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目录
  • 87页
  • 88页
  • 89页
  • 90页
  • 91页
  • 92页
  • 93页
  • 94页
  • 95页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下一篇
“范式转换”是世界观的变革
——《科学革命的结构》眉批录
■杨保军
  《结构》那本书,对库恩是一种符号,更是一种特殊的显著标记,库恩因此书而存在,永远地存在。
  
  1.库恩的范式理论,建立在认识的过程性上,但他并不认为认识特别是自然科学认识是必然的累积进步方式,是可以进行历史通约性解释的过程。范式转换是历史事实,而不同范式间的转换是革命性的,是性质的变化,而不只是量的累积。常规时期是范式的完善扩展,危机则是范式更新的动力,一旦危机累积到一定程度,革命就有可能出现;革命了,新范式、新世界观也就诞生了。
  范式革命或范式转换的核心是指范式间是不可通约的;每一种范式就是一种科学观,就是一种世界观,或者说小一点,就是一种关于研究对象的观念。正是不可通约性,造就了不同范式的独立所是;可通约的范式因而是一种荒谬的说法。不可通约性这一范式的核心特征,适用于所有可称之为科学研究的领域。
  每一种范式背后都隐藏或存在着某种形而上学的信念;因而科学范式不仅是科学的,也是哲学的;科学范式不仅是一种科学观,也是一种哲学观。
  通常来看,多元范式的共在对于自然科学研究是少见的,但对人文社科领域来说,关于同一对象的不同或多元范式共存是普遍的。尽管不同范式间是不可通约的,但并不意味着它们之间不能展开有效的对话与交流。因而,库恩的范式理论更适用于自然科学(事实上,它本身就依据于自然科学,特别是物理、化学领域)研究,对于人文社会科学,库恩理论的推用要做重新的解读,不可死搬硬套。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必定有着很多的不同。
  一种范式就是一种“世界观”;不同范式间是不可重叠、不可通约的;不同范式构建出来的是不同的“对象世界”,有着性质完全不同的话语方式、理论方式、思维方式、观念方式。(扉页)
  2.学科是个领域概念,指向相对比较稳定的研究范围;社会科学关涉的学科通常也有职业指向范围,一定学科培养的人才也在相应的领域范围就业;学科背后的主体当然就是一定的学术共同体;至于不同方法则通常并无学科的意味,原则上说,同一学科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需要注意的是,有些方法是普遍的,而有些方法则是一些学科特有的,此时,方法也就具有了学科的意味。(总序)
  3.原创的东西,往往带有天然的混沌性、模糊性(是一种混沌的观念),但同时蕴藏着丰富的内涵,可以让人们开掘出不同或多样的思想。每一种/一次阅读都是一次挖掘。(目录)
  4.“显学”更多时候是由时代及其时代需要所决定的,而不是由一个学科自身的最新成果决定的。权力比知识具有更强的现实影响力。(导读P3)
  5.库恩的《结构》本质上是哲学的,历史是哲学思想/表达的根基。(导读P4)
  6.将现象(过程)概念化,是理性思维、直觉洞察能力的集中体现,也是理论、哲学创造中最关键的一步。命名过程就是创造过程。新思想、新观念、新理论只能用本质上的新概念来建构。(导读P5)
  7.以什么作为参照,进行分析、解释和表达,并不取决于什么重要、显赫,而主要在于说话者的知识与经验及偏好的结构。“大词小用”是相当普遍的现象,精神与语言膨胀是表达时代必然的特点。唯恐天下听不见,唯恐自我不裸露,已成为媒介时代的癖好,“革命”低俗化也就成为必然。(导读P9)
  8.库恩依据的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领域是否也如此,我看不能贸然类比,现在范式滥用,大都没有注意这一根本问题。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是有很大差别的。(导读P10)
