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以超越的文化
——《超越文化》眉批录
■杨保军
超越一定时空范围的文化,才有可能形成不同文化间真实的相互尊重,但这是多么难的事情啊。
1.霍尔不愧是一位大家,他提出了一系列原创性的概念与分析视野,考量了跨文化(广义)交流中诸多深层次的问题,读后使人豁然开朗。而其建基于科学实证经验的资料考察,实地的人类学调查,更使人对其得出的结论、判断坚信不疑。霍尔给我留下更深印象的是,他对文化/不同文化持有的一个伟大学者应有的平等态度,以及他强烈的现实关怀姿态,还有他直率的反思批判精神。(扉页)
读者真要记住:书读经典好,饭用新米香。
2.有眼光的学问家,就是他/她能从历史看到未来的可能(当然这很冒险),能从现实看到未来的一些必然;当然不是一般的问题,而是事关人类命运的某些根本性问题。眼光中所包含的勇气,基于坚实的客观基础和深沉的理论思考,而这一切都需要长期艰苦的探索,不是诗兴式的一时灵光。
技术本身解决不了技术造成的恶果,不同的人类群体只有超越自身,以共在的群体观念、类观念应对人类的共同问题,技术也许才能获得恰当的使用方式。
国家政治是国家利益政治,不可能以人类共同体的方式使用技术与权力。(P1)
3.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的个性;不同个性的文化聚合一起,平等相处,对于人类来说,才有可能获得一个和平的未来。
对于同处地球的不同人群(国家、民族)来说,损害他者其实就是在损害自己;眼前得到的暂时利益终将在后代身上体现为灾难。(P3)
4.人类创造的文明将缩短人类作为自然物的存在,这可能是文明的代价或文明的悲哀。文明使人类成为自觉的存在,却又成为异化的存在,至少从现在看,人类还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出路。对人类的未来,霍尔似乎在整体上是悲观的。(P4)
5.人类知道自己是宇宙中的奇迹,但奇迹何以形成,特别是奇迹是怎样构成的,仍然是问题,而不是答案。人类的最大神秘所在就是自己。
人们总在一种制度中,而不管制度如何,总在约束人们的自由,从而使人成为永远都不自由自主的存在。(P5)
6.社会中最不安定的人群是那些失去希望、充满绝望的人群。他们任何软弱的或极端的抗争都是为了改变自身绝望的地位与精神状态。
对于整体的人类来说,每一种具体文化都是整体的一部分;每一种文化都有自身历史地形成的独特之处,是其他种类文化不可替代的;每一种文化都有自身特有的灵魂、价值和思维方式,都有对自然、社会、人的不同理解方式。因而,只有它们的平等合作、互相尊重,才能创造人类整体意义上丰富多彩的文化景象。(P7)
7.每一本书、每一著述,都是主体间、文本间、人与环境间互动的结果,其中蕴藏着几乎是无限的关系。(P8)
8.当人们企图用自己拥有的思维方式理解世界时,那只能框架过滤出自己能够理解的;而用一种思维逻辑整理人类的秩序时,其结果一定是宰割带来的混乱和灾难。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中心主义者,给世界造成的灾难是显而易见的事实。霍尔明确地看到了这一点。(P9)
9.任何制度都要维护一种秩序,如果制度有问题,它所维护的秩序以及维护秩序的方式看上去可能滑稽可笑,但更可怕的是它往往包含着不仁与残酷。不合理的制度会切割掉合理的自主与自由。(P10)
10.一定的人群总在自觉与不自觉之中按照自身群体的文化方式思维和行事,并天然以为这是世界上最合理的方式(文化成见)。文化,本性上具有自然的独断性。对此具有足够的自省,人类之间的对话才会有效,合作才有可能。(P12)
11.模式是对象的简化性的象征表达或抽象表达。模式化因而是主体把握对象的一种简便方式,省略了很多细枝末节的东西。模式都是一定的关系结构或结构关系,是对对象外在或内在关系的一种呈现方式。(P13)
