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目录
  • 34页
  • 35页
  • 36页
  • 37页
  • 38页
  • 39页
  • 40页
  • 41页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下一篇
从一次“新闻反转”看新闻业的“危”与“机”
——以“瑞典警察殴打中国人”事件为例
■蔡雯 杜华敏
  【本文提要】本文围绕“瑞典警察殴打中国人”事件,对新闻聚合平台、微信平台与部分央媒的相关新闻传播进行观察、统计和分析,分析这一事件“新闻反转”背后的复杂原因,并由此讨论新闻业面临的困境和机遇。
  【关键词】新闻反转 专业媒体 危机 机遇
  【中图分类号】G210
  “新闻反转”与“新闻烂尾”现象近年来已近乎常态,常常是一个热点事件的“反转”尚未结束,人们的注意力已经转向下一个热点。一场接一场的热闹和喧嚣之后,有时还是真相不明、是非难辨,不免令人疑惑:在万众皆媒、万物皆媒的崭新传播生态中,何以我们更难获知新闻真相?聚合平台基于算法的推送、朋友圈中的推荐为何依然不能满足人们对优质内容的期待?当专业媒体的声音湮没于众声喧哗中,传统新闻业的衰落与“新闻反转”、“新闻烂尾”孰因孰果?太多的问题需要认真思量。本文以今年9月中旬发生的“瑞典警察殴打中国游客”一事的传播为研究对象,试对上述疑惑略加分析和求证。
  这是一个不算特别重大的冲突性事件。9月14日,中国驻瑞典大使馆发布提醒称,近期有中国游客遭到瑞方公务人员粗暴对待,中方已就此向瑞方提出严正交涉。《环球时报》就此于15日发布报道《看完能气炸中国人!瑞典就是这么一个国家?!》,获得10万+的阅读量,引起网友广泛关注,随后又发表了社评《瑞典必须严惩对中国老人施恶的警察》。一时间,舆论哗然,“今日头条”、微博、贴吧等网络平台相关话题热度持续上升。媒体关注度也持续走高,截至9月15日21时,《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多家重要媒体的微信公号及客户端等100余家新媒体平台对此事进行了报道。
  9月15日当晚,瑞典发行量最大的《晚报》(Aftonbladet)报道该事件,并在报道中附上一段视频,包含另一个目击者所拍摄的内容,和《环球时报》最初报道有不同之处。视频一出,经由多家自媒体以及网友个人转载,各自发表观点,舆论迅速反转,不少网友开始对曾先生一家人进行谴责,几种不同观点逐渐形成对立。
  9月16日–17日,《环球时报》等再次发声,回应舆论争议焦点。瑞典大使馆也就此事接受瑞典媒体专访。多家主流媒体、自媒体平台以及网友个人从不同角度出发对此事进行解释和报道。9月17日晚,瑞典警方通报结果,声称警察无责,多家媒体对此再做报道。舆情也再度到达高潮。
  9月20日之后,这一事件受关注的热度被其他新闻热点冲淡。虽然后续发生了瑞典电视台主持人的辱华言论引起中国抗议一事,但并非这一事件的自身延续,故不加讨论。本文只针对“瑞典警察殴打中国人”一事的传播进行考察和分析。
  