  9.一个概念,一旦泛滥,我们便只能在一个作者书写的上下文中去理解,而无法在原创者的意义去把握。范式概念不是科学实验的,而是人文解释的。因而,如何理解,谁也挡不住。(导读P12)
  10.范式是如何进入库恩语库或概念库的,说清这个渊源的恐怕只能是库恩先生,而不是别人。
  若是在思想意义上讨论,那真可以说,现有的思想、观念、理论都可以在过往的遗产中找到某种源头;后代人比起前世人,并没有创造多少新的文字,而是组合建构了更多的语词,它们的意义解释都可以找到一定的源头。(导读P15)
  11.声明、修正、解释都禁止不了人们的自由解读,挡不住人们对当初使用的自主解说;文本一旦脱手,作者也只是读者之一了;再特殊也是一个读者。文本有其独立的存在方式。儿子一出生,就不是母亲身上的肉了。(导读P17)
  12.前范式本身就是一种范式,只是与之后的范式有所不同罢了;但不同范式间还是应有质的区别的,不然,也就不是不同的范式了,范式本身与正确与否、合理与否没有关系。(导读P19)
  13.当一种现象不能在既有框架(范式)中得到解释,它就是反常的;此时,发现新见解、新理论、新框架的时刻也就开启了。
  范式转换是一个渐变的过程,起先人们是“保守疗法”,不行了,才会采用“新疗法”。
  对于社会科学,很难存在全球性的统一范式,最根本的原因恐怕是没有统一的范式根据,至多只存在相似的范式根据,因而,对范式概念的使用要更加慎重,特别注意其边界(时空)范围。库恩的范式指向,主要是自然科学。(导读P21)
  14.对同一对象的“科学”解释,在形成统一之前一定/往往是多元的,它们之间,有可能全对,也有可能全错,也有可能此对彼错,如此等等。但就自然科学而言,关于同一对象的同一问题,最终解释应是唯一的。(导读P25)
  15.自然科学真理的唯一性,就目前的人类理智而言,难以推翻;知识社会学、建构论是知识生产的解释理论,但不管如何生产,若生产出多种自然科学真理,那这个世界就真的难以理解了。(导读P29)
  16.方法论上的启示,常常使我们豁然可以洞悉到如何观察分析解释我们正在研究的对象。但这必须有时刻准备好的头脑。(序P2)
  17.问题的来源,问题明晰的过程,问题的核心所在,这是需要时间的;只有问题比较完整地显现出来,研究才可以说踏上了正轨。多种范式共在对人文社科研究是常态,也是标志学术处于优良状态的典型现象。这与自然科学是大不相同的。(序P5)
  18.一个共同体,总有一些共同的类似哲学层面的观念,否则就难以以共同体的面目出现,或以共同体的方式活动。
  革命所表现的连续性是它不可能完全脱离既有历史的所有轨道,革命所表现出的断裂性则是它必须开辟出新的道路(范式、思维、概念等),不然就不成其为革命。(P5)
  19.共同的信念、框架、思维、核心概念群、主要理论体系,是一个学术共同体的基本条件(标志)。形成范式,就意味着共同体的成型。范式就是共同体的标志。(P9)
  20.范式更替,就是科学革命,革命则是科学更新、发展的根本方式(标志)。每一种科学观念的背后,都闪炼着某种哲学(宗教)观念的身影。只要一群人有这个共同的东西,他们就可能组成共同体。(P11)
  21.社会科学领域的范式,至今恐怕总体上只能以“主义”的方式描述,如科学主义范式、人文主义范式,而在这些不同主义范式内部则可能是“代表人物”主义的小范式了,这样的范式之间本质上是平等的,只是各自的影响力有所不同,它们在科学(主义)的演进过程中不断调整历史性的关系。(P13)
  22.一种理论只要能够解释比其他理论更多的现象或问题,它就可以相对胜出。科学不可能完美,因为人的认识是一个过程。
  自然科学领域的范式间具有替代性的关系,但在人文、社科领域并不尽然,更多的可能是不同范式间的长期博弈。(P15)
  23.科学领域的研究,离公众越来越远,当然,这是说与公众的理解范围而非日常使用。科学研究只是极少一部分精英的事,普通人已无法进入这个神秘的世界。对于人类来说,绝大多数人并不真正知道自己的生存方式及其生存环境。人,很多时候也是稀里糊涂的存在。(P18)
  24.研究者在使用一个关键性概念时,赋予的含义往往是游移的,活动在一定的范围,在不同语境中有不同的偏向,这在人文社科领域是极为普遍的现象。理解或阐释的多元、多样甚至相反对立也就不足为奇了。
