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目录
  • 83页
  • 84页
  • 85页
  • 86页
  • 87页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下一篇
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下的气候变化报道策略
——以中国媒体对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的报道为例
■王明浩  
  【本文提要】气候争端问题,表面上看是各国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理解和对环境变迁话语权的争夺,实质上却是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下各国对承担公共环境责任的领悟和对自身发展权益的维护。对于中国新闻采编团队而言,要报道好国际气候问题,正确有效地引导舆论,就必须最大限度地了解国际环境问题的历史脉络,充分厘清各国的利益范畴,坚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才能最终找到气候问题的本质所在。
  【关键词】气候报道 哥本哈根 国际经济格局 
  【中图分类号】 G212
  研究背景
  (一)全球气候变暖形势严峻
  18世纪中后期,在英国发生了一场完全不同于以前的革命——没有你死我活的拼杀,而是通过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彻底改变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这就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标志着人类从农业文明时代跨入工业文明时代。
  从那时起,社会生产突飞猛进,人类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大强度、高频率地开发利用地球资源。与此同时,也带来了全球气候的变化:煤、石油等大量矿物燃料的使用,增加了温室气体的排放,全球气候逐步变暖。
  1988年,全球经历有史以来最热的一年,全球变暖敲响警钟。2006年,时任英国首相经济顾问的尼古拉斯·斯特恩爵士领导编写的《斯特恩回顾:气候变化经济学》评估报告发布,报告认为如果全球行动起来减排,将大气温室气体浓度稳定在500~550ppm(毫克),那么全球变暖带来的损失是可控的,约为每年全球GDP的1%左右。而温室气体550ppm的浓度对应的升温幅度为2摄氏度。①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评估报告显示,1906年至2005年这100年间,全球地表平均温度升高0.74摄氏度。根据近140年来的温度曲线,可以得知全球气候变暖的速度在不断加快。②
  气温升高将导致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一些沿海国家、地区将被海水淹没。全球变暖还会导致部分生物数量减少乃至濒临灭绝,生物链被破坏,这对于地球的生态环境乃至人类的生存环境都将是极大的灾难。
  全球气候变暖形势严峻,迫切需要世界各国加强协调,切实做好节能减排,在能源的利用和温室气体的排放上及时刹车。
  (二)全球气候变化谈判艰难进行
  基于对全球气候变暖的担忧,从上世纪90年代起,世界各国开始作出努力。
  2009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5次缔约方会议在哥本哈根召开。由于《京都议定书》至2012年失效,会议急需通过《哥本哈根议定书》,否则在《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到期后,全球将不再有一份共同的文件来约束温室气体的排放。正因为此,哥本哈根气候大会被普遍视为遏止全球变暖行动最后的一次机会。但此次会议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于“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无法达成共识,将制定《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的目标和任务等难题留给了下一年召开的坎昆气候大会。
  2014年12月召开的联合国利马气候大会产生了巴黎协议草案,细化了2015年协议的要素,初步明确各方在2020年后应对气候变化时国家自主决定贡献所涉及的信息等。然而,一些围绕气候谈判的实质性争议仍悬而未决。绿色气候基金注资额度距离哥本哈根大会提出的2020年实现1000亿美元的目标依然有不小差距,会议也未能明确如何在2020年前实现这一目标。此外,发达国家对《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减排指标的落实仍然有限,对于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资助的表态仍然模棱两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于“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认识仍然存在分歧。③
  气候变化影响范围包括地球各个角落,但从每一届世界气候大会起,在应对气候变化上,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立场,一些发达国家更是竭力推卸减排责任。在这种情况下,媒体应发挥好环境监测的功能,在做好会议报道的同时,“监督”和促使国际社会更好地达成减排协议,维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生态环境。
  
本文的研究思路及方法
  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商讨的是《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到期后的后续方案,直接关系各国能否在节能减排等方面达成共识、有效减慢全球气候变暖的步伐。会议的召开直接影响到此后几年世界气候大会的议题等,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具有历史性意义,由此也被称为二战以来最重要的会议,媒体和大众对会议的召开给予了极大关注。回顾学界对于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新闻报道的研究,大多停留在表面,没有能够从新闻实务上触及深层次的问题。
  考虑到此后的气候大会都无法企及哥本哈根会议的重要性,以及本研究视角在学界领域的创新性,笔者仍然选择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作为中国媒体对世界气候大会报道的典型样本,分析报道中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以此为基础,本研究将从新闻实务层面提炼出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下气候变化报道策略的结论,以期为中国媒体今后推动全球气候谈判时提供借鉴。
  
