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的“漂移”及应对之道
■杨保军 李泓江
【本文提要】新闻漂移是本文结合当下职业新闻活动的现实状况而提出的一个描述性概念,其核心特征在于新闻传播活动对事实世界的偏移或背离。本文结合现实中的新闻传播活动,考察了新闻漂移现象的主要表现,分析了新闻漂移现象产生的根源,并提出了应对新闻漂移现象的观念方法。本文认为,职业新闻活动应当回归新闻的事实本位,坚守新闻精神,唯有如此才能减少新闻漂移,实现正确的舆论引导。
【关键词】新闻漂移 事实本位 舆论引导
【中图分类号】G210
以社会变革与技术演进为主的各种力量,促使中国新闻传播领域生发出一些新现象、新问题、新情况。相较于既往,新闻活动的主体结构、新闻的呈现形态与传播方式发生了不少革命性的变化。与此同时,职业新闻传播活动中也出现了一些“漂移”(drift)现象,诸如言论膨胀越来越突出,“伪新闻”越来越多,甚至新闻观念越来越偏颇等。一言以蔽之,当前新闻传播活动中存在一定程度脱离新闻本位的倾向和苗头,需要我们在学术层面做出观察、思考和分析,并提出应对之道。笔者认为,尽管人类已经步入了“后新闻业”时代,但新闻本质上仍然是一种事实信息,对事实的再现与传播仍然是职业新闻活动的根本任务,因此,在新闻活动出现“漂移”的情况下,我们应当倡导回归新闻本位,坚守新闻精神,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引领下实现正确的舆论引导。
一、新闻漂移的主要表现
作为一种物理现象,“漂移”是指事物在内外因素作用下离开自身本位的移动。①
本文将“漂移”从自然现象引申至新闻领域,以“新闻漂移”来描述、概括职业新闻活动对事实本位的偏移乃至脱离现象。新闻漂移突出表现为新闻活动特别是职业新闻生产传播活动对事实世界的偏移或背离,以及对新闻事实的扭曲性建构。具体而言,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新闻弱化,言论膨胀
对于职业新闻活动而言,最为重要的职责和功能在于揭示事实、报道真相,就像卡斯珀·约斯特所言,“消息的传播是新闻事业的基本功能。除此之外,即使言论这种非常重要的文体也只是报纸的副产品”。②然而,如果稍加留意就会发现,在当下的新闻生产传播活动中,新闻报道已被严重弱化,与之相对,言论却处于不断膨胀之中,这构成了新闻漂移的第一种典型表现。
从直接的经验层面观察,新闻弱化、言论膨胀表现为,报纸、电视等新闻传播活动中充斥着大量观点性的文章和节目,而用于新闻报道的版面、时间则受到较大程度的挤压,这与新闻和言论在职业新闻活动中该有的次序及重要程度并不相符;严肃性新闻报道在新闻产品中所占比例越来越低,以调查性报道为代表的严肃新闻数量不断减少,调查记者流失严重,去年一份相关调查显示,仅仅不到7年间,“传统媒体调查记者从业人员减少幅度高达57.5%”,“整个调查报道行业面临人才流失和队伍萎缩的严峻考验”。③这在某种意义上反映出,职业新闻活动主体在揭露报道事实、传播真相上的投入越来越少。
言论的发布、观点和意见的传播,事实上也是新闻媒体的重要功能,对于以专业观念立身的职业新闻主体,言论的发布理当谨慎、公正、理性,要以客观事实作为观点表达、意见传播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否则观点和意见便经不起推敲和检验,就像汉娜·阿伦特所说,“除非来自事实的信息得到保证,事实本身没有争议,否则意见自由就是个闹剧”。④但在时下,职业新闻主体所表达的言论中,“听风就是雨”、“小题大做”的情况十分普遍,更不要说非职业新闻人。言论、意见的表达与事实、逻辑之间的区隔呈现出越发割裂的实际样态。一方面,新闻评论中,缺乏事实根据的评论越来越多,基于不准确的新闻甚至是虚假新闻的评论越来越多,“新闻评论经常出现不经核实和调查即发表论断,甚至为追求轰动凭空捏造事实大放厥词”的现象。⑤另一方面,基于小新闻的大评论也越来越多,因时而发、因事而发是新闻评论的基本原则,新闻事实之价值大小与新闻评论所应予以的关注之间理应成正比,但当下新闻却存在着越来越多弱新闻价值的强新闻评论现象。此外,违背基本常识、客观规律的新闻评论也越来越多。评论本是一种讲道理的文体,道理本身应当经得起推敲和琢磨,不能违背基本的逻辑和客观规律。但当下不少新闻评论,常常出现背离逻辑与规律的情况,甚至会闹出违背常识、令人啼笑皆非的笑话。在缺乏与事实必然关联的状态下,以及缺乏辩证理性的观照下,言论本身的严肃性被日渐消解,逐渐形成了“言论膨胀”乃至“言论爆炸”,以至于新闻评论的公共性日益呈现出伪公共性的特征,“评论沦为‘求胜’的工具,评论的‘求真’功能消退,丧失了新闻评论本应该有的为反思和交流而进行批判的功能”。⑥