  范式不是死的框架,而是活的可以完善的模式,是具有弹性的一套结构,由多种元素构成。(P19)
  25.常规研究是完善和巩固范式的研究,本质上是范式内的研究,因而它不会形成突破性、革命性的成果。范式设定了一整套解释对象的规范和方法。因而,稳定的范式就获得持久稳定的理解与把握。范式是消除焦虑的过滤器。(P23)
  26.造成一种现象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在得到实证之前,都可以说是推理和猜测。即使是实验证实,那也是有限的历史证实,因为有可能存在着当下条件中难以发现的原因。(P24)
  27.人类无法把任何一个系统绝对隔离出来,在这一意义上,关于规律的任何陈述、实验都是近似的。人类关于对象的理论掌握总存在着一定的弹性。(P26)
  28.一种范式的完善/完美过程,也正是发现其缺陷、漏洞、瑕疵的过程,从而也可能是导致范式变化直至革命的范式转换过程。“美”走向极端,也就“丑”了。(P28)
  29.常规研究,事实上以认可现有研究状态(范式)为基本前提;因而,常规研究有一种信念,把现有状态当成最好状态的信念。只有出现“反叛”事实、实验、现象特别是人物时,信念/范式才会开始面临挑战,并有可能逐步瓦解。(P29)
  30.常规研究展开的过程,首要的方面是完善常规研究所确信的范式的过程;其次才是解谜过程可能出现的“非常”或“反常”,从而有可能在完善进程中埋下或孕育革命的种子。
  范式的保守性就体现在范式的标准性上,标准成了规范、成为约束。一旦成了思维或研究中的信念或习惯,范式就有可能产生扼杀所有“新”事物的副作用。(P31)
  31.以范式为标准的解(符合范式)才能被认定为常规研究中正确的解,不符合的则可能被认定为错误的;这正是范式的遮蔽性与残酷性所在。
  即使人们有了反思范式的自觉,要在一定历史情境中摆脱既有范式约束仍是一个艰难的事情,因为,否认既有范式的解释力不是一两个特例就可做到的。(P33)
  32.在任何具体科学范式之上,总有自觉或不自觉的哲学前见(范式),它是更为稳固的范式,对于理解新事物有着更大更强的约束力和限制性。哲学前见是个更大的问题。
  遵守范式是以承诺(认)秩序为前提的;如果不承认对象(世界)的秩序性、可理解(解释)性,范式本身就不会生成,常规研究也就失去了信念的保证。(P35)
  33.库恩关于范式与规范关系的论述语言不详,甚至可以说模糊含混。一种范式下的研究,会有一些基本的规则,既可能是信念的(哲学的),也有可能是具体方法的。信念规则是范式的灵魂,方法规则则是范式的实现手段。(P36)
  34.科学理论是通过应用显现的、表征的,因而通过应用学习来掌握理论就是一条基本的规则。任何一种范式的理解,都可能通过这样的基本方法得以实现。(P39)
  35.范式及其内在的规则,主要不是抽象学习领会的,而是在学习研究实践中潜移默化的;只有到了某种临界的水平上,才可能对获得的范式进行反思和批判。
  对于学科来说,其“基本问题是什么”的争论一定是最根本、最激烈的争论,这是确立学科领域的基础。这些问题基本一致了,不同的范式才成其为不同范式。(P41)
  36.科学规则一定意义上是超越范式的,是不同范式团体(共同体)共同遵守的一些规范,但这些规则又落实于每一种具体范式团体的研究活动中,因而可以说,科学规则是更高的更为普遍的要求。比如自由、自主、客观等,这些规则中有道德的、有认知的,也有方法论观念的。(P43)
  37.自在事实向科学事实转化的过程,既可能是原有理论的解释过程,也有可能是新理论的发明建构过程。(P45)
  38.一种新对象的把握,需要新范畴、新概念,这直接表现为概念化(指称化、符号化)过程,也是从感性到理性最重要的转化环节与转化方式。从发现到命名、恰当的命名,还是有一个过程的。(P47)
  39.越是背离现有范式的新现象、新发现,越是具有革命性的基础或条件。它预示着变革拥有客观的力量或根据。
  有意识的发现与无意识的看到,意义并不相同。
