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目录
  • 38页
  • 39页
  • 40页
  • 41页
  • 42页
  • 43页
  • 44页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下一篇
论数据新闻对新闻职业文化的改造
——以M 媒体的数据新闻生产作为考察对象
■钱进 周俊
  【本文提要】作为新技术和新闻结合的新的形式,数据新闻是一个创新的突破口。然而,新闻从业者们如何面对这样新的实践?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又会因新实践的引入发生怎样的变化?为了观察和理解这一系列的变化,本文将采用职业文化这一概念,通过考察M媒体数据新闻团队的人员构成、办公空间的重新划定、日常常规的重新确立以及内部沟通等来回应这些问题。
  【关键词】新闻业 危机 不确定性 话语 
  【中图分类号】G210
  从互联网到互联网+,网络已从最初一种独立性的媒介存在,逐渐转变成一股渗透性的力量,进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改变或颠覆着先前稳定的社会关系。新闻业尤为如此。为应对这样的变化,新闻业或是主动、或是被迫,在具有颠覆性力量的互联网前,重构和创新自身的新闻实践。与传统纸质媒体相比,在线媒体有了许多截然不同的新特征。首先,之前报纸版面空间的限制在新的媒介平台上已失效。其次,传统的截稿时间在实时更新的互联网媒介平台上,也失去了意义。空间和时间束缚的打破却又带来另外一个问题:如何去填充新媒介平台上新的空间?除了对传统文字和图片内容进行互联网的迁移,对于媒介产品形式创新的需求也开始凸显。 作为新技术和新闻结合的新兴形式,数据新闻便是一个创新的突破口。然而,新闻从业者们如何面对这样新的实践?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又会因新实践的引入发生怎样的变化?为了观察和理解这一系列的变化,本文将采用职业文化这一概念来展开对这些问题的考察。
  
一、媒体转型下的新闻职业文化
  与传统的组织视角考察从业者实践是否达到组织所设定的一系列标准不同,职业文化视角的重点落在职业内部成员,如何理解、构建和分享自身实践的意义。①也正因为内部视角的研究取向,进入新闻室内部观察记者编辑们的新闻实践往往也成为考察新闻职业文化的一种方法。事实上,上世纪70年代兴起的对新闻室的考察中,职业文化一直贯穿于这些研究之中。研究者们也通过对日常新闻实践的追踪,勾勒着它们所植根同时也是主动建构的职业文化。
  Tunstall在对报纸记者的考察后发现,“竞争者—同事”关系在他们的职业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尽管因所处版面和条线不同,其对记者们的实践影响程度存在差异,但它仍然决定着新闻从业者们日常新闻实践活动,例如,分享还是独享消息源问题等②。Schlesinger则将考察的对象媒介换成了电视新闻。在他看来,与报纸不同,电视这种媒介形态给新闻职业文化带来的最大的影响是其对即时性的强调,即一种“秒表文化”。这种对时间和速度的强调,也就成为从事电视新闻从业者职业文化的一种基调,影响着他们的日常实践。③但在Agarwal和Barthel看来,这些在互联网之前出现的新闻职业文化都浸透着一种等级分层思维。④处管理位置的编辑,自上而下发起报道项目计划,编辑记者则据此展开新闻采集。⑤这种结构性安排之所以能够在较长时间段中成为一种主导性力量,关键在于对新闻职业的一系列预设, 如新闻业依靠对于媒介介质和渠道的垄断建构,其在与社会其它机构竞争时的合法性,以及新闻生产常规的稳定性所带来新闻产品的标准化和可控等。尽管有着自上而下管理体系的存在,新闻室内却还是能维持一种独立的氛围,成员之间的关系也较为松散。⑥
  互联网的到来打破了这种稳定性。首先是媒介介质的垄断优势逐渐丧失,基于互联网和新技术而产生的新的媒介产品和新闻实践不断挑战着新闻生产常规。⑦身处变化最中心的编辑室的新闻从业者们对此感受最为深切,一方面他们要重估自身的新闻实践;另一方面,一系列新的技术、设备以及人员进入到编辑室中。那么,新闻从业者们的实践将发生何种变化?他们的职业文化又会因为这些实践的调整发生怎样的变化?本文将选择M 媒体的数据新闻生产作为考察对象,进入新闻室内部,通过田野观察和深度访谈等方式,来展开对上述问题的考察。
  
