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目录
  • 51页
  • 52页
  • 53页
  • 54页
  • 55页
  • 56页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下一篇
学院文化: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基
■张昆
  【本文提要】新闻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诸多的要素,包括人力资源、物理空间、实验设施、实践基地,还有学院的整体氛围或学习环境。学院文化是新闻专业人才的培养基。它在提升学生的道德、塑造良好的情操、强化专业精神和责任意识、营造学习氛围及增强对学院、专业的认同感方面具有重要的影响。要建设好学院文化,必须统筹兼顾、综合施策:弘扬历史传统,丰富精神文化,引领学习风尚,提升行为文明。
  【关键词】学院文化 校园文化 新闻教育
  【中图分类号】G210
  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是新闻院系的基本职能,但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这个系统工程涉及诸多的要素,不仅包括人力资源、物理空间、实验设施、实践基地,更重要的还有学院的整体氛围或学习环境。长期以来,在新闻院系的建设和传媒专业人才培养方面,人们习惯于重视物质条件和硬件设施的改良,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院的文化软环境或学习氛围的营造,以至于在人才培养方面难以达到预期目标。眼下当务之急,是改变观念,以学院文化建设为抓手,把环境和氛围的改善提升到战略的高度。
  
一、文化、校园文化与学院文化
  在社会科学领域,大概没有比对文化的理解更加众说纷纭的了。在中国古代,文化的含义具有文治与教化两个方面的内涵。《易·贲》曰:“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关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孔颖达对此解释说:“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者,言圣人观察人文,则诗书礼乐之谓,当法此教而化成天下也。” ①在西方,文化一词来源于拉丁文culture,原意为对土地的耕耘和对植物的栽培,以后引申为对人的身体和精神两方面的培养。中国人在19世纪把这个含义从日文转译过来。②广义的文化指的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而狭义的文化则是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有时又专指教育、科学、文学、艺术、卫生、体育等方面的知识与设施,以与世界观、政治思想、道德等意识形态相区别。③从本质上讲,文化是人类历史长期积淀的成果,是一种历史现象,它寄生于物质之中,又游离于物质之外;既存在于历史之中,又能够延续于今天与未来。文化的本质功能在于化成,即对人的教化。
  人类的文化包罗万象。在特定地区或国家,除了主流文化或综合文化之外,还有非主流的次文化或亚文化。它们与主流文化相对应,属于一种局部或某个特定集体的文化现象。这种次文化或亚文化,不仅拥有与主流文化相同的文化精神,也有自己独特的价值与理念。校园文化就是一种典型的亚文化或次文化。校园文化(本处的校园文化系指大学校园,下同)以大学校园为空间边界,以学生和教职工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核心,以服务人才培养为主要导向,以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为主要建设内容,以学术理想和校园文明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它主要表现为包括第二课堂在内的课外活动、各种各类的学生社团、社会实践,校园的文化体育设施、文化氛围,学校的历史文化积淀和学术传统等,其中最能体现校园文化本质特征的是校园的风气和大学精神。这种校园文化是社会总体文化的一部分,但又显示出自己独特的个性特征,对于在校大学生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学院文化则是校园文化之下的二级次文化或亚文化现象。它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共同的大学精神、学术氛围下,学院作为一个亚文化的主体,除了拥有校园主流文化的基因和脉络外,还具有自己学科、专业性的特色。