一、新闻如何重构?——对新闻聚合平台“今日头条”相关内容的分析
  互联网技术与新媒体的赋权,使新闻传播由传统媒体垄断性的发布转变成公众参与的信息交流。在这种转变中,新闻如何被重构?这场接连反转的新闻事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样本。综观事件发展的全过程,主流媒体和自媒体都主动迅速地参与其中,但是报道的具体内容和传播效果却存在着一定差异。鉴于“今日头条”是通过采集大量数据分析用户行为,利用算法向用户智能推荐个性化信息的新闻聚合平台,因而从其推送新闻的种类、数量以及用户评论可以看出围绕这一新闻事件的报道内容、影响力以及用户的态度。在事态基本平息后,我们以“瑞典”与“瑞典事件”为关键词,在“今日头条”中搜索相关报道,统计了专业媒体与非专业媒体(含机构媒体与自媒体)对此事解释和报道的数量(统计截至2018年9月20日15时,由于以关键词搜索每次搜索结果之间会略有出入,以当时统计页面情况为准)。页面一共显示推送110条,其中专业媒体共推送稿件40条,占到稿件总量的36.4%,而非专业媒体则一共推送稿件70条,占到稿件总量的63.6%,超过专业媒体所发稿件数量(表1 表1见本期第36页)。
  从此表可以看出在新闻聚合平台上专业媒体和非专业媒体内容的分布和传播效果。“今日头条”推送稿件数量最多的是《环球时报》,其跟帖量也具有突出优势,这与《环球时报》最先报道事件有一定关联。除《环球时报》外,专业媒体中被推送稿件数量最多的便是《人民日报》,有6篇,但跟帖量却并不可观。虽然跟帖量并不能完全说明报道的影响力,但能够证明平台用户对报道的感触不深,因而也就不会在稿件后面留言。
  “今日头条”推送的非专业媒体的报道就单个主体而言数量并不算多,基本都是1-2篇。但“积少成多”,碎片式的自媒体和机构媒体的报道合在一起,远远超过专业媒体的报道总量,而且其中多篇稿件的跟帖量超过3000。虽不能以此断定非专业媒体的传播影响力已经超过专业媒体,但至少反映出当下热点社会新闻传播中专业媒体已不具有绝对优势。这也印证了学界的一种论点:“新技术给新闻业带来了巨大的不确定性,一方面,新闻机构对新技术的采纳不仅提升了新闻的生产和传播效率,更对新闻业的运作方式进行着改写甚至重塑;另一方面,新技术也打破了传统新闻机构的垄断,让越来越多的机构和个人获得了新闻传播的权力和自由。在这一过程中,传统新闻机构衰落和新兴媒体的崛起成为当下新闻业两个值得关注的趋势。” ①
  为了进一步了解“今日头条”推送内容的社会反响,我们选取了其中评论数量在前15名的文章,对推送主体和文章内容进行统计和分析(表2 表2见本期第37页)。
  统计结果发现,评论数量排名在前两位的文章都是环球网发布的,一篇是对当事人曾先生的专访,另一篇则是到事发现场的实地探寻,均为独家新闻,评论数量都在3万以上。这说明即便在碎片化、快节奏的时代,公众关注的重点还是事实真相和对事件脉络的梳理,这也恰恰是拥有新闻采访资质的专业媒体的优势。
  但这张表中还说明另一些问题。除环球网外,跟帖量前15名的文章中,推送主体有一半多为自媒体。这些自媒体虽然不具备专业媒体的新闻采集能力和资源优势,但却凭借着多样化的观察角度和丰富的内容对新闻进行了多面性的建构。
  以表中排名第五的《瑞典事件:成人世界里,教你做人的不一定是你爹》为例,这个署名“SWE北欧范”的自媒体,以长居北欧的博主身份对此次事件进行了评判。标题有新媒体追求“一语惊人”的特点,文章立场鲜明,语气犀利还略带幽默,而且短小的篇幅和多样搞笑表情包也切合了当下年轻人阅读需求。
  当然,这篇文章获得9000多跟帖量的主要原因还在于作者以独特身份(长居北欧的华人)提供了有价值的内容。瑞典事件发生后,由于地点遥远,以及制度与文化的差异,人们在渴求真相的同时还希望得到“行家”的解读,正如评论中所说:“这样做在自己国家看来确实有点过分了,但不知道对国外来说,这样的执法操作是否存在问题?”像“SWE北欧范”这样对于国外风土人情有切身体验的经验人士恰恰能为公众提供相关信息。这也再一次证明了在新的传播生态中,自媒体比专业媒体在推送文章时有更大的宽松度和自由度,作者的特殊身份和专业知识,往往能够赋予报道更开阔的视野、更加个性化的角度、更独特的专业色彩。再加上语言风格和表现方式的贴合性,文章常常拥有更高关注度。
  此外,从表中推送文章的形式分析,视频类内容在其中占到较大比重,这也说明在新媒体时代,各类新媒体表现形式也在吸引用户方面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二、公众如何评议新闻?——从跟帖看传播环境的复杂性
  在社会转型期,新闻业的危机不仅来自传媒介质形态与行业结构的改变,更来自传播主体与传播环境的日益复杂多变。瑞典事件的一波三折和众说纷纭也为此提供了一个观测点。相比专业媒体的评论,“今日头条”和新浪微博上的网民跟帖更能反映公众的真实态度,故我们以此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截至9月20日,“今日头条”上跟帖量最多的是《环球时报》的《被瑞典警察暴力对待当事人回述事件全过程 回应“碰瓷”质疑》,新浪微博上显示于页面顶部且跟帖最多的是新浪视频《中国游客遭丢墓地,瑞典媒体曝光最新视频:目击者角度》,我们对这两篇的前100条跟帖进行了观点分类和统计(表3 表3见本期第38页)。
  在众多意见中,“谴责曾先生一家,认为瑞典警方处理无误”的观点占了大多数。例如“丢人丢到国外去了”、“在自己国家这样做还不够,还要跑到国外这样做,瑞典警方教育的好!”,诸如此类。即使是《环球时报》采访当事人的报道,跟帖中持此观点者也占大多数。更值得关注的是,除了评判事件本身对错,网友对媒体报道的质疑也不在少数。其中,“批评媒体报道,认为媒体报道缺乏公允”和“对媒体报道持怀疑态度,认为还有‘未发现的真相’”的评论意见共占到总量的15.5%。例如“今日头条”上有网友评议“《环球时报》两次报道均单方面偏向曾先生一家,未免有点过分了吧?”“反正我是不相信这家人所说的,肯定还会反转,坐待”;新浪视频报道下方跟帖中有“不知道还有没有其他真相,暂且不予置评”,“以后弄清楚事情真相再报道,别瞎说”等。这些跟帖与媒体报道内容本身存在一定关联。如《环球时报》的第一篇报道《看完能气炸中国人!瑞典就是这么一个国家?!》,具有较强的感情色彩和态度倾向,用词也较为偏激,引起部分网友的不满。在现场视频公布之后,证明事情实际情况和媒体报道存在一定出入,网友的不满情绪更大。
  公众对这一事件及其报道态度如此多样、情绪如此激烈,与现阶段我国社会变革处于特殊时期相关,说明利益格局的调整、政治体制的变革、社会阶层的变动、思想观念的变化等多种因素导致了社会矛盾碰撞激化,民众心态更加复杂,“不同价值观和意见激烈交荡,多种社会思潮新兴崛起,其尤以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在互联网的刺激下悄然抬头为显要趋势”。②这从瑞典事件中网友之间互相指责,谴责曾先生者被批为“不爱国”的评论中可见一斑。如果说,我国的政治经济改革目前正处于风险最大的攻坚阶段,我国的新闻业现在也同样面对着最难把控的复杂社会环境。如何才能以积极而恰当的作为走出困境,获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是亟待破解的难题。
  