  相对现有范式的异常、反常、预料之外,都是新发现的预兆或开始;对于研究者来说,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但既有范式形成的约束(或理论惯性)很可能使研究者忽视新的现象,这是需要特别注意的。(P49)
  40.研究中的敏锐/敏感与开放/宽阔,就是对新现象的捕捉能力、容忍能力和好奇能力,敏锐、开放是新发现的主体条件。
  一定/确定的仪器与理论,应该看到它们看到、推出它们能推的;于是便会产生惊奇或意外之喜。一旦意外被忽视或被当作“失败”,机会也就可能丢失了。(P51)
  41.范式的约束性与规范性,使常规研究可以对一定领域的问题不断完善、向穷尽逼近,到了范式可容纳的临界点时,新东西就会诞生。(P52)
  42.既有范式首先是保守自卫的,它是在抵制中被突破的;它的规范、框架作用具有顽强的禁锢性,这是研究者必须自觉到的。(P55)
  43.当既有范式(观念、理论、学说等)解释不了新现象、新发现时,范式持有的共同体就会出现范式焦虑:一是守护范式,二是逐步展开范式调整、改善、变化直至最终的转换。(P56)
  44.范式转换可以称为革命,但转换方式不是革命的,而是渐变而成的革命,对于科学范式的转换几乎没有例外。
  科学发现的直接支持是实验仪器,而背后则是技术支持,技术常常(有例外)又是依据先前理论的物化,正是在这种互动中造成了理论、科学与技术的共同进步。(P59)
  45.理论变形,实质上是理论的多样化延展,也包含着一些质的要素的变化,当变化累积到一定程度,原有理论看上去就不再是自身了,这便是由量到质的理论转换。
  对科学的哲学批评,显然是逻辑的,是分析的、推理的、思辨的;这种哲学针对实证的反思可以发现实证的矛盾,其中的根据就是自然对象的运行是有其客观逻辑的,主观分析与这种逻辑间有某种契合且“神秘”的本来关系。(P61)
  46.与一定范式不能形成直接联系碰撞的新理论,有可能成长为一种新的独立的范式,这在同一领域的自然科学中并不多见,但在人文社科领域都是习以为常。所谓学派、流派之类,都可归入此类。(P64)
  47.危机与革命的发生,理论的更新、范式的转换,不只是一门或一个(学科)领域范围的事情。它会关涉到整个历史时代的哲学观念,一定历史社会所能提供的相关条件(环境),科学进步(范式转换、理论更新)很难是突然的断裂性的历史现象,而是不断变化的过程,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更新、转换才有可能发生,“革命”的局面才有可能形成。(P65)
  48.遇到反例(危机),既有范式首先是应对、修补和改善,而不是急切地自我怀疑或急匆匆地放弃;只有到了临界点,到了大量新现象出现、大量新解释比较流行的时候,转换才会有实质性的表现。
  研究者很多时候会摇摆在不同范式当中,但不会没有范式,这与研究者的认知、信念都有关系;在一定时期持有什么样的范式,既与整体的研究状态、环境有关,也与研究者个人的研究状态有关。(P67)
  49.解谜是完善范式能力的过程,解不了的谜便可能是反例,具有更强的危机色彩,这便是“谜”与“危机”(反例)的关系。
  当一个/种范式没有真正动摇时,大部分遇到反例的研究者/科学家通常怀疑的是自己,是工具,而不是范式本身的解释力,只有到了“山穷水尽”的时候,往往才会“革命”“转换”。(P69)
  50.“谜”是范式可能解决的,但“反例”却不能,因而“反例”不仅造成“谜”的困惑,也会造成范式焦虑,使范式团体念念不忘,如鲠在喉,这种“坐立不安”的状态为范式变革积聚着能量。(P70)
  51.不同范式得以成为自身,核心就是各有不可互换、不可重叠的硬核——理论、观念、信念。只有一套范式的核心改变了,才会成为另一套范式。范式是不可通约的。(P73)
  52.在科学研究进程中,老范式与新范式总有共在的时期,而不只是简单断裂式的更替或转换。对于人文社科研究来说,更多时候是多种范式的共在,甚至在某些时期,连“统治性”范式都不存在,而是不同范式平起平坐、各显所长。
  研究者通常对老范式是同情的、留恋的,到了转换的时刻,也会为老范式留下恰当的(历史)时空或现实范围,划定一个恰当的边界以保全老范式的“颜面”。
