曝内幕》、《公民凯恩》、《坚强的心》、《欲盖弥彰》、《萨尔瓦多》等。电影关注的通常是揭开权势内幕的调查性报道或坚持报道真相的记者,好莱坞的改编使得新闻业的传奇故事广为知晓,通常隐含着对当下政治的反思。[32]西方新闻记者向来以社会权力的监督者自居,随着传媒业影响力日益增长,记者本身也拥有了特权,成为被监督的对象。《哥伦比亚新闻评论》曾写道:“对新闻业来说,最持久的当代批评来自新闻界之外。” [33]正如报刊被誉为民主的看门狗,电影则被视为报刊的看门狗,代表公共利益关注新闻业表现。[34]作为社会化的艺术形式,电影反映着所在社群的主流价值观。[35]早期学者认为电影倾向于批评意气用事的记者、漫不经心的编辑和贪得无厌的媒体老板,指责他们为了抢夺独家新闻和收视率而不择手段,操纵舆论。[36]后续研究发现记者在电影中的形象呈现为英雄与恶棍的二元对立,虽然有时扮演不光彩的角色,但也常用一己之力向公众还原事实真相。麦克尼尔对电影中的记者形象进行更加细致的辨析,提出看门狗、见证者、女英雄、艺术家、加冕者五类正面形象和流氓、卑鄙者、忏悔的罪人、编造者、冒牌货和行骗者六类负面形象。[37]好莱坞电影中盛行的个人主义价值观将记者塑造成美国式的文化英雄,他们游走于社会名流和贫苦阶层之间,穿着邋遢,举止粗野,一心寻找真相。以至于风靡全球的超级英雄电影,很多主角在生活中都以记者为业。[38]新闻业对频频关注自己的电影爱恨交加,很多记者曾说自己是受到电影的激励才选择投身新闻业。[39]但当时也有很多新闻人不满电影对自己的表征,抗议电影对于新闻业的侮辱和丑化。美国的专业新闻工作者协会曾经持续游说电影界,抗议好莱坞对新闻业的丑化,令其描绘新闻业更加正面的形象。电影业依赖新闻业帮忙宣传发行,必须重视新闻业此起彼伏的抗议,好莱坞拍摄的新闻电影中从此才逐渐增加了正面赞扬的声音。[40]近年来国内学术界也涌现出一系列考察电影中记者形象的研究,通常运用文本细读和归纳统计,关注不同国家电影中的记者形象,记者形象的历史变迁,[41]电影中新闻业的性别偏见,[42]以及这些形象如何再现了新闻专业主义[43]或调和新闻业内外的社会冲突。[44]这些研究成果对电影中的记者形象进行了细致勾勒,也为后续研究确立了坚实的经验基础。
现有研究无论是全景梳理还是个案考察,大多在描述电影中的媒体和记者形象,未能将电影对新闻业的呈现纳入塑造新闻权威的关系结构中加以考察,对电影、新闻业和受众之间的多向互动缺少深入的探究。因此,本文将关于新闻业的电影视为一种特殊类型的媒介批评和阐释话语,由此出发展开研究。
二、第四权力的神话:电影叙事的文本分析[45]
本文采用将电影文本与相关历史文献进行对照细读的方法,旨在从中发现电影对哪些故事细节进行了重构和创造,进而分析其改编的目的与效果。此处涉及的历史文献主要包括五角大楼文件案当事人的自传,如丹·埃尔斯伯格的自传Secrets、凯·格雷厄姆的自传Personal History,本·布拉德利的自传A Good Life,同时与其他二手材料进行交叉比对。本文关注电影对新闻业历史的再现,而非从审美或技术的层面对电影文本进行评价,电影所包含的其他重要维度也非本文的关注内容,例如女性主义和批判美国政治等。根据电影文本与本文的问题意识,以下将从第一修正案与自由新闻业、专业共同体的竞争与合作、编营分离与政商控制三个主题解读电影对历史的再现。
(一)第一修正案与自由新闻业
美国宪法的第一修正案规定了“国会不得制定关于下列事项的法律:确立国教或禁止信教自由;剥夺言论自由或出版自由;剥夺人民和平集会和向政府请愿的权利”,这是新闻从业者和电影从业者共同的行业支柱,曾被多部新闻题材的电影在银幕上歌颂。在五角大楼文件案中,美国政府史上首次向媒体颁发事先禁止令,被认为是对第一修正案的挑战。因此,电影《华盛顿邮报》也将新闻自由作为核心问题加以呈现。
“捍卫出版权的唯一方式是出版”,这句名言原本出自资深编辑本·巴格迪坎,电影将其挪用到主编本·布拉德利之口,先后两次在片中出现,成为贯穿影片的线索。第一次出现在白宫禁止《华盛顿邮报》的记者朱迪斯报道尼克松女儿的婚礼时,布拉德利强烈谴责政府对新闻业务的干预,号召新闻行业共同抗议。第二次出现在五角大楼文件案的争执中,邮报高层召开电话会议,法律顾问警告称发表文件可能给报社带来难以预料的后果,布拉德利回敬道:“如果我们所处的世界是一个由政府来告诉我们什么是可以发表的,那么我们熟知的《华盛顿邮报》已经不存在了。”他再次强调:“维护出版权的唯一方法是出版。”这场争论最终由格雷厄姆做出抉择,她声音颤抖着说:“出版,我们出版。”