12.文化模式是相对较为抽象的,它是对一种/一类文化特征的简化描述,是对一种文化某一方面、维度、领域典型个性的简化表征。很难对一种文化作整体性单一模式的描述和表征。
能被语言描述表达的经验才真正成为可言说的经验,而那些没有进入语言系统的被悄悄地遮蔽掉了。语言可以言说的对象是有限的。(P15)
13.当我们不知道自己是谁时,就去寻找至少在感情上与我们差异很大的人,距离上很远的人,这样,就能在文化比较中更好地看清自己的特点。文化学、人类学趋向于研究古老的族群,其中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更好地看清现代人的特征。
文化差异是具体的,正是具体的诸多文化间的差异,造成不同文化主体间言行的矛盾、冲突(难以相互真实地理解)。(P17)
14.文化的灵魂——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会表现在一个文化人群所有个体的实际言行中,会体现在各种具体的社会性和私人性的工作、生活当中。因而,研究者可以从每一维度、领域展开文化比较研究。文化模式在很多时候影响甚至决定人们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效率。
一元时间的深层因素是分析的思维方式。秩序、理性、过程,不可打乱的环节,不可随意组合的部分,这种历时性的安排使共时性的综合思维成了排除的对象。(P190)
15.人们制订了时间表,反过来又被时间表所指挥、所安排,极端情况下会成为时间表的奴隶,这便是时间的异化;因时间安排而行为,而不是因事情的实际变化而做事。
以怎样的时间观念或时间文化运用安排时间,对于人们工作的创造性、效率以及与他人的合作等都有着内在的关系。时间安排因而不只是分配问题,还有艺术、心理、文化等问题。(P21)
16.环境的工具化,标志着延伸的真正开始,人先延伸身体,然后是精神,接着是两者的统一,当然这只是为了言说的方便;延伸对于人类来说始终是整体性的。延伸的集中表现便是科学技术及其产品,以及内涵的观念与方式。环境的工具化不可能彻底或纯粹,因为就现在来看,人依然是有限性的存在,依然无法从根本上超越大环境的约束,更难以超越源起阶段作为自然存在物的限制。(P24)
17.思想必须通过一定的符号(系统)展开,语言仍是最重要的符号系统,即使运用其他符号系统,也可能暗含着语言符号系统的运用。
语法,实质就是说话/话语的规则,是在一种话语/语言的历史过程中自然形成的,语法研究本质上是发现的过程,而非创造的过程(但语法可以约定和创造);发现与建构是用语言符号呈现其规则的活动。(P31)
18.把一种文化迁移套用到另一种文化上,也许可以出现杂交的奇迹,但多数情况下都是牛头不对马嘴的怪诞错位。迁移不能任性随意。(P33)
19.延伸本质上是主体属性(能力)的某种外化,使内在的属性转换成外在的表现或事物。
人,恰好是通过延伸过程及其延伸物来呈现自身潜在能力的,这是一个原则上与人存在相伴无限的过程。反过来,人类自身正可以通过对延伸(过程与产物)的研究来发现认识人类自己。(P35)
20.延伸最大的潜在风险与危害就在于:延伸的异化;延伸产物可以脱离人而相对独立存在和运行。一旦人失去对延伸物的控制能力,人便有可能成为自身延伸物的奴隶甚至残害对象。对此,黑格尔、马克思、海德格尔等都有很好的论述。奴役人的只有人类自己。霍尔的延伸理论更为细致地说明了这一点,人是自己创造的广义技术的享受者,同时也可能是牺牲者。(P37)
21.霍尔的延伸是极其泛化的,他事实上把整个人类文化看作是人的延伸,这意味着人成为文明人、文化人具有必然性,文化是人的自然延伸。
人类的教育活动,是用延伸物(主要是精神的延伸物)框架、洗涤后代的过程,从而使后代变成了产品,而不是原型物。如此一来,后代被预先置于确定的生命、生活轨道,失却了他们可能的创造性的自由。后代事实上大多时候都无法直观现象,而是被装进了各种各样既有的镜头。因此,如何使教育的约束性与自由性结合起来,使后代的潜在性有更大更多释放的机会,是一个严峻的问题。(P38)