  “危机哲学”是类文学的,既可能严格推理(像侦探小说家那样),又可能诗意想象(类似科幻小说家那样),它的核心是无法实验、实证,因而通过思辨与想象做出可能的解释,同时开拓前进的方向。(P75)
  53.思想实验,更靠近哲学,是以哲学方式开辟科学方法的探索。哲学,对于每一创造时刻,都是不可缺少的智慧。
  什么样的人易于成为新范式的发明人?新人、新眼光,更少受老范式约束的人;但这只是一种可能;另一种是旧碉堡中心的人。(P77)
  54.研究是动态的历史过程,这从根本上决定了范式的形成、变化直至转换只能是历史性的。范式变化的机制是范式研究的根本问题,这不是单一的科学研究内部的事情,但环境因素却要传导到科学研究内部来才会产生作用和影响。库恩对此采用了隔离性的方法,眼光集中于内部,这对人文社科的相关范式研究显然是不应有的“隔离”。(P78)
  55.只有范式转换,才能称为范式革命,“转换了”是革命的结果和表现,这具有节点、断裂、新生起点的性质与意思。但不可误会的是,造成这一转换结果的过程是历史性的、累积性的,是解谜、反常、危机等积淀的结果。(P79)
  56.范式转换是一种断裂,那是因为新范式有了全新的“世界观”,是老范式不可通约的,因而不是知识累积的结果。但这里不能走向绝对,或者说,要对“累积”做出新的解释。旧范式是发现、发明新范式的前提,正是旧范式的存在(积累),才使“新”范式成为可能,旧范式设置了解释的标准,从而使新范式成为自身。
  “反常”现象是如何发现的?反常是与旧范式的对比中定义的。因而,没有旧范式作参照,“反常”不可理解。能解释“反常”的理论,就是新理论,它为新范式积累条件。(P83)
  57.范式转换的根本就在于新范式有了与旧范式不同的性质和“世界观”。要是没有这一点,范式革命就没有了根基。
  爱因斯坦与牛顿提供的是两种范式,给爱氏范式加上条件转换成可贯通牛顿的范式,这不是可通约,而是条件改变的变种。(P87)
  58.库恩的范式革命理论,等于设定了一个标准,不可通约性才能称为革命;若新理论与既有范式是通约的,那就本质上还在常规科学范围之内。延展开来,如果共时(不只历时)存在两种或多种不可通约的范式(人文社科领域常见),那才可以说真实地存在着多种学派、流派。不同范式看到的世界是不同的,尽管表面上只有一个世界。(P89)
  59.范式本身就是一套标准,是由不同维度、层次构成的一套解释标准。标准变了,解释世界、对象的方式也就变了。标准问题,在哲学意义上,是最后的问题。(P91)
  60.世界观不同,看到的世界自然不同,“观”就是一种框架、模式、范式。一种“眼光”。眼光的差异性看出的是对象的差异性。
  一张胸透X光片在常人与医生的眼光里是不同的东西,也许有些相似的视觉线条,但意义是不同的,这才是根本。
  戴上不同色彩(眼光)的眼镜看到的世界色彩自然是不一样的。范式转换、范式革命就是换眼镜。(P95)
  61.范式革命是可以用解释学说明的。一旦认知图式、价值模式转换了,我们对对象的解释就会变得完全不同。
  对于同一对象,特别是社科人文对象,不同范式之间并不是对立的,很可能是互补的,多元互补的,只有它们在互补互动中形成一种“超越性”的范式,才有可能比较完整地解释对象。而多元范式中的哪些更优,则是需要讨论/具体分析的问题。(P97)
  62.没有视角转换(观念变革、范式转换),有些东西就看不到、发现不了,即使看到了(进入了视角),也有可能视而不见。(P100)
  63.看到的现象是一样的,但解释方式是不一样的,范式是解释的范式,蕴含的是解释观念、解释理论、解释方法,实际上就是工具。
  产生现象的内在机制得到了不同的解释,现象在不同范式中也就是各自范式的现象,因而不同范式看到的世界是不一样的。(P103)
  64.人们的日常行为总是某种观念下的表现,科学实验则更是一个范式、理论、观念指导下的行为,实验中所发现的,首先是理论之眼可以看到的,而理论之外的现象很可能是迷惑或意外惊喜。(P106)
  65.人类只能以其认识到的程度/水平去解释自然现象,因而所谓科学也只能是历史性的、时代性的,只有认识进入一个新的质的时期,新的范式才能形成。
