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目录
  • 62页
  • 63页
  • 64页
  • 65页
  • 66页
  • 67页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下一篇
融媒时代“动新闻”的三种模式
■李彪
  【本文提要】“动新闻”作为一种新的技术驱动的新闻叙事形式,已被许多媒体采用。本文在对“动新闻”出现的必然性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当前“动新闻”实践的三种模式:《苹果日报》模式、新华社模式和《新京报》模式,并对“动新闻”在新闻真实性、新闻及时性、新闻伦理、版权界定和人的异化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动新闻 可视化新闻 技术驱动 实践模式 
  【中图分类号】G210
  2015年6月15日,顺应融合发展新趋势,新华网新版正式上线。令人惊喜的是新华网引入了“动新闻”制作,让原本静态、平面的新闻“动”了起来,以增加新闻的可读性和可视性。“动新闻”是融合报道的一种形式,以动画模拟技术再现新闻场景,引发受众关注。而在此之前,提到“动新闻”,大家首先想到的是2009年台湾《苹果日报》的“动新闻事件”,《苹果日报》在其官网推出的系列“动新闻”,由于以动漫模拟的形式巨细无遗地描述暴力、性侵害和凶杀等社会事件,被台湾地区民众所抵制,也受到了业界学界的批评。
  “动新闻”作为一种技术驱动下的融合新闻形式被重新发掘、使用和推广,体现了其在社交媒体时代的全新发展和重新定位。
  
一、“动新闻”是技术驱动媒体融合的必然产物
  “动新闻”是在3D虚拟技术驱动下,以三维图片、动画等方式呈现新闻的全新操作理念和信息产品。它以3D技术再现新闻发生的模拟场景为主线,并辅以现场照片、卡通形象动画、旁白、音效和数据等元素,往往模拟的是新闻事件的全过程或其中关键场景,具有娱乐性、可视性和互动性等特点。就像目前流行的数据新闻,“动新闻”也属于新闻可视化的范畴,是综合现代信息技术、数据化制作和可视化生产等各种应用而形成的新报道方式,对新闻叙事表达方式乃至新闻真实性都具有一定的范式革新价值。可以说,数据新闻与“动新闻”代表了媒体融合时代新闻叙事的两个基本范式——数据新闻更多地强调统计和数字,没有人物、命运和事件节奏,很难感受到温度和情感;而“动新闻”在亦庄亦谐的场景中将新闻故事娓娓道来,有血有肉有情感。
  “动新闻”虽然出现的时间不短,但由于《苹果日报》的操作方式,被贴上了“膻色腥”的标签,随着3D虚拟技术的发展和媒体融合的实践推进,“动新闻”作为一种新的融合新闻操作方式成为一种必然。
  1.新闻生产和消费的虚拟化成为趋势
  法国哲学家让·鲍德里亚作为技术悲观论的代表,“从消费、信息、传媒和技术的角度,用‘仿真’理论为世人描绘出一幅由‘拟象’、‘符码’、‘内爆’和‘超真实’所组成的后现代世界”。①他认为,“拟象和仿真的东西因为大规模地类型化而取代了真实和原初的东西,世界因而变得拟象化了”。②媒介塑造的“虚拟环境”在以往是基于调动更多注意力资源的“冷媒介”而产生的,随着“热媒介”技术的不断演进,社会进入场景化、沉浸式传播时代,新闻生产强调更多的场景代入,由原来的“渠道+内容”转为“内容+渠道+形式+场景+情感”。另外,新闻的消费也越来越转向“在场”的虚拟场景消费。这些都促进了“动新闻”的重生和发展。
  2.感官化快餐化信息消费成为时尚
  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一书中尖锐指出:“在我们身处的电子传媒时代,承载理性的文字语言的力量似乎在减弱,诉诸感性的视听语言的力量似乎在加强。” ③读图时代的来临,使得信息消费者更多地追求感官刺激,“有图有真相”已然成为信息消费功能主义倾向的最直接证据。“动新闻”通过动画、视频等直观的信息呈现手段,满足了受众的窥视欲。
  3.公众“在场”参与权的要求
  社交媒体的崛起使得“大众麦克风”时代来临,公众从要求“知情权”到“话语权”,“在场意识”在不断强化。除“知道”之外,公众还要“在场”,还要质疑、跟进。“动新闻”强调回归新闻现场,新闻情境再现,让公众有身临其境的真实感,满足了公众“在场”的社会参与感。
  4.“动新闻”是最直观的讲故事方式
  故事是一种最原始的娱乐形式。情节叙述包含着叙述者与倾听者的感情。“动新闻”通过对新闻过程和关键细节的再现,讲述一个活生生的故事,在目前信息冗余时代,无疑是脱颖而出的重要手段。
  
