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目录
  • 60页
  • 61页
  • 62页
  • 63页
  • 64页
  • 65页
  • 66页
  • 67页
  • 68页
  • 69页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下一篇
论NHK涉华纪录片的题材选择与价值倾向
■徐晓波 黄倩
  【本文提要】 日本NHK自其电视开播以来制播了数量惊人的涉华纪录片。本文选取1972年至2012年间NHK播出的涉华纪录片,对其题材选择和立场倾向进行了分析。认为NHK是从中日之间各种关联性要素出发,以其自身文化价值、历史认识和现实利益为依据来选择性地表征中国。NHK在复杂的场域中制播的涉华纪录片,不能只是简单地贴上中国形象的正面或负面标签,必须从历史语境演变和当下权力结构的张力之中予以考查,才能得出符合实际的结论。
  【关键词】NHK 涉华纪录片 题材 倾向 
  【中图分类号】G229
  日本的电视制度是公共放送和民营放送并存的二元体制。NHK(Nippon Hoso Kyokai,日本放送协会)是日本唯一的公共电视机构,也是日本最大的电视机构。作为公共电视,与商业性的民营电视不同,它对节目品质有较高的追求。其中,NHK制作的纪录片不仅在日本国内,而且在国际上也有着不错的口碑和重要的传播影响。中日关系正常化以后,由于中日两国之间复杂的历史文化关系、特殊的地缘政治格局和密切的经济往来,NHK的纪录片对中国给予了特别的关注。早在1980年代初,NHK就与中国中央电视台合作,制作播放了著名的《丝绸之路》《大黄河》等大型历史文化系列纪录片,在中日两国和国际上都产生过很大的影响。近年来制作播放的《激流中国》《中国·12亿人的改革开放》等,也在日本国内外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但NHK制作播放的涉华纪录片并非仅仅只有这些。通过对NHK节目库进行检索发现,其制作和播放的各类涉华纪录片数量之多令人惊异。从1953年NHK电视节目开播到2012年两国关系正常化40周年之际,NHK制作和播放的各类涉华电视纪录片近1800余部(集)。在世界各大电视媒体中,迄今尚未见有任何一家电视机构如NHK一样,以纪录片形式如此持久而强烈地关注中国。
  近年来国内新闻传播学界关于外国媒体中的中国形象研究甚多。这些研究绝大部分都以报刊为对象,对电视媒体的研究极少,而NHK涉华电视纪录片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电视影像的研究文本。①本文拟对1972年至201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间,NHK播出的1755部(集)涉华纪录片的题材类型和价值倾向作初步的分析。
  
一、不断增长的播出数量
  NHK最早播出的涉华纪录片,应属1954年10月3日在综合频道(GTV)晚8:50至9:20间播出的《祖国的秋天 被中共遣返之后的孩子们》(《祖国の秋·其の後の中共引扬の子たち》)。1964年9月,中日两国通过民间协议方式开始互派记者(包括NHK的记者)。但由于中国国内政治原因和国际政治中的冷战形势,以及电视制作和传输的技术性要求等因素,NHK除了对中国发生的重大新闻进行报道外,其他方面的报道不多,通过纪录片形式反映中国的历史文化和现实状况则更少。虽然如此,从1953年开播电视节目到1972年9月中日邦交正常化的近20年间,NHK仍然以各种形式和途径制作和播放了50余部(集)有关中国的纪录片。这些纪录片内容涉及新中国的社会经济政治生活,和中国历史、文化、自然景观,以及中日关系、侵华战争遗留问题等。
  1972年9月29日中日关系正常化后,日本媒体对华报道开始显著增加。而以制播纪录片闻名的NHK,在加强对中国进行即时新闻报道的同时,制作播放了数量众多的涉华纪录片。从1972年始至2012年止,在NHK节目档案库中,共检索到各类涉华电视纪录片共1755部(集),总计播出8240集(次),平均每部(集)播出4.7次,年均播出201集(次),月均播出17集(次)。按每个年代(其中1970年代为8年,2010年代为3年)的年平均首播量进行统计,可以清楚地看出NHK涉华纪录片首播数量的增长趋势(表1 表1见本期第61页)。