  不同范式之间本质上是不能有效对话的,因为它们不可通约,这在自然科学中最为明显。但对社会人文来说,开放性是可能的,只要不同范式共同体自觉到自身的偏向性、有限性,就可达成有效交流。(P111)
  66.当理论(范式)不符合事实(自然)时,只能怀疑理论(范式),而不能怀疑事实(自然),但能够进入比较的事实,已是主观化了的事实,因而,事实是否就是事实,对于研究中的人来说,始终都是问题。(P113)
  67.教科书范式是成果范式,并不表现范式转换的过程;学科史则有可能呈现范式变革的历史图景,一个学科领域的范式,通常会以教科书特别是理论教科书的形式呈现出来。
  教科书范式是“死”的,研究范式是“活”的。范式转换从研究到教科书会有一个历史周期。(P115)
  68.知识(观念、理论、思维)迁移(跨学科本质)带来的结果往往是意料之外的惊喜,这是眼光的变化,更是“世界观”的变革,因而,成为新范式诞生的重要“域外”力量/动力要素。
  表述变化,实质上是观念变化、概念变化,也意味着对象内在机制的重新说明,因而后世对前世问题的概念变化,在不知不觉中使前世问题变成了当世问题,这也就扭曲或改变了历史现象的面目。不是贬低,就是拔高;后一种可能更多一些。(P117)
  69.如何理解科学研究中累积性与变革性的关系?变革/革命并不是简单累积的结果,而是非累积性/量变现象/事实的出现造成的,在这一意义上,可以说,科学进步不是累积的结果,而恰好是累积的断裂或坍塌造成的。但是,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只有各种可能现象、事实在历史过程中积聚起来,革命才有可能,因而在大的历史尺度和宽泛的意义上,完全可以说,科学进步是累积性的。库恩偏向前者,忽视后者,这是存在偏颇的。(P120)
  70.在科学研究领域,通常都是几个先锋、“英雄”、天才人物提出新的理论、观念、见解,随后一群人跟随展开弥补、扩展、深化,直到相对完善的相关成果形成、稳定、持续发展,再后就是面临挑战、危机、转换、革命而进入下一个周期了。(P121)
  71.所谓统一/唯一的理论是什么意思?对世界统一解释的指称对象到底是什么?统一性的模糊性使统一理论本身没有明晰性。
  任何一种理论都有自身适用的范围和程度,解释对象范围的所有问题本身就是一种想象,而不可能是全部事实。(P123)
  72.在自然科学领域,竞争性理论是可抉择的,但在人文社科领域,多元竞争理论的优劣是很难评价的,这是一个历史选择、权力选择的过程,而不是简单的理论合理性选择过程。
  新旧范式有可能使用相同的概念,但会做出不同的解释,这在人文社科领域也是常有的现象,但并不绝对,有些概念、范畴的使用还是连续性的。(P125)
  73.科学,不管什么样性质、类型的科学,对于科学家而言,到了一定时候就成了一种信念,他/她的所有活动都是为了信念,而不是为了所谓的真理。信念的改变对很多科学家来说,不是改变认知,而是改变生命的轨迹。
  范式转换之所以是革命性的,就是因为它包含着生死存亡的内容,在这一意义上,范式转换是断裂性的,不可通约。两种范式共同体生活在两个科学世界之中。(P127)
  74.“解题能力”的展现是一个历史过程,何况,新范式是一种新的解题能力,而不只是能够解释的能力;解释的合理性与科学性才是解题能力的本质。
  “美感”本质上体现的不是科学审美,而是基于一种“上帝”是“简洁明了”的信念。越简洁越美,越经济越朴素。这更接近心理学,而非科学,背后则是信念。
  范式共同体的形成一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会因一两个人、一两个判决性实验而完成。解题能力是一个不断发现和增强的过程,这是最为根本的。(P133)
  75.不同共同体认同的核心范式是各自的,但也有它们共同认可的某些规则甚至是范式。大范式下的不同流派,可以说就是这样的情形。这在人文社科领域是常态表现。(P136)
  76.自然科学的进步总体上表现出一定的单线性,是新范式对旧范式的代替;但对人文社科来说似乎没有如此简单;此一范式中的人总要以获知其他范式下的文献资料、工具、方法为自己成长的重要条件。(P139)
  77.更大更强更广更多的解题能力是新范式战胜、超越旧范式的关键,这在自然科学领域几乎是一条绝对真理。(P141)
