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目录
  • 92页
  • 93页
  • 94页
  • 95页
  • 96页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微光下凝固感人瞬间
——第59届荷赛微光摄影作品简评
■郭建良
  2016年2月18日,荷兰当地时间上午11点、北京时间晚上6点,“荷赛”官方网站公布了第59届荷赛获奖结果,一幅表现欧洲难民危机的从未公开发表过的黑白照片赢得了“荷赛”年度大奖。这多少有些令人意外,因为,2015年贯穿全年的重大新闻就是“欧洲难民危机”,世界各国主流报纸都在持续关注这一主题,公开发表的相关优秀照片不胜枚举,包括在全球引起巨大轰动效应的《小艾兰伏尸海滩》等。
  
全球报纸的热烈反响
  近几年来,“荷赛”从内容到形式上做了很大调整,进行了许多尝试,一度偏离了新闻摄影的本体,出现了一些云里雾里谁也看不懂的获奖照片。从业界、尤其是报纸头版对获奖作品的冷淡反应上可见,有些尝试并不成功。比如,去年同性恋题材年度大奖作品《俄罗斯同性情侣》就遭到了各国报纸的冷遇。
  本届荷赛将年度大奖授予表现欧洲难民问题的《渴望新生活》(Hope for a New Life),尽管这是一幅未曾公开发表的作品,却引起国际舆论的普遍反响,备受报纸关注,许多国家报纸将这一照片大版面发在头版,德国报纸表现尤为突出,绝大多数主流大报在第二天头版刊登这幅照片来报道荷赛评选结果。2015年,德国在解决欧洲难民问题上付出了艰苦的努力,令世人刮目相看。世界各国报纸的热烈反响,也证明了“今年荷赛最突出的特点是对新闻摄影本体的回归”的成功。尽管还有《曝光》这样不知所云的观念摄影作品获奖,而且是获得了新闻人物类组照的金奖,但毕竟仅此一例,占比极小。这是一次艰难的回归,因为观念摄影实在离新闻摄影太过遥远。
  近水楼台先得月的荷兰,更是在比赛结果公布的当天下午出版的报纸上抢先发表了《渴望新生活》。2月18日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出版的《NRC商报》,一份地地道道的经济类报纸,居然也拿出头版头条占大半个版面的篇幅、加细线边框,突出地刊登这幅照片。照片上方一行小字特别强调了这是一幅在“月光下”(maanlicht)拍摄的照片(图1 图1见本期第93页)。
  这幅在凌晨3点户外自然光条件下拍摄的照片,记录了一个难民父亲越过匈牙利和塞尔维亚边境铁丝网后,回转身来一边接过自己刚出生不久的孩子,一边机警地向四周观察的瞬间。照片拍摄于2015年8月28日。作者从铁丝网的这一边靠近主体拍摄,画面右侧是一双托着婴儿伸向铁丝网的手,两条长长的手臂形成了汇聚的线条,在表现画面纵深感的同时,也起到了将读者视线“引领”到画面视觉中心——婴儿身上的作用。画面的左侧,是这幅作品的主体人物——年轻的父亲,他低头接过孩子,却抬眼留意远方,半张着嘴,似乎连呼吸都变得极为谨慎,偷越边境的紧张气氛生动形象地“写”在这位父亲的肢体语言和表情神态上。前景中的铁丝网刚好在这位父亲的头部形成一个“圆圈”,如同“圈阅”的着重符号将读者的视线“圈”在了主体形象的表情神态上。
  整幅作品情节性很强,感情表达既丰富炽烈,又细致入微。画面中的孩子、双手以及铁丝网都是具有明显符号意义的视觉形象,富有鲜明的象征含义和丰富的弦外之音,令照片的主题得以升华。竭尽全力为孩子创造美好未来,这是天下父母的共同愿望。《渴望新生活》紧紧抓住了这一最能打动人心、具有普遍意义的主题,并将之完美地呈现出来。
  评审团主席、法新社图片总监弗兰西斯·科恩(Francis Kohn)对这幅作品的印象是:“当我们看到这张照片时,就知道这是一张重要的照片。它简洁有力,特别是铁丝的象征意义。我们认为照片里几乎所有的东西都给了‘难民身上发生了什么’这个问题一个强烈的视觉表现。我觉得这是一张很经典的照片,同时也是永恒的。它描绘了一个情境,呈现方式是经典的,符合普世认知。”