二、混合型的团队成员构成
  数据新闻在中国的实践,多从数据可视化起步,即如何用形象的图形来更好地讲故事。传统报纸的美术编辑自然也就成为数据新闻的主力,M也不例外。事实上M的数据新闻并非一个独立的部门,而是隶属于视觉中心。在报纸时期,视觉中心已经存在,主要任务是负责报纸的图片、制图以及报网的一些视频制作。在过渡到在线媒体后,由于部门职责的大幅度拓展,原先的人事编制架构已无法满足新的工作需要。首先是人员数量上缺乏。在报纸时期,美术编辑的岗位很少有新的职位产生,人员数量和结构也长时间保持稳定状态。其次,新的实践对于部门中人员的知识结构和技能提出新的要求,尤其是软件技术开发,需要懂得包括H5、Java Script等在内的网页开发和编程的人员。故而,在M的转型之初,便招入数位拥有上述技术背景的美术编辑和软件工程师。
  招聘到合适的工程师并不容易。专业的软件工程领域将新媒体实践中所涉及的互联网技术统称为前段开发,即面向受众的界面和后台应用开发。 在他们看来,这些开发工作的技术含量并不高。同时,从工程师自身发展角度看,从事这种技术开发,并不能帮助其知识更新。对于工程师来说,这点是致命的,因为知识更新是保持其在职场竞争力的关键。从这个角度来说,视觉中心在招聘到合适的工程师方面耗费颇多精力。
  如前所述,视觉中心负责整个新闻平台的图片、制图和视频动画等,其成员也就包括摄影记者、编辑以及工程师等。而从事数据新闻的团队,则是其中的一部分人员。数据团队的成员简单来说由两部分组成:编辑和工程师。整个视觉中心并没有配备记者,故而其下的数据新闻团队中也没有记者编制。这里之所以统称为编辑,主要是与工程师区分开。工程师实际上独立于数据新闻团队,而只有在团队中的编辑提出需求后,工程师才会介入到团队的新闻生产当中。而整个团队则直接受视觉中心总监领导。
  团队设有两位栏目编辑,负责整个数据新闻产品的开发、执行与运维。两人都有着技术背景,但在具体职责上各有偏重,其中Z主要任务是负责产品前端开发,而L则掌控着栏目的走向和内容的确定。团队拥有一名文案。她的日常工作是寻找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总结分析,提炼出新闻点,并负责最终图表上的文字撰写。团队中人数最多的就是美术编辑,共有六人。他们的知识背景跨度较大,其中包括广告、电影以及材料工程等。六个人按照所从事项目的时间分为两组:短期和长期。 四位短期项目的编辑主要任务便是日常的数据图表制作。另外两位则负责长期的大型项目。这些项目多会涉及3D建模、渲染和动画制作。这类项目由于涉及程序负责,一年也只会完成1~2个产品。此外,团队还配有两位漫画师,负责给文字新闻配漫画。
  一般来说,通过与老成员的交谈等互动,新成员逐渐了解新闻室中的工作习惯等。然而,在这里,整个团队要从事的新闻实践是崭新的,它并不像传统新闻实践那样有着一系列稳定框架。换句话说,团队成员之间要重新定义自己工作的边界。这其中就包括工作空间边界的重新划定。
  