  78.自然并未为人类设定一个知的目标(真理的目标),人类只是不断获得关于自然的新的解释方式方法。
  万物有灵论是目的论的基础;人是最有灵的,人是最有目的性的存在物;人的目的是什么呢?一旦如此审问,就无法回答了,人不过是自然的偶生物而已。(P143)
  79.人是能够设定目标的存在,因而进步便成了有意义的概念,人的行动便也可以成为可进行价值评价的对象。更好地理解自然、社会和人自身,是人类自设的目标,因而对于人类社会的整个精神世界、观念世界、理论世界都存在进步问题。如果取消人类的(不承认)目的性,“进步”就失去了存在的前提。(P145)
  80.范式与共同体是在同一过程中形成的,即共同体的形成过程也是范式的形成过程,反之亦然。但这里要注意一个问题:在大的共同体中会包含小的共同体,这是共同体的层次结构问题。(P149)
  81.范式自觉,不仅是范式的完善机制,也是发现反常、发现危机的机制;因而范式自觉在总体上有利于科学研究的发展。
  后继发明的概念,在概念化或范畴化前,面对存在现象时,一定会包含着强烈的主观成分,这是“整理”历史的方式,并不一定是历史曾有的自觉。(P151)
  82.范式作为系统化存在是恰当的,它由不同要素、元素构成,具体范式的构成侧重可能有所不同;但任何一个范式都是由一些基本部分构成的。(P153)
  83.反常/反例作为“危机”,确实正如这两个字“危”中有“机”、“机”中有“危”,正是在“危”与“机”的关系中,原有范式得到维护、新范式得以启动,而维护中又包含着潜在的危险,启动中包含着可能的冒险(成功)。(P157)
  84.范例是范式的典型体现,因而可以是范式的类存在,学习者是通过范例来理解和把握范式的,即使在更大的意义上,共同体的范式也可以通过成员提供的范例来体现。如共同体的范式可以通过个体成员提供的代表性作品(教材)来体现。(P159)
  85.只有理解了对象实际运行的意义,才能真正理解相应描绘解释中的符号关系。(P160)
  86.共同体范式,说明共同体成员对共同体相关对象有着相似的感知背景与感知方式,这种感知方式并不是明确的原则,而是可以默会相通的知识。(P164)
  87.这篇1969年写作的答辩或补充,总体上没有1962年的清晰,一些论辩似乎不是厘清了而是更加模糊了原来的见解。当我们想把一些东西说得精细时,也就编织不清了。我对库恩的主要意见在于对“累积性”的理解。库恩过分强调了不可通约性、不同世界观间的隔离性。我完全理解不同范式处在不同的世界之中,但不同世界中的人们是可以相互理解的。总体上,我以为库恩的解说是成立的。(P176)
  88.我也记不大清了,曾在笔记还是读书眉批中说过一段话,人们生活在同一世界,却在不同的世界里,这句绕口话的实质意义,正是库恩所说的,人们因不同的世界观而生活在不同的世界中,至少是以不同的眼光理解着表面上似乎一样的世界。不同的世界观本质上是不可通约的,这就像不同的价值观是不可通约的一样。(P205)
  89.学术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与不断深化、扩展、提升)与起初的原始创造有着源流本末的关系,因而如何选择好起步的地方,对于有志于学术探索的人来说至关重要。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做法,是听响声的游戏。(P206)
  90.库恩《结构》一书的基本观念是合理的,但它主要体现在自然科学领域中。范式转换在人文社科领域是如何的,可以受到库恩的启示,但并不可直接引用。这是两个不同的领域,需要做出分别的解释。(P207)■
  
杨保军/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新闻学院副院长,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主管单位: 上海报业集团
主办单位: 上海报业集团      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