接下来布拉德利下令印刷,印刷工人按下按钮,电影镜头完整呈现了报纸从印刷到发行的全过程。一叠叠油墨未干的报纸在流水线上缓缓移动,工人们热情洋溢地将报纸捆好。随后卡车载着成捆的报纸从工厂驶出,在白宫面前穿过,最终将报纸封入报亭箱,成为 “捍卫出版权的唯一方式是出版”的注解。
邮报刊登文件后,禁令如期而至,随后报社便与司法部对簿法院。最高法院最终以6:3宣布邮报和时报胜诉,一位编辑逐句念出最高法院判词,编辑室内欢呼沸腾,另一位年长编辑高举报纸走出编辑室,面向报社全体成员宣布:“我们赢了!我们赢了!”在镜头的仰视下,编辑高大的身影背后泛着光芒,将全片推向高潮的同时,也将报纸以及报纸所捍卫的新闻出版权利推上圣坛。
在结尾处,导演匠心独运地接入了窃贼在民主党全国委员会总部被捕的场景,在五角大楼文件案与导致尼克松遭弹劾下台的水门事件之间建立起逻辑关联,亦将本片定位成四十余年前的新闻电影《总统班底》(All the President’s Man)的前传。邮报主编本·布拉德利等重要人物贯穿两部电影,建构起一种连续的新闻史神话叙事:新闻业在一次次挑战政府权威中走向独立和成熟,最终击败了试图欺骗人民的国家总统,成功捍卫了公共利益和第一修正案赋予的言论自由权利。
作为新闻神话的对立他者,尼克松在电影中始终以背影出现,配合尼克松本人的部分真实录音,营造出一股阴郁深沉的气质。在《纽约时报》刊发五角大楼文件后,尼克松与基辛格通话,表示要起诉时报和泄密者,“泄露机密的混蛋相当于叛国……每一个做出这种事情的人,都应该处以火刑”。在邮报的报道发布后,尼克松更是气急败坏地说:“从现在起,不允许《华盛顿邮报》的记者踏足白宫。”这种方式在好莱坞电影中通常被用来塑造邪恶的幕后黑手,也使得尼克松政府成为衬托新闻业荣光的阴影。
这种二元对立的神话叙事遮蔽了三个层面的事实:
首先,新闻界嵌入在精英体制之中,而非超然独立的社会机构。根据舒德森和哈林的考察,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美国新闻业大多数时候与政府保持密切合作,[46]其越战报道大多是在传递政府的主流意识形态。[47]邮报本身的自由主义立场和亲民主党倾向,让他们更积极地监督属共和党的尼克松政府,而非电影所表现的纯粹出于道德义愤,不惜代价揭露真相。
其次,在五角大楼文件案中时报和邮报并非独自拆穿阴谋的孤胆英雄,而是得到体制内力量的有力援助,就连前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也在暗中指点邮报应对政府的指控。[48]在电影中则仅仅表现为一场抗议政府压制新闻自由的民众集会,将新闻业与民众联系在一起,共同抵抗政府的强权。
最重要的是,电影对于新闻业自身的权力缺少审慎的反思,仿佛言论自由即意味着正义和胜利,而非言论的性质与后果。根据多位当事人的共同回忆,报社与司法部在法院审判中争议的重点始终围绕刊登这些文件是否会影响国家安全,根据雨果·布莱克大法官撰写的判词,最高法院之所以取消政府的禁令,是因为政府未能履行举证责任,无法证明进一步曝光五角大楼文件会影响国家安全,以至于格雷厄姆认为这场判决赢得不够彻底,没有坚定地重申第一修正案赋予的言论自由权利。[49]而电影一方面略过了法庭审理的复杂论辩,一方面在宣读判词时略过了对文件内容的定性,使之简化为对言论自由的捍卫。
(二)新闻共同体的竞争与合作
电影虽然以《华盛顿邮报》为主角,却反复渲染《纽约时报》在新闻界的至高地位,时报的行业声誉如同巨大的阴影,笼罩在邮报编辑室的上方,既是邮报努力学习的典范,也是邮报全体员工试图超越的对手。同业竞争的焦虑集中体现在总编本·布拉德利身上。
