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下一篇
诺贝尔和平奖和文学奖图片报道一瞥
■郭建良
  每年诺贝尔奖公布的时节,国际媒体最关注的都是和平奖和文学奖,会在头版刊登大幅照片予以报道。其他诸如医学奖、化学奖、物理学奖、经济学奖,多是获奖者所在国的报纸关注,很少有其他国家报纸在头版图文并茂关注的。今年的情况也不例外。
  
资料照片大派用场
  出乎大部分人意料,2015年的诺贝尔和平奖授予了对大多数人来说很陌生的突尼斯全国对话四方集团(National Dialogue Quartet)。奖励他们在带领突尼斯从2011年的革命动荡中过渡到多元化的民主社会所作出的巨大贡献。由于大爆冷门,几乎所有媒体都没有派记者蹲守在突尼斯等待采访,因此,没有第一时间的新闻照片。这个奖项又是如此备受报纸关注,大照片是必不可少的。非自然人获奖,怎样用图片来报道?各报只好各显神通从资料库中寻找照片。
  动作最快的是荷兰阿姆斯特丹《誓言报》 (Het Parool),该报在公布获奖结果一小时之后就在其官方网站挂出了图文并茂刊载这一消息的报纸电子版。占半个版的通栏大照片是2013年突尼斯全国对话四方集团成立时的资料照片,四方负责人表情凝重地站在密密麻麻的话筒前集体接受采访。照片下方的两行通栏标题,小字引题“诺贝尔和平奖颁予突尼斯全国对话四方集团”,大字主标题“奖励他们在阿拉伯之春中所作的贡献”。用获奖者的新闻照片或者资料照片,这是大多数报纸报道诺贝尔奖的图片使用思路。组织获奖就用该组织领导人的照片,这毫无新意。但是《誓言报》此举显然是“早有准备”,因此抢得先机,比其他报纸早一天图文并茂报道和平奖出炉(图1 图1见本期封三)。
  图片用得有新意的是第二天出版的法国《解放报》,该报编辑在资料库中找到了美联社编发,由Ilyess osmane拍摄于2014年12月份的一幅照片。当时突尼斯全国对话四方集团成功地推动了突尼斯各方力量参与谈判,并最终说服当届政府交出权力,组成看守内阁推动民主路线图,实施协商产生的宪法及举行国会选举与首次总统直选,终于选出了新总统贝吉·萨义德·埃塞卜西(Béiji Cal Essebsi),完成了政治过渡,翻开了建国史上新的一页。这是一幅低角度拍摄的突尼斯女子的大幅特写图片,画面上,满脸洋溢着胜利微笑的女子正骄傲地低眼看着镜头,似乎有意展示她脸上贴着的当选总统埃塞卜西画像招贴。这幅照片几乎占满了整个头版。与这张笑脸呼应的压图醒目大字标题“突尼斯,加油!”(TUNISIE, TIENS BON!)做得也很给力。白色大标题上是一行红色小字“诺贝尔和平奖”(NOBEL DE LA PAIX)。整个版面都很喜兴(图2 图2见本期封三)。
  当初,法国《解放报》就对突尼斯局势给予了比其他报纸更高的关注热情。2011年1月15日下午4时左右,总统本·阿里在街头抗议的压力之下,乘飞机离开突尼斯,去向不明。第二天,一张街头抗议女子的大照片就铺满《解放报》头版整个页面。画面上,该女子高举写有“本·阿里,滚开”(Ben Ali Dégage)字样的白纸,正激动地诉说着什么。和画面主体形象一样激动的是《解放报》的编辑,他们用阿拉伯文“自由”两字制作了一个占三分之一版面的巨大标题,并用法文“自由”(Liberté)加以注释,来突出这一改朝换代的重大新闻(图3 图3见本期第92页)。
  此后,《解放报》头版连续高度关注突尼斯局势,1月17日,该报头版为了突出“突尼斯事件”的影响,大面积铺黑底反白字加图片进行后续报道。头条大字标题:“下一个是谁?”(A qui le tour?)以下用同样版面规规矩矩排列六位阿拉伯世界(Monde arabe)国家元首头像大特写:排在第一位的就是仓皇出逃的突尼斯前总统本阿里,他的脸上已经打上黑叉;排在第二位的是埃及总统穆巴拉克,24天后,83岁的他被民众赶下台,结束了30年的总统生涯;第三位是阿尔及利亚总统布特弗利卡,已经78岁的他如今依然在位;第四位是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统治利比亚长达42年的他9个月后即被示威抗议的民众俘获,乱枪打死;第五位是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目前依然是新闻热点人物;最后一位是约旦国王阿卜杜拉二世(图4 图4见本期第92页)。
  《解放报》虽然使用了问句做大标题,但是从整个版面的编辑效果看,还是体现出该报的预见性和前瞻性,这需要编辑对时政有精准的把握。
  