三、开放式的空间与嵌入式的空间
  与许多媒体办公空间采用隔板进行分割不同,位于报业大厦五层的视觉中心办公室中,办公桌相连,但没有隔板。这也方便了成员之间的日常沟通。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便是,在这样开放的空间中,如何保持个人隐私。开放的空间意味着个人的行动将暴露于整个群体的观察之下。然而,适度的个人空间也是日常工作正常开展的前提,例如在开放的办公空间中,同事之间的交谈就可能会对其他正在工作的人造成影响。也正因此,他们在工作时,多会佩戴耳机,有的甚至是大型号的耳麦,从而来避免外界的干扰。
  成员们的座次是按照所归属的栏目排定的。每个栏目的美术编辑和文案相邻而坐,从而方便讨论。较之报纸时期,办公室最大的变化便是技术团队成员加入到这个空间中来。在之前的报纸制作时期,工作中所涉及的技术问题并不复杂,视觉中心内部可以自行解决,如图片处理、制图以及视频编辑等。当遇到较为复杂的技术问题时,才会临时请工程师帮助解决。但由于业务范围的拓展,新闻室日常工作中都需要这些技术开发人员。他们进入新闻室也就成为自然之事。
  工程师们并不与编辑们一同工作, 而是被分配到一个专门用玻璃隔断的房间中单独进行工作。如前所述,编辑们的日常工作需进行频繁的交流,而对于需要从事较为高难度编程的工程师来说,这势必会是一种干扰。同时,工程师们之间亦是要在工作中进行沟通,相对独立的空间也有助于他们开展工作。换句话说,工程师们的办公空间是嵌入在整个开放式的办公空间中。这样的空间分布,意在保持整体空间的开放性的同时,也承认技术性工作与传统新闻实践的差异。工程师们从新闻室外进入到新闻室中,意味着传统新闻室空间壁垒的破除,即它不能再忽视技术空间的存在。 但在接受技术进入其空间的过程中,工程师们还是处于较为边缘的位置。从表面上看,工程师的空间有着一定的优势地位, 即独立的工作空间, 但它毕竟还是被从主要的办公空间隔离出来。尽管工程师们从他们的办公空间出来,必然会经过大部分编辑记者所在的公共空间,他们也会经常出来和其他同事聊天,但两种不同的工作逻辑和习惯还是使得两种空间的边界清晰可辨。 以工作时间为例,工程师们多会在下午5、6点的时间下班,而在公共区域办公的编辑们则会在办公室待到晚上7、8点。这固然与各自的工作内容有关,但更重要的是一种职业上的习惯。编辑们继承着他们从报纸时期就形成的工作习惯,而新进入的工程师们则似乎并没接受这种安排。
  因意识到嵌入式空间中的工程师与公共区域中的编辑们之间的隔阂可能对工作顺利展开造成障碍,成员们也试图去弥合两个空间中存在的裂隙。例如办公室的公共区域,放置着主编专门购置来做仰卧起坐的器材和室内自行车等,目的是方便成员们可以在办公室内进行健身活动。健身器材旁的一张床则是专门为晚上加班到深夜者提供小憩的地方。同时,除了冰箱外,办公室还配置了咖啡机。在新闻室加班或非常忙碌时,主编C 经常会给成员们准备食物和饮品,例如红酒、蛋糕和辣椒酱等。办公室有一张大桌子,平常主要用来集体讨论之用。而它另外一个功能便是餐桌,成员们经常在这里分享食品。 这些休闲类设备和食品的供给,实际上都是试图让不同空间中的成员可以有交流和相遇的机会。
  除此之外,相互之间的知识分享也是另外一种打破边界的尝试,即每个人选择和自己工作相关的一个主题进行讲解 ,从而让各个部门的同事进行相互了解。通过让美术编辑、工程师、文案和记者共享彼此领域的一些术语和基础概念,从而相互了解各自工作内容和限度,这也会有助于工作中的相互沟通。工程师Y便经常和大家分享一些设计软件的使用方法。例如,他从最基础的开始讲解After Effect视频后期处理软件中的一些动画效果使用问题。这种方式可以让漫画师、编辑都对数据新闻可以选取的一些后期效果有一定的了解。尤其是在与漫画师的互动中,关于AE的教程能够让漫画师避免一些图层的使用错误,也为负责后期合成的Y省去很多麻烦。
  对于处于起步阶段的数据新闻来说,从事新闻和从事技术的双方都在尝试如何通过上述的桥接式行动,从之前各自独立的空间中走出来。但先前所形成的惯习依然决定着各自的行为轨迹,双方的碰撞和冲击在数据新闻的日常生产中最为明显。
  
