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伤的“彩虹”
——奥兰多同性恋夜店枪击案报道版面一览
■郭建良
彩虹旗,一种按照彩虹色彩顺序组成的多彩旗帜,代表了“同性恋骄傲”。第一面彩虹旗1978年由美国艺术家吉尔伯特·贝克手工染色而成。如今,彩虹旗、彩虹伞以及各种彩虹图案已经成为全球同性恋的标志。2016年6月12日,美国奥兰多脉冲同性恋夜总会枪击案后,各国报纸上出现了不同形式的彩虹图片和彩虹设计,在报道恐袭案、悼念遇难者的同时,也让读者进一步了解了彩虹的含义。
受伤的“彩虹”
6月13日,事发第二天,巴西《巴西利亚邮报》(Correio Braziliense)头版,整版都是奥兰多同性恋夜总会枪击案的报道,新闻照片的选择没有什么特色,但是彩虹旗图案的使用却让人眼前一亮。这是一幅经过PS的彩虹旗照片,上下通版占据版面的左三分之一,犹如“从天而降”,十分抢眼。旗帜的右下角,血迹斑斑、伤痕累累,且残缺不全,既暗示了枪击案的残暴恐怖,又点明了袭击者的目标人群,把整个新闻事件最核心的内容含蓄表达出来。三行白底黑字的标题“美国遭受自9·11以来最严重恐怖袭击”,则是对“受伤的彩虹旗”的进一步说明和解读。标题下方配以三张新闻照片,其中两张来自事发现场脉冲同性恋夜总会外,分别是警察执勤和民众悼念,另一张是枪手资料照片(图1 图1见本期封三)。
6月14日,秘鲁《商报》(El Comercio)头版,也使用了一张更加触目惊心的“受伤的‘彩虹’”——“弹孔彩虹”图。这也是一幅PS的图片,水彩画一样的彩虹旗图案上,分布着大大小小七个弹孔,每一个弹孔的四周都留下很有质感的卷曲金属皮,仿佛子弹刚刚击穿厚厚的钢板,留下黑洞洞的弹孔。在这个图片中,彩虹的“柔”和弹孔的“刚”、彩虹的“美”与弹孔的“丑”,形成了巨大的视觉反差,强烈地刺激着读者的视觉。相关文章标题做得更具有“接近性”:“秘鲁没有针对同性恋群体的犯罪”。(图2 图2见本期封三)
在秘鲁,同性婚姻虽然没有纳入国家的司法体系,但社会对于同性恋者相当宽容。秘鲁《商报》的这一标题,也是变相对美国社会的批评——法律虽然保护同性婚姻,却发生针对同性恋群体如此恐怖的暴力袭击。
流泪的“彩虹”
美国报纸也在持续关注奥兰多同性恋夜总会枪击案话题。2016年6月17日,事发六天之后,美国新泽西州《时代报》(THE TIMES)头版是一个留白的版式设计,版面中间一幅白底的“流泪彩虹图”十分醒目,横幅的“彩虹图”如一抹未干的油漆,向下滴落成赤橙黄绿青蓝紫七条长短不一、珠帘一样的“油漆线”,犹如“彩虹”的眼泪,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图3 图3见本期封三)。
在图片上方与报头之间大片空白版面上,编辑选用了奥巴马总统事发当天在白宫发表紧急讲话中的一句话:“‘……对美国核心价值观的背叛。’——总统贝拉克·奥巴马”。图片下方两行类似副标题的文字,概括了奥巴马的讲话在安慰遇难者家属的同时,呼吁强化枪支管理。
哀悼的“彩虹”
6月13日,事发第二天出现在各国报纸头版的彩虹旗照片和图案,主要含义是对遇难者的哀悼。这其中最有特点的是西班牙巴塞罗那《ARA》报头版。在这个版面上,一张彩虹旗上叠加了一条巨大黑丝带的图片占据了整个头版,这个新闻图示性质的图片具有浓重的哀悼气氛。
这个图片上最与众不同的是黑丝带的使用。黑丝带是用来悼念重大恐怖袭击案中遇难者的通用标志,最早出现在西班牙。2004年3月11日,西班牙首都马德里4列火车发生连环恐怖爆炸事件,造成202人死亡,史称“3·11恐袭案”。为哀悼死难者,西班牙邮政于2004年4月1日发行了一枚面额0.27欧元的黑丝带图案邮票,此后,黑丝带的这一内涵便被国际社会“固定”下来,并被广泛使用。此次《ARA》报选择彩虹旗与黑丝带相结合的图片,在悼念的同时,也给人们以凝重、愤慨的感觉。(图4 图4见本期封三)
不屈的“彩虹”
奥兰多同性恋夜总会枪击案受到国际舆论的一致谴责,奥巴马总统的讲话也强调:“美国不会畏缩和恐惧,将会团结一致保护美国人民,以应对威胁美国的人”。
2016年6月15日,西班牙《ARA》报再次于头版以图片形式突出“彩虹”形象,这是拍摄6月14日美国民众上街抗议恐怖袭击大游行现场的新闻照片。作者并没有采用拍摄游行示威常用的高视点、广角、大景别的方法来报道客观事实,而是采用平视角、长焦距、小景别,拍摄游行队伍中高高举起的一个拳头的特写,来表达主观情感。紧握的拳头上刷着“彩虹色”,其中的红色部分犹如“淋漓的鲜血”,让人想到这次对同性恋的大屠杀。刷到手臂的“彩虹旗”上还有一个硕大的“红心”,更表达了作者同情、支持抗议游行,抨击、谴责恐怖袭击,安慰、鼓励同性恋者坚强生活,战胜恐怖的情感。