  1970年代以来不断增长的年均播出量,充分反映出NHK纪录片对中国越来越强烈的关注。从表1可以看出,1970年代年平均首播15.4部(集),1980年代是23.8部(集),1990年代为33.4部(集);进入21世纪后第一个年代首播数量则呈跳跃式增长,年平均首播量达到78.4部(集);2010年代的3年间,年平均首播量为92部(集),仍呈较大的增长趋势。
  从播出平台上看,NHK的地面和卫星的各个频道均有涉华纪录片播出,且不少是数次重播,甚至在一段时间内差不多每天都有播出(包括首播和重播)。2010年11月1日至2012年3月30日间,NHK还在数字卫星高清第一频道(デジタル衛星第1)设立了专门播出涉华纪录片的栏目“China Wow!”,每期播出一部28分钟的纪录片,共播出54部。
  NHK的一些涉华纪录片达到了很高的收视率。如在1980年代与中国中央电视台合作的大型系列纪录片《丝绸之路》第一部,平均收视率达到了创纪录的20%,②并在日本引发了“丝绸之路”热。达到10%以上收视率的也不在少数。同时,一些涉华纪录片还获得多种奖项,或被其他国家电视台购买播出,不少影响较大的纪录片还以DVD形式发行。
  
二、视域:题材类型的构成
  审视NHK数量众多的涉华纪录片我们发现,其题材内容涉及中国的多个方面,至少包括历史、文化、社会、经济、政治、科技、教育、体育、军事、自然、景观、环保、美食、人物,以及港台和中日关系、中国的国际关系等方方面面。但是,众多题材内容是否表明NHK涉华纪录片全方位地对中国进行了全面真实客观的记录?面对拥有无数优美的自然景观、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和丰富多彩的现实的中国,NHK用纪录片的眼睛“看见”了什么?
  我们把1972年至2014年间NHK播出的1755部(集)归为自然景观、历史文化、社会现实、港台以及中日关系和国际关系6个大类(表2 表2见本期第62页)。
  1.自然景观类。在1755部(集)作品中,自然类和景观类为244部(集),占14%。这类纪录片主要内容涉及中国特有的动植物资源和自然人文风景名胜等。除了在“生物地球之旅”、“地球的好奇心”等相关栏目播出一些单集外,NHK还制作播放了“中国的绝景”、“桃源纪行”、“秘境·兴安岭纪行”、“永恒的长江三峡”、“长江天地大行”等大型系列,以及“中国名山纪行”、“中国名园纪行”等短篇系列。除了著名的名胜风景如黄山、张家界等等之外,从地域上看,这类纪录片主要集中在云南、西藏、四川及东北等地。另外在动植物方面,关于熊猫的纪录片即有27部之多。
  2.历史文化类。这是NHK涉华纪录片中持续不减的题材,共计468部(集)作品,占比为27%,包括了对一些中国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各种不同形态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映,其中不少是影响极大的大型系列作品。如《中国文化的底流》(11集系列,1974年)、《丝绸之路Ⅰ》(12集系列,1980年)和《新丝绸之路》(10集系列,2005年)、《大黄河》(10集系列,1987年)、《始皇帝》(3集系列,1994年)、《故宫至宝中的中华文明5000年》(12集系列,1997年)和《故宫的至宝》(26集系列,1997-1998)、《中国陶瓷纪行》(6集系列,2001)、《辛亥革命100年》(3集系列,2011)、《中国文明之谜》(3集系列,2012)等等。总体来看,NHK对中国漫长的历史及其形成的丰富的文化着强烈的“观看欲望”。而1980年代与央视合作拍摄的《丝绸之路》,已成为NHK纪录片的经典性或标志性作品。2011年,NHK还对《丝绸之路》第一部进行数码修复之后再次予以播出。
  3.社会现实类。我们把NHK反映自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等现实状况的纪录片均归于此类。这类纪录片共678部(集),占全部涉华纪录片的39%,是数量最多的一类。
  中日邦交正常化后的1970年代,NHK播出的涉华纪录片基本上都是关于中国历史文化方面的题材。1973年4月22日播出了第一部反映中国现状的《东北地方纪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当年还播出了一部3集的《中国》系列,分别对彼时的中国农业、工业和文化艺术进行了反映。