布拉德利关注着时报的一举一动,因为与时报竞争的结果直接关系到他作为主编的工作业绩。在首次出场与格雷厄姆喝早茶时,他装作漫不经心地提到《纽约时报》名记者尼尔·希恩已经三个月没有发表文章了,猜测他正在搞独家调查。随后在董事会上,有投资人质疑《华盛顿邮报》只是一家盈利一般的地方性报纸,有人提醒他:“我想布拉德利先生会对你的描述有所质疑。”在指责布拉德利试图缩减董事会的利益,聘用新的记者时,又有人质疑“难道这样我们就可以假装自己有一点点跟得上《纽约时报》了吗?”电影虚构了布拉德利派实习生刺探《纽约时报》独家报道的情节,渲染了同业竞争的焦虑。借助实习生之眼,观众看到时报大楼内外的全景图像,初入行的实习生在镜头中表现得既兴奋又紧张,时报崇高的行业地位经由此次“朝圣”之旅而被再度渲染。
时报刊登五角大楼文件后,邮报编辑室内人手拿着一份《纽约时报》在读。对于试图与时报竞争的邮报而言,面对如此重大的新闻而一筹莫展,无疑面临棘手的行业危机。当布拉德利终于得到文件时,争夺行业权威的强烈欲望为他增添了挑战政府权威的勇气。整部电影包含了两条以弱敌强的叙事线,明线是新闻界挑战美国司法部权威,暗线则是邮报挑战时报的行业权威,两条线索相互交织,共同将事件推向结尾的高潮。
在竞争之外,电影同样呈现了新闻业同行间合作的一面,先后出现了两次新闻界联合对抗政府的情节。在电影前半段邮报记者被白宫禁止报道尼克松女儿的婚礼,布拉德利安排员工联系各大媒体索要婚礼现场笔记,以抗议白宫禁令。而在邮报刊登五角大楼文件后,十余家报纸随后跟进,布拉德利向格雷厄姆展示跟进报道的报纸,一份份报纸丢在面前仿佛掷地有声,“他们都追随你的脚步,发表文章了。”在影片结尾处最高法院审判时,邮报的格雷厄姆、布拉德利与时报的发行人苏兹伯格、总编辑罗森塔尔并排坐在第一排,既意味着邮报在此次新闻竞争中脱颖而出享有了与《纽约时报》并驾齐驱的地位,同时也象征着新闻界共同进退,抗衡政府对言论的管制。
在新闻界与政府对立的简化逻辑下,三大广播电视公司等拒绝刊登五角大楼文件的媒体被屏蔽在电影的叙事之外。电影将新闻业勾勒成内部激烈竞争,联合抵御外侮的专业共同体。不同新闻媒体都希望将新闻史上的荣光时刻建构成属于自己的荣誉,进而树立自己的文化权威。[50]在最高法院宣布时报和邮报胜诉之前,先后有20家媒体刊发了涉密的五角大楼文件。由于邮报的时任发行人凯·格雷厄姆和主编本·布拉德利均曾在自传中披露了该事件的详细经过,为电影改编提供了丰富素材,而格雷厄姆作为女性领导者的自我成长经历既可以增加故事的戏剧效果,又恰好契合当下的女性主义思潮,因此电影选择邮报作为叙事主角,这便造成了新闻权威在行业内外的重新分配。
对此抗议最为激烈的当属事件的初始主角《纽约时报》。时报的记者和编辑纷纷指责电影未能呈现时报在五角大楼文件案中的主导性贡献,曾亲历事件的资深员工认为这部电影剽窃了自己的成果。[51]作为回应,《纽约时报》在广告版刊发了一整页广告,提醒读者五角大楼文件是由时报最初发布的,而邮报只是跟随。现任发行人A.苏兹伯格开玩笑:“我们期待下一部关于《纽约时报》在‘水门事件’中的电影。” [52]时报上下对于电影的抗议,体现了新闻业的回击:当新闻业认为大众文化对自己的表征不够公平时,便会主动利用自己掌握的空间发声,在补充事实真相的同时,也重新夺回对于新闻史的阐释权。
(三)编营分离与政商控制
编辑权与经营权在美国新闻界被比作“国家”与“教堂”,两者各司其职,互不干涉,以保证广告、发行的压力不会影响编辑和记者客观公正地报道社会现实。这一原则被认为是美国新闻界不可逾越的底线。
在发行人格雷厄姆与主编布拉德利首次见面时,电影便夸大了两人的立场分歧。格雷厄姆按照白宫的要求,提出不要让口舌犀利的记者朱迪斯去报道尼克松女儿的婚礼,却被布拉德利断然回绝。当格雷厄姆指出邮报的一些报道太过刻薄,可能失去女性读者时,布拉德利毫不客气地回敬:“不要指点我做的事情。”在两人贯穿整部电影的对手戏中,作为主编的布拉德利总是处于态度强势的一方,给人印象主编的权力并不逊色于发行人。但据布拉德利在自传中的回忆,他最开始担任主编时甚至有点害怕凯瑟琳·格雷厄姆,[53]后来虽然两人关系日渐亲密,但也不至对自己的老板如此不屑。电影后程在争论是否发表五角大楼文件时,法律顾问提醒一旦发表可能会影响集团的广电业务,布拉德利同样不屑地回答:“你认为我关心电视台吗?”通过布拉德利的桀骜,电影拔高了编辑在报业集团中的特殊地位,再次强调了编营分离的行业规范。
