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价值重要性的追求
——评《文汇报》“王正敏案”深度调查报道
■陈保平
《文汇报》的“王正敏案”深度调查报道最近获得第23届上海新闻奖一等奖。且是几轮投票中评委分歧最少的。我想,评委们对这个系列报道的肯定,决不仅因为它对一个扑朔迷离、众说纷纭的事件,很有说服力地还原了真相。毕竟,真实性只是所有新闻作品的底线,并不是一等奖作品的标杆。什么是一等奖作品不言而喻的标准呢?我想评委们内心共同认可的更是记者对真相背后价值追求的情怀,而这种情怀需要一种比较高的思想立意和出自内心的社会责任感。
一
从2013至2014年,时值院士制度改革,高层关于科研体制改革有重要精神。此时,王正敏涉嫌抄袭及学术造假案曝光,确实在全国引起震撼。因是弟子举报,王本人的辩解显得较温和,中科院的调查又迟迟没有结果。这样,在腐败已成为整个社会的普遍感受、乃至社会情绪基调的背景下,尽管众说纷纭,是非难辨,但这起学术案的结论似已无太大疑义。《文汇报》的可贵在于,他们对真相的追求没有被社会的普遍情绪所左右。
王正敏,作为中科院院士、复旦大学教授、著名眼耳喉鼻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国产人工耳蜗是我多年的梦想,国外产品对我有启发,但绝不是克隆。”《文汇报》的第一篇调查,记者唐文佳围绕王正敏的这段表述展开了艰巨的求证。二十多年历史材料的挖掘、几十个人的采访、每一个与研发有关的逻辑环节的衔接,她们理出了一条令人信服的线索: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王正敏从瑞士苏黎世大学博士毕业,接触了欧美科学家在人工耳蜗领域的探索,回国后迫切希望在中国也能获得“零的突破”。于是,他在实验时一次次做动物试验。深入研究后发现,人工耳蜗开发涉及多学科,靠医院一家难以为继。之后,在单位的支持下,王正敏找来微电子、生物工程、材料学等专家、工程师,自发组成了开发团队。经过十余年协作研发,2003年第一套国产人工耳蜗诞生。其间,有争议的、被指责“抄袭”和“造假”的两个案例,一是上世纪90年代,王正敏所在医院曾获赠澳大利亚样机,拆开样机后发现,里面有块专用芯片,外表看是看不明白的,但医院说,这块东西绝对不可破坏,研发团队只能原封不动还回去了。被采访的专家吉为民强调:当年的这个决定足以回应此后的“抄袭说”。另一个案列是王正敏教授在他的学术论文中,用了他导师的几张图片,未标明出处。对此,王正敏解释说:他在部分图片中注明作者是Vpo.Fisch,有些图片本来就是配Fisch的手术内容,当时认为没有必要再写一次了。况且Fisch还为论文写了“序”,并公开评价王院士及其专著在中国耳科学领域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而他的导师在王正敏事件发生后公开表示:我欢迎王用自己的方式使用我的图片,我不会回复任何中国媒体。但如果复旦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开展调查,那么我一定支持王正敏。
至此,王正敏“抄袭”案的真相已基本明了,作为一个扑朔迷离的新闻事件,似已给公众一个可以交代的结论。
二
但《文汇报》没有就此打住,他们就王正敏申报院士材料是否造假的问题,继续作了多角度的采访。学术规范委员会的专家认为:他应该将论文与非论文分成两个附录,而王把公开发表的文章都列入了论著目录。校方最后认定王“存在不严谨、不规范行为,但文章本身没有造假”。对此结论王并不满意,认为不应该以“今日之非”判定“昨日之是”。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教授也对记者说:“要知道,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整个学术界面临的是重建,……需求之迫切使得学术规范之类的问题都来不及进入学界的视野。”他认为:“国内学术界与国外学术界的发展几乎有百余年的差距,国内学术界的研究能力、研究范式都尚未进入现代社会,如果以现在国际通行的学术标准来考察当时的研究成果,很多都是经不起考验的,其中既有学理上的错误,也有学术规范的不当甚至严重错误。”