  改革开放后,NHK关于中国社会现实的纪录片显著增加。1980年代,在热播《丝绸之路》、《大黄河》等历史文化类和一些景观名胜类纪录片的同时,NHK开始把记录的镜头更多地聚焦于中国社会现实,反映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社会变化的纪录片在NHK陆续播放。其中《中国84·春节大移动》(1984)较早地涉及了春节期间人口流动情况;《脱掉中山装的上海 —— 热情上演的时装表演队》(1984)反映了改革开放初期上海人服饰的变化;《10亿中的6人 中国女子排球》(1984)表现了中国举世瞩目的女排世界杯五连冠。在经济改革方面,NHK的纪录片首先把镜头对准改革开放的前沿广东,《商战激烈 广州国营百货公司》(1986)展示了改革开放初期国有商业企业开始应对和参与市场竞争的情况;《亿元乡 富裕的江南农村》(1986)反映了中国农村改革中农民走向富裕生活的状况;反映外资进入中国的《引进外资 经济开放的最前沿》(1987),而《年度产品的转型 —— 中国·长春汽车制造厂》(1987)则反映出国有大型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的变化。另外,1989年5月到1990年3月间,NHK还制作和播放了7部(集)反映六四风波的纪录片。
  1990年代首播的334部(集)中,内容题材的选择呈现出一个新的特点,即大量涉及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特别是违法犯罪现象。主要有青少年违法犯罪、偷渡、走私、偷猎、贪污腐败等,以及就业、农民工、计划生育、环境保护、人口老年化等社会问题。另一方面,在1994年10月至1995年9月的一年间,NHK还制作播出了11集大型系列纪录片《中国 12亿人的改革开放》,试图从多个角度来描绘中国改革开放的“全景图像”。邓小平逝世后,在1997年3月到4月间,NHK制作播出了12集大型系列纪录片《邓小平》。《故宫·至宝述说的中华五千年》(12集)也是在这一年间播出的。
  进入21世纪后,有两个方面的题材开始增加。一是关于中国社会各类人物的题材,出现了较多的当代人物纪录片;二是对中国经济发展对亚洲特别是日本以及对世界经济影响的题材。同时也将西藏问题、新疆问题、六四中的海外流亡者纳入其选题。在人物题材方面,涉及当代各类人物34名。有作家、演员、导演、教师、音乐演奏者、媒体人、科学家、企业家、环保自愿者、IT人士等。2007年4月至2012年1月间,还制作了“新的中国人”系列专辑,共播出34集(次)。2001年11月加入WTO后,经济的高速发展使中国的国际影响力特别是经济影响力迅速增强,NHK涉华纪录片开始更多地从亚洲或全球视野来反映中国。从播出数据上看,1970年代涉华经济类题材的纪录片仅5部(集),1980年代8部(集),1990年代21部(集),而2000年代增加到49部(集)。1990年代以后,主要内容集中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如食品安全问题、伪劣产品问题、环境问题等)。在2000年代,有两个表现中国现实的大型系列纪录片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一是全景式反映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变化的13集系列《激流中国》。这个系列在北京奥运会之前的2007年4月到2008年7月之间播出,其中反映中国医疗问题的《病人的长龙》获得了多项奖项。另一个是《中国铁路大纪行》。这是NHK为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35周年,以日本演员关口知宏的中国铁路之旅为线索,记录沿途景观、人物、社会状况、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的游记类纪录片。播出之后在日本观众中产生了热烈的反响。该系列仅首播就有142集,分“春季篇”和“秋季篇”,有“日历版”和“决定版”等不同形式。
  在2010年代的前3年间,从数量上,有关中国的纪录片进一步增多。在276部首播的涉华纪录片中,就有113部的内容关涉中国现实,其中社会问题类和人物类仍然占多数。