邮报发表五角大楼文件时,刚好赶上邮报股票上市的当口,资本的力量对文件能否发表增添了新的变数。格雷厄姆需要向投资人解释为何要将一大笔费用投入新闻制作。接任发行人不久的格雷厄姆在会议上紧张得临场忘词,需要顾问在旁补充指出“提高质量自然而然地可以改善收益”,以平息投资人的疑虑。然而在争论要否发表的关键时刻,面对法律顾问关于投资人可能撤资的警告,格雷厄姆慨然陈词,表示在募股说明书上写明了报纸的使命,即致力于做出色的新闻报道,为国家谋福利,为言论自由争取一席之地。因此,她认为银行家的态度并不重要。格雷厄姆的坚定态度既意味着她本人经历考验走向成熟,同时也意味着追求严肃新闻的专业理念经受住了资本市场的考验。
电影还通过为前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设置虚构的情节,揭示了新闻界与政府高层的密切关联。格雷厄姆最初碍及与麦克纳马拉的友谊而犹豫是否发表,并在与布拉德利争论时相互曝出对方与前总统肯尼迪、约翰逊的深厚交情,以及这种私人关系对于他们监督政府行为的影响。通过这场争论,格雷厄姆反思了新闻业应当履行的社会责任,决定刊登五角大楼文件。她特意去麦克纳马拉家中拜访,但坚决回绝了麦克纳马拉希望她不要发表的要求,表示“我对你的感情不会影响我的决定,我是来征求你的建议,不是你的许可”。
经由精心的情节设置,电影展示出新闻业虽然一度面临私人交情的牵绊与资本市场的考验,但最终都让位于专业理念的感召,顶着来自各方的强大压力坚持出版五角大楼文件。通过这种方式,新闻业成功地实现了自我救赎,重新回归社会期待的专业角色。
三、电影意义的协商解读:中美两国观众影评的比较分析
观众并非电影文本的被动接受者,而会对电影文本试图传达的意义进行个性化解读,这些解读体现于影评之中。观众在评价电影时不仅会指涉文本本身,还会透过文本的折射而指向文本背后的现实语境,通过批评电影而表达对新闻业历史和现实的态度,同时构成了一种特殊类型的媒介批评。
本文关注普通观众对电影的理解,而非专业影评人的解读,因此选取大众电影网站上的影评进行分析。此外,本文希望考察不同社会语境下的观众对电影的解读具有何种差异,因此选取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影评网站豆瓣和美国最具影响力的影评网站IMDB(Internet Movie Database)上关于《华盛顿邮报》的影评进行比较分析。截至2019年5月13日,[54]影片《华盛顿邮报》在豆瓣上共有70312人评价,IMDB上共有106827人评价。豆瓣的影评包括短评和长评两类,而IMDB无此区分。豆瓣关于本片共有21166条短评,380条长评;IMDB关于本片共有412条评论。
本文首先按照饱和抽样的原则,逐条阅读豆瓣和IMDB上的影评,对影评中出现的主题进行编码,直到不再有新的主题出现。其次对所得全部主题进行归并,得出以下五类主题类目:赞颂新闻理想、反思新闻业现实、介绍五角大楼文件案历史、女性主义与“政治正确”类议题、点评影片的艺术水准。
两个网站上的影评都具有投票功能,即用户可针对任何一条影评选择“有用”或“没用”,被点击“有用”较多的影评意味着得到更多观众的认可,更能体现电影观众的普遍态度。研究者在豆瓣和IMDB各自选取“有用”数最多的前60条影评作为分析对象,选取的豆瓣影评中包括40条短评,20条长评,入选短评中“有用”数最多为1996,最少为15,入选长评中“有用”数最多为1259,最少为10;入选的IMDB影评中“有用”数最多为307,最少为10。
研究者将两个网站总计120条影评分别归入五种类目之中,每条影评只归入一种类目,如果影评中涉及多个类目的主题,则选取最为显著的主题作为归类依据。编码完成后发现,归纳得出的五种类目适用于豆瓣和IMDB两个网站,且两个网站中选取的“有用”数最高的60条影评,可以覆盖全部影评主题。因此,研究者认为选为分析对象的影评可以代表观众对于电影的普遍看法。
编码结果如下表所示,第二、三两列表示网站热门影评中涉及每种类目的数量。