(二)“伪新闻”现象严重
新闻漂移还表现在“伪新闻”现象越来越严重。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也是新闻工作中所要恪守的最重要原则,“新闻工作首先要对真实负责”。⑦“伪新闻”现象的日趋突出,不仅影响了新闻对事实世界真实面目的呈现,也严重影响了新闻功能、新闻价值的实现。
看看一些媒体的报道,不难发现有些报纸、电视、广播、网络中充斥着越来越多新闻价值微弱,甚至没有任何新闻价值的信息。这种本身无价值或价值微小却又得以报道的信息属于“伪新闻”的典型表现。细致一点说,新闻媒体上存在着过多的日常工作报道而不问工作本身是否有新闻价值,以至于新闻成了公告,成了生硬的、程式化的“八股文”;大量“重政绩宣传、轻新闻价值”的政绩新闻,使新闻成了内容空洞、堆砌大量数字材料、可读性差的“功德簿”;广告新闻化、公关新闻化风气严重,“软文”、“传媒假事件”仍旧较为普遍地存在于新闻报道之中。除此之外,还存在着大量的“标题党新闻”、避重就轻的“膨化新闻”、将小众兴趣大众化的新闻。
尽管“伪新闻”所报道的对象是真实存在的,但若以新闻价值的标准去评判,几无报道的必要。从本质上看,“伪新闻”要么将不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当作有新闻价值的新闻事实加以报道,要么夸大或消减新闻事实的新闻价值——表现为将新闻价值小的新闻事实当作新闻价值大的加以报道,或者将新闻价值大的事实的某些部分、环节、侧面等遮蔽起来,削减其新闻价值。⑧“伪新闻”的大量存在,是对新闻真实的严重背离,也损害了新闻价值的真正实现。按理说,新闻报道既要反映个别事实的整体真实,也要反映个别事实所在环境的整体真实情况,特别是要反映出个别事实所在环境的主导真实、主流真实情况,这样,才能让人们了解一个真实的事实世界,从而体现出新闻的特有价值。“伪新闻”或许符合“具体真实”、“微观真实”、“部分真实”,然而其对新闻报道与新闻价值之间关系的肆意扭曲、操控却影响着“领域真实”、“整体真实”和“宏观真实”的实现。⑨
若从受众的角度来看,在版面、栏目、节目等传播资源相对稳定的情况下,“伪新闻”的广泛存在意味着真新闻被遮蔽、挤压和忽视,它们构筑起一种歪曲客观世界的“拟态环境”,大量消耗着人们的时间、精力和注意力,不利于人们对客观真实世界的了解和把握。
(三)新闻报道理念、方法发生变化
新闻漂移的另一种主要表现在于:职业新闻的客观理念受到冲击,新闻的报道方法、写作方法、叙事方法发生了一些不正常的变形。新闻报道的产生,是新闻生产主体将外在的、客观的事实符号化为文本、节目的过程。经过长期的实践与探索,新闻业逐渐形成了以客观、全面、公正等为代表的专业新闻理念。事实证明,这些理念及其相应的方法总体上有利于事实真实的呈现。但从现实情况来看,这样的理念、方法在当下新闻报道中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正在经受着严峻的冲击和考验。
事实与价值、新闻与观点的自觉分离,是新闻生产应当遵循的重要原则和方法。然而,多种因素作用下,在当前的一些新闻报道中,言论与新闻、观点与事实之间存在着较为严重的相互搅扰状况,新闻作品中观点与事实杂糅的情况越来越普遍,出现了越来越多事实信息与意见信息“浑然一体”的新闻。这种新闻生产、写作模式的扩张与蔓延,使得新闻真实性、客观性都会受到冲击,人们全面、客观和相对独立地认识事实及所处现实世界变得越来越困难。
新闻报道与客观事实是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新闻报道符合客观事实本来的样貌、发展逻辑,是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但在当下新闻报道中,这种基本的新闻生产与写作要求似乎受到挑战。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新闻不像新闻,更像文学作品,新闻作品中故事性、虚构性成分日益增多,对讲故事的强调使得事实在新闻作品中日益被冲淡;新闻核实的传统正逐渐丧失,新闻记者、编辑经常以随意性的、主观性的臆测来写作和编辑新闻,以至于新闻报道、文本呈现出来的样貌、发展逻辑与客观事实本身的样貌、发展逻辑并不一致,甚至存在着相当大的出入。