  4.港台类。涉及台湾的有24部(集),内容主要集中在台湾的政治(如“总统”选举)和大陆与台湾之间的交流方面,此外还有关于台湾社会和民众日常生活、原住民等。涉及香港的9部作品中,内容主要集中在香港回归、香港的历史和社会生活现状等,时间上主要集中在1990年代香港回归前后,其中1993年2月10日播出的《借来时间·青年群体的岁月》,反映面对香港即将回归的情况,香港中文大学毕业生在工作选择中的矛盾纠结。该片收视率是18.1%,列入NHK 1989~1999年间收视率前30名(位列28名)。
  5.中日关系类。这一题材在NHK涉华纪录片占有较大的分量。41年间NHK共制作和播出了248部(集)有关中日关系的纪录片,占涉华纪录片总数的14%。从年代分布上看,1970年代22部(集),1980年代33部(集),1990年代48部(集),2000年代99部(集),2010年代的三年即有46部(集),呈现出逐步递增的趋势。而其中关涉侵华战争及其遗留问题的(相当一部分涉及战争遗留人员的遣返和回归)有78部(集),占中日关系类题材的27%,主要集中在2000年以前。近年来关于中日之间经济竞争、领土争端等较多。
  6.国际关系类。在全部涉华纪录片中,有关中国与其他国家(不含中日)之间关系和交往的有84部,其中1970年代为7部(集),1980年代为5部(集),1990年代17部(集),2000年代44部(集),2010年代的3年是11部(集)。1970、1980两个年代数量较少,主要集中在中美关系和中国与周边国家如朝鲜、苏联、越南的关系上。在之后的三个年代中,关于中国国际交往的题材显著增加,而且相当部分都是涉及中国的国际经济交往。在内容上比较突出地反映了中国在国际经济交往和在国外经商的中国人存在的问题,如对世界能源和原材料的巨大需求、对他国环境的污染、世界工厂与中国廉价劳动力、伪劣产品输出等。这些题材的增加与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对日本国际经济地位的冲击是密切相关的。
  从上述题材内容、数量结构及其演变过程可以看出,NHK涉华纪录片对中国持久而强烈的注视和观照,源于以下几个方面,即中国地大物博的自然景观、中日两国之间的历史文化联系、中日之间的战争与冲突,以及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与日本在地缘政治与国家利益等方面的竞争和博弈等。正是基于这些因素,NHK涉华纪录片的视域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全方位地记录中国,而是依据自己的价值判断标准、兴趣视域和观照视界,从中日之间各种关联性要素出发,来选择性地表征中国。
  
三、不同的题材与相异的立场
  近年来国内学界对西方媒体中中国形象的大量研究似乎都得出大致相同的结论,即西方(包括日本)新闻媒体对中国形象的表达和传播基本上是负面的、“妖魔化”的。因此,在对NHK涉华纪录片进行研究之初,笔者的基本预设是:作为具有明显的政府背景的公共电视机构,NHK涉华纪录片对中国表达的基本倾向必定是负面的。而且,对媒体因素与中日两国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的学者也普遍认为,日本媒体的新闻“炒作”是导致日本国民“厌中”情绪和中日关系恶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般来说,对文本立场倾向分析只是对文本作正面、负面、中性分类。因此,从题材和倾向两个方面,笔者对NHK涉华纪录片确定了以下价值倾向的分值标准(表3 表3见本期第65页):
  在此基础上,通过查阅全部节目内容记录和观看大部分视频,对每部集内容进行编码和标引,同时按照上述确定的题材和倾向的分值标准,对每部(集)给出相应的分值,并进行信度检查,最后对数据按年代(其中1970年代为8年,2010年代为3年)进行了统计(见表4):
  统计表明,题材和倾向完全为正面(分值为1.0)的共51部(集),占比2.9%,完全为负面(分值为﹣1.0)的43部(集),占比2.5%;题材正面、倾向中性和题材负面、倾向正面(分值为0.5)的808部(集),占比46%;题材负面、倾向中性(分值为﹣0.5)的257部(集),占比14.7%;而题材和倾向均为中性的有596部(集),占34%。如果将两项负值和两项正值分别合并,则有300部(集)为负值,占总数的17.1%;859部(集)为正值,占49%,其余596部(集)为中性,占34%。
