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目录
  • 64页
  • 65页
  • 66页
  • 67页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下一篇
数据驱动的研究型报道:互联网时代的财经新闻新趋向
——兼谈财经新闻人才培养改革
■林晖
  【本文提要】数据新闻是计算机辅助报道在大数据时代的深化。对于财经新闻而言,从宏观经济到公司业绩,数据从来都是报道的核心,但报道又从来不能拘泥和盲从数据。本文认为,以信息挖掘和观点整合为主的专业性的研究报道,会成为网络时代主流媒体的标志和最有竞争力的产品。运用数据但不停留在数据上,把数据推演和现场调查相结合,才是大数据时代财经新闻应有的真实走向。
  【关键词】数据驱动 财经新闻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210
  近年来,大数据和数据新闻成为风行新闻界的概念。这是计算机辅助报道在大数据时代的深化。但对于财经新闻而言,从宏观经济到公司业绩,数据从来都是报道的核心,但报道又从来不能拘泥和盲从数据。培养学生的数据素养,指导学生认识寻求可靠的数据来源,剥茧抽丝,在数据的勾稽关系中寻找破绽、确立调查报道的线索;敢于质疑、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运用数据但不停留在数据上,把数据推演和现场调查相结合,才是大数据时代财经新闻应有的真实走向,也是我们在教学中通过大量案例反复灌输给学生的,这也是新闻业在新技术和新概念面前的“变”与“不变”。
  
一、从精确报道、计算机辅助报道到大数据财经新闻
  真实是新闻的本质,追求真实、客观、接近真相是新闻业最重要的职责。将民意调查和统计学引入新闻报道催生了“精确新闻”。如同其创始者迈耶所言:①在日益复杂的现实面前,“一名记者必须是数据库的管理者、数据的处理者以及数据的分析者”,这是“在不改变记者的核心使命——发现事实、理解事实、及时解读事实——的情况下,提升了他们传统的力量”,精确新闻试图“把新闻当作一门科学对待”,“包括强大的科学的数据搜集和分析工具以及对可检验事实的规范化研究”,但这一切还是为了事实而来,“寻找事实的能力是我们拥有力量的源泉”。
  在互联网技术的推动下,从精确新闻发展到计算机辅助报道(Computer- Assisted Reporting简称CAR),“CAR课程不仅提供有关文字处理和编辑的教育更重要的是要在精确新闻报道发展的基础上提供如何利用数据库、互联网等资源发现和制作新闻的教育。” ②
  进入21世纪,数据驱动的新闻业再度成为“大数据时代”媒体界的热词。祝建华先生认为,“新闻经历了1980年开始的精确新闻, 1990年开始的电脑辅助的新闻,2000年开始的数据库新闻,直到2010年开始的数据驱动新闻”,数据驱动新闻(DDJ)“是用来分析和过滤海量新闻数据的工具,它通过对数据进行整合,从而挖掘新闻”。③近年来,在大数据概念引入的浪潮中,更浓缩为数据新闻(Data Journalism),④俨然成为互联网时代最新、最流行的报道品种。作为与数据天然相伴的财经新闻,走向“数据财经新闻”是时代的必然。
  但是从上述数据报道演变的历史进程看,无论其借用的技术和相关学科如何,其根本目的仍然只有一个:让新闻更真实、客观,让记者带着公众更接近真相。对于以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上市公司为基本报道对象的财经新闻,数据的根本意义是消除信息不对称,使得投资者、决策者和经营者面对一个更透明的世界。
  以《纽约时报》2012年对Facebook IPO的报道“TheFacebookOffering:HowItCompares-NYTimes.com”为例,传统的IPO公司报道一般以系列报道包括根据招股说明书等公开信息所做的调查报道,迄今这仍然是很有成效的;而《纽约时报》在传统的报道形式之外,依托彭博新闻社和一些研究机构的结构化数据的进一步整合,将1980年代以来2400家科技类上市公司的发行数据、估值水平、上市后业绩等核心数据等与Facebook加以对比,较客观地警示了Facebook估值过高的问题。其后的公司表现也印证了《纽约时报》的报道,虽然其IPO(首次公开招股)发行价为每股38美元,融资规模达到160亿美元,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科技公司IPO交易⑤,但上市不久便跌破发行价,累计跌幅超过16%。⑥
  两年后,对比阿里巴巴赴美上市(2014年9月19日,阿里巴巴在纽交所上市,并以250亿美元融资额创下全球史上最大规模IPO纪录⑦)的报道,仍然可以看到我国媒体在数据新闻应用上的不少差距。至少在主流财经媒体或者综合媒体中,没有看到这样含有大量数据的产品,直到目前为止的各类公司IPO报道中也很少。虽然我们已经采用了多媒体的播报手段,力图融合现场和分析、评论等,但是能够大量采用结构化数据的报道仍然鲜见。
  大数据的根本目的是用于预测,获得所谓“深刻的洞见”,⑧统计学也被一些人称为“最没有偏见的科学知识”,⑨使用海量数据不但试图发现相关性,而且必须解释因果,梳理并建立起数据背后的逻辑,否则数据的分析一定是乏力的。在资本市场则是用于对上市公司真实价值的发现。它对传统的公司调查新闻不是颠覆,而是提供了强大的工具。
  财经报道的数据化趋向,提示我们在教学中必须至少教会学生三点:使用数据库、整合数据的习惯;辨别有效的、可靠的、权威的数据源,确保数据的可信性;数据必须与现场采访和调查、验证相结合,而不是止步于数据、迷信数据。对于专业报道而言,从信息式报道、解读式报道走向研究型报道成为必然的趋向。
  