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主观色彩过于浓厚的新闻报道与写作方法,不仅在新闻实践中存在,而且在学术界也受到一些学者的呼应或推崇。⑩事实上,不论是观点与事实的杂糅,还是新闻文学化、故事化,都是对新闻真实这一基本原则的背离和违逆,是典型的“塑造真实”和“建构真实”,而“不管由于什么原因塑造出来的所谓新闻真实、建构出来的所谓新闻真实,都是对新闻真实的污染或玷污,都必然会影响和破坏新闻本体功能——信息功能——的正常发挥”。[11]总的来看,不论是新闻和言论的比例失调,还是“伪新闻”现象的日益泛滥,抑或是新闻报道专业理念、方法所受到的冲击,均反映出新闻报道对新闻事实本位的偏离,新闻漂移成为越发严重的、已影响到整个新闻生态且亟待解决的重要现实问题。
二、新闻漂移的现实根源
新闻漂移现象的加剧,有其现实根源,而非偶发现象。新闻漂移是文本世界与事实世界的脱离和割裂,这种脱离和割裂发生于文本世界和事实世界的中间环节,亦即新闻生产主体的生产过程之中。因而,对新闻漂移现象根源的寻索离不开对新闻生产主体的审视。如果以职业新闻生产主体为基本对象来考察新闻漂移现象,会发现其形成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新闻本位观念的淡化
新闻漂移现象与新闻本位观念的缺失、淡化存在着必然的联系。新闻观念对于新闻活动的影响是普遍的,不论是宏观意义上的新闻变革,还是微观意义上的新闻采访与报道,每一种新闻活动的背后,如果仔细分析的话,总能寻索出一种观念的原型,换言之,即“任何自觉的新闻活动的背后都有某种观念作为支撑”。[12]新闻漂移现象的产生,存在着深刻的观念根源。
当前实际存在着多种新闻观念,诸如偏重宣传的新闻观念、偏重商业利益的新闻观念、强调公共利益的专业新闻观念,以及因应新兴媒介环境而生的民众新闻观念等。[13]不同的观念引导、规范下会形成不同的新闻生产实践。与专业新闻观念揭示事实、传播真相的新闻本位观不同,宣传新闻观念和商业新闻观念则“放弃了新闻本位这一新闻活动中最重要的观念和做法,以新闻之外的某个目标为本位,把新闻当作实现这个目标的手段和工具,实质上就是以工具理性作为对待新闻活动的根本理性”。[14]宣传新闻观念、商业新闻观念的上述特性使得其一旦被用以指导新闻实践,便意味着新闻价值的偏离,职业新闻生产主体对新闻延伸价值的关注将会超过对新闻信息价值、本位价值的关注,[15]这就有可能造成新闻的漂移。
就现实情况来说,在我国的新闻观念体系中,宣传新闻观念一直居于主导地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业新闻观念对职业新闻生产活动的影响也日益加大,而新闻专业观念更多的是理想主义的口号。这种情况下,新闻本位观念相对边缘化就在所难免。人们懂得,“不同的新闻观念带来不同的新闻实践,一定的新闻实践总以一定的新闻观念做指导”。[16]新闻本位观念在新闻观念体系边缘化的结构性特征,意味着宣传性目的、商业性目的常常是职业新闻主体优先考虑的因素,当宣传目的、商业目的与揭示事实、传播真相之间发生冲突时,宣传目的、商业目的靠前,揭示事实、传播真相靠后,是现实中的常见选择。
以此来看,以新闻对事实的偏移或背离为核心特征的新闻漂移,是新闻本位观念缺失、淡化的现实反映,而专业新闻观念的相对边缘化地位,构成了新闻漂移现象的观念性根源。
(二)新闻认识上存在错位
新闻漂移现象还与新闻生产主体认识上的错位有关。前文提及,宣传新闻观念在我国一直居于主导地位,摆在中国建制性新闻媒体面前的最重要任务是宣传工作和舆论引导。事实上,舆论引导、宣传为主并没有什么错或不应该,但问题在于,新闻媒体对于如何开展舆论引导和宣传工作存在着一些偏差性的认识和理解。
这首先表现在对传播形式的错误理解上,认为舆论引导和宣传工作就是一味的、直接的意见引导,而忽视了新闻舆论引导的主导方式,是通过报道新闻事实来实现引导。在这种认识的作用下,新闻工作中存在着大量脱离具体事实的意见性、观点性文章,这些文章往往文风雷同、千篇一律,将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幻化为满是教导性口吻和灌输式风格的解释与说教。从表面上看,这些意见、观点是在解读和阐释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努力做好宣传工作,完成好舆论引导任务,而当这些意见、观点充斥新闻版面、节目,以至于形成言论膨胀时,就意味着上述宣传行为一定程度上背离了新闻传播规律,忽视了受众接收时的心理,以至于意见、观点沦为孤芳自赏式的自说自话,甚至引发受众的抵触情绪和反感心理。