  终评评委沃恩·华莱士(Vaughn Wallace)评价这幅作品:“这是2015年难民危机中一张不可思议的图片,视觉上非常有力,也非常细致入微。我们看了成千上万张移民的照片,但这张吸引了我。它让你停下来端详男人的脸庞,还有孩子的。你看到了锐利的铁丝和黑暗中伸出的手,这不是旅途的终点,而是长远未来的一个阶段。所以对我来说,它必须是今年的年度照片。”
  经典照片,尤其是在荷赛上获得年度大奖的经典照片,使用的时候应该保持获奖时候的原貌,尽量避免剪裁、调色,如第57届荷赛年度大奖作品《信号》就曾被一位报纸编辑调色调到面目全非。黑白照片《渴望新生活》,调色上没有多大发挥余地,有的编辑就大胆剪裁,也影响了原作的效果。2016年2月19日,在印度新德里出版的《亚洲时代》(The Asian Age)报,就将《渴望新生活》剪裁成了方形结构,尽管画面中核心情节得到了突出,但毕竟违背了忠实于原作的原则。编辑给这幅照片加了个新的标题“婴儿通过铁丝网”( BABY THROUGH BARBED WIRE)。按照这个标题,这种剪裁倒也适当,突出了“婴儿通过铁丝网”的细节。但是,原作标题毕竟是《渴望新生活》,这渴望更多的来自孩子的父母(图2 图2见本期第94页)。
  主题相近,这是荷赛获奖作品的特点之一。《渴望新生活》很容易让人想起2014年第57届荷赛年度大奖作品《信号》,同样的题材、同样的主题,同样是户外月光下摄影,甚至两幅照片的命运也相同:都是获奖前未曾公开发表,获奖后受到报纸追捧。
  
微光摄影渐成气候
  数码摄影出现之前,在月光下的新闻摄影是不可想象的,那时“自然光”概念就是指日光。胶卷的感光度达到1600已经十分罕见,根本无法在月光下拍摄动态物体。数码相机出现之后,随着科技的进步,感光度越来越高,目前ISO扩展至十万的数码相机也已经上市,这令新闻摄影人激动不已,总想尝试一下弱光拍新闻的乐趣,体验一下微光下凝固感人瞬间的快感。这在近几年的荷赛获奖作品中非常明显地反映出来:连续三届荷赛年度大奖作品《信号》、《俄罗斯同性情侣》和《渴望新生活》都是在极其微弱的光线条件下拍摄的。
  从荷赛官方网站资料看,《渴望新生活》作者沃伦·理查德森(Warren Richardson)使用的是Canon EOS 5D Mark II,一款并不新鲜的专业全画幅相机,24mm定焦小广角镜头,1/5秒的快门速度,1.4的光圈,感光度设定在6400。这套技术参数,即便相机有很好的防抖功能也是相当冒险的选择。1/5秒快门速度对摄影高手来说手持相机拍静物还可以,拍动态事物很难。这幅照片更大的拍摄难度还不在防抖,而在对焦,在把焦点准确地锁定在主体身上。微弱的光线下,无论是自动对焦还是手动对焦,都很难找准焦点。想必沃伦·理查德森采用了估焦连拍“撞上”了这一精彩瞬间?从放大的画面效果上看,并没有出现跑焦现象,但是颗粒实在太粗,粗到足以影响主体形象清晰的程度。这让人想起了罗伯特·卡帕的那幅被烤焦了底片的《诺曼底登陆》:不清晰恰好表现了紧张气氛。
  第57届荷赛年度大奖作品《信号》也是一幅借着微弱的月光拍摄的作品。一众非洲移民夜晚聚集在吉布提海岸,举起手机接收来自索马里的廉价信号,以便与海外的亲人联络。吉布提是索马里、埃塞俄比亚和厄立特里亚移民的中转站,移民们想经过这里到欧洲寻求更好的生活。从荷赛官方网站上看,作者约翰·斯坦梅耶尔(John Stanmeyer)当时使用的是Canon EOS 5D Mark III,最时髦的专业相机,35mm定焦小广角镜头。1/41秒的快门速度,1.4的光圈。感光度上调到了10000。这是第一幅用一万超高感光度拍摄的荷赛获奖照片。与《渴望新生活》相比较,《信号》拍摄技术难度就低得多了:主体形象相对静止,又是对着月亮拍摄,有相对较强的光照,将主体人物直接拍成剪影,又可以将快门速度提高。35mm 镜头1/41秒快门,这已经达到了手拿相机拍照快门速度的安全区域。由于拍摄范围比较大,使用超焦距原理即可获得较大的景深,因此也不用考虑跑焦的问题。唯独这高达一万的感光度令人担忧画面的颗粒过大。但是,从拍摄的结果看,实际效果还是相当理想的(图3 图3见本期第95页)。