小景深效果将背景完全虚化成了一种色调,更偏写意意味,使得画面内容极为简洁,画面主体极为突出。加泰罗尼亚文的压图大字标题也简洁明了:“骄傲与哀悼”(图5 图5见本期封三)。
这幅“彩虹拳”拍得激情饱满、感情充沛,更像一幅艺术作品。她的传播主体不是信息,而是情感;她的传播目的不在告知新闻,而在表达情感。
同性恋在西方许多国家先后确定为受法律保护的“人权自由”,而西班牙更是保证同性恋婚姻双方享有夫妻的一切法律地位和社会福利。因此,奥兰多同性恋夜总会枪击案后,西班牙报纸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和报道,报道中也更多地使用了同性恋标志——彩虹旗图案。
无处不在的“彩虹”
奥兰多同性恋夜总会枪击案后,西方国家的主要标志性建筑纷纷以彩虹光照亮建筑,以示对奥兰多遇难者的悼念和对他们家人的支持。其中包括法国埃菲尔铁塔以及欧盟总部布鲁塞尔大广场四周的文物建筑等,一些报纸也将这些“彩虹灯光”建筑照片用在了头版。
6月15日,德国《奥古斯堡总汇报》(Augsburger Allgemeine Zeitung)头版主图,是一幅来自德新社(DPA)的新闻照片:夜幕下,一对青年男女球迷眺望远处的埃菲尔铁塔。前景是这对相依相偎男女的背影,男的身披美国国旗,女的身披彩虹旗,背景是闪耀着彩虹旗光彩的埃菲尔铁塔。取景构图中规中矩的“黄金分割”结构,在黄金分割线附近反复强调了“彩虹旗”。照片标题:“恐怖时代的足球锦标赛”。(图6 图6见本期封三)
由于欧洲杯赛正在法国如火如荼地展开,德国又是种子队,因此,《奥古斯堡总汇报》编辑制作这幅照片标题的时候,把落脚点放在“欧洲杯”上,似乎“文不对题”。但是,无论照片本身,还是图片说明,都是落脚在了奥兰多枪击案上,典型的“借题发挥”。
2016年6月14日,丹麦《日德兰邮报》(Jyllands-Posten)的“彩虹”更为特别:在通栏黑色底子上以彩虹色调顺序编排标题字和文章内容提要,依次是:穆斯林(Muslimske),组织(Organisationer),鼓励(Opfordres til),宽容(at acceptere),同性恋者(homoseksuelle),紫色小字是文章内容提要。这标题连起来就是“穆斯林组织鼓励宽容同性恋”。目前,这似乎还只是一个美好愿望,因为众所周知,伊斯兰组织对同性恋“不认同”的态度明确而坚决。(图7 图7见本期封三)
奥兰多同性恋夜总会枪击案后,“彩虹旗”广泛地“渗透”到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2016年6月15日,加拿大《公民报》(The citizen)头版头条,用半个版通栏发表一张该报记者拍摄的市政工人正在把马路上的斑马线涂成彩虹色的情景。(图8 图8见本期第95页)相关文章的大字标题“骄傲地行走”(Walking with pride),也有“理直气壮地走向未来”的意思。
绽放的“彩虹”
这是一种体现了作者和报纸美好祝愿的“彩虹图”,图片多采用电脑制作,有强烈的形式感。
事发第二天即6月13日出版的美国报纸头版上随处可见“彩虹”,其中最有特点的要数在佛罗里达州圣彼得堡出版的《TBT*》报。该报头版整版一张褪底的“玫瑰花”特写照片,几乎充满了整个画面的“玫瑰花”被PS成了彩虹颜色——如一朵绽放的彩虹花。铺黑底反白字的大字标题:“无话可说”,既表达了哀伤与愤怒,也表达了对同性恋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2015年6月26日美国成全球第21个全境承认同性婚姻合法国家。(图9 图9见本期封三)
2016年6月14日,德国《日报》(DIE TAGESZEITUNG)头版,更是以一道鲜艳的彩虹“横贯”全版,弧形彩虹从版面的左上角入,右下角出,头版的大部分版面“让给”了这道彩虹,使其占有绝对视觉优势。平时红底白字的报头,也改为黑底白字,且被这道“彩虹”透明覆盖,增强了凝重与悼念的气氛。相关文章的引题是“奥兰多恐袭案”,大字主标题是“世界需要彩虹”,表明该报的立场和态度。(图10 图10见本期第96页)■
郭建良/青岛农业大学教授。本文为作者承担的该校社科课题“海外报纸图片研究”内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