  中国媒体对世界气候大会的报道情况
  (一)大量充分报道,较好地发挥了“信息传播者”的作用
  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作为全球性会议,可谓全球瞩目,共有192个国家参加。在十多天的会期内,中国的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现场报道会议进程,各大门户网站开设专题页面,大量转载各方信息。综观媒体报道,时效性有保证,信息量也很大,满足了受众对气候大会的“知情权”。在气候变化谈判过程中,中国媒体发挥了“信息传播者”的重要作用。
  第一,及时跟进会议进程,基于发展中国家立场进行报道。
  以《人民日报》为例,2009年12月15日第13版刊登了题为《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进入核心讨论阶段》的新闻,指明了核心讨论阶段的三大议题:发达国家减排目标,发展中国家减排是否应做到“可测量、可报告、可核查”,发展中国家为应对气候变化所需资金和技术的提供及其数额等。文章重点分析了会议进行至此各方的期望以及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严重分歧。与此同时,专门设置小标题来解读非洲国家的不满——“指责‘扼杀《京都议定书》就是扼杀非洲大陆’”。全文1600多字,该小标题内容就占了三分之一的篇幅。
  该篇文章中,通过不同国家和地区代表的争执、争论,体现出会议进入核心阶段面临的冲突和矛盾。可以看出作者乃至报纸是站在发展中国家立场上的。
  第二,传递海量信息,增加背景信息,满足受众需求。
  就传统媒体而言,各大报纸、电视台充分报道此次会议,从前方发回一系列丰富的报道。从网络媒体来看,报道的空间是无限的,承载的信息更为海量。新华网、人民网、腾讯、凤凰网、中国网等国内各大网站都开设了专栏页面,在转载信息的同时也采写独家报道,并邀请著名公共知识分子进行评论。
  以腾讯的哥本哈根专题页面为例,其专题页面的主标题为“选择地球 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专题报道”,下设“最新消息”、“独家报道”、“前方报道”、“分析评论”、“中国观察”、“深度对话”、“图片报道”、“视频报道”、“讨论论坛”等栏目。在网页靠底部位置,该专栏还增加了“气温升高对中国的影响”、“气温升高对世界的影响”等背景知识的介绍。海量的信息,较好地满足了读者对世界气候大会的信息需求。
  (二)错失有利时机,未能做好气候变化谈判“助推器”
  事实上,哥本哈根会议如此重要却又进行得这般艰难,是因为会议暗含人类社会发展的四道难关:其一,发达国家2020年减排目标。发展中国家要求发达国家履行“在2020年应比1990年至少减排40%”的承诺。其二,中国和印度等发展中大国减排问题。中印已成为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较大的国家。第三,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必需的技术和资金来源。第四,气候变化谈判的框架和原则,实质是有些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企图抛弃温室气体减排问题上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这次会议最后取得的成果是签署一个不具有法律约束效力的协议。纵观会议全程,发现媒体的报道未能有效起到“助推器”的作用。进而言之,媒体没有充分运用舆论传播力量促使国际社会通过会议契机达成协议,而是把所有目标和任务都推向下一届在坎昆举办的世界气候大会。回顾媒体在哥本哈根会议进程中的报道,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聚焦会议本身的一些细枝末节,忽略了更具传播力和影响力的方面。
  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召开时,一些群体在会场外示威游行,媒体刊发大量报道尤其是图片报道,来展现示威游行事件。例如,凤凰网刊登了“民众在会场外集体剃发表示抗议”、“一位女性示威者流泪剃发表示抗议” ⑨等,而没有对游行抗议活动进行深入详实的报道,没有揭示出“背后的新闻”,这使得示威群体缺乏了报道载体,失去了借以发声的途径和渠道。
  示威游行在一定程度上是基于抗议者的学识和科学研究。换言之,示威游行人群中有很大一部分人为深知气候变暖危害的科学家和深谙国际关系的政治家,他们对环境问题有独到深刻的见解,示威游行主要是对某些国家极度不负责任展示不满和愤怒。问题是,媒体报道过多关注的是示威人群疾呼减排的耸人听闻的方式——剃头、痛哭等,而未能注意到让科学解释先行,报道分析抗议行为背后的原因和观点。媒体的“因小失大”还体现在花大篇幅、长时段在政治家的现场博弈,过于追求戏剧化、冲突性。
  回顾当时的报道,媒体炒作的包括“中国代表解振华三次被拒绝入场”事件。其实这源于主办方组织不力。由于一些代表团重要成员的注册证件上没有照片,在入场时才遭到阻拦。客观来看,举办一次涉及近200个国家高官的全球性会议,主办方存在疏漏并不稀奇。但媒体却大肆揣测并大量报道中国代表受阻背后的政治博弈,甚至列出了类似《中国高官三次被拒入场 欧美趁机定契约》之类误导性标题,将人们最关注的议题由会议议题变成了现场“花絮”。非但未能促进协议的达成,反而转移了受众的关注点。
  综上所述,中国媒体在对哥本哈根会议进行报道时,未能选好报道角度,错失了一些绝佳的选题,自然难以发挥有效作用。
  第二,报道缺乏自主性选题策划,角度单一,报道内容被会议议程牵着走。
  综观国内媒体对于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的报道专题,可以说绝大多数都是动态性消息类报道,报道的内容也一直被会议议程“牵着鼻子走”,鲜有通过独立思考得来的自主性选题策划,直接导致报道角度的单一和模式化。
  对比中外媒体对会议的报道可以发现,不少外国媒体讲究微观切口、以小见大,寻找独特的角度来反映气候大会的重要性,而中国媒体更多是流程式、流水账式报道,鲜有特写性的深度报道。
  十多天的会议报道下来,单一的报道角度、模式化的报道切口会显得乏味,致使报道丧失新鲜感和吸引力,直接影响了新闻报道的传播效果,舆论的推动作用更是微乎其微。因此,和其他国际媒体相比,中国媒体的国际传播能力和国际舆论引导能力就显得略逊一筹。
  