四、日常常规的再确立
  当这些背景各异和工作经验各异的成员们组合在一起后,工作如何展开?由于数据新闻自身就是一项全新的新闻实践,所涉及的人员和知识技能与之前的新闻生产显然存在着差别,新闻室运作的新闻常规又会发生何种变化?
  1.选题
  与传统新闻室一样,数据新闻团队也有例行的选题会。但与传统报纸每天召开例会不同,它们的例会一般一周一次,时间是每周一上午。选题基本上也在这个时间段集中完成。而之后如果有新的选题,则单独与编辑沟通,进行补充。编辑在星期一会根据选题的时效性,计划项目的周期对人员进行安排,排出每个项目文案截止日期和发布时间。具体来说,这些选题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数据汇总类。如数据一周,发布时间为周一早上九点,是将周末一些有新闻价值或上一周一些好的选题但没来得及作图的计划都放入数据一周。它的形式通常就是非常短小的图表加文字,强调短平快。
  (2)时事类。例如股市、反腐落马官员统计等。因为紧跟时事新闻,所以这类选题对时效性要求较高。
  (3)报告类。通常而言报告类分为两种,一种是时间截点驱动,一种是内容驱动。前者包括例如两会总理工作报告的可视化。该项目前期计划了将近一个月,在工作报告发表之后的几个小时必须发布。后者包括例如“3·15”晚会上公布的Wifi黑色产业链,虽然说最好的时间节点是晚会后,但是由于这个话题与大家本身利益切身相关,所以稍微晚一点也不会影响到其带来的流量。
  (4)趣味类。这类通常采用方块模式,涉及趣味类话题,类似Facebook上关于情侣的5个谣言等。此类选题主要用来平衡严肃的政策类选题。
  (5)抓稿类。从国外例如538、upshot、datablog这类网站去抓取有趣的材料,做简单的编译和视图修改,该类选题项目完成周期较短,可在较短的时间内以较快速度提高发稿量和导入流量。
  2.文案撰写
  所谓文案撰写,是指在最终数据图表里的说明性文字,长度在100字左右。它通常是在数据新闻制作的前期,文案编辑通过分析数据,总结出这些数据中可能被提取出的新闻点。对于新闻室来说,这是一种全新的实践, 同时也是基础性工作之一。对于文案撰写编辑来说,她实际上是在“采访数据”。与简单的数据分析不同,她还必须提炼出数据里的故事,即用数据去讲故事。但文案又恰恰是最被忽略的一件事情,这是一个组织架构和内部沟通的问题。因为5楼就是视觉中心,专门负责图片、图表、视频和交互,所以并没有记者。这些从事视觉编辑的成员并不是特别擅长用文字去呈现故事。在报纸时期,他们与文字相关的工作也仅仅是图片说明,而文案与图片说明是两种类型的文本。文案编辑N也是一个新人,之前是公务员,所以在编辑要求她写与外交部合作的博鳌论坛文案时,她认为让记者去撰写更加合适。由于团队内部并没有记者,故缺乏理解这些数据的背景知识,所以有时对数据的挖掘很难深入。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漫画师身上,漫画师被要求自己去想选题,然后报给编辑。设计出身的漫画师在执行层面会非常有创意,但找新闻点撰写文案并不是他们的专长。
  3.发布与更新
  最后稿件的发布权限在栏目编辑L手中。她会先对作品的逐个内容细节进行核对,然后发布。通常而言,数据新闻作品发布后当天和次日的评论数会达到最高值,而H5的作品则会不断翻新发布,例如腾讯H5作品《测试你所在城市的雾霾》这个H5曾在柴静的《苍穹之下》发布之前就已经发布了,但当柴静的作品引发了大家对雾霾的关注之后,腾讯再次推出这个产品,从而获得大量关注。同样,M的数据新闻团队曾做过一款与雾霾相关的游戏,也是同样的情况,发布之后再碰到新的相关新闻事件时,便再拿出来发布。与传统平面媒体不同,发布并不受固定截稿时间的制约,可按项目具体的推进情况进行灵活调整。而对于最后的数据新闻作品来说,它也不再是一次成型,而是可以不断被更新和修正的。
  