用鲜花对抗暴力
  战争与和平,暴力与和平,这样重大的题材如何用图片报道,如何在报道中传递对和平的渴望?当初突尼斯爆发革命的时候,许多记者拍到了智慧的突尼斯人民用鲜花对抗暴力的情景,这些资料照片在报道突尼斯全国对话四方集团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时候再一次受到图片编辑们的青睐,尤其是画面上有枪筒、鲜花和美女的照片,更是炙手可热。
  2015年10月10日,西班牙巴塞罗那《ara》报头版主图资料照片用得也很有特色。画面主体是一位身披突尼斯国旗、头戴阿拉伯围巾、手拿红色小花的突尼斯女青年。她正扭头抬眼,满怀希望地看着远方。前景中被虚化了的枪口上,依稀可见插着一朵同样红色的鲜花。期盼的眼神,鲜艳的国旗,美丽的鲜花,冷酷的武器……一个又一个极富象征意义、具有广阔符号学意义解读空间的视觉形象组合在同一个画面中,使得这幅照片充满了很强的“表面张力”,给读者提供了丰富的联想内容和无限的想象空间。照片下方黑底白字的标题“诺贝尔和平奖奖给突尼斯的民主过渡”。(图5 图5见本期封三)
  这张照片拍摄于突尼斯总统本·阿里举家出逃之后,抗议的国民上街庆祝这一决定性胜利的时候。这幅照片曾刊发于2011年1月21日——也就是本·阿里逃跑的第六天——法国《解放报》头版,编辑剪裁掉了原图左下角那位男子的容貌,使得主体形象更加集中、更加醒目、更加突出。压图标题是:“突尼斯,本·阿里政权垮台”。(图6 图6见本期第93页)
  当时,“枪口上插鲜花”的照片频现各大报纸头版。比如,同一天,西班牙《国家报》(EL PAIS)头版主图,是一位身穿迷彩服,手拿冲锋枪的军人,他右手食指还放在扳机附近,一脸茫然地看着远方。朝上的枪口上醒目地插着一朵小红花(图7 图7见本期第93页)。
  2011年1月21日,科威特《阿拉伯时报》(ARAB TIMES)头版主图,是来自法新社的一幅照片,记者从街头坦克车的正面拍摄,高高昂起的炮筒成为画面上主体形象,记者将焦点对准绑在炮口上的一束鲜花,虚化掉后面戴着钢盔的士兵,使得炮口和鲜花格外突出,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震撼力。编辑在这幅照片上方做了三行标题,引题:“追查本·阿里家族资产”;主题:“突尼斯引发的动荡在蔓延”;副题:“领导层发誓与旧政权一刀两断” (图8 图8见本期第94页)。
  当然,最经典的“枪炮与鲜花”出自法国著名摄影大师马克·吕布之手。1967年,这位长期居住在中国的法国摄影家来到民权运动正风起云涌如火如荼的美国。10月21日,数千名反对越南战争上街示威游行的群众呼喊着口号向五角大楼走去,装备了步枪和刺刀的士兵和联邦执法人员,组成警戒线防止示威者冲击国防部。17岁女孩简·罗斯(Jan Rose Kasmir)直面荷枪实弹的军警,她试图劝说士兵放弃战争主张,后来,她手持鲜花站在全副武装的军警面前,这历史性的瞬间被在场的马克·吕布定格下来,成为“以鲜花对抗暴力”的经典之作(图9 图9见本期第94页)。
  自从有了马克·吕布这幅《枪炮与鲜花》之后,每逢出现重大警民、军民冲突,只要季节合适,都会出现以“以鲜花对抗暴力”的行动,也都会产生一批“枪口插鲜花”的照片。多半会起到弱化矛盾,甚至化解冲突的作用,比如突尼斯就实现了和平过渡。经典名作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可见一斑。
  