从评论主题分布来看,美国观众更关注电影本身的艺术水准,中国观众则对电影中呈现的新闻业问题更感兴趣,以此为主题的评论占到总数一半。在两个网站与新闻业相关的评论中,以赞颂新闻理想为主题的评论都占到四分之三,另有四分之一则是通过电影反思当代新闻业的问题。本文接下来重点分析中美两国观众围绕前三个类目的评论话语。
由于美国观众对保障言论自由权利的第一修正案早已烂熟于心,以新闻自由为主题的电影和文学作品也在美国的大众文化中长盛不衰,因此不少美国观众面对斯皮尔伯格在本片中的谆谆说教都感到厌倦,认为不过是陈词滥调,令人昏昏欲睡,只适合新闻迷和政治历史学家观看。[55]有观众指出在片尾最高法院维护第一修正案时,原谅大家并未为此欢呼,因为类似的故事已经在电影中出现过太多次。[56]而电影过于明显的现实影射意味,也使得部分观众感到兴致乏然。[57]此外,熟悉五角大楼事件始末的观众对电影无视《纽约时报》的贡献也会感到不满。[58]对另一些美国观众来说,在特朗普与新闻界关系剑拔弩张的当下,新闻自由的重要性值得反复强调。媒体作为第四权力的角色出现在多条评论中,“有用”数排第三的评论专门论述了本片对唤起人们记忆的重要贡献,指出五角大楼案已经被年轻一代的美国人遗忘,[59]这部电影可以提醒美国民众新闻自由在当下正受侵害,鼓励媒体坚持批评政府的勇气。[60]曾经经历过五角大楼文件案的年长观众表示,电影讲述的故事可以让现代观众了解媒体在捍卫民主中的作用。[61]而电影所描绘的新闻神话也为对当下新闻业感到不满的观众提供了发泄的渠道,有观众表示电影提醒大家《华盛顿邮报》过去曾经努力寻找真相,完全不同于他们如今在制造虚假的垃圾。[62]而在豆瓣影评中,由于中国观众不熟悉五角大楼文件案的背景,因此排名靠前的评论大多花了较多篇幅来介绍影片背后的真实历史,还原事件的背景信息。样本中三分之一以上的评论都提到被电影中呈现的新闻自由理想所感动。点赞最多的短评用“不为君王唱赞歌,只为苍生说人话”来诠释电影传达的精神,影片中关于新闻自由的名句,例如“新闻是为被统治者而非统治者服务”、“维护出版权的唯一方法是出版”等,在影评中被一再提及。有观众表示,在片中最终宣判支持《华盛顿邮报》出版时,自己被“戳中激动亢奋的心和一丢丢泪点”。[63]电影中呈现的新闻业独立对抗政府的监督行为,为中国观众描绘了新闻业的神话,[64]引发中国观众对比中美两国的媒体角色,探讨新闻自由的实现路径。[65]很多中国观众会拿当下中国新闻业的表现与影片中渲染的新闻理想进行对比,电影上映时中国新闻界恰好曝出“寻找汤兰兰”的伦理争议,多家国内媒体公开性侵受害人“汤兰兰”的个人信息,引发“吃人血馒头”的批评。“汤兰兰案”在豆瓣评论中频繁出现,很多观众对国内媒体不负责任的伦理滑坡感到失望,认为在美国同行捍卫新闻人的良知时,中国记者却在不择手段地吸引眼球,[66]在他们看来这部电影是在“打脸”中国媒体。[67]电影引发中国观众追问“我们的媒体和记者又在做什么?”,[68]感叹伴随着“10万+横行”,真正的新闻早已死去。[69]另一方面,也有中国观众试图戳破电影的神话叙事,指出电影的左派立场造成了叙事偏离真实历史,[70]乃至成了政教片之外的另一种宣传片。[71]两相对比,中国观众对《华盛顿邮报》的意义解读更积极,更认同电影输出的价值观,也更倾向于通过电影来批评现实问题。“墙内开花墙外香”的状况源自中美两国迥异的媒介体制与政治土壤。电影中反复强调的新闻自由、“第四权力”等理念在美国大众文化中已趋饱和,观众对于说教并不买账。对中国而言,不管是新闻业的行业自律还是政府、市场对于新闻业的管控都还未臻健全,电影中的新闻专业理想恰好契合了中国民众对于负责任的新闻业的期待,因此引发了强烈共鸣。
另一方面,虽然导演斯皮尔伯格认为“影片的主角是记者,他们是真正的英雄”,[72]电影努力塑造新闻业的文化权威。但这种理念未必会被电影观众接受,也未必会引发对当下新闻业的认同。基于对中美两国观众影评的分析,发现观众在观看电影时会代入自身对新闻业的了解和判断,与影片中传递的观念进行协商。对于那些本就对新闻行业不满的观众而言,电影所描述的新闻业“黄金时代”反而为他们提供了批判当下新闻业的参照,由此贬低新闻从业者的专业素质,消解摇摇欲坠的新闻权威。
四、总结:多元阐释主体与新闻权威的共同建构