对于舆论引导和宣传工作的错位认识还表现在对于正面宣传的偏差性理解上,认为正面宣传就是仅仅报道好的、正面的、功绩性的事实,而不报道阴暗的、负面的、问题性的事实。有学者指出,“谈及把宣传成就与反映问题结合起来,许多同志内心深处有一个‘怕’字,担心讲问题会影响人民群众对形势的看法和全局的把握,影响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心以及对我们所追求的目标的信念,并影响社会的稳定”,这使得我们的媒体上常常是“莺歌燕舞,花好月圆,全是捷报喜讯,没有一点儿坏消息”。[17]事实上,对正面宣传、正面报道的考量更多地要从是否有利于长远发展、是否有利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对负面事实的报道,只要符合正确的舆论导向,自然也可以起到‘鼓舞’与‘启迪’的作用,自然也属于正面报道”。[18]上述对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的理解与认识,缺少一种科学的、辩证的眼光,背后其实往往是政治正确的思维习惯在作祟,就像有人所说,“不少宣传者对宣传的理解尚未在‘意识形态’上脱敏,没有把宣传真正视为由科学逻辑规定的问题,而是习惯从政治正确的角度去理解宣传。宣传需要政治正确,但不是仅靠政治正确就可以全面解决的,有效的宣传离不开科学逻辑的支撑”。[19](三)新兴媒介环境的影响
技术变革所引发的新兴媒介环境、传播生态,也是新闻漂移现象泛滥的外部因素。互联网技术的迅速普及和发展,使得新闻传播活动发生了深刻的改变,单一的职业新闻传播主体逐渐演化为包括职业新闻传播主体、民众个体新闻传播主体等在内的多元化新闻传播主体结构,[20]个体的传播自由被激活,民众新闻成为越发重要的新闻样态并对职业新闻活动产生重要影响,这是造成新闻漂移现象泛滥的重要条件。
民众新闻的兴起,对职业新闻活动造成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一方面,越来越多的民众性的、参与性的元素融入到职业新闻活动之中,推动、倒逼着职业新闻活动的升级、进步;另一方面,民众新闻的兴起,个人表达自由的激活,某种程度上意味着“新闻”的边界在日渐模糊、消失,情绪化、意见化的传播活动正逐步挤压着事实性、客观性新闻活动的生存空间。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当下中国的网络舆论场体现出‘后真相’的特征:成见在前、事实在后,情绪在前、客观在后,话语在前、真相在后,态度在前、认知在后”。[21]事实上,这种特征背后隐含着互联网时代内在的传播逻辑:越是情绪化的、带有鲜明观点性的报道,越容易引发民众共鸣,从而获得更大的传播力。此种语境下,职业新闻活动也在某种程度上呈现出轻真相重故事、小事实大言论、弱信息强情绪的倾向,越来越多的专业新闻媒体将价值性、观点性的元素提炼至标题,融入新闻报道,越来越多的专业新闻媒体受自媒体故事化叙事模式的影响,重返新新闻主义[22],将新闻文学化、故事化以迎合受众,从而获取更大的注意力和影响力。
新兴技术环境造成职业新闻主体轻视事实的状况,还表现在核实传统的弱化。通过核实来追求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准确性,是职业新闻生产的内在要求和长期传统,“在追求时效性的大众传播时代,新闻的延迟性是新闻专业主义存在的前提,尽管有时效性的要求,但新闻专业主义者以最快的速度选择那些他们认为合适的新闻加以核实与报道”。[23]然而,互联网技术重塑了传播的时空格局,也重新定义了人们的新闻时空观念。在当前媒介环境中,速度与煽情降低了对“事实”和“准确”的追求,[24]记者们往往没有时间进行严谨和全面的核实,查证渐渐成为一种“策略性仪式”,[25]而当用于核实的时间、精力、资源减少时,即意味着想象与建构在新闻报道中发生的可能性越大,呈现于受众面前的新闻与事实之间的距离越远。
(四)各种社会力量的干涉
除了新闻技术环境所带来的影响之外,各种社会力量的干涉也是导致新闻漂移现象的重要外部因素。职业新闻生产、职业新闻活动并不是孤立的、隔绝的,其内置于相互交织的社会关系之中,运行于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之中,总要受到各种各样外在力量的影响与干涉,这些干涉影响着职业新闻主体具体的新闻生产传播行为,经常会导致新闻漂移现象尤其是“伪新闻”现象的发生。