学院文化在一定的程度上由校园文化所决定,但学院文化的发展和繁荣会在更大的程度上丰富校园文化的内涵,增强校园文化的活力。一所大学由不同的学科、学院组成,每个学院都有不同的研究方向和历史传承,其培养的学生的基本规格和最终归属也不尽相同。各学院学生的多样化的精彩表现,一方面取决于不同的课程体系、不同的师承及不同的实践历练;另一方面,不同的学院文化、专业精神的熏陶也有着重要的影响。正如法学院沉浸在公正、法治与独立的精神之中,新闻学院的学院文化所敬仰的则是真实、公平和自由的精神。新闻学院的学院文化还有一个重要的特色,那就是强烈的现实性,即对现实的关注。一直以来,大学被视为象牙之塔,研究远离俗世的形而上的学问。新闻传播学院与其他注重基础研究的学院不同,它关注现实社会的变动,研究变动的信息如何传播,以致怎样引发社会的适应和变迁?新闻学院的学生有梦想,但是他们更关注脚下的土地。还有一点是学院文化的包容性。一个学院是一个小的天地、小的宇宙。宇宙的多样性同样体现在学院的文化之中。一个问题、一个现象,存在着不同的解释、不同的见解;一门学科,也会有不同的流派、不同的风格。新闻传播学科历史既短,又是学习、借鉴其他学科融合而成,所以在学缘、理念、方法等方面,异彩纷呈。这自然会影响到学院的文化精神,使得多元包容成为学院文化的重要内核。
  学院文化与校园文化在逻辑上属于种属关系,其结构和功能十分相似。虽然两者在空间与内涵上不尽相同,但在以文化成,文化育人方面,则是完全一致的。学院文化整体可以细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四个方面,与校园文化基本相同。物质文化,涉及到学院的物理空间、公共领域、实验设施、景观安排等;制度文化涉及到学院的制度设计、院训院规、质量规格、学籍管理等;精神文化则指学院的历史文化基因、办学传统、专业精神和职业理想;行为文化则与学生未来的职业相关,在社团活动、社会实践和专业实习中,以职业传媒人的行为模式为榜样,自觉地扮演好未来的职业角色,履行社会责任。
  在新闻传播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学院文化比起校园文化来其作用与影响更加直接。所以,为了培养一流的新闻传播专业人才,加强校园文化和学院文化建设是十分必要的。但是观察当下的新闻传播教育界,学院文化建设却正是新闻教育最大的短板。根据水桶理论,水桶最大的容量取决于最低的那块板子的高度。反思今天的新闻传播教育,有两个问题值得注意。其一,过于重视硬件投入,忽略了软件建设。重视大楼建设、设备的更新,在这方面不惜重金,以提高档次,却忽视了学院文化和专业精神的熏陶。其二,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注意大学共同的精神熔铸,而忽视了学院学科的文化建设。每个大学都注意编修校史、锤炼校训、设计校徽,组建学生社团,强化第二课堂,活跃校园文化体育活动等,可对于学院学部层面的文化精神,却没有足够的投入。以至于在文化建设方面,重整体而轻个体,有全局而没有局部。因此,大学的学生越来越多,学院的规模也越来越大,但是学生对专业的认同、对学院的归属感却没有随之提高,甚至有所下降。这一倾向,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
  
二、学院文化是专业人才的培养基
  学院文化是专业人才养成的培养基。培养基(Medium)是一个生物学的名词。它指的是供微生物、植物组织和动物组织生长和维持用的人工配制的养料,一般都含有碳水化合物、含氮物质、无机盐(包括微量元素)以及维生素和水等。不同的生物及其在不同的生长阶段都需要不同的培养基。人们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新的营养物质。用培养基来比喻学院文化,我认为是比较贴切的。因为两者都是人的主观意识的产物,都是经过人的努力营造出的适宜生长的一个小环境。这种环境对于学生的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华中科技大学的哲学教授涂又光在人才培养方面提出了著名的“泡菜理论”。他把校园文化比喻为泡菜汤。在他看来,泡菜的味道主要取决于泡菜汤。虽然泡菜的原料、制作工艺、保存方式、环境温度等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决定泡菜的质量,但是真正决定泡菜口感风味而又不易为人所模仿的却是泡菜汤。校园文化环境犹如泡菜汤,它深深地影响和决定了浸泡其中的学生们,型塑着他们的人格和个性,熔铸了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事风格。好的校园环境如同一缸好汤,学生进了这个环境,好比泡菜原料投入汤料之中,就会潜移默化,时间一长就会产生化学反应,最终形成人格健全、身体强健、学富五车、能力卓越的高级专业人才。涂又光的泡菜理论主要是就学校文化、校园文化而言的。