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经济灾难中的弱势群体
——老人形象在希腊债务危机报道中的使用
■郭建良
希腊债务违约,银行关门歇业,自助取款机每人每天只能取出几十美元,实际上的金融灾难已经发生。这场灾难中最令媒体关注的,是无法按时领取养老金的老人。他们的生活,他们的情绪,他们的反应,他们的心态,都成为摄影记者拍摄的内容。
摄影名作的影子
历史上最著名的金融危机和经济灾难,要数上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当年产生了一大批以老年人为主体形象的摄影杰作。著名女摄影记者多萝西娅·兰格1933年在旧金山拍摄的“等待救济”就是那些“脍炙人口”的杰作之一。画面上,一位老年男子伏在木栏杆上发呆,破旧的礼帽虽然遮挡了他的双眼,但是从紧闭的双唇依然可以看出他心情的沉重。他微缩着脖子,双手合握,将放在栏杆上的小缸子围在怀中,而这样努力保护着的缸子里,却空空如也。这空缸子成为整个画面中最具有象征意义的视觉形象,使得原本就没有安全感的老人更显得可怜。这是一幅成功地运用了“对立统一”构图法则的照片,画面上其他人都背对着镜头,使得主体形象异常突出。(图1 图1见本期封三)。
希腊债务违约引发的短期“经济灾难”报道中,也有一张颇似“等待救济”的照片,受到报纸编辑们的青睐,德国《南德意志报》、丹麦《日德兰邮报》、匈牙利《NePSZABADSAG》报等众多报纸都把它作为头版主图使用。这幅照片的画面上,主体形象是聚集在银行门前等待领取退休金的一位黑衣老妇,她疲惫地伏在一个铁栏杆上,手里拿着半空的矿泉水瓶子,神情凝重而又哀伤。主体形象与“等待救济”有相似之处,但画面构图却远不如前者。因为背景上的群众几乎都是正面对着镜头,即便是使用现代摄影器材的优势缩小了景深、虚化了背景,依然对主体形象构成了一定的冲击。2015年6月30日出版的希腊《民族报》头版,让出报头位置通栏发表这幅照片,报头压图放在照片背景那些面对镜头群众的脸上,这体现出编辑突出照片主体形象的一种努力。(图2 图2见本期封三)。
以老人形象主打悲情牌
奥地利报纸集体打出悲情牌,头版头条大幅照片选择使用无奈、无助的希腊老人形象来打动人心,体现了西方报纸在进行灾难新闻报道中习惯的主体定位——老人和孩子——最弱势的群体。
6月30日,维也纳《新闻报》(Die Presse)头版头条几乎通栏一张大景别照片,一位老妇人拉着空空荡荡的购物车,垂头丧气地站在大门紧闭的希腊银行前。银行旁边所有店铺的门都是紧闭着的,偌大的空间里只有这位老人和她孤单的影子。照片形象地反映了希腊经济的一派萧条。(图3 图3见本期封三)。
同一天奥地利《萨尔斯堡新闻报》(Salzburger Nachrichten)头版头条,占大半个版的照片更能打动人心:在紧闭的卷帘门前长椅上,坐着一位面容憔悴、神情凄苦的老人,他迷茫地看着眼前空空如也的街道。脚边的地面上,一只鸽子在陪伴着他,这种“陪伴”,具有“鸟鸣山更幽”的表现效果,越发显得老人孤苦无助。压图大字标题做得更加揪心:“现在咋办?”(Und jetzt?)(图4 图4见本期封三)。
维也纳《快报》(Kurier)头版头条大幅照片上,主体形象是在紧闭的银行玻璃大门前,与里面的银行职员对峙的老人,他们要求取出自己的养老金。图片上,老人们的表情万般无奈,尤其是前景中那位心急如焚却无计可施的妇女捋头发的动作,尽显老年人在对峙中的弱势地位。压图大字标题更加让人郁闷:“没钱了”(Nichts geht mehr)。(图5 图5见本期封三)。
意识形态左右图片的选择
润物细无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是大多数中间派报纸的做法,意识形态特点明显的报纸则显得直截了当——专门挑选符合自己观点的照片毫不含糊地标明立场。