政治主体、商业主体是影响职业新闻活动的重要外部力量,政治主体常常会基于统治需求选择遮蔽掉一些与己不利的事实,造成一些新闻价值大的事实得不到报道,或者被淡化报道;商业主体则以利益为交换,干涉具体的新闻选择,将商业价值置于新闻价值之上,[26]政治主体、商业主体的干涉常常渗透、浸润到新闻编辑室内部,从而形成对新闻生产活动的控制和影响。通常而言,新闻编辑室内部会存在着多种力量的博弈与斗争,这些斗争表现在“报与不报、怎么报道以及报道什么等方面的冲突,这些冲突的背后是基于政府管制的思考、基于新闻价值判断以及基于市场逻辑的判断”,[27]专业标准仅仅是影响新闻价值判断多种因素中的一种,政府管制方面的因素以及经济利益的因素常常会干扰专业理念,从而使得有新闻价值甚至有重大价值的事情得不到报道,而没有新闻价值的事实反而成了新闻,新闻价值小的事实反而以重大新闻的面貌呈现出来。极端情况下,个别商业组织为了自身利益,甚至有可能捏造事实、策划和制造新闻。
除了政治主体、商业主体,社会关系、人情关系也是造成新闻漂移的影响因素。建立于编辑、记者个体基础上的人情、社会关系以更为隐蔽的方式构成重要的新闻生产惯习,例如编辑、记者与固定化消息来源之间的关系,“由于存在记者固定跑某类新闻的传统,于是一些机构或权威的消息来源和记者形成了朋友式的合作关系,固定的消息来源可能出于自身利益而操纵媒介的行为,可能使记者得到的信息和判断与事实产生偏差”,[28]从固定化消息来源到编辑、记者,事实的新闻价值通过人情关系、社会关系链条得以自由放大或缩小,“伪新闻”由此而源源不断地产生。
三、如何应对新闻漂移现象
考察新闻漂移的表现,分析新闻漂移现象的成因,目的在于有效应对漂移现象、减少漂移现象。从本质上看,新闻漂移意味着事实世界与文本世界之间逻辑关联的扭曲,亦即经由新闻生产者建立起来的“拟态环境”与客观现实之间存在着相当的出入,新闻报道无法准确、真实、全面反映现实世界。我们认为,要解决越发严峻的新闻漂移现象,最根本的在于职业新闻活动应该回归新闻本位,坚守新闻精神,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指引下,以实事求是的方式实现正确的舆论引导。
(一)回归事实本位
解决职业新闻活动中的新闻漂移现象,首先要做的便是在新闻报道、新闻言论中将新闻事实奉为基本圭臬,重回新闻的事实本位。当然,“多元新闻观念是可以共存的,但最根本的是坚持新闻本位这个大前提,按照新闻传播规律办事”。[29]对于职业新闻传播主体而言,只有树立新闻的事实本位观念,时刻以再现真实作为新闻生产的行为准则,才能使新闻活动行走在一条正确的、健康的道路上,“如果本末倒置,建构真实、塑造真实、设置真实,不仅违背现代新闻观念,背离新闻传播规律,也必然会造就一个虚假的社会信息环境”。[30]新闻本质上是一种事实信息,新闻活动的根本任务在于揭露事实、传播真相。如果新闻不再以事实为源、以事实为重,那就离开了它的根本,离开了它的本位,那就意味着新闻不再是新闻。实际上,也正是在揭露、传播真相的过程中,新闻监测环境、守望社会、服务人民的功能与目的才能得以实现,社会公众的知情权才能满足,其社会公共行为才有切实可靠的信息参照基础。就像徐宝璜在其《新闻学纲要》中说的那样,“舆论之以正确详细之事实为根据者,必属健全,若所根据者并非事实,则健全之舆论无望矣。新闻纸者,最能常以关于各种问题之消息,供给社会者也。舆论之根据,实在其掌握中。如以新闻相供给,则社会有正当之根据,自发生正当之舆论,诸事自可得正当之解决。若所供给者为非新闻,则舆论之根基既已动摇,健全何有?” [31]新闻之真实、准确是实现新闻社会功能、社会价值的基础,而在新闻漂移严重的状况下,则很难实现新闻特有的社会功能与社会价值。
回归事实本位,意味着专业新闻媒体在新闻活动中务必要遵守新闻传播规律,实现真实报道,呈现真实图景,重建事实与报道、事实与言论之间紧密的、应有的逻辑关联。