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下的气候报道策略
  气候争端问题,表面上看是各国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理解和对环境变迁话语权的争夺,实质上却是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下各国对承担公共环境责任的领悟和对自身发展权益的维护。对于中国新闻采编团队而言,要报道好国际气候问题,正确有效地引导舆论,就必须最大限度地了解国际环境问题的历史脉络,充分厘清各国的利益范畴,坚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才能最终找到气候问题的本质所在。
  回顾哥本哈根会议的相关报道,议程中的各种冲突和戏剧成为了博得受众眼球的关键点,这让媒体在报道中偏离了主题主线。在笔者看来,面对诸如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这类关系人类生存发展的重大主题报道,媒体的作为不容有闪失。
  放眼未来,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依然复杂,全球变暖依然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难题。媒体应该总结在哥本哈根会议中的舆论引导经验教训,找出促使会议的主题和重要性得到提升、推动国家之间合作的新闻报道方式,实现负责任的媒体应该致力的环境监测功能。
  媒体应从公共环境保护的专业角度反省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减排指标量化难题,把会议所要达成的协议与经济全球化“捆绑”联系起来讨论。
  媒体要对哥本哈根会议中国际社会需要达成的协议进行梳理,做到心中有数、不偏不倚,实现报道的专业性和客观性。在这个过程中,一些专业性问题也需要向国际社会进行提问并且促使达成协议,包括“工业化国家的温室气体减排额应该为多少”、“中国、印度这样的主要发展中国家应如何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如何资助发展中国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适应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如何管理这笔资金”等。
  同时,媒体关注的焦点应放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以及“责任共担”实践中去,贴近、贴近、再贴近,深入、深入、再深入,直至找出问题的本质。
  以美国为例,为了求得自身政治和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将污染严重的重工业以及其他需要大量劳动力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并为了不限制自身发展而退出《京都议定书》。这说明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没有哪个国家愿意以损失经济增长为代价进行公共领域的环境保护。在不改变全球经济格局的前提下,仅仅在排放量上做文章,无疑是本末倒置的行为。这也是媒体需要保持清醒的领域所在。
  环境监控作为媒体非常重要的功能,不仅指人类生存的社会环境,也体现为媒体对于自然环境的监测与报道。随着新媒体的发展,新闻信息已渗透到人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其议程设置的功能也达到空前的高度,这也使得媒体肩上的担子变重、责任更大。在对世界气候大会的报道上,媒体的报道应更充分、更全面地关注人类生存环境恶化的困境以及会议不能达成一致将带来的后果。这也是媒体公共服务意识以及由此引发的服务大众职能之所在。
  从另一方面看,新媒体的兴起也要求各大主流媒体打通“两个舆论场”,牢牢把握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民间舆论场。例如,在2014年利马气候大会召开时,新浪微博在网络空间里发起名为“利马气候大会”的话题讨论,不少官微和名人大V纷纷传播信息、发表观点。据新浪微博的统计数据,该话题的阅读量达到1890.5万人次④。从某种意义而言,通过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新闻信息可以实现反复复制、以不可想象的速度传递,媒体也可以在新平台上有效引领网民的观点,进而形成来自中国民间的合力。
  拥有了良好的传播平台,媒体仍需找准报道角度。具体而言,应设置对环保问题的全民性关注,再结合会议架构组织讨论,而不是仅仅用国际政治以及外交视角去看待形式上的问题。环境问题是世界气候大会召开的原因,也应是媒体最关注的问题,可以结合诸多环境新闻报道,对会议阐述的问题进行重构。在唤起民众环保意识的同时,媒体更应巧妙地运用舆论传播力量,动员公众发表意见促使各国签订协议、承诺减排。
  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政治格局下,气候报道乃至环境报道对于任何媒体来说都不是轻松的事情。只有认清了各国环境外交的含义、考虑环保的价值、理解国际社会强调的人类核心利益以及各国之间责任共担的真正内涵,才能解决气候报道难题,写出更多出新出彩的气候报道。最终,媒介监督的功能才能在人类发展过程中推动可持续发展的轮轴不断向前驶去。■
  
王明浩/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2012级博士生。
  
注释:
①②贾鹤鹏、张志安主编:《全球议题的专业化报道》第7、5页,南方日报出版社2011年版
③王海林、侯露露:《延长32小时,利马气候大会艰难落幕(国际视点)》,《人民日报》2014年12月15日
④数据来源于新浪微博“利马气候大会”话题讨论页面。
  
  
  
  
  
  
  
  
  
  
  
  
  
  
  
  
  
  
  
  
  
  
  
  
主管单位: 上海报业集团
主办单位: 上海报业集团      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