  本届荷赛获奖作品中,另一幅月光下拍摄欧洲难民的照片甚至使用了高于一万的感光度。这就是荣获本届荷赛一般新闻类单幅照片二等奖,由瑞典《最新消息报》(Dagens Nyheter)摄影记者保罗·汉森(Paul Hansen)拍摄的《暗夜前行》(Under the Cover of Darkness)。作品记录了一众难民从希腊莱斯博斯岛上岸后连夜奔逃试图进入欧洲发达国家的情景。从荷赛官方网站上看,这幅照片的技术参数如下:20mm定焦镜头,1/60秒的快门速度,2.8的光圈,12800的感光度。显然,作者是按照画面上高光部位曝光的,其他部位均拍成了既没有层次也没有细节的黑影(图见封三)。
  这是一幅只适合展览,不适合在报纸上发表的照片,因为报纸印刷出来后会是黑乎乎的一片,因此,在报道荷赛获奖结果的各国报纸上,未见这幅照片。
  保罗·汉森(Paul Hansen)是一个响亮的名字,2013年第56届荷赛上,他以一幅《加沙葬礼》获得了年度大奖,同时也由于该照片使用了“HDR”技术进行了适当调整,使得高光、低光,亮处暗处的细节都得以很好的表现,而遭到“PS”造假的质疑,好在官方并未认可这种质疑。这场风波之后,保罗·汉森名声大振。此次“卷土重来”,是对他摄影水平的再一次肯定。
  本届荷赛获奖作品中,微光条件下使用超高感光度拍摄的照片并不少:获得现场新闻类单幅二等奖的《巴黎反恐怖主义游行》,感光度4000;获得日常生活类组照三等奖的《南极力量》第一张“南极工作站的夜晚”,感光度也是4000;荣获自然类单幅三等奖的《火山喷发》,感光度3200;荣获当代热点类单幅三等奖的《反对警方暴力》,感光度也是3200……(图见封三)。
  可以说,倾向微光摄影是本届荷赛的又一特点。
  在众多微光摄影的作品中,获年度大奖的《渴望新生活》依然是拍摄难度最大的,因为这是一幅“纯月光照”。
  
非科班出身大器晚成的大奖得主
  《渴望新生活》的作者沃伦·理查德森,1968年出生于澳大利亚,并非科班出身,没有受过正规的大学摄影教育,凭着对摄影的强烈爱好自学成才。他也没有固定的工作单位,是一个自由摄影人,长期以来一直从报纸、杂志、通讯社等新闻单位或机构承接一些有关环境、人类生存状况等富有人文关怀内容的摄影项目。他也抽空客串一下时尚摄影,穿梭于亚洲、欧洲、美洲……满世界为娱乐界人士拍照。2015年受“欧洲难民危机”吸引来到塞尔维亚,拍摄了大量警察与难民冲突的照片。于是就有了这次获得大奖时年48岁的理查德森,在新闻摄影界绝对属于大器晚成的摄影师。
  2016年2月19日,在德国巴登巴登出版的《巴登州日报》(badisches tagblatt)头版使用了沃伦·理查德森志得意满地站在《渴望新生活》巨幅照片前的照片。画面上的他,健壮,光头,络腮胡子,低眼看着镜头,略带蔑视一切的神情,典型一爷们形象(图4 图4见本期第96页)。
  在众多使用获奖作品作为头版主图来报道荷赛评选揭晓的报纸中,《巴登州日报》头版这幅照片显得与众不同。《巴登州日报》是唯一使用新闻照片报道荷赛揭晓的报纸,也是唯一在头版使用了年度大奖作者形象的报纸。
  介绍这幅作品的拍摄过程时,沃伦·理查德森说:“我确信我至少跟着他们走了五小时,整个晚上都在和警察玩猫捉老鼠的游戏。在拍照前,我已经精疲力尽了。那时大概是凌晨3点,我心里想让他们过去,所以,不可能使用闪光灯,只能借用月光。”
  在荷赛官方网站获奖者资料中,他介绍了自己下一个工作计划,去北极圈拍摄全球气候暖化环境下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显然,这又是一个重大题材。他的座右铭是:“我们不是从祖先那里继承土地,而是从我们的后代那里借用他们的土地”。这话听起来拗口,意思是,我们一直靠消耗后代的资源生活,我们亏欠后代的太多。这大概也是他确定下一个拍摄计划的动因吧。■
  
郭建良/青岛农大教授。本文为作者承担的该校社科课题“海外报纸图片研究”内容之一。
主管单位: 上海报业集团
主办单位: 上海报业集团      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