进一步说,就是要切实贯彻落实习近平所说的,“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要根据事实来描述事实,既准确报道个别事实,又从宏观上把握和反映事件或事物的全貌。舆论监督和正面宣传是统一的。新闻媒体要直面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直面社会丑恶现象,激浊扬清、针砭时弊,同时发表批评性报道要事实准确,分析客观”。[32]习近平高度概括了尊重新闻传播规律的内涵,并为回归事实本位指明了方法与路径——专业新闻媒体要坚持“具体真实”与“整体真实”的统一,既要以客观、全面、真实的专业理念准确反映具体事件的真实,还要“用全面的、联系的、变化的视野和观念观察社会、认识社会、反映社会和呈现社会,要注意处理不同性质、类型、层次的社会事实之间的关系,努力通过新闻方式将一定社会历史时空范围内的主导、主流的真实情况反映、呈现在社会大众面前,从而使人们至少在新闻视野中、新闻层次上,对社会有一个大致真实、全面的认知”。[33]事实上,中国新闻界近年来开展的“三贴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以及“走转改”(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便是尊重新闻规律的具体落实,类似的有助于回归现实世界、认清客观事实的做法应当进一步坚持下去。
(二)坚守新闻精神
应对新闻漂移现象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包括控制主体、职业新闻机构以及从事具体新闻传播活动的新闻工作者在内的多种力量的共同努力。从个体的角度来看,要减少新闻漂移现象的发生,要从提高职业新闻工作者的专业素养、坚守新闻精神着手。
事实上,新闻漂移现象并非抽象的,而是具体的,表现在“伪新闻”中,反映于缺乏事实根据的言论中,呈现在事实与观点、情感杂糅的报道中,而生产、制造出这些言论和报道的,是具体的媒体,具体的记者、编辑。因而,只有提高新闻工作者的专业素养,坚守职业新闻活动中长久以来形成的新闻精神,才能在最基本的个体工作层面有效避免和减少新闻漂移现象。
具体而言,新闻精神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求实为本的科学精神;二是正义至上的人文精神;三是和谐为美的自由精神。[34]这三条新闻精神是内在统一的,最为根本的一条便在于求实为本的科学精神,因为这是新闻得以存在的命脉。事实上,我们所提倡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就是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相统一的新闻观,说简单点,就是实事求是的新闻观。因此,新闻工作者在新闻生产过程中,要像对待科学一样对待新闻,时刻以事实为本,把事实在先、新闻在后,事实在先、言论在后作为一切新闻工作的根本准则,以客观、理性的方式把事实本身说清楚,“而不是用传播者或者其他主体的情感化语言解释事实,也不是用传播者自以为是的看法分析事实”。[35]坚守求实为本的科学精神,还意味着职业新闻工作者要采用科学的方法去调查真相、获取事实。诚如有学者所说,“一个好的记者和好的编辑与科研工作者一样是老老实实地调查研究分析,得出真实的结论,而绝不能不顾事实,哗众取宠”。[36]事实上,以科学的态度对待新闻事实,也是习近平对新闻工作者的要求,早在2006年,习近平就提出:“要贵耳重目,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深入调查研究,用事实说话。” [37]这意味着,新闻工作者应当发扬实事求是的精神,不断培养客观、全面、深入调查和采集新闻信息的能力,以专业的、科学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对待客观世界、事实世界,而不是偏听偏信,不做深入调查研究,去生产和传播片面的,甚至是虚假、错误的新闻信息,[38]也不是不以事实为基础,去大量表达仿若空中楼阁般虚无缥缈的、无事实根基的、缺少逻辑基础的言论和观点。
除此之外,新闻工作者还应当像科学家一样时刻保持着怀疑精神,以怀疑的态度去审视新闻事实之有无、新闻价值之大小、观点言论之意义,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减少“伪新闻”现象的发生,排除僵化的、空洞的言论,合理化新闻与言论在新闻活动中的比例,从而遏制新闻漂移现象的泛滥。
四、余论
新闻漂移是笔者结合当下职业新闻活动的现实状况而提出的一个描述性概念,目的在于引起人们对这种背离新闻本位、背离新闻精神现象的关注。就实际来看,新闻漂移现象已经相当严重,如果不能及时纠正,必然会危害到新闻业的健康发展。而就当前新闻工作的使命而言,会直接影响新闻舆论引导的有效实现。