法共机关报《人道报》就站在“齐普拉斯”一边。7月1日该报头版头条通栏大标题旗帜鲜明地主张:希腊民众“维护自己的尊严应该拒绝接受欧盟的改革换援助的计划”(Le vote nonc’est le choix de la dignité des Grecs),这正是齐普拉斯几天来一直努力呼吁的。所配照片画面是一群参加游行的希腊老年人,情绪激昂地摇旗呐喊抵制欧盟的救援计划。同样是使用老年人形象,奥地利报纸使用希腊老年人孤苦凄凉形象大打悲情牌,博得民众同情,主张妥协让步;《人道报》则用希腊老年人形象鼓舞对抗到底的士气。(图6 图6见本期封三)。
但是,更多的报纸则持不同立场。7月1日韩国《朝鲜日报》头版头条,在通栏标题“悬崖边上,希腊到底是死是活”之下,配发的主图虽然也使用了希腊老年人响应齐普拉斯的号召上街表达自己态度的照片,但画面形象传递出来的情感却与法国《人道报》南辕北辙。《朝鲜日报》选择了游行队伍中巨大希腊国旗前一位老年妇女的形象,她胸前挂着白纸黑字的大牌子,上面分别用希腊文和英文写着“不”—— 对债权人要求希腊进行的改革提议说不。但她的表情却愁苦茫然,对不确定的未来充满了忧虑。(图7 图7见本期第95页)。
不同报纸的选择
优秀的新闻照片之所以能够让人记住且留下深刻印象,是因为它们的画面均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这种冲击力往往来自于画面情节的冲突性、视觉形象的对比性以及画面结构的艺术性。而超级大报在图片的选择上,大多将视觉冲击力作为首要考虑的内容。
7月2日,国际主流报纸继续加大希腊违约对希腊老年人生活构成影响的报道力度。《纽约时报》头版选择了一张更具悲情色彩的照片作为主图。这是一幅来自路透社由Alkis konstantinidis拍摄的照片。摄影记者从拥挤不堪的人缝中,发现一位体力不支,站立不稳,即将倒地的老妇人,抓拍到了她极度痛苦的表情。后面的年纪稍小一些的女士看到这一危险情况,大声呼叫,却无人理会。老妇痛苦不堪的表情、女士惊慌失措的呐喊、周围人们麻木不仁的态度,形成强烈对比,将悲剧推向高潮。照片采用了典型的中心式构图,却使用了简洁突出主体的方法。即主体形象在画面上虽然所占版面不大,但却是画面的视觉中心,读者的视线一眼就会集中到这个形象上来。(图8 图8见本期封三)。
同一天,在奥地利维也纳《今天报》(HEUTE)头版也通栏使用了这幅照片,编辑将原作剪裁成了主体形象的大特写,裁掉了周围的所有人物。这样一来,主体形象倒是更加突出了,但是照片上的对比没有了,主题也立即变得肤浅,停留在了展示人物痛苦表情的表面。新闻照片的主题无法深化。这就是图片编辑水平的不同,也是报纸品位的差距。《今天报》的编辑还在这幅通栏照片的右上角压图放了一张大景别表现退休老人整体气势的照片:浩浩荡荡的人群将通往银行的通道堵了个水泄不通。大标题:“退休老人对银行发起风暴”(Rentner stürmen Banken)。(图9 图9见本期封三)。
传遍全球的嚎啕老人
在希腊危机图片报道中,有些传播效果非常好的照片并非来自传统媒体,而是来自网络空间,通过网友的转发在社交网站呈“核裂变”式扩散,迅速传遍全球。
希腊银行关闭5天后的7月3日,法新社摄影记者萨奇斯(Sakis Mitrolidis)和往常一样来到希腊第二大城市第撒罗尼迦市(Thessalonique),守候在银行门前,等待拍摄一连数天都会出现的希腊老人排长队试图领取退休金的情景。“正当我要离开时,有一个男子走出这家银行,他手中拿着一本存折及他的身份证,情绪有些失控地大声嚷嚷着,肢体动作也比较大,我立刻拿起相机开始拍照。几秒钟后,这可怜的老人便嚎啕大哭跌坐在地上。”
萨奇斯随即将照片传回到法新社,由于是上午,当天报纸已经上市,次日的报纸还没有排版,法新社将照片发在网上,被网友疯狂转发,瞬间传遍了各大社交网站。
7月5日美国纽约出版的华文报纸《世界日报》上刊登了这位老人坐在地上哭泣的照片,辅图则是一位母亲带着俩孩子街头乞讨的情景。编辑还为这两张图加了一个标题“希腊人,苦啊!”(图10 图10见本期第96页)。
从拍摄的技术技巧上看,这幅照片很一般,之所以能够产生这样出人意料的传播效果,是因为拍摄内容打动人心。谁家都有老人,谁都会步入老年,凄凉晚景击中了所有读者的“软肋”,因此才被疯狂转发。■
郭建良/ 青岛农业大学教授。
本文为作者承担的该校社科课题“海外报纸图片研究”内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