但是学院是学校的组成部分,是学校大系统的子系统。所以这个理论同样也适用于学院的文化建设。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对于育人环境的关注不是始自于今天。早在两千多年前,孟子的母亲就知道环境对孩子成长的意义,所以她一而再再而三地择地而居。荀子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泥,与之皆黑。”“故君子居必择乡,游比就土,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 ④南北朝时学者颜之推则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 ⑤古人所强调的环境与今天我们所说的校园文化、学院文化大体上是相通或是相近的。从古人的论述来看,环境或学院文化对学生的影响,不是暴风骤雨式的,而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置身于学院特有的文化氛围中,不知不觉之间,就打上了学院的烙印,内化了学院的精神,植入了职业的梦想。
  一般而言,学院文化对学生成长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如下途径:
  第一,提升学生的道德。大学教育不仅在于灌输知识,建构完善的知识与能力结构,更重要的在于完善学生的人格,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准。经过大学阶段的教育,经过学院文化的渗透和浸泡,学生不仅会成为一个有知识、有文化的人,更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不仅适应社会一般的道德规范,体现出大家普遍推崇的道德品质,如诚实、勤劳、公道、正直等,而且在自身专业所对应的行业领域,也有较高的道德素养,如真实、公正、平衡等。这是学生进入职场前的必要准备。
  第二,塑造良好的情操。情操常被人们视为一种高级的感情。通常指几种情绪以某一事物为对象结合而成的一种复杂的、有组织的、比较稳定的情感倾向,如求知欲、爱国心、悲悯、慷慨等。在心理学界,还有人把情操分为理智感、道德感和美感三种。良好的情操是人们普遍的追求。峻青在其《秋色赋·傲霜篇》中说:“然而我更爱的却还是那傲霜斗雪不怕寒冷不畏强暴的高尚情操和斗争精神。”对于一个职业传媒人而言,良好的情操更是不可缺少的。在浓郁的学院文化的浸润之中,未来的传媒人逐渐地养成了健康、积极、稳定的高级情感,从而为将来的职业生涯注入了正能量。
  第三,强化专业精神和责任意识。学院文化的重要特色之一,就是学科与专业的特质。不同的学院有不同的专业特质,因而有不同的学院文化,经受学院文化培养基浸泡的莘莘学子,也会因此具备不同的专业精神和职业梦想。职业传媒人常被公众誉为“无冕之王”,是社会环境的守望者,党和人民的喉舌,因而承担了重要的历史使命。新闻传播事关社会稳定、文化传承和信息安全,所以职业传媒人责任重于泰山。没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没有对新闻专业的执着追求,对国家、对公众的期待没有正确的体认,传媒人将难以回应社会的需求、满足公众的期待。
  第四,营造学习氛围。每个人都处在不同的学习状态中,但是学习的绩效大不相同。这种绩效固然与个体的精神状态、学习的积极性直接相关,但最重要的影响因素还是学习的氛围。中国古人讲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某个特定的群体或特定的空间,大家彼此都喜爱学习,以学习为乐事,洋溢着爱学、乐学的氛围,在这个环境下,你即使想轻松些,想放松地玩一玩,都很难。在武汉地区高校,流行着这么一句话:“学在华工,玩在武大,爱在华师。”这句话不一定正确,甚至有些绝对化,但是不少学生、家长最终选择华工(华中科技大学),就是因为这里的学风好。好学的氛围、追求真知的冲动、对真理的热爱、对探索的痴迷、学风的严谨、思维的张力,会使置身其间的每个学生静下心来,潜心学习,追求上进。
  第五,增强对学院与专业的认同感。笔者在前面说过,随着高校的扩招,各新闻院系的招生规模在持续地扩大,尤其是一般院校。同时,由于近年来网络媒体的崛起,传统媒体处于低迷甚至萎缩的状态,学生们对传媒行业的前景不再乐观,对传媒专业的认同度开始下降。在这个背景下,新闻院系招生面临着困难,第一志愿考生所占比例逐年下降。非第一志愿生或调剂生来到新闻学院,对专业的兴趣缺乏,学习动力不足,因而对学院的归属感较弱。于是学生普遍不稳定,一旦面临第二次专业选择,不少新闻学院面临着学生出走潮。要解决这个问题,也只有从学院文化建设着手,营造专业氛围,描绘职业梦想,增强学院学科的光荣感归属感;组建富有活力的专业社团,开展充满魅力的实践活动,吸引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升学生对专业的认同。
  