五、内部沟通中的转译人
  数据新闻团队的工作核心包括两部分,制作与整合。如仅是静态的图表,基本上团队内的美编们可自行完成。若涉及到动态效果,例如AE、html5和vxplo互动大师等,就需要专门的人。相对而言,AE和vxplo所涉及的技术更为复杂。文案完成,编辑进行审核之后,文案稿便会交给设计师,通常而言在撰写文案的时候会在后面备注希望得到的效果,如数字增加、柱状图、条形图、话外音之类的。但其实细看,每个设计师的风格不同,设计出来的成品符合文案者的需求就不一样。也正因此,保持与技术人员的持续和高质量的沟通也就成为必须之工作。
  但来自不同工种的成员有着各自的工作概念、话语方式与工作流程逻辑。当两者相遇时,误解、矛盾甚至是冲突在所难免。而各方都参与的项目推进会则提供了一个观察他们之间沟通的机会。通常来说,工程师和编辑们在独立的空间中展开工作,只有在项目推进会,各方才会在一起讨论各自推进的情况,以及向对方提出需求和对需求进行回应。下面以一次讨论某落马官员关系网可视化项目的会议来说明他们之间的沟通情况。
  开会讨论的是整个团队已准备了几个月的可视化作品,即基于落马官员L的家族关系和商圈联系等绘制他的关系网。作品的封面主要是通过线条组成该官员的姓氏,并且分别在姓的上中下三个点作为标题,通过线条的缩放给人一种动态的效果。商圈主要是通过地域,把不同省市县的商人链接在一起,家谱图也采用类似方式。最后一张图比较复杂,是将中纪委曝光的落马官员和L的关系进行串联,在点击人名时会显示该落马人物的简介,而点亮之后就会出现该落马人物与L的关系属性。
  参加会议的有负责软件开发的工程师J,他主要负责代码编写从而完成可视化中的互动效果;美术编辑D负责可视化图形设计;编辑J负责项目文案撰写;栏目编辑L是整个项目的直接负责人;另外还有视觉中心总监C。
  会议当中,很多时候,编辑会问工程师这个能够实现么?工程师回应道,你们到底要什么,我先去给你做出来参考一下。在这里,双方实际上都无法去想象对方究竟可以提供何种支持。所以,在讨论到作品的功能与呈现效果时, 栏目编辑L向编辑们解释如何向工程师提需求时说道:“工程师脑海里面没有阴影和曲线。”而有时,工程师们对于按照编辑们需求也存在异议,例如最终呈现效果不理想等。但由于职业习惯问题,工程师们并不像编辑们那样善于用言语表达自己的意见以及意见背后的原因,通常是直接拒绝。于是栏目编辑L对工程师J说:“你以后在回答任何问题之前先回答这个到底是功能上实现不了,还是做了会不好看。”
  存在沟通问题的不仅是工程师与美术编辑之间,负责文案的编辑与设计团队之间的沟通亦存在障碍。在设计师进行构图的时候,希望所涉及的内容是确定下来的。这就包括与L相关的人的确定问题。开始计划做8个相关落马人员,于是设计师根据人数设定了代表每个人的圆圈的弧度。但中纪委又突然曝光民生银行的负责人,因为无法确定他与L的关系是否重要,故而无法确定是否将其加入到整个可视化项目中。对于设计师而言不仅仅是加一个圆圈而已,而是需要重新计算整个页面的弧度。而这便需要栏目编辑L与负责反腐新闻报道的记者协调,来最终决定是否放入。
  不难发现,在整个团队的沟通过程中,栏目编辑L扮演着重要角色。与传统机构中的负责人不一样,她并不是在一个均质性的群体中进行协调,而是在不同工作逻辑和习惯的群体中寻找到他们之间的契合。对于她来说,了解各自行业的特性并进行恰当的转译就成为一种必须。这种转译,就是用各方能够理解的概念和话语方式进行阐释,并向他们说明协同工作各方工作的边界。
  
结 语
  与传统新闻室中的新闻生产不同,M的数据新闻实践是在一个全新的情境下展开的。新的工作领域、新的知识技能和新的团队成员组合,都将会对新闻室空间里的社会关系和交往进行重构,而新闻室中的职业文化也随之发生变化。新成员的加入使得各方不得不重新去搭建相互沟通的平台;新的工作流程也要求成员不能再像之前那样处于相对独立的工作状态,而是需要频繁地与同事进行沟通,协同成为一种必须。然而,在这些跨工种的协同和沟通中,各方先前的职业逻辑、工作概念和流程习惯实际上会对协同的展开形成障碍,新闻室中一个新的中介式角色便产生。她通过其阐释工作,来破除不同空间之间的隔阂,从而使得团队的工作可以顺利展开。■
  

①Van Maanen, J.& Barley, S. R. Occupational communities: Culture and control in organizations. [j]Research i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1984.6: 287-365.ScheinE. H. Culture: The missing concept in organization studies. [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641(2):229-240.Trice, H. M.Occupational subcultures in the workplace (No. 26).[M],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93.BarleyS. R. Semiotics and the study of occupational and organizational cultures. [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8328(3):393-413.
②TunstallJ. Journalists at work: specialist correspondents: their news organizationsnews sourcesand competitor-colleagues. [M]Sage Publications.1974.
③Schlesinger, P. Putting ‘reality’ together: BBC News. [M]New York: Methuen.1987.
④Agarwal, S. D.& BarthelM. L. The friendly barbarians: Professional norms and work routines of online journalists in the United States. [j] Journalism201516(3):376-391.
⑤White, D. M. The gatekeeper: A case study in the selection of news. [j] Journalism Quarterly195027:383-389.
⑥McDevittM. In defense of autonomy: A critique of the public journalism critique. [j]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200353(1)155-160.Tuchman, G. Making news: a study in the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M]New York: The Free Press.1978.Glasser, T. L.& GuntherM. The legacy of autonomy in American journalism. The Pressed. Geneva Overholser and Kathleen Hall Jamieson, [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5384-99.Rodgers, S. The architectures of media power: editingthe newsroom, and urban public space. . [j] Space and Culture 201320(10):1-16.
⑦SteensenS. What's stopping them? Towards a grounded theory of innovation in online journalism. . [j] Journalism Studies200910(6)821-836.Deuze, M. Media work. [M] Cambridge:Polity.2007.
  
钱进 周俊/钱进系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助理研究员;周俊系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研究生。
  
  
  
  
主管单位: 上海报业集团
主办单位: 上海报业集团      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