二、新闻叙事的再造:“动新闻”的三种实践模式
  1.以社会娱乐为基点的《苹果日报》模式
  《苹果日报》“动新闻”标榜以真实的新闻影片、生动专业的旁白配音,加上3D动画,模拟新闻现场,还原最具话题性的社会、时事、国际、娱乐和体育等新闻内容。《苹果日报》最早将“动新闻”应用于社会新闻报道,使用3D静态模拟的形式将社会事件夸大再现。“动新闻”的尝试与台湾新闻报道低俗化趋势分不开。台湾新闻报道强调软性新闻,关注“腥膻色”新闻,重视受难者新闻、命运乖张新闻及英雄新闻,偏好娱乐化资讯和垃圾新闻。④《苹果日报》“动新闻”为迎合这种低级趣味,在实际运作中建立了立体化和动态化的社会娱乐新闻选题细分结构,将“动新闻”的选题细分为政治猛料、政客绯闻、名人隐私、凶杀暴力、娱乐八卦和奇闻异事等,用动画语言形象化和视觉化地表述这些事件,进而达到博人眼球的目的。
  遭到各界批评后,《苹果日报》又将“动新闻”应用于体育、国际新闻报道中,努力摆脱“动新闻”“腥膻色”和“侵犯隐私”的污名标签,慢慢得到国外媒体的关注,甚至被认为是未来媒体融合的重要举措。如报道著名高尔夫球员老虎伍兹婚外情的事件,以动画手法直指伍兹深夜撞车与老婆破窗救夫一事疑点重重,以调侃手法描述车祸的真相可能是其妻不满老虎伍兹有婚外情而发生口角、追打,该动新闻被CNN等引用、模仿,甚至出现模仿动画新闻桥段的“虎嫂打虎”电玩游戏等。
  《苹果日报》“动新闻”的制作流程如下:首先是“动新闻”团队确定选题,主要是从当天的新闻采访中获取灵感;然后确定相关脚本和台词;团队主管花5分钟左右的时间与专门负责技术的团队——壹传媒动画的脚本绘制内容中心主管协调沟通;脚本绘制内容中心专人会花10~15分钟的时间绘制分镜草图;“动新闻”主管拿到草图后提些意见,然后花5~10分钟与导演、模型设计师、动画、剪接师和音效师详细解说最终效果,达成共同目标,然后分头工作;导演依照分镜草图与新闻台词稿模拟动作供Motion Capture摄影机捕抓3D人物动作并微调3D人物动作,同时,模型设计师会依据分镜草图到动画素材数据库找寻适合的衣服、手表等3D模型组件与场景;之后统一交由动画师负责整合3D人物动画、3D模型组件、场景与特效,然后再转交音效师搭配音效与背景音乐,以及剪接师将字幕与新闻团队提供的台词加进去;最后,壹传媒动画将完成的动画新闻先送交质量团队确认动画新闻质量等,再递交给《苹果日报》的“动新闻”团队。一般而言,一个几分钟的“动新闻”视频从选题到制作完成控制在90分钟以内,整个团队一天可以制作数十部“动新闻”。
  2.寓教于乐的新华社模式
  随着融媒体时代来临,大陆媒体也开始尝试使用“动新闻”来展现新闻事实,还原新闻现场。2015年9月,新华社在习近平总书记出访美国期间发布了4条“动新闻”,使用2D、3D动画形式介绍出访的背景,还原出访细节,脚本语言诙谐幽默,有别于新华社正统、严肃的“官报”文本风格,并配以愉悦、欢快、富有时代气息的背景音乐,使习总书记的出访报道变得生动、易懂、悦读。