22.人类正在从稳定性/确定性的范围(文化环境)中走出来,进入自己无法预料的环境(新的文化环境)之中,这正是人类自然世界史的演进过程。从狭小的文化圈子走向比较大的文化环境,直到随时进入不同文化环境,这是一个近乎必然的过程。(P39)
23.人是自然的产物,更是文化的产物;人,可以是单一文化的产物,亦可以是多种/多元文化的产物;人,可以在单一文化中自由活动,亦可在多元文化中自由转换。人,可以理解不同文化间的差异,亦可接受这种差异,并能在有差异的多元文化中自由转换言行方式。单个人可以,族群比较困难,但本质上可以,人类成为相互理解的共同体也许是可能的。(P41)
24.用一种文化观念、标准衡量、评价另一种文化环境中的行为往往会出现错位,这是文化差异导致的。然而,我们往往对此浑然不觉,这便是文化无意识的表现。这种现象不仅存在于不同的文化主体间,更存在于不同的个体主体间。如何发现主体间的文化差异,比较碰撞才能是主体能够真正发现自身的文化特性。
人们习以为常(习焉不察)、自然而然的东西,大多深藏于无意识之中,但它们往往正是支配人们言行最深刻的东西;这样的意识,在自己的文化环境中是难以自觉的,只有在与差异文化/他文化的交流中,才能“突然”发现——啊,“原来如此”的豁然开朗才会发生。(P43)
25.对待他者文化,不能以自我文化想当然地推及,否则大多时候都会触礁搁浅。文化交流因而是个探险的过程,需要小心谨慎。
本体物的延伸物不可能包含本体物的所有潜在属性,尽管延伸物一定会在一些属性功能上远远超越本体物,不然延伸就是不必要的。(P45)
26.只有通过不同文化的交流实践,我们才能超越自己的文化(完全超越是不大可能的),发现文化无意识的存在,更好地理解他者文化,特别是反省认识自身文化的特征。
人们只有在别人眼睛中才能看到自己(镜像理论);我们自己的特点要通过映射才能看得更清楚,从而使我们在无意识的迷梦中醒来。(P49)
27.认识自我,不一定能超越自我;但若不认识自我,超越自我就成了一笔糊涂账。
人们在胜利后,总结经验时往往是肤浅的,只有在遭到彻底而惨痛的失败后,反省教训时才常常是深刻的。失败是成功之母的根由大致就在这里。只是在真正失败后,人们才会真正去探索失败的原因。这是具有普遍性的原理,当然不仅限于文化交流之中。(P51)
28.人是文化动物,人是语言动物,文化可以表现为语言,但语言不能呈现文化的所有;语言之外,还有其他的物质文化与文化符号(系统)。语言哲学夸大了人的语言存在特性。
最好的文化理解(学习等)是经验、体验,直接浸泡在文化之中,才能真切感受一种文化,不管是否能够理解,至少能够真正知道另一种文化与本体文化有何异同。(P53)
29.人的生物性的历史积淀远远长于人的文化性、社会性的历史积淀,因而在不同自然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人群,他们的差异到底有多深、有多大,只有在缓慢长期的体验中才能逐步发现。离开一定的语境,文化是无法理解的,而只有相对较短时间的语言也是不好理解的。语言并不能完美呈现语境的意义。(P63)
30.文化误会有可能是最经常同时也是最深的误会;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原则上是可能的,但也是相当艰难的,人类不同族群间是相通的,但又总有相异的一面,这是基本事实。(P67)
31.语言交流模式也许是可学习可模仿的,但体态语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它在本性上是文化环境的产物或表现,只有长期置身其中,才能获得。(P68)
32.同群体同步化是工作、生活、娱乐互感的结果,如一同进食、一同休息等导致生理周期、代谢的一致化。幼儿园同班同学甚至到大学生活的一致性,是生活同步化的重要原因(可能)。(P71)
33.复杂就是复杂,不可简单化,复杂简化过程中失去了自身的特征,因而以简化后的对象作为解决问题的参照,得到的结果一定是错位的。(P73)
34.体态语是文化的、环境的、历史的、职业的,更重要的是它是个性化的,也是情境性的。