引导舆论的关键是对正确舆论的认定,是对正确方法的选择,是对“时度效”的把握,[39]而绝非去遮蔽事实、隐藏真相。事实上,传播事实和舆论引导非但不矛盾,相反,对于事实的传播是实现正确舆论引导的基础性和前提性条件,只有确保事实与真相的自由流通,才有可能形成稳固的、有事实基础的、正确的意见、言论和观点,才更有利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利益,才更有助于相关问题的有效解决,也才能够产生更广泛、深入的社会正面效应。
新闻漂移现象的治理、新闻事实本位的回归,从更广阔的视野来看,又绝不仅仅是新闻媒体、新闻舆论工作者的事,而是整个国家和社会的事。因而,若要有效减少新闻漂移现象,还需要政府严格遵循新闻传播规律来管理、引导新闻传播活动,做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社会公众也要努力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新闻素养,实事求是地传播新闻信息,理性冷静地发表观点意见。正如前文所说,消减新闻漂移现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政府、职业新闻主体、社会公众三者共同努力以形成合力,推动新闻业回归事实本位,才有可能有效遏制新闻漂移现象,也才有可能实现正确的舆论引导。■
①从语词的原初意义看,“漂移”常被用来描述一种物理现象,《韦氏大学词典》(Merriam-Webster's Collegiate? Dictionary)对“漂移”(drift)的解释主要是(1)?to become driven or carried along (as by a current of waterwind, or air)?;(2)?to move or float smoothly and effortlessly(参见Merriam-Webster’s Collegiate Dictionary[M]. Merriam-Webster, 3811996),译为中文主要是指“物体在风、水或空气的驱动下,平稳的、自在的漂浮或移动”。
②[美]卡斯珀·约斯特著,王海译:《新闻学原理》第25页,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③张志安、曹艳辉:《新媒体环境下中国调查记者行业生态变化报告》,《现代传播》2017年第11期
④[美]汉娜·阿伦特著,王寅丽、张立立译:《过去与未来之间》第222页,译林出版社2011年版
⑤王梦笛:《浅析科学精神在当下新闻评论中的缺失及对策》,《新闻世界》2014年第4期
⑥胡沈明、杨悦:《转型期新闻评论表达中的问题研究》,《新闻界》2016年第2期
⑦[美]比尔·科瓦奇、汤姆·罗森斯蒂尔著:《新闻的十大基本原则:新闻从业者须知和公众的期待》第42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⑧杨保军、朱立芳:《伪新闻:虚假新闻的“隐存者”》,《新闻记者》2015年第8期
⑨参见杨保军:《统一性: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新闻真实观的典型特征》,《新闻大学》2018年第1期
⑩相关文献可参阅:李智:《对新闻事实的一种建构主义解读——兼对客观性新闻报道辩证》,《现代传播》2014年第11期;陆晔:《文学新闻:特征、文化价值与技术驱动的未来》,《新闻记者》2018年第5期;陈佼佼:《网络时代新闻写作故事化的特点及策略——以〈中国青年报〉为例》,《传媒》2017年第22期等
[11]杨保军:《新闻真实需要回到“再现真实”》,《新闻记者》2016年第9期
[12]涂凌波:《“走向世界”的中国人及其新闻观念:关于19世纪报纸的一种叙述》,《国际新闻界》2015年第6期
[13]杨保军:《民众新闻观念的实质及其可能影响》,《编辑之友》2015年第10期
[14]杨保军著:《新闻观念论》第59页,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15]新闻的本位价值是新闻作为一种纯粹事实信息的直接价值,是新闻第一位的、最基本的价值;新闻的延伸价值是从新闻的本位价值延伸出来的各种其他价值,是新闻的间接价值,包括政治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舆论价值等。
[16]胡钰:《重视新闻观念的研究》,《新闻与写作》2017年第3期
[17]张小平、蔡惠福:《融入问题:强化正面宣传效果重要而可行的路径》,《现代传播》2017年第6期