  新华社“动新闻”真正获得全球关注是“东方之星沉船事件”中使用3D动画展示营救老人的过程和细节。这条“动新闻”发布后在移动社交平台获得上百万转发评论,各大新闻媒体APP也纷纷转发,美国三大广播电视公司之一的NBC也联系新华社要求付费播放。此后,新华社在“38元天价虾事件”“MH370残骸如何漂流到留尼汪岛”,“天津爆炸案事件”等报道中,也尝试了“动新闻”的形式。重阳节、中秋节等节庆时间,新华社也出品了一些寓教于乐的“动新闻”策划。
  目前新华社的“动新闻”团队只有两人,选题确定后,所有脚本和创意均由这两人负责。形成分镜草图后,具体的制作则外包给北京中视瑞德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产品完成后审稿和签发则由新华社新媒体中心负责。由于采用外包制作模式,在质量、时效和数量上都还有待提升,截至2015年12月,新华社“动新闻”产品总数不到30个。
  3.贴近社会生活和诉求媒体转型的《新京报》模式
  《新京报》“动新闻”的口号是“中国3D新闻第一媒体,不看一字而知天下事”,强调“动新闻”的可视化和直观化,在风格上追求轻松幽默、在时效上强调快速及时,希望通过大量高点击率的原创新闻视频,提升《新京报》的品牌知名度。开始于2014年的《新京报》“动新闻”尝试,源于纸媒进军视频报道的努力。最初是文字记者在一个动画师和一个画原画的实习生帮助下,实现了脚本写作和分镜头初步设想,花了整整三周的时间才完成了第一个动新闻《如何成为广场舞绝顶高手》。
  《新京报》的“动新闻”以社会新闻居多,如《50元就能摸女优胸部日本摸胸慈善有啥来头?》《3D还原川版“挟尸要价”:给不起钱尸泡3天》《3D:小伙结婚半年得知“怀孕妻子”是男人》等作品。此外还有一些具有科普性质的实用新闻知识,如《3D科普:北京雾霾到底为啥这么严重?》等。还有部分时政类新闻,如《世界互联网界大Party即将开幕,习大大在乌镇等你!》《长画短说:全国两会为何是“双鱼座”》。“动新闻”的推出有效地吸聚了受众眼球,为《新京报》融媒体转型提供了很好的注解。
  在动新闻的制作上,《新京报》目前还主要依赖外部制作团队,但在脚本和分镜头创作上,报社“动新闻”团队全权负责,通过团队“脑洞大开”的头脑风暴,各种“埋梗”的创意,争取实现话题制造和病毒传播。由于《新京报》的网络渠道优势不是很明显,需要借助优酷等视频平台推广,因此强调短小精悍,控制在3分钟以内,平均每天5~7条的更新频度。最近,《新京报》“动新闻”团队正大规模招聘,重点招聘的职位是三维动画师、动捕导演和编导等岗位,以努力打造“创意-制作”一条龙的生产模式,通过“动新闻”弥补其视频新闻的劣势,制造社会话题,提振社会关注,重塑《新京报》在社交媒体时代的品牌吸聚力。
  