三、建设学院文化的路径
  如前所述,文化的主要功能是教化。学院文化及其所营造的氛围,是专业人才的培养基。所以,在大学教育阶段,仅有社会主流文化、校园文化是不够的,学院文化是人才养成不可缺少的精神环境。我们不能满足于物质投入的增加,物质上的丰富不能解决精神上的贫困。事实上我们目前面临的正是学院文化建设方面的短板。人们看到的是有学校文化、没有学院文化;有校史无院史;有校歌、有校训、有校徽,学院层面几乎完全没有这些表征学院精神的载体。在这个背景下,学生只知有学校,不知有学院;只知有学科,不知有专业。对专业的认同感、对学院的归属感日渐稀薄,因此当务之急,是加强学院的文化建设。
  首先,弘扬历史传统。每个学院都有自己的由来,从无到有,由弱到强。在这个历史进程中,总有一些院长主任的奋斗业绩令人自豪,总有一些知名学者的学术成就令人骄傲,总有一些成功的学长令人钦佩。这本身就是一种激励学生前行的精神力量,一种强化归属感、认同感的催化剂。可以想象,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学生每当听到或看到安岗主任、何梓华院长治院的理念,或者回味甘惜分教授、方汉奇教授、郑兴东教授的风采,或者在书本上读到自己的学长胡福明、陈锡天的光辉事迹时,他们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可以想象,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学生们每当听到陈望道、谢六逸、王中的名字时,或者在梳理学术历史的过程中,看到学院的老师或学长留下的痕迹时,他们的心情该是如何。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新闻院系都像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那样,有着如此悠久的历史和传统。但是即便年轻的新闻学院,哪怕刚刚草创,其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经历,也足以鼓励学生们发愤图强。其看到的每一位前辈学长走过的道路,学长们克服苦难,驰骋职场的英姿,会引领这些后学者继续前行,鼓励他们加倍努力,在学业、道德、人格、体魄诸方面做好准备,以迎接时代的挑战。华中科技大学新闻教育创立于1983年,在30周年院庆时,学院请专家编纂了一本《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传播教育史稿》,洋洋50万字,在学生和校友中深受好评,教育界同行也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因为从这本书中,看到了学院的秉持初心、一路走来身的影姿态、路线轨迹,一种自豪感、光荣感油然而生。
  其次,丰富精神文化。狭义的文化,主要是指人类在改造自然的社会实践中所取得的精神成果。学院的精神文化,是在学院的空间平台上形成的具有专业特色的价值、理念、信仰和梦想。在这点上,院训院歌院徽的作用最为直接。一些有名的新闻学院,在学校校训的基础上,结合学科专业特色,制定了院训。院训犹如座右铭,将学院的宗旨、信条、理想融入其中。千回百转,反复吟诵之中,自然地嵌入到了学生灵魂的深处。如华中科技大学的校训是“明德厚学,求是创新”。在此基础上,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制订了院训“秉中持正,求新博闻”。不仅彰显了学科与专业的特色,而且与校训一脉相承,彼此烘托。这八个字经原中国记协主席、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邵华泽题写,其雄浑深厚的字体完全吻合院训的意涵。学院不仅将其篆刻于院徽之上,还在学院大楼旁竖立了一个高达7.5米的院名石碑,“秉中持正,求新博闻”在石碑上熠熠生辉,成为了学校的一道景观。这个院训还被植入到院歌之中。其歌词曰:“喻家山下,醉晚亭旁。新闻学院声名扬。我们怀着青春热血,梦想从这里起航。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追求真相无止境,我们一直在路上。秉中持正,公信昭示社会;求新博闻,实践引领天下。新闻学子,来自四方,齐聚共筑梦的家。春风化雨,满园芬芳,绽放传媒人的花。”作者本人多次经历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的开学典礼,学生们佩戴着院徽入场,有一个环节是朗诵院训释义,场面令人震撼。当师生一起合唱院歌时,看到不少学生泪流满面、激动不已。这实际上是一场灵魂的洗礼。经此过程,学生对专业的认同、对学院的归属感会大大强化。事实就是如此,在影响学生的诸多因素中,仪式、感性有时比理性更有力量。