  这一结果与笔者的预设显然相悖:正面类型作品的数量和比例,不仅高于负面类型作品的数量和比例,而且也高于中性作品的数量和比例。是分值标准不科学或分值确定不准确所致,抑或是另有原因?通过反复检验,我们否定了前者。
  通过观察和分析发现,出现这一结果的一个因素是,在正面类型的作品中,有不少属于大型系列纪录片,如《丝绸之路》《大黄河》《故宫的至宝》《故宫至宝中的中华文明5000年》《中国陶瓷纪行》《中国的绝景》《中国铁道大纪行》等等,均为多集(如《故宫的至宝》就达29集)甚至是多部系列(如《丝绸之路》等),而且一些系列还有相对独立的多种版本(如《中国铁道大纪行》就有日历版、决定版,共达142集)。这在正面作品数量上就占了相当的比例。此外,NHK除了与中国影像机构如中央电视台合作制作播放正面类型的涉华纪录片外,还播放了由中国影像机构制作,通过节目交换及其他形式在NHK播出、正面反映中国的纪录片90部(集),而这两者之和就有173部(集)。
  但是,即便是有上述因素的存在,NHK涉华纪录片的正面类型较多仍然是一个值得进一步分析和思考的问题。
  笔者认为,撇开具体的历史文化语境简单地归纳文本的正面、负面和中性特征,并不能得出准确科学的结论。有必要考查正面和负面作品的题材分布和时间分布,弄清不同题材类型上的不同立场倾向,以及随时间变化而出现的演变。
  从表5中我们发现,在所有正面类型的859部(集)纪录片中,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这两个大类就有405部(集),占全部正面类型的47.2%。而属于负面类型的仅8部(集),占两类总数的1.1%,占全部负面作品的2.7%。
  在属于社会现实类的678部(集)中,负面类型174部(集),占此类作品的25.7%。占全部负面作品的58%。
  属于国际关系类的84部(集)中,负面类型40部(集),占此类作品总数的47.6%,占全部负面作品的13.3%。
  属于中日关系类的209部(集)中,负面类型64部(集),占此类作品总数的25.8%,占全部负面作品的21.3%。
  港台题材的33部(集)中,负面类型14部(集),占此类作品总数的42.4%,占全部负面作品的4.7%。
  由此看来,在题材类型的分布上,正面作品主要集中在自然景观、历史文化和社会现实这三个大类上,均超过了50%。负面作品主要集中在国际关系(占此类作品的48%为负面)和中日关系(占此类作品25.8%为负面)上。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在社会现实类中,负面作品的比例也达到了25.6%,而且由于其绝对数值较高,使其占到了全部负面作品的57.5%。
  在年代分布上,负面作品的分布(见表6)是一个值得观察的现象。在各类题材中,1970年代仅3部负面作品,占负面作品总数的1%;1980年代是9部(集),占3%;1990年代是54部(集),占18.5%;2000年代是169部(集),占比猛增至56.3%;2010年代的前3年就有65部(集),占全部负面作品的19.3%。因此,从年代分布上看,负面作品从1990年代占比开始增多,主要分布在2000年代以来,占了全部负面作品的78%。
  不同题材正负作品的年代分布同样也是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两类中,由于负面作品极少而在年代分布上不具有分析意义,但其正面作品中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1980年代是正面作品数量最多的一个年代,有104部(集)作品,占了该类正面作品的34%。
  社会现实、国际关系、中日关系三类作品的年代正负分布则显出一些非常明显的特征来。在社会现实类题材中,1970年代正面21部(集),负面为0,而到2010年代,正面为29部(集),负面则为46部(集);国际关系类题材中,1970年代正面是3部(集),负面是0,以后除1990年代正负基本持平外,均是负面多于正面;中日关系类题材中,2000年代负面作品猛增,正负比为24∶39,大幅超过正面作品。
  
四、价值标准和立场倾向的变与不变