新闻权威研究大多聚焦新闻从业者的自我言说,忽视了不同主体对于新闻权威的多元阐释。本文以电影《华盛顿邮报》为个案,分析电影对新闻权威的塑造。电影基于历史记录和当事人自述来重构新闻史上的焦点事件,重构的叙事框架受制于电影的专业逻辑:受时长所限,电影必须将历时绵延、牵涉众多的事件压缩到两个小时的影片容量之中,不可避免地简化当事各方的角色;另一方面,电影要制造激烈的戏剧冲突和紧凑的视听效果,则需要将矛盾嵌入局促的时空环境,通过创造当事人之间的大量对话来还原历史情境,呈现矛盾冲突,推动剧情发展,同时表达电影的价值判断和道德说教。
正是通过对历史素材的裁剪和对历史现场的重构,《华盛顿邮报》描绘了一则关于新闻业的当代世俗神话:新闻业作为独立监督的社会力量,是公共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核心角色;新闻从业者勇敢挑战政府强权,捍卫言论自由,抵制资本市场和私人关系对新闻报道的干扰;不同媒体间竞争激烈,但良性的竞争可以激励各家媒体致力于高质量报道,履行专业责任;在面临外部压力时,新闻专业共同体可以迅速联结抵抗;通过不断挑战权威,新闻业逐渐走向独立和成熟。
电影在建构新闻业神话的同时,也造成了史实的遮蔽与权威的重新分配。政府官员成为新闻业神话的“祭品”,被塑造成与进步的新闻业相对立的负面形象。由于电影选取《华盛顿邮报》作为叙事中心,削减了事件主角《纽约时报》的专业权威,而《波士顿环球报》等其他十几家当事媒体则被排除出五角大楼文件案的新闻业神话,以至于迫使《纽约时报》出面发声,声明自己在事件中的主导角色,共同参与五角大楼文件案的记忆叙事。
本案例的研究发现,与舒德森关于水门事件新闻神话的解读形成了呼应。舒德森研究发现,电影《总统班底》与同名图书的流行,将水门事件中的调查记者塑造成挑战强权的现代英雄,贬抑了政府官员,忽略了其他调查机构的作用和促成事件败露的运气因素,最终将水门事件中的新闻业角色建构成重大的民族神话。[73]舒德森着眼宏观,立论开阖,但缺乏对神话塑造的具体机制,特别是不同阐释主体各自的话语特征及其互动的分析。本文补其空缺,指出电影生产的艺术逻辑,特别是对戏剧性的强烈追求,使得电影会更自由地剪裁和拼贴历史素材,按照自身需求选择叙事焦点,简化矛盾冲突,削减与影片主旨无关的人物和事件,塑造出善恶分明的道德话语,从而与新闻业自身的纪念话语产生张力。
此外,新闻权威研究常忽视大众对于新闻业阐释话语的回应,使得大众沦为权威塑造中“沉默的大多数”。本文尝试将不同语境下的电影观众一并作为新闻权威的阐释主体,以影评为切口,发现观众对于新闻权威的评判既受到电影文本的感召,又受到社会政治语境和个人价值判断的影响。观众会运用自己的生活体验和知识储备来补足电影中的语境缺失,主动阐释电影意义。通过对豆瓣和IMDB网站上关于《华盛顿邮报》的影评进行比较分析,本文发现中国观众比美国观众更认同电影建构的新闻业神话,更容易被电影中的新闻理念所打动,并以电影为参照批判本国新闻业的表现。而美国观众则由于长期受到此类价值观的灌输,对于电影建构的神话感到厌倦,将其视为陈词滥调。但无论在中国还是美国,电影都会促使年轻观众了解新闻业与五角大楼文件案的历史,在公共记忆中重新激活新闻史上的焦点事件。
电影文本与观众评论汇聚成关于新闻权威的外部阐释话语,与新闻业的内部阐释话语既产生共鸣,又不乏分歧,相互碰撞、勾连、竞争、合作,共同建构新闻业在公共领域的文化权威。本文对多元阐释主体建构新闻权威的互动模式进行了初步探索,期待有更多经验研究予以拓展和深化。■
①这份文件是由美国前国防部长罗伯特·麦克纳马拉策划的针对1945-1967年间美国在越南军事行动的评估报告,涉及从哈里·杜鲁门到林登·约翰逊的四任美国总统在越南问题上掩盖事实的行为。坚定反对越战的前国防部员工丹·埃尔斯伯格未经批准将标为绝密的文件带出复印,先后将文件副本交给《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
②[美]Hallin D C:The uncensored war: The media and Vietnam211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9.