  其三,引领学习风尚。学生进入大学主要的任务是读书,在读书的过程中,在思考的基础上接受新知。当前高校最大的问题,是学生被外界喧闹所吸引,红尘滚滚,物欲横流,学生们难以静下心来。尤其是新闻传播类专业的学生,担心落后于传媒转型,同时期待着带薪的专业实践,还有各种校园社团活动,能够用于读书的时间少之又少。新闻院系应该考虑建立一种机制,引领学生读书,回归学术经典,与圣贤对话。可以通过编制阅读书目,通过班规院规和学分制度,塑造引领班风院风。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在这方面做得不错。中国人民大学陈力丹教授推荐的大学生必读书目,清华大学李彬教授发布的书目清单,在大学生中影响很大、深受欢迎。学生们在读书的过程中思考,在思考中理解,在理解中接受,而不是盲从。长此以往,学生的思想自然会变得深刻。读书活动应该不限于有字之书,还应该拓展阅读的范围,同时读好无字之书。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当在书斋里读有字之书达到一定阶段时,就可以走出校门,带着问题,去阅读国家、社会这本无字之书。这种无字之书博大精深,浩渺无际,值得我们去深究。如果能够将有字之书与无字之书结合起来读,相互参详,就能够触类旁通、相得益彰。读书是学生的本分,读书应该是学校尤其是大学最靓丽的风景。当读书、学习、思考成为了学院的时尚,这所学院及其学院文化才可以说臻于化境,这才是真正的人才摇篮。
  其四,提升行为文明。青年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尤其是大学生,一经毕业就可以直接进入职场,扮演建设者的角色,是国家、社会未来的支柱。事实上,当学生进入大学时,他们基本上都成年了,开始独立地享有公民权,对自己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在大学期间,除了正常课程学习之外,还有众多的课外活动、社团活动、专业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与社会、与公众、与同学、与行业维持正常的互动交流。这些活动本身一方面是学生验证、活用课程知识的重要的途径;另一方面也是学生正式进入社会之前,以公民身份预先扮演社会角色,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平台。各种学生社团干部职务的选举,学生对公共活动的参与,学生的专业实习和以认识了解国情为目的的社会实践,都会在一定的程度上体现学生的行为文明及其程度。在参与这些活动时,要注意权利与义务的平衡。不可能只有权利没有义务,反之也是如此。同时也要理解自由与责任的协调。不少学生对裴多菲的诗句念念不忘:“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但是理性思考后,谁都理解天下没有绝对的不受限制的自由,即便是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自由都是伴随着一定的道德责任的。自由只是法律范围内的自由。任何社会都会在自由与秩序之间确定一个显而易见的平衡点。新闻院系对于校园内学生的学习、实践和社会活动,也应该明确行为的边界,一方面要鼓励学生大胆地创新、激发他们思维的张力,另一方面也要提醒学生不要忘记自己的责任和底线。一切行为都应该符合文明的常规,既有开拓创新的勇气,又有文质彬彬的优雅。这是社会对大学生的期待,也是学院文化在人才培养中重要的着力点。
  学院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许多要素,众多节点,要做好这件事情,必须以战略的高度做好顶层设计、统筹安排。虽然学院文化主要是属于精神意识的范畴,在今天这个功利的时代,实在是不大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但是由其决定的精神氛围、学习风气,在人才培养方面影响深远,所以新闻学院的领导,理应高度重视,切实把学院文化这篇文章做好。■
  
①《十三经注疏附校勘记》(上册)第37页,中华书局1979年版
②张昆:《大众媒介的政治社会化功能》第142页,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③《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第23卷第281页
④《荀子·劝学》,转自《荀子集解》,《诸子集成》第2卷第49-50页,团结出版社出版
⑤颜之推:《颜氏家训·慕贤第七》
  
张昆系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教授、院长。
  
  
  
  
主管单位: 上海报业集团
主办单位: 上海报业集团      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