  NHK纪录片40余年的中国视像,经历了不同语境的变化发展过程;同时,相同的历史语境下,各种不同的因素在中国形象生产场域中相互作用过程和权力关系的结构,也是十分复杂的。两国之间的文化与历史渊源、地缘政治与国家利益、战争冲突与和平友好、领土争端与国际争斗、经济竞争与商业合作、民族意识与国民情绪、意识形态与价值观念、媒体体制和受众结构等等,所有这些都交织在一起,形成相互作用、此消彼长、变化多端、纷纭复杂的情势和局面。事物复杂的变化过程必须用历史的方法来认识,对当下情势的分析不能取代对历史语境发展变化过程的认识。NHK在这种复杂的场域中制播的涉华纪录片,显然不能简单地根据数据的多少来判定媒体的立场倾向,贴上中国形象呈现的正面或负面标签,而必须对其进行历史的和科学的分析,得出符合实际的结论。
  把上述数据置于不同的历史条件和具体语境中予以考查,我们可以发现,NHK涉华纪录片对不同题材内容的价值立场和判断标准是不同的,而且很多会随着时间和语境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变化。
  1.以正面取向对中国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予以表达,是NHK涉华纪录片中立场倾向基本没有太大变化的一个方面。从1980年代的《丝绸之路》《大黄河》等系列、1990年代的《故宫的至宝》,到2000《中国陶瓷纪行》、2010的《中国文明之谜》等都是如此。从量的角度看,这两类题材的作品占了全部NHK涉华纪录片的41%,仅8部(集)倾向负面。这是NHK涉华纪录片正面作品居多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日本深受中华文化的影响,对中国的辉煌历史和灿烂文化的表达,于日本来说具有某种文化和历史“寻根”的意味,如对丝绸之路(包括陆上、西南、海上)题材的数次摄制和反复播放(有观点认为日本奈良为丝绸之路往东的终点),对云南自然、文化、历史题材浓厚兴趣③等。
  2.与前者正面取向的单一性相比,社会现实类题材的价值取向呈现出相当的复杂性。单纯从数据来看,本类题材的作品中,正面作品超过了一半(51.8%),负面作品占25.7%,中性作品22.6%。中性作品低于正面和负面作品,显示出NHK对中国现实状况的表达上,客观理性的程度相对较弱。从历时性看,1980年代基本上对中国现实状况持肯定、甚至是欣赏和赞美的态度,1990、2000年代负面作品则明显增加,转为对中国现实状况的某些方面持否定取向。这一点与中日关系演变具有一定的同一性。从1990年代开始,中日之间从1980年代的总体友好的蜜月期,开始出现“摩擦”,逐步转向“政冷经热”。日本发展出现“停滞”而中国迅速崛起,使日本深感焦虑和不适应,日本社会中出现所谓“厌中情绪”。从日本内阁府的外交舆论调查结果可以看出,1990 年代开始,日本人中认为中日关系良好、对中国抱有亲近感的比例明显下降,而持相反态度的人比例上升。④历史问题、靖国神社问题、钓鱼岛问题、东海油气田、反日抗议示威等因素使中日关系在2010年代出现恶化。在此背景下(这一背景同样也影响到下述中日关系类作品价值取向),NHK关于中国现实的纪录片中负面作品也随之大增,2010年代3年间,负面作品数量大大超过正面作品(46∶29)。即便是2000年代,数据虽然显示正面(224)高于负面(95),但有一个特殊的情况,即在2007年制作播出的正面作品中,大型系列纪录片《中国铁路大纪行》有多种版本共142部(集)播出。如果除去这一数字后正面作品只有82部(集)。所以,社会现实类正面作品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后逐步减少,负面作品从90年代开始增多,到2010年代超过正面作品。而在此期间制作播出的涉及西藏、新疆和六四事件等题材的作品,则具有非常明确的负面立场。
  3.以反映中国国际交往和国际关系为内容的纪录片绝对数量虽然不多,但基本都呈负面和否定的立场倾向。这类作品大多涉及中国国际经济交往,时间上主要集中在1990年代之后。由于中国加入WTO后经济交往全球化,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世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中国经济开始在世界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特别是GDP总量超过日本居世界第二位后,日本的心态变得十分复杂。NHK此类纪录片大多以中国经济发展对世界能源与原材料的强力需求、对地球环境的影响、伪劣产品输出等为主题。在客观叙事的表象形式下,暗示中国对世界能源和原材料的掠夺和对全球环境的破坏等等。