③周海燕:《媒介与集体记忆研究:检讨与反思》《新闻与传播研究》2014年第9期
④[以]Meyers, Oren:Memory in Journalism and the Memory of Journalism: Israeli Journalists and the Constructed Legacy of Haolam Hazeh.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201057(4):719-738.
⑤李红涛:《“点燃理想的日子”——新闻界怀旧中的“黄金时代”神话》,《国际新闻界》2016年第5期
⑥[美]Carlson M. Making memories matter: Journalistic authority and the memorializing discourse around Mary McGrory and David Brinkley.Journalism20078(2):165-183.[美]Carlson MBerkowitz D A. Twilight of the television idols: Collective memory, network news and the death of Walter Cronkite. Memory Studies20125(4):410-424.[美]Schudson M. Watergate in American memory: How we remember, forget, and reconstruct the past.124Basic Books1992.
⑦[美]Carlson M. Embodying Deep Throat: Mark Felt and the Collective Memory of Watergate. Critical Studies in Media Communication201027(3):235-250.
⑧[美]Abbott A. The system of professions: An essay on the division of expert labor.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14.
⑨[美]Carlson M. Lewis S. Boundaries of journalism: Professionalismpractices and participation. Routledge2015.
⑩[美]Zelizer B. Journalists as interpretive communities. Critical Studies in Media Communication199310(3): 219-237.
[11][美]Carlson M. Journalistic authority: Legitimating news in the digital era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2017.
[12][美]Zelizer B. Covering the body: The Kennedy assassinationthe mediaand the shaping of collective memory.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2.
[13]陈楚洁:《意义、新闻权威与文化结构——新闻业研究的文化-社会路径》《新闻记者》2018年第8期
[14][美]Zelizer B. Covering the body: The Kennedy assassinationthe mediaand the shaping of collective memory.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2.
[15]张志安、甘晨:《作为社会史与新闻史双重叙事者的阐释社群——中国新闻界对孙志刚事件的集体记忆研究》,《新闻与传播研究》2014年第1期
[16]李红涛、黄顺铭:《“耻化”叙事与文化创伤的建构:〈人民日报〉南京大屠杀纪念文章(1949-2012)的内容分析》,《新闻与传播研究》2014年第1期
[17]贺建平、王永芬、马灵燕:《受难与国耻建构:“重庆大轰炸”集体记忆的媒介话语策略》《国际新闻界》2015年第12期
[18]周海燕:《记忆的政治》,中国发展出版社2013年版
[19]王润:《个人奋斗与时代变革:恢复高考四十周年的文化记忆与阐释社群建构》《新闻与传播研究》 2018年第11期
[20]张志安、甘晨:《作为社会史与新闻史双重叙事者的阐释社群——中国新闻界对孙志刚事件的集体记忆研究》《新闻与传播研究》2014年第1期
[21][美]Zelizer B: Covering the body: The Kennedy assassinationthe mediaand the shaping of collective memory.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2.
[22][美]Schudson M. Watergate in American memory: How we remember, forget, and reconstruct the past. Basic Books1992.124.
[23][美] Kaiser S. Argentinean torturers on trial: how are journalists covering the hearings’ memory work? Journalism and Memory. Palgrave MacmillanLondon, 2014: 242-257.
[24]白红义:《新闻权威、职业偶像与集体记忆的建构:报人江艺平退休的纪念话语研究》,《国际新闻界》2014年第6期
[25][美]Carlson M. Rethinking journalistic authority: Walter Cronkite and ritual in television news. Journalism Studies201213(4): 483-498.
[26][美]Ehrlich M CSaltzman J: Heroes and scoundrels: The image of the journalist in popular culture.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2015.
[27][美]McNair B:Journalists in film. 37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2010.
[28][美]McNair B:Journalists in film. 13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2010.
[29][美]Ness R: From headline hunter to superman: a journalism filmography. Scarecrow Press1997.
[30][美]McNair B:Journalists in film. 2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2010.
[31][美]Milan A: Modern Portrayals of Journalism in Film. The Elon Journal of Undergraduate Research in Communications, 20101(1): 46-57.