这一节的材料与王正敏“正案”比,显然要轻许多,但《文汇报》抓住这一问题的追问和论证,使真相的意义被深度挖掘,在一个更为广阔的背景下,把现实和历史衔接了起来。这是一种超越道德判断的更为慈悲的情怀,它们没有纠缠于“举报者”与“被举报者”的对与错,而是在真相之后涉及了“历史观”和“现实关注”两个重要概念。它集中体现在记者姜澎写的《历史遗留问题需要学术规范重建来解决》这篇报道上。真相与历史相关,历史需要澄清,也需要反省,但如果我们缺乏清醒的历史观,对所有的问题用今天的标准来纠缠、来清算,这会对行业和人心造成撕裂,有些伤痕将难以愈合。正视历史的最好方式是改变现实,改变历史惯性的延续。那种研究者没有对所引资料做注释的习惯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而同时,对学术不规范和学术不端应有严格界定。这是中国学术界走向现代社会的起跑线。否则,我们可能被世界嘲笑,甚至被世界科技界所抛弃。《文汇报》传播的这些信息,既体现了她们探究真相的专业能力,也反映了她们要为中国学术界正本清源的人文情怀。
三
也许文汇人意识到仅仅对事件真相的还原,或者只停留在对中国学术界操守和规范的呼唤上,还不足以体现王正敏事件全部的新闻价值,也不足以实现一个新闻人对社会进步的有效推进,所以又推出了第三篇《学术尊严,需要公正的审查机制来“守护”》,把强烈的关怀意识转化成了对制度的催生。她们一定在深入采访中认识到,这才是中国学术健康发展的根本。在这篇报道中,记者樊丽萍从“王正敏事件”中,引发出了两个严峻的现实问题:一是获得专利,是否意味着对科研成果“原创性”的锁定?记者写道:“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在诸多高新科技领域,我国科研人员要实现快速赶超,突破发达国家的技术壁垒,‘二次创新’一度被认为是捷径,但随着国内学术规范日趋严谨不断提高,科研人员在参与技术集成创新、二次创新的同时如何规避“学术失范”的风险,值得关注。”二是这次“王正敏事件”最初的调查单位是复旦大学,即使结论正确,仍有程序不公的非议。记者就此提出:“引入并完善第三方调查,是学界的期待。”报道最后提出:维护好的学术氛围亟需制度发力。由此,“王正敏事件”在持续发酵之际,《文汇报》几乎是一锤定音,超越了是非纠缠,把它引向了实事求是对待历史、重视今天中国科研制度改革和环境建设的高度。文章见报后被广泛转载,在知识界引起强烈反响,编辑部接到很多电话,对这组报道表示支持。其间包括海外华人如知名爱国人士杜重远的后人,专程赶到上海与记者见面,认为《文汇报》的报道弘扬了正气,说出了知识分子的心声。
四
《文汇报》是一张有着悠久文化传统的报纸,去年改版,确定了办人文大报的定位。在我看来,这当然不仅仅是增加一些文化类专副刊而已,关键是要把人文思想、人文关怀贯穿于整个新闻报道、议题设置之中。“王正敏案”深度调查报道正是体现了这一精神。归纳起来大概有以下几点:
1.不迎合普遍的社会心理,坚持独立、客观的采访和理性分析判断。
2.对真相的还原出于对公正的坚持,既不预设立场,也不为博人眼球。
3.让公众了解不同的声音,而不是一种声音。
4.注意保护个人隐私和谨慎对待个人道德动机(如对“举报者”和“被举报者”个人恩怨的涉及。)
5.对价值重要性的坚持。(在这组报道中,最重要的价值就是对中国科研和学术现代化的关注。)
当传统媒体面对新媒体内容和技术的冲击似有力不从心之际;当新媒体的竞争仍处于碎片化信息、爆料为主,尚未形成主流、影响力之时;当年轻一代“总有一些东西被感动”的新闻理想被自身的操守而亵渎之后,有着近八十年历史的《文汇报》如何传承自己的文脉,深刻理解人文大报对这个时代的意义,不仅对《文汇报》自身,甚至对媒体融合发展的价值也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哲学家、《大问题》一书的作者罗伯特·所罗门说过这样一段话:“我们渴望洞察,期盼理解,但我们的生活被常规攫住了,不时会被那些所谓的‘消遣’和‘娱乐’活动分神。我们失去的是思考的快乐、理解的挑战、灵感,以及哲学的慰藉,我们都是借着思想而生活的,所以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是否从事哲学,而在于是接受一种廉价的、没有挑战的替代品,还是试图进行真正的思考。”(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中国报人是有“试图进行真正思考”传统的。“王正敏案”深度调查的三位女记者和背后的编辑、领导进行了真正的思考。追求价值的重要性,这就是这篇一等奖获奖作品的价值所在。■
陈保平/上海新闻奖复评委员会主任、高级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