三、如何再造专业媒体的影响力?——由央媒报道看专业媒体的危机
  这一个案中表现出的新闻重构和公众话语的复杂,提示我们必须重视公众与专业媒体不同的观察角度,以及“逆反”心理导致的对抗式解读。曾有学者提出在当下的“新闻危机”中,“最直接侵害新闻业的很可能是新闻界(包括学界和业界)自己对其行业的犬儒式解构,因为它不是建构式的反思,而是新闻界的自暴自弃;它不是在新的历史情境下进一步阐述理念、规范和追求,而是消解新闻业在社会运作中应有和可能有的公信力;它不是阐述新闻业如何作为一个重要主体参与并引导社会协调对话,而是以无奈为由放弃这一社会责任”。③瑞典事件发生后网友对专业媒体的质疑和批评再度敲响了警钟。
  为进一步考察专业媒体对此事件的报道,我们选择中央三大媒体(《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的微信公众号和客户端进一步统计和分析(见表4)。
  中央三大媒体中《人民日报》发稿数量最多,其中,首发该事件新闻的《环球时报》尤多。但遗憾的是,总体看有独家内容的稿件却不多,被“今日头条”推送的稿件也仅有三篇。除这三篇稿件外,中央三大媒体播发的其他稿件基本都是对事件发生进程的一般性报道,如《瑞典称警车无责,我大使:希望你们把我说的以上情况向瑞典人公布》、《瑞典驻华使馆回应:瑞典将调查警方是否失职或违法》,以及评论《瑞典必须严惩对中国老人施恶的警察》等,角度基本以“谴责瑞典警方,希望瑞方严查此事”为主,较为单一。而从前文的统计表可以看到,跟帖量较多的一些文章则角度各异,有邀请专业人士对事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类似旅游建议的报道《夜线约见:中国游客瑞典事件引发网友热议 真相是否如曾先生所说》,还有将瑞典事件与近年来北欧国家移民问题相结合加以分析的文章等,涉及面广,信息量大,因而引起公众更多关注。
  这里再细说两篇报道:一篇是《环球时报》的《实地探访瑞典警察丢下中国游客地点,还24小时收留人?就这气氛你怕不怕?》,另一篇是自媒体“军武次位面”的《真相如何?中国游客瑞典警方冲突双方各执一词,其实两边都有问题》。《环球时报》的报道体现了独家采访的优势,作者“环环”到事发酒店及墓地进行了探访,以此来回应网友对自己第一篇报道的疑问。文章配有多幅现场照片,还有当事人被扔所在墓地的实拍场景。但遗憾的是,作者花费了大量笔墨描述和分析事件的原委与场景,而且到酒店拍摄了外景,却未能对事件中最重要的另一方(警察和酒店)进行深入采访和调查,依然坚持前一篇的偏向性立场。当再现事件经过、信息更加完整的视频被公开之后,这样的报道被“反转”和指责在所难免。当然,相比发生在国内的新闻,记者采访调查这样一件发生在国外的冲突确实难度更大,但这不应该成为专业媒体放弃编辑把关、降低专业标准的理由。我们注意到,在现场视频公开之后,“军武次位面”就以该视频为解说对象写出《真相如何?中国游客瑞典警方冲突双方各执一词,其实两边都有问题》,针对事态进展的画面逐一点评,比专业媒体的报道显得更加客观和公允。作者最后还将事件与欧洲的移民问题相关联,以视野的拓宽启发公众更深入的思考。
  可见,专业媒体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报道的客观性欠缺、原创性内容较少、报道角度单一、专业性不强等,才是在热点新闻传播中公信力和影响力逐步衰退的主要原因。在自媒体泛滥、信息冗余、意见繁杂的“后真相”时代,专业媒体的人才流失、进取心减退、专业水准下降已经到了不能不警觉的时候,任其发展下去不仅是新闻业的悲剧,也是人类社会的悲剧。如果说,在过去传统媒体具有垄断地位的时期,只需要按照既定的专业标准报道新闻就可行,而今天则不然,人们需要更高质量的新闻,更具有价值的报道来理解世界、完善自我。“互联网、博客、‘公民新闻’(citizen journalism)、自媒体(we media)以及宽带民主化并不像某些人所说的那样,意味着评判新闻的标准——人们为了自治需要知道什么——已经过时。相反,他们的需求变得更加强烈”。④“新闻专业主义的重要性不是再现或者规范,而是激发人们对当下的不同思考,督促人们不断进行新型实践”。⑤专业新闻媒体需要重新省视自己,只有自我超越和创新才有可能再造公信力和影响力,才有可能重塑健康的新闻业。虽然在当下复杂的社会环境与媒介规制框架中,新闻改革面临着重重压力和阻碍,但从另一角度看,处于迷茫期和缺乏安全感的公众更加需要负责任的专业媒体告之真相,需要职业新闻人的发声和引导。新闻业当下所处的困境从另一个角度看也是再振雄风的机遇。立志成为主流的媒体,应以高质量的报道再现事实,从专业性的角度释疑解惑,用新闻传播和舆论引导的实效来凝聚社会共识,推进人类社会的进步。
  