以投机方式研究学问只能得到机会主义的结果,而这对学术恰好没有意义。
不同的色彩放在一起立即就一目了然了。(P75)
35.没有他人的视野,不可能看到他人的世界;进入一种框架,才能理解这一框架中的事物。但是,以自己的眼光、自己的框架看到的,并不就是虚假的,而是另一种风景。因而,所谓的设身处地,其实是一种心灵的换位、文化的换位,但这几乎是不可能完全做到的。因此,主体间的相互理解总是有限的,不大可能有理想的完美。(P76)
36.文化构成了人的生存环境,也可以看作是中介或屏障,它将环境中的生存者屏蔽起来,形成了某种保护和隔绝;只有经过文化过滤的信息(广义)才能进入主体,因而,文化本身也是防止信息超载的过滤网。(P77)
37.当我们下笔描述事物时,就开始丢失遗漏信息,当然也可能添增附加,但往往丢遗的要比增加的多;事物所处的环境是文字所营造的语境无法完整呈现的。
开始表达,便开始选择,而选择的观念、方式直至具体的方法都是我们从文化中获得的;因而选择看似自然当下的过程,其实是广义文化的结果。(P79)
38.共同的经验背景,是理解中最坚实的基础;语言的意义是在语用的经验之中,如果缺少共同的背景,理解的只是单薄的语义,丢掉的则是丰富而复杂的基本文化意义。(P81)
39.语境是个相当复杂的概念,在确定一定的文本对象后,语境的构成本身就是一个互相嵌套的圈层结构,上下文其实是最简单的语境,情境其实也是语境,而谈论的背景,所处的文化环境却是不同意义的语境。(P83)
40.如何认知、理解、把握对象物,与对象物所处的环境、语境有着密切的联系;人正是在相对确定的语境中定性对象属性及其变化规律的。(P85)
41.将同类事物聚合在一起会产生怎样的效应,不能进行单一评判,而要进行系统全面的考量;为了方便的简单化会把复杂的问题搞得一塌糊涂。
从原则上,人们无法用未来的思路、需要解决今天的现实问题,倒是容易用昨天的想法解决今天的问题。一方面未来只是可能,无法准确预料;另一方面,历史已成为事实,成功失败比较确定,而人首先是历史依赖性的存在。(P87)
42.物是环境中的物,人是环境中的人,离开环境,孤立地考察分析对象,得出的结论一定是有偏差的。即使研究人的一个器官,也不能无视身体这个“环境”。(P89)
43.一种研究取得成绩的基本姿态是经年累月的持久,细水长流、持之以恒;坚守一个领域、一个方向的研究,哪怕偏颇,也是片面的深刻,也是一个维度的真理,也是一条路线上的风景甚至丰碑。“始终如一”“一以贯之”。(P92)
44.一种文化中的规范本身就是文化习惯、文化价值的反映,法律、道德(伦理)规范是文化精神的集中表现方式。文化是这些规范的基础。(P95)
45.一种文化整体上的语境高低,只是该文化的特征之一。语境的高低差异,是不同文化间相互交流的重要障碍;所谓理解一种文化,相当程度上就是理解其语境特征。文化的语境性具有总体性的意义,会表现在文化的不同领域(亚文化)中,会具体体现在文化环境成长起来的每一个个体言行中。(P102)
46.可以提出一个概念,语境理解。霍尔此处所说的语境理解,其实就是听觉的格式塔完型,但这种能力要以前语境为条件;若无前语境,格式塔完型理解就是不可能的。语言完型是以对语言既有语境的掌握为前提的,也是语境机制发挥作用的条件。(P105)
47.课题设计要求提出新见解,是极为荒诞的要求;新见解只能是研究后的可能发现;若预先已有了新见解,还研究它干什么。违背科研规律是目前科研中司空见惯的东西。
实验室环境/控制环境中做出的人文社科研究成果,其适用范围甚至真实性都是相当有限的;因为设定的条件已使对象很可能不再是真实环境中的对象;而离开真实环境的认知结果又有多少真实性呢?(P111)
48.在霍尔这里,语境是描述文化特征的重要范畴,即不同的文化具有不同的语境特征;相应的,不同文化语境背景的主体,要想达成有效的文化交流,首先必须进入对方的语境,按语境行事,也就是需要认识和把握并能实践进入文化的语境机制。(P113)
49.现实(文化)生活是由不同的情景构成的。一个人若是能够应对/适应一种文化环境中常遇的主要情景,那他也就基本能够在这种文化环境中顺利生活。