[32][美]Nitzsche S. “The Tube is Flickering Now”: Aesthetics of Authenticity in Good Nightand Good Luck. Current Objectives of Postgraduate American Studies20128.
[33][美]McNair B:Journalists in film. 2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2010.
[34]Zynda T H. The Hollywood version: Movie portrayals of the press[J]. Journalism History19796(1): 2.
[35][美]约瑟夫·M·博格斯、丹尼斯·W·皮特里:《看电影的艺术》第473页张菁、郭侃俊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36][美]Good H. Outcasts: The image of journalists in contemporary film. Scarecrow Press1989.
[37][美]McNair B:Journalists in film.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2010.
[38][美]Ehrlich M C:Journalism in the Movies.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2006.
[39][美]Ehrlich M CSaltzman J:Heroes and scoundrels: The image of the journalist in popular culture.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2015.
[40][美]Vaughn SEvensen B. Democracy’s guardians: Hollywood’s portrait of reporters1930–1945. Journalism Quarterly199168(4): 829-838.
[41]常江:《个人主义与商业主义的交缠:经典好莱坞叙事中的新闻业和新闻记者》《国际新闻界》2010年第2期
[42]李尤:《影视作品中女记者的刻板印象研究》暨南大学2012年
[43]宋晓琳:《再现的新闻专业主义--美国电影中的记者形象建构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
[44]陈科:《“弥合冲突”的想象:韩国影视剧中的记者形象研究》《现代传播》2018年第3期
[45]本文对电影台词的引用,参考了深影字幕组的翻译,特此致谢。
[46][美]Schudson M. Watergate in American memory: How we remember, forget, and reconstruct the past, Basic Books1992112.
[47][美]Hallin D C:The uncensored war: The media and Vietnam214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9.
[48][美]Graham K. Personal history. Knopf1997.
[49][美]Graham K. Personal history. Knopf1997.
[50]张志安、甘晨: 《作为社会史与新闻史双重叙事者的阐释社群——中国新闻界对孙志刚事件的集体记忆研究》《新闻与传播研究》2014年第1期
[51]Hell hath no fury like The New York Times scorned by Hollywood. https://www.cjr.org/the_feature/tom-hanks-meryl-streep-new-york-times-washington-post.php.
[52]Does he Post Give the Washington Post Too Much Credit The New York Times Seems to Think So. https://slate.com/arts/2018/01/just-how-annoyed-is-the-nyt-over-steven-spielbergs-the-post.html
[53][美]本·布莱德利:《最“危险”的总编辑》,蒋旭峰、王珊珊译,中信出版社2006年版
[54]以下关于豆瓣网和IMDB的数据,均截至2019年5月13日。
[55]Let it Go! . . . Let It Go! . . . Let It Go!. https://www.imdb.com/review/rw4041167/?ref_=tt_urv
[56]Spielberg’s “All The President’s Men”. https://www.imdb.com/review/rw4024656/?ref_=tt_urv
[57]Not what I had hoped for in a Spielberg Film. https://www.imdb.com/review/rw4039564/?ref_=tt_urv
[58]No Go. https://www.imdb.com/review/rw4022781/?ref_=tt_urv
[59]A Timely Reminder. https://www.imdb.com/review/rw4010539/?ref_=tt_urv
[60]Crystal Clear. https://www.imdb.com/review/rw4015687/?ref_=tt_urv
[61]The Truth Hurts. https://www.imdb.com/review/rw4031833/?ref_=tt_urv
[62]The Good Old Days. https://www.imdb.com/review/rw4024866/?ref_=tt_urv
[63]《他们以后都会赢,因为我们害怕了》,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9125164/
[64]《〈华盛顿邮报〉:这是一场我们未曾开始就已经输掉的自由之战》, 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9138407/
[65]《〈华盛顿邮报〉对新闻自由进行了哪些探讨?》,http://www.douban.com/review/9157912/
[66]《有人在寻找汤兰兰,有人却在捍卫媒体人的良知》,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9125317/
[67]《某些国内媒体,这部电影是打你们的脸的》, 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9131762/
[68]《新闻是历史的第一稿,他应该呈现现实,而不是愤怒》, 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9140099/
[69]《〈华盛顿邮报〉有多燃,我的脸就越疼》,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9161182/
[70]《你们看不出〈华盛顿邮报〉很左派吗?!》,https://m.douban.com/mip/movie/review/9190694/
[71]《艾尔斯伯格逃过一劫,阿桑奇还躲在大使馆,这世界变了吗?》,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9128292/
[72]《〈华盛顿邮报〉陪跑奥斯卡没有遗憾》,http://news.mtime.com/2018/03/05/1578650-all.html.
[73][美]迈克尔·舒德森:《新闻的力量》第129-153页,刘艺娉译华夏出版社2011年版
张洋系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