三、社交媒体时代“动新闻”的再认识
  “动新闻”自出现以来就非议不断,概括起来,主要集中在“真实之争”与“伦理之困”。随着社交媒体时代来临,传统的新闻生产方式、消费方式和整个社会信息流动机制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老问题得到了新诠释。
  1.对动新闻的“真实性”再认识
  “动新闻”的出现的确对传统的新闻叙事方式构成了一种挑战,传统的新闻叙事是建立在文字描述和瞬间场景的图片展现上,强调报道者的客观和中立,而“动新闻”需要对当时的新闻场景进行事无巨细式的描述,需要对当事人的神态、事件的细节和行动方式等进行重构,需要进行“合理想象”和“强烈的情感”作为叙事内核。由于时间不可能逆流,很多细节只能是通过想象来建构的,想象必然是主观的,在传统新闻理论看来,客观是新闻的必要原则,是新闻专业主义的基本表征,哪怕一丁点的主观性都不可以在新闻中体现。但事实是,任何新闻呈现包括以往文字白描式的呈现都是编码者主观建构后的文本,只是“五十步笑百步”的问题。以数据新闻为例,通过对数据的统计、相关分析,展现出来的真实是否就是绝对的新闻真实?数字背后可能隐藏更多的信息,没有回归到人和社会现实的新闻真实,都是值得推敲的。
  另外,新闻生产已进入社会化生产时代,UGC造成信息冗余化和碎片化,需要“动新闻”串起这些碎片化信息来还原事实的原貌,这一点传统的新闻叙事方式是不可能做到的。因此,笔者认为在尊重真实客观的原则和遵循新闻基本规律前提下,“动新闻”只是新闻场景的再现手段,在价值上是中性的,与传统的文字描述只是操作手法的差异。如果把传统新闻比作是剧本的话,那“动新闻”则是剧作,是影视剧成品。当然,笔者并不否认“动新闻”中的主观因素,“动新闻”之所以引起“新闻真实性”的争议,只是把过去一直被忽略的新闻叙事中的想象性因素给突出放大出来而已。
  2.“动新闻”中的新闻、技术与伦理三要素
  任何一个“动新闻”都必须包含着新闻、技术和伦理三个元素,缺一不可。
  新闻价值是“动新闻”得以存在的前提,要有深耕媒体的新闻素养和境界,否则很容易陷入技术决定论,做出的作品只是很炫的动画而已。因此,未来“动新闻”的主导者依然是新闻人。
  技术是“动新闻”的第一推动力,没有3D技术的出现就不可能有“动新闻”。技术的发展使得新闻生产越来越呈现出社会化和细分化,由单个组织完成新闻生产全过程的时代结束了,代之以“新闻+技术”细分化生产模式。从这个意义上讲,技术促进了新闻生产流程的再造,但也将新闻生产进行“绑架”和“异化”。
  伦理是“动新闻”的底线。《苹果日报》在运用“动新闻”过程中,存在低俗化和侵犯个体隐私等问题,一直被业界和学界所诟病。这是由“动新闻”的基本操作手法所决定的,因为“动新闻”强调细节、表情和动作。
  同时必须强调的是,新闻的可视化本身就具有伦理上的风险。著名的例子就是南希·里根拍摄的反毒品广告通过大规模传播希望人们不要去吸毒,但后来的研究结果显示。这则广告让更多的青少年吸毒,因为这则广告让吸毒这种行为可视化,成为一种社会模仿行为。因此,如果不希望看到更多错误行为的发生,“动新闻”就不要向人们强调这些错误行为,如“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可能导致更多人企图猎杀,经常报道女大学生失踪案件会导致更多女大学生失踪……这些都是新闻可视化的结果,更是“动新闻”伦理上的陷阱。
  3.“动新闻”与追求新闻及时性的悖论
  “动新闻”的制作需要一定周期,目前最快的是《苹果日报》,3分钟左右的短视频也需要90分钟,这与社交媒体时代信息传播以秒计算的现实存在天然矛盾。因此,“动新闻”在选题上要注意新闻的及时性和话题的趣味性之间的张力,一方面通过内生性资源的整合,提升“动新闻”的制作水平和速度;另一方面,要注意选题的策划和后期的质量追踪,做到话题的持久性和“动新闻”的直观表达有机结合。
  4.“动新闻”版权的界定和保护
  2015年8月17日,《新京报》发布反侵权公告,指出国内4家电视台未经授权擅自使用其“动新闻”视频。“动新闻”在版权的界定上依然存在一定的模糊地带,由于UGC新闻生产方式的出现,很多3D新闻制作中使用了网友拍摄的素材等,其版权如何界定依然是一个法律盲区。另外,“动新闻”中使用的卡通形象也存在版权问题。因此,“动新闻”的版权保护和交易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5.“动新闻”加剧媒介对社会和人的异化
  毫无疑问,“动新闻”相较于传统的文字表述制造出了更加虚拟的社会现实,这种虚拟有可能脱离了客观真实世界的逻辑,成为消费欲望与感官欲望构成的后现代破碎世界的无意义模仿,进而造成媒介对人和社会的进一步异化,这一点是不容回避的。技术对人的异化并不仅仅是“动新闻”产生后才出现的,早在上个世纪初期,李普曼就提出了“虚拟社会”和“拟态环境”,这种异化只是在“动新闻”这种虚拟产品出现以后更加严重而已。因此,未来需要强化公众的新媒介素养,尤其是提升公众对可视化新闻的辨别能力和基本素养。
  
四、小结
  “动新闻”作为技术驱动下的新新闻产品,融合了目前出现的所有新闻生产元素,甚至将数据新闻也纳入其产品之中,横跨了图片与视频多种媒介形态,使新闻产品更加立体化与个性化,必将重塑新闻生产传播流程,进而赋予传统媒体新的定位,符合了融合新闻生产的社会化和集约化趋势。正如《新京报》的实践模式中,“动新闻”被看作《新京报》由纸媒向融合媒体全面转型的重要战略支点。因此,“动新闻”一定程度上彻底颠覆了传统新闻生产模式,在融合新闻生产时代具有重要的范式示范效应。■
  
注释:
①陈力丹、陆亨:《鲍德里亚的后现代传媒观及其对当代中国传媒的启示——纪念鲍德里亚》,《新闻与传播研究》2007年第3期
②[法]鲍德里亚:《仿真与拟象》,选自《后现代性的哲学话语》,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③[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④郭晓丽:《台湾娱乐节目低俗化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新闻爱好者》2010年第17期
  
  
  
  
  
  
  
主管单位: 上海报业集团
主办单位: 上海报业集团      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