教条主义模式下的受教育者往往被教育成死板的教条行为主义者,他们更多的是遵从权威、应对考试,用规则框套鲜活的现实。(P115)
50.情景方言不是课堂可以完全设计模仿的,得到实际情景(语境)中观察记录;若从文化角度看,这是最接地气的文化落实。(P117)
51.进入情景,成为情景中的自然角色,这是情景交流的最佳境界;这对跨文化交流者而言几乎是不可能完美实现的。只有经过长期的体验,才能做得差不多。不然,便会显出假装的样态,那对真实的交流来说往往是致命的。(P118)
52.人们在很多时候确实不大清楚自己的真实需要,更不清楚如何恰当满足自身需要的方式,于是出现了各种各样、五花八门、奇形怪状的边缘文化样式。
所谓自由,在时间维度里,就是可以按照自身的生活节奏、实际需要安排时间。自由,就是能够自主使用时间。(P121)
53.一个缺乏弹性的社会,一个使大多数人感到紧张压抑、不安焦虑的社会,一定是一个不正常的,甚至处于特殊状态的社会。人际关系的紧张,个体心理的紧张,是一个社会崩溃的典型预兆。(P122)
54.个人的整体生活状态,是由不同情景中的不同行为整合构成的;人在不同情景中的不同行为,呈现了人的生活的丰富性、多样性及复杂性;人处理不同情景中问题的能力、方法,表现了人的优劣短长。每个人每时每刻都处在特定的情景中,其实个人之外的其他主体也是如此。(P124)
55.行为链就是由一个完整行为的环节或步骤构成的;行为的过程是由不同环节连接起来构成的行为链;行为链有正常与非正常的区别;正常的行为链一旦被影响或打断,就会造成不正常的行为,导致不正常的行为结果;有些情景则是行为的无法完成。(但要注意,有些行为(链)本身就是应该避免的,一旦发生,最好打断/自断其发展)。(P125)
56.不同社会对生命的理解有着或大或小的不同,对不同生命的关系同样有着不同的理解,这可能是文化差异中最为基础的一条,其他的差异由此而可以得到解释(但不能绝对)。(P129)
57.看似相似的行为,由于行为主体的需要不同,行为链的构成及其具体环节的内涵/表现内容也会有一定的差别。
如何中断/打断/切开一些“不正常”的行为链,是值得研究的难题;或者如何转换行为链的展开方向、方式,使其以人们希望的“好”的“善”的方式结束。(P131)
58.多元时间使用者,多条行为链建构/发起者,也是易于受到干扰、影响者,易于被激怒者,因此不要干扰忙得“焦头烂额”的人。中断链条会使其发疯。(P134)
59.行为链本身的构成、展开、中断或延续取决于多种因素,但最基础的是行为的性质,即主要要看是什么样的行为。对此,霍尔并未做专门的分析,他主要是讨论了行为的链环构成以及行为链在一般意义上与文化差异间的关系。(P136)
60.人们对自己没有知识背景的东西当然不会理解,表现出来的则可能是好奇、疑惑不解、嘲笑、愤怒等,但其中的理由可能只有一个:与“我”或“我们”不一样。
行为链是行为模式的呈现,也是文化模式的某种呈现;一定的行为(同样的事情)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其行为链的构成、展开都是有差别的,甚至有相当的不同。(P139)
61.如何中断行为链是一门艺术,文化学、心理学、关系学、传播学的艺术,有些行为链被恰当中断,就不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怎样启动以及怎样结束一个行为链,对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来说,是不大一样的。因此,无论是在协调行动还是在中断行动问题上,不同文化中的人常常是错位的。(P141)
62.如果共在,却不沟通,不同文化间就只剩下老死不相往来或逐步升级的矛盾了。沟通,互相了解、理解对方的文化习惯、思维方式是不同文化间共在和平的唯一出路。(P143)
63.在不同文化交往中,千万不要自以为是,一旦推己及人,可能就错了;文化差异恰好在于不能简单由此及彼,有些隐藏在文化习惯中的事物不是异质文化中的人可以轻易觉察到的。(P145)