二、研究型报道的崛起与财经新闻人才培养“转型”
  从简短的消息到详尽的通讯,从信息模式到解读模式,从一事一报到深度调查,从客观报道到大数据新闻……百年来新闻报道在形式上的演进绵延不断,但其基本逻辑却是恒定的:适应人类及时、充分了解外界变动的要求,以利于决策主体做出趋利避害的基本决断,减少不确定性带来的生存焦虑。
  网络时代的海量存储,把信息爆炸演绎到了极致;公民记者的崛起和自媒体的风行,让新闻的社会化生产成为现实,专业新闻媒体和专业记者的界定反倒变得有些模糊不清了。在人人可以报道新闻、实现大众传播的网络时代,专业新闻机构和记者存在的理由是什么?或者说什么样的报道才是专业新闻机构提供的有竞争力的专业产品?判断其质量的标准又是什么?
  笔者以为,以信息挖掘和观点整合为主的专业性的研究型报道,会成为网络时代主流媒体的标志和最有竞争力的产品。从信息传播到信息整合再到信息发掘;从平面的解析、评论到立体的综合研究;从描述资料到深度调研;从单兵作战、团队合作到智库支撑……研究型报道的崛起,对媒体报道的理念、思路、流程和队伍构成,乃至院校对新闻人才的培养模式都将会是全新的挑战。
  1.研究型报道的特点:立足于问题意识的“主题先行”
  和突出信息的传统消息不同,也有别于一般的背景加采访的解释性报道,研究型报道通常以专题系列报道的形式出现,无论媒体介质如何,从选题到体量都会凸显“大”“重”的特点。更重要的是,作为公众媒体,肩负引导市场和公众理性判断之责,报道的立意和出发点都要体现更鲜明的问题意识和指导性。它不但不排斥甚至提倡“主题先行”。
  比如,关于中国宏观经济的真实态势和中国经济结构转型与改革、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交替真相、关于中国资本外流的真相、关于外资撤离中国的真相、一带一路与中国经济、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美国制造业回归、美国经济复苏真相等等。这些错综复杂的选题,仅仅依靠一两篇评论或者一两个公司企业的报道都不足以解除外界的疑惑,而这对公众和中外投资者、贸易者而言却又是必须破解的“难题”。要真正起到理性引导的作用,研究型报道是较佳的选择。
  这种报道不是事发后的被动采访,而是由清晰的主题和目标导引,既有宏观的大量数据支持,又结合点对点的典型企业案例调研,真正做到点面结合。
  比如《21世纪经济报道》推出《872家上市公司中报透视:宏观经济到底如何?》,⑩面上数据整合,就做到了第一点,如果能够进一步加入各行业的典型公司案例调查,就成为更充实、也更有说服力的研究型报道。
  2016年末,中国经济面临供给侧改革的关键时期,而外部包括“英国脱欧”等不确定性事件的增加,使得中国经济的走向更加引人注目。也是2016年末,中国资本市场迎来了里程碑式的事件:A股上市公司突破3000家,“历经26载,2016年12月9日,A股市场再次迎来一个里程碑式事件——上市公司数量突破3000家,达到3002家。其中,沪市1159家,深市1843家,“这是中国资本市场的一个跨越,更是中国经济全面进入资本时代的重要标志”。[11]2017年上半年,这3000多家公司的2016年年报披露和2017年一季报披露相继完毕,如果深度整合其数据穿插公司样本调研,将会是中国经济的又一个真实“缩影”。此外,也可以以宏观经济敏感企业的上市公司数据整合为切入口,比如对上市银行业的财报数据深度解读等,以一斑窥全豹,对整个经济基本面得以反馈。
  2.研究型报道的生产支持:媒体+数据库+研究院(智库)
  以数据和案例支撑的研究型报道,基础素材需要强大的数据库和海量信息抓取和分析整合能力;而其主题的确定往往是“兹事体大”,只依靠媒体编辑部的力量是难以胜任的。所以我们今天常常可以在诸如 《21世纪经济报道》《第一财经日报》《上海证券报》等媒体上刊发的署名为21世纪研究院、[12]第一财经研究院、[13]上证研究院[14]的数据报道作品,但从人员规模等资源看,未来大数据驱动的研究型报道需要的支撑还远远不够,还有必要通过媒体与社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长期的、制度性的智库深度融合,甚至通过兼并收购商业化的研究机构扩充力量,如像“莫尼塔研究”加入财新智库便是一例[15]。
  不过,研究报告毕竟不适合大众传播,智库出的是思想、观点和数据,中间必然需要传媒的“再造”,特别是采访调研与故事化的叙事,才能最终成为走向大众的报道,任何一环不可或缺。媒体+数据库+研究院(智库)的新型新闻生产模式会是大数据时代越来越流行的财经深度报道的来源。这种研究和咨询色彩浓厚的报道,和传统的调查性报道、解释性报道并没有割裂,而是在同一方向上的纵深开掘。
  3.调研能力:财经新闻人才培养的“转型”
  面上数据考验的是大数据的占有能力、数据源选取能力和甄别能力以及整合能力,案例型的精确的样本调研,是集记者调查能力和研究者的专业调研为一体。
  还是以公司报道为例,如果涉及公司的并购或者经营危机等(比如最近的乐视资金链风波),记者不能停留在书面资料和数据的整理,要辅之以对核心团队、基层员工、产业链上下游、资金渠道和去向等多方面的访谈调查,还原公司的基本面。我们在实践教学中,常常以商业尽职调查为例,[16]刊列一般的公司调研提纲,供学生学习一般的调研思路。这和投研机构对上市公司调查也很接近,但媒体的服务对象是更广泛的中小投资者和广大公众,且以可视化、故事化的丰富形式呈现,它的服务目的和对象决定了其产品一定具备超越投资机构的意义。
  以往,我们在财经新闻业务课程中一般重点是培养基础新闻写作能力(特别是消息)、采访沟通能力和评论等,而大数据支撑的公司调研、产业调研、宏观经济调研等,会是未来主流财经媒体报道的主流品种,适应这一需求变化,我们的业务课程调整不但要适应新媒体技术的融合,更要突出经济调查研究能力的培养,即使是本科生也不例外。■
  