“第一时间”的照片更受青睐
  与和平奖大爆冷门不同的是,文学奖颁发给了之前最被人们看好的白俄罗斯女记者、作家斯维特拉娜·阿列克谢耶维奇(Swetlana Alexijewitsch)。这是一位本国政权的对抗者。法新社评论指出:“由此显示,诺贝尔奖委员会的评委们继续朝现代的多样性世界开放,声援另外一种自由的声音。”
  10月8日,诺贝尔文学奖刚一出炉,守候在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的记者们就敲开了阿列克谢耶维奇家门,第二天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出版的《标准报》(Der Standard)头版主图展现的就是这样一瞬间:正在家里熨衣服做家务的女作家穿着很休闲的上衣,一手拿着手机,一手推开房门。背景墙壁上可以清晰看到记者闪光灯的反光。前景中的摄像机话筒和正在采访本上速记的记者们的手,以及打开的房门共同形成了一个个放射性的线条,其“灭点”就在画面主体——女作家身上,突出主体的同时,也增强了现场感。这幅来自路透社、由瓦西里·费多先科(Vasily Fedosenko)拍摄的照片本身没有多少拍摄上的技术难度,只要站位理想,就能拍出这种效果。但它占了新闻摄影最被看重的一点——及时性。新闻摄影讲究第一时间、第一空间,看到、想到、拍到并且能够传播出去。《标准报》的编辑很看重这一新闻摄影作品,加了标题,使其成为“三样俱全”的新闻摄影,图片、标题、文字说明一并大版面地排在了头版头条。以“反对战争和独裁的语音”为标题,高度概括其作品内容和主张。文字说明中第一句交代了核心信息“白俄罗斯女作家斯维特拉娜·阿列克谢耶维奇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引用了瑞典文学院院长丹纽斯对其文学创作的评价:“她的复调式书写,是我们当代痛苦和勇气的一个纪念碑”(das dem Leiden und dem Mut in unserer Zeit ein Denkmal setz)。短短的两句文字说明,就将新闻事实及其成因交代得清晰明了(图10 图10见本期封三)。
  现场采访的记者写道:阿列克谢耶维奇得知自己获奖,马上说“太棒了!”随后,她被邀请召开记者会,接受媒体集体采访。墨西哥《千年报》(Milenio)头版主图使用了她穿戴整齐,与朋友们一起走出家门的照片,这幅同样由瓦西里·费多先科拍摄的照片上,女作家边走边整理围巾,发自内心的喜悦写在脸上。与“第一时间”照片相比,这幅照片画面更加完美,人物更加生动,更加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编辑在照片旁边以吉祥的红颜色铺底,用黄色字做图片标题,白色字做图片说明,营造了热烈喜庆的版面效果(图11 图11见本期封三)。
  这幅照片落在瑞典《每日新闻》(Dagens Nyheter)编辑手中的时候,被大刀阔斧地剪裁成阿列克谢耶维奇的特写,大版面地发表在该报头版,凸显了女作家发自内心的笑容,进一步提高了画面的感染力,传播效果也明显强于未剪裁的照片。成为本届诺贝尔文学奖报道中给读者留下印象最为深刻的一张照片(图12 图12见本期第95页)。
  最值得关注的是,白俄罗斯报纸怎样报道阿列克谢耶维奇的获奖。因为阿列克谢耶维奇虽然是白俄罗斯土生土长的作家,但她与本国政府的关系并不融洽。
  1948年出生的阿列克谢耶维奇于明斯克大学新闻学系毕业后一直从事新闻采访工作,她用与当事人访谈的方式写作叙事文学,记录了各项重大事件,包括二次世界大战、阿富汗战争、苏联解体以及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等。她的独立报道和批判风格使得她与卢卡申科的白俄罗斯政府关系不佳,独立新闻采访一再受到政府打压。2000年,她在国际避难城市联盟(International Network of Cities of Asylum)的协助下离开祖国迁居巴黎,直到2011年才又回到明斯克居住。有鉴于此,大多数白俄罗斯报纸并没有在头版以图片形式报道阿列克谢耶维奇的获奖。
  2015年10月9日,在首都明斯克出版的《共青团真理报》(Комсомольская правда)却在头版,除了广告以外就只剩一个内容——阿列克谢耶维奇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而且“顶天立地”使用了女作家的特写头像。如此高调的报道,着实让人眼前一亮。这是一张资料照片,拍摄于2014年2月8日阿列克谢耶维奇在明斯克书展上,她高昂着头,紧闭着嘴,一脸得意的微笑。这照片选得颇为用心,用在白俄罗斯报纸上也颇具内涵。编辑居然直接使用这个不大受政府欢迎的作家的话做了几乎是上下通版的、红色大字标题,大意是她要用诺贝尔奖的奖金来购买她的创作自由。而且还在大标题上加了一个引题“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斯维特拉娜·阿列克谢耶维奇说”来强调她的话的分量(图13 图13见本期封三)。
  阿列克谢耶维奇获诺贝尔文学奖后得到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的祝贺,但是,这位记者出身的纪实作家并不相信卢卡申科,就在白俄罗斯毫无悬念的总统大选前夜几小时,阿列克谢耶维奇还公开发声:“每隔四年,欧盟新的领导人总以为卢卡申科会改变,但欧盟不知道卢卡申科是个不守信用的人。”■
  
郭建良/青岛农业大学教授。
本文为作者承担的该校社科课题“海外报纸图片研究”内容之一。  
  
  
  
  
主管单位: 上海报业集团
主办单位: 上海报业集团      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