64.想当然地用自己的思维模式(价值观念)理解他人的行为,极易出错;若是用一种文化模式解释另一种文化行为的表现时,就更容易出错。
对陌生的文化,以现象学的方法作为起点方法论观念,出错的可能性会小一点;预先的方法论都会导致轻重不同的偏差。(P147)
65.深入其内、出乎其外,不同圈子文化间的有效交流是以对对方圈子文化的熟悉程度为基础的,不然,即使出了错,也不知错在哪里。“白社会”与“黑社会”的文化是不可能相同的。把“白”天的规则用在“黑”夜上,弄不好是会残废甚至会丢命的。(P148)
66.有些民俗有模糊的起源,但没有清楚的理由,“就这样”是不少民俗的状态,人们只能遵守其习惯和规则,不能作理性或逻辑的分析;这其中只有历史和文化逻辑,不存在清晰的理性或科学逻辑。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往往就是如此,你可以解释明白,但其中的道理并不是揭示的对象。(P149)
67.对于现代文明人来说,对自身作为人的诸多典型功能属性、能力的源流探究只能是猜测、推理、想象性的,无法获得确切的信息;一个只有几千年文明史的种类要想破解几百万年前的秘密,实在是太错时距了;起点与本源问题对人类自身来说,只能是永远的谜。所有的答案本质上都是猜谜,且很难猜对。(P150)
68.越是高级的生物,越不能单凭本能生存,而是要依靠不断地学习;而人类是最会学习的动物,并且能将一代一代的学习成果传承下去,这便使人超越了所有的生物,成为独一无二的智慧型存在物。
用时间理解空间,用平面理解立体,用模拟理解真实,这是人类独有的能力,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具备的均等的能力。能力差距来自天生,更来自后天。(P155)
69.每个人都是有偏向性的存在,大家不是等齐的同质的木板,而是各有色彩的花朵,会绽放出不同的美丽;当然,这只是美善的一面,还可能有令人不悦的另一面。
真理与对象的分离,道理与实践的分割,已是现实中的常态。(P157)
70.自我觉知必须是一个有意识的过程,但即使如此,一个人也往往难以准确说出自己的感觉与理解方式。
推己及人,在认识上、价值上及方法论上都是危险的,自以为是是人们最易犯的错误。我们极易忽视一个基本事实:尽管我们都是一类(人类),但我们都是不同的个体。(P159)
71.发现天生的特殊能力,是教育中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可以使一个人的成长事半功倍;辅以后天的培养,则会使人们发出“天才”的惊叹。(P162)
72.对一个个特别的研究,也许能够使我们认识到人类大脑整体的潜力;从逻辑上说,每一颗大脑都具备其他大脑感觉奇异的能力,只是没有达到超常的水平。但若采用适当的开发或激活方式,也许就可大大提高相关的能力。果真如此(事实上已做到了一些),就会有更多的人通过后天教育与努力去实现他们的愿望。(P165)
73.教育对一个具体的人来说,既可能是开发的、激励的,也可能是埋没的、抑制的;不能天然以为教育给每个人都带来了全面的好处。(P166)
74.通常,人们以制度化(正式的、非正式的)学到的所谓知识,都是其文化允许的知识,这反过来又强化了这种文化;而那些在本文化之外的知识(他文化知识)却得不到学习。因而,一种文化对人们的约束,不仅是个人性的,更是族群性的、国家性的,从而也是历史性的和人类性的。直到今天,人类从整体上并未解决文化对人的不当的限制与约束的一面。(P169)
75.人们在日常经验生活中,已经发现了“习性”的巨大力量。个体或群体的习性,就是文化的保守性,它具有难以改变的特征。因此,文化征服最难的是改变文化习性。(P173)
76.文化整体与部分的嵌套、渗透、弥漫性特征,使得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成为不可能的事情,想让一个人不沉醉于美酒又怀有一身超绝的醉拳,几乎是不可能的。(P174)