①菲利普·迈耶(Philip Meyer)著肖明译:《精确新闻报道:记者应掌握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第4版)》,第1页、3页、4页、5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②卜卫:《计算机辅助新闻报道——信息时代记者培训的重要课程》,载于《新闻与传播研究》1998年第1期
③祝建华:《数据驱动新闻——大数据时代传媒核心竞争力》,人民网http://media.people.com.cn/n/2012/0718/c120837-18543917.html
④参见方洁:《数据新闻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6月。
⑤关于《纽约时报》的报道The Facebook Offering: How It Compares,可以参见数据新闻网案例库http://djchina.org/showcase/#;郎劲松、杨海:《数据新闻:大数据时代新闻可视化传播的创新路径》,载于《现代传播》2014年第3期
⑥Facebook IPO失利拖累美国IPO市场,n2012年05月26日10:50新浪科技http://tech.sina.com.cn/i/2012-05-26/10507172609.shtml
⑦《一张图看懂阿里巴巴、京东上市后的这一年》,网易新闻中心http://help.3g.163.com/15/1010/10/B5IESI2A00964KB1.html
⑧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等: 《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第4页,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2年版
⑨小岛宽之著孔霈译:《你一定爱读的极简统计学》,台海出版社2015年版
⑩《872家上市公司中报透视:宏观经济到底如何?》,《21世纪经济报道》,来源于微讯啦http://www.weixinla.com/document/12293598.html
[11]《A股上市公司突破3000家意味着什么》,网易新闻http://news.163.com/16/1210/07/C7TJ149G000187V5.html
[12]《“21世纪经济研究院”成立》,南方网http://finance.southcn.com/f/2015-12/02/content_138135034.htm
[13]《第一财经研究院转型智库官方网站和微信端正式上线》,新浪网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151113/161023763536.shtml
[14]http://www.cnstock.com/jrpl/szyjy/
[15]《“莫尼塔研究”加入财新智库沈明高出任董事长》,财新网http://www.caixin.com/2015-12-08/100883255.html
[16]德硕管理咨询:《成功并购:商业尽职调查实务手册》,中国金融出版社2011年版
  
林晖/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经济新闻系主任,教授。
  
  
  
  
主管单位: 上海报业集团
主办单位: 上海报业集团      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