  4.中日关系一直是NHK纪录片关注的题材。这类题材价值取向,在1990年代以后同样呈现出负面作品越来越多的特征,到2000年代负面作品已大大多于正面作品。但值得注意的是,NHK在直接涉及当下中日关系中的一些敏感题材时,大多未出现直接和明确的负面倾向,往往以一种客观平衡的形式予以呈现,某些选题和题材,甚至于改善中日关系还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在具体的叙事和表达的过程中,一些本应坚持的积极方面往往被消解,对中日关系中应该共同坚守的原则或准则,被或明或暗、若有若无地予以弱化,显露出一种非常暧昧的色彩,或者隐晦曲折地表现出对中方的不满与否定。这类题材纪录片中,侵华战争遗留人员回归遣返是其中数量较多的一个部分,NHK在表达这部分内容时,往往着重表达或渲染日方人员的苦难和美善,而对中方政府和人民的宽容仁厚不予提及,模糊侵略性质和战争责任。这些暧昧、隐晦的表达往往对受众产生比较严重的误导。
  有一点必须指出的是,涉华纪录片制作者的态度和价值判断标准,也是影响纪录片立场倾向的一个重要方面。不能否认,拍摄制作涉华纪录片的NHK记者和编导们,在涉华纪录片生产的复杂场域中,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但也有不少人努力追求真实客观平衡地反映所表达的对象,对华持友好态度,并非一味受政治权力左右或日本社会中的“厌中情绪”影响。同时,NHK在涉华纪录片的采编制作方面,与中国一些电视和影像制作机构进行了各种不同形式的合作,如与中央电视台和央视梅地亚电视中心就进行了多次重要的合作拍摄;通过节目交换播放中国一些省市电视台和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制作的纪录片;聘请中国电视纪录片的优秀制作人才参与拍摄制作,等等。这些因素对NHK涉华纪录片的题材选择和价值倾向也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大量立场较为正面的涉华纪录片与此不无关系。
  NHK纪录片对中国题材的选择和所持的价值倾向表明,NHK总是以中国这个“巨大的他者” ⑤与日本之间的关联程度来选择题材和内容,并在历史语境演变和当下情势(场域)的张力之中,以日本自己的价值尺度和标准来决定其中国表征的内容和立场倾向。 NHK纪录片持久而强烈地注视中国,很大程度是日本的某种自我表达,是其自身文化价值、历史认识和现实利益的一种“映射”。其显象是中国,而内在的隐象则是日本自身。■
  
徐晓波 黄倩/作者单位: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注释:
①几乎没有见到对国外电视媒体中中国形象研究的主要原因,或许在于电视影像的收集、储存、分析等具有很大的难度,特别是对时间跨度较长的研究对象来说更是如此。2013年是NHK电视开播60周年,为此NHK于该年1月15日开设免费视频网站“电视60年·特辑”(テレビ60年?特選コレクション,http://www.nhk.or.jp/archives/search/envision/),提供了60年来全部节目文字档案和播放过的大部分节目视频;此外,一些视频网站和民间人士也提供了部分涉华纪录片的视频资料,从而使本研究得以进行。
②见NHK官网http://www.nhk.or.jp/archives/nhk-tokushu/chrono/chrono_80.html
③日本人类学家、大阪教育大学名誉教授鸟越宪三郎1979年发表研究结论认为,日本人起源于云南,1982年、1983年先后出版《原弥生人的渡来》、《倭人之源——云南》。之后一些日本学者又进一步调查考证认为起源于云南少数民族。日本媒体对此也多有报道,因而1980年代和1990年代在日本有一股“云南热”。
④内閣府大臣官房政府広報室「外交に関する世論調査報告書」(平成22年10月調査)。http://www8.cao.go.jp/survey/h19/h19-gaiko/images/z09.gif
⑤[日]子安宣邦著,赵京华译:《东亚论:日本现代思想批判》第78页,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主管单位: 上海报业集团
主办单位: 上海报业集团      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