77.人是一个系统整体性的存在,言行过程是整个身体与大脑共同协调的表现,而不只是部分运行的结果。人是有机体,不能以无机的方式去理解。文化也是如此。(P176)
78.游戏是存在的方式,更是学习的方式;人类的文体活动本质上都属于游戏,有些成为正式化的社会游戏,失去了自然游戏的特征。
我们的教育制度、教育方式设计、安排应该建立在人作为人的本性上,建立在人作为人的自然成长方式上,如此,可以培养出具有自然创造力、成长力的人来。(P181)
79.学校建制是教育、教学的基础性的东西;如何建设一所学校,直接关系到能否实现良好的教育目标,能否培养出正常的追求快乐幸福、担当责任的人。
规模大、脆弱性就大,反脆弱性就可能弱。(P184)
80.人们所在的文化环境,影响着人们的一切。在最普遍的意义上说,人是其所在文化环境的产物,一个人首先是其文化环境塑造的结果。但人的不同凡响之处在于,人可以自觉到文化环境或显或潜的作用,从而不仅可以改造自己的文化环境,还可以与其他文化展开自觉的交流,从而更清楚地认识他者和自我,并逐步形成真正的共在的人类文化共同体。(P187)
81.一个人要想真正理解德国文化,最起码要能够像德国人那样展开思维、感受事物、体验情感,但这对一个异于德国文化的人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换脑子、换心理对于一个成人来说近乎是办不到的事情。因而,不同文化之间能够相互明白和理解,但要做到“文化体验”式的置换大致属于天方夜谭;这就像两个人,一个人永远无法以另一个人的方式体验其快乐、幸福或者痛苦与悲伤。因此,文化的一体化本身就是梦想,既不可能,也不应该。(P188)
82.只要理解或体验,就只能是理解者的理解和体验,而不是创作者的理解和体验。道理直观而简单,理解者、体验者不是创造者。对任何一类文本而言,这都是适应的。但这并不否认理解与体验的相似性和可交流性。(P189)
83.霍尔提供的文化研究方法论观念是令人信服的;一是要深入对象文化中去体验、理解和发现;二是要在比较视野中更好地发现不同文化的个性特点;仅作冷静的现象学的观察者,只是文化现象皮毛的描述者。(P196)
84.文化,是认同的根基框架和标准。人们自觉不自觉地都是在用自己的文化去度量他者的文化,从而形成认同或不认同的结果;这自然意味着,自己认同的不见得就是应该的,而不认同的,就是不应该的。一种文化拥有的东西尽管不能简单地用好坏进行评价,但当人们使用文化的认同作用时,至少不应该把自身的文化作为唯一恰当的标准。(P197)
85.自我觉知的障碍到底在哪里?自我觉知即使是明知的,但仍然可能得出错误的自我认知和评价。恶的人不以为自己是恶的,这种现象并不极端,在日常生活中,大部分人都会认为自己的行为是恰当的。(P207)
86.自我不满/自我评价较低,是一个人生命中存在的很大困境;它往往使一个人不仅生活在缺乏自信中,更生活在自我撕裂中。从而使人生陷入不快、焦虑、苦恼和痛苦之中。
霍尔讲得太对了,似乎针对的就是当今时代的中国知识分子中的一部分人,他们焦虑、苦闷、心烦的不是自己的个人处境,而是他们想不出、找不到好的有效的途径与办法推动社会的改善或进步。(P209)
87.认同与否,根源于自我。认同一个对象,只是说自己“骨子里”含有与对象中相一致的东西;因而,所有的认同,本质上都是对自己的认同,也是对自己的一个发现结果。(P210)
88.不同文化要达至认同,那是极其艰难的事情;认同意味着文化间存有共同的东西。如果不存在共同的东西,文化间的有效交往更多是互相尊重,进而能够相互理解,互相能够真正懂得各自的言行理据。但理解、尊重只是共处的条件,并不是认同、接受的理由。不同文化恐怕只有通过持久大量的交往交流,才能融合产生出双方或多方共同认可的东西,而对其他的则最好做到互相尊重。(P212)■
杨保军/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新闻与社会发展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