[18]张勇锋:《舆论引导的中国范式与路径——“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新探》,《现代传播》2011年第9期
[19]张涛甫:《传播格局转型与新宣传》,《现代传播》2017年第7期
[20]参见杨保军:《“共”时代的开创——试论新闻传播主体“三元”类型结构形成的新闻学意义》,《新闻记者》2013年第12期
[21]张华:《“后真相”时代的中国新闻业》,《新闻大学》2017年第3期
[22]新新闻主义是出现在上世纪60年代美国的一种新闻思潮,其主张运用文学性的方式写作新闻,要求在写作过程中“利用写小说的技巧,把重点放在写作风格和描写方面”(参见[美]迈克尔·埃默里、埃德温·埃默里著,展江译:《美国新闻史:大众传播媒介解释史》第437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3]南塬飞雪、胡翼青:《后真相时代新闻专业主义的危机》,《青年记者》2017年6月上
[24]李艳红:《重塑专业还是远离专业?——从伦理和评价维度解析网络新闻业的职业模式》,《新闻记者》2013年第2期
[25]年度虚假新闻研究课题组:《2017年虚假新闻研究报告》,《新闻记者》2018年第1期
[26]杨保军、朱立芳:《伪新闻:虚假新闻的“隐存者”》,《新闻记者》2015年第8期
[27]吴飞著:《新闻专业主义研究》第285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8]杨雨丹:《新闻惯习的产生与生产——惯习视角下的新闻生产》,《国际新闻界》2009年第11期
[29]杨保军、朱立芳:《伪新闻:虚假新闻的“隐存者”》,《新闻记者》2015年第8期
[30]杨保军:《新闻真实需要回到“再现真实”》,《新闻记者》2016年第9期
[31]徐宝璜:《新闻学纲要》第3页,上海书店出版社2011年版
[32]《习近平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坚持正确方向创新方法手段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引导力》,《人民日报》2016年2月20日
[33]杨保军:《统一性: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新闻真实观的典型特征》,《新闻大学》2018年第1期
[34]杨保军著:《新闻精神论》第30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5]杨保军著:《新闻精神论》第60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6]陈汝东著:《传播伦理学》第137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7]习近平:《对驻浙中央新闻单位全体新闻工作者的讲话》,《浙江日报》2006年7月22日
[38]雷跃捷:《习近平新闻舆论观的四个基本特征》,《现代传播》2017年第10期
[39]“时度效”是习近平2016年2月19日主持召开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提出的舆论引导思想,他在会上指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要抓住时机、把握节奏、讲究策略,从时度效着力,体现时度效要求(参见《习近平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坚持正确方向创新方法手段,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人民日报》2016年2月20日第1版)。
杨保军系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中心研究员;李泓江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研究生。本文为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中心项目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