结语
  “一粒米中藏世界,半边锅内煮乾坤”。通过仅仅被关注了几天的一个热点事件,我们能够看到当下新闻传播正在发生的变化和问题。一方面,要承认“当下新闻业所面对的诸多不确定性,传统新闻业与非传统新闻媒体的此消彼长,似乎正削弱传统新闻业和专业记者存续的根基”;⑥另一方面,也要看到激烈的矛盾冲突和复杂的利益格局,更加需要健康发展的新闻业。相较于自媒体而言,专业媒体拥有更多的新闻资源和报道优势,如果能够充分利用这些优势,勇于担当,不断改革,以开放的胸怀与公众平等对话,将会在新的传播生态中走向复兴。
  近年来专业媒体的融合发展与向新媒体转型得到了从中央领导到媒体从业者的高度重视,现在看来,比技术、渠道、平台、营销等更加重要也更加迫在眉睫的是对内容建设的关注。如果专业媒体不能提供有公信力的高质量的内容,组织化制度化的新闻生产逐渐凋零或缺位,损失的将不仅是新闻业自身,还有推进改革开放的各项事业。因此,在紧跟新媒体新技术发展的同时,应更加重视新闻专业精神的回归和新闻业务水平的提升。■
  
①白红义:《重构传播的权力:平台新闻业的崛起、挑战与省思》,《南京社会科学》2018年第2期
②袁婷婷:《民粹主义的中国境遇》,《探索》2018 年第1期
③潘忠党:《在“后真相”喧嚣下新闻业的坚持——一个以“副文本”为修辞的视角》,《新闻记者》2018 年第5期
④[美]比尔·科瓦齐、汤姆·罗森斯蒂尔:《新闻的十大原则:新闻从业者须知和公众的期待》,刘海龙、连晓东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⑤黄月琴:《象征资源“褶皱”与“游牧”的新闻专业主义:一种德勒兹主义的进路》,《国际新闻界》2015年第8期
⑥陈楚洁:《意义、新闻权威与文化结构——新闻业研究的文化–社会路径》,《新闻记者》2018年第8期
  
蔡雯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杜华敏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学生。本文为中国人民大学“双一流”建设阶段性成果(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中心项目“新闻媒体内容生产变革及机制改革调研”成果,项目号为RMXW2018D001)及“四个一批”人才项目“新闻传播业务改革研究与人才培养探索”的阶段性成果。
  
  
  
  
  
  
  
  
主管单位: 上海报业集团
主办单位: 上海报业集团      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