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目录
  • 48页
  • 49页
  • 50页
  • 51页
  • 52页
  • 53页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下一篇
国家叙事中的世界图景
——基于对2014年《新闻联播》"国际联播快讯"的内容分析
■常江 杨奇光
  【本文提要】 本文使用框架理论和内容分析方法,对《新闻联播》之“国际联播快讯”板块进行实证研究,尝试发掘作为国家政治在新闻生产领域仪式化存在的《新闻联播》在国家叙事的话语中建构世界图景的机制。本文研究发现,“国际联播快讯”集中呈现了国际社会的诸多冲突,其节目内容是中国的国家政治态度和对世界秩序的主张在电视屏幕上的直接投射。
  【关键词】 新闻联播 框架分析 国家叙事 内容分析 
  【中图分类号】 G206
  《新闻联播》作为中国执政党的喉舌和国家信息权威发布的窗口,从来就不是一档纯粹意义的电视新闻栏目。因此,对于《新闻联播》的报道内容和报道方式的考察,也并不是纯粹专业主义意义上的,而不可避免与执政党所期许的国家叙事(national narrative)紧密联系在一起。
  多年来,《新闻联播》的国际报道饱受观众诟病,被指时间过短、容量过于有限、时效性较差,以及时常被国内报道侵占、挤压。甚至有网络段子调侃:“前十分钟领导人很忙,中间十分钟中国人民很幸福,后十分钟外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中。”这折射了民众对《新闻联播》中国际报道的微妙态度:一方面,它是这档政治仪式色彩强烈的电视新闻节目重要的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它并非对国际新闻事件的简单呈现,而是起着政治宣传的作用。
  从2012年开始,《新闻联播》展开缓慢且持续的改版工作,其中一项主要策略就是增加国际新闻比重,并开始以国际新闻专题报道和“国际联播快讯”两种形式加以呈现。总体上,以短消息汇编形式出现的“国际联播快讯”可以较为迅速和高效地为电视观众勾画出中国主流电视新闻叙事所需要的“世界图景”,并不可避免地影响观众对“国家”与“世界”之间逻辑关系的理解。因此,“国际联播快讯”在本质上必然是一套基于国家叙事之利益需求的话语体系。对“国际联播快讯”的内容分析将有利于我们以新闻生产为切入口,广泛而深入地探讨电视新闻与国家政治之间的特殊关系。
  本文是一项关注《新闻联播》之“国际联播快讯”板块的实证研究,尝试通过对其内容的选取、组合、排列等维度的分析,探讨《新闻联播》及党和政府如何将“世界图景”纳入“国家叙事”的框架,并使之为政治宗旨所用。
  本文采用框架(framing)理论作为主要的指导思路。侧重于对典型案例的具体分析,尝试通过内容分析的量化方法,提供较为微观的阐释视角。本项研究的落脚点,不在于就电视新闻报道本身进行观察和建议,而更倾向于在与国家政治的关系中解读电视新闻生产的机制。
  
一、研究设计
  本文主要采用内容分析的方法。在2014年1月1日至12月31日这12个月内,通过等距抽样,从1月2日起,每隔6天抽取一天的“国际联播快讯”纳入分析样本,这样每7个抽取的样本可构成一个自然周。经此,我们共获得样本61天。另,由于“国际联播快讯”并非每日播出,故经去除无效样本后,剩余有效样本39天,其中包含具体新闻报道125条。本文即将这125条新闻作为考察和分析的对象。
  结合框架理论的内容和前人成果,我们对样本中125条新闻报道的框架设定进行如下编码(已交叉编码并修正误差):
  1.主要议题:领土争端、国际贸易、交通安全、外交、政府选举、中东战乱、乌克兰局势、劫持(袭击)、核问题、埃博拉、气象灾害、奥运会等。需要指出的是,上述报道议题为总计出现次数不少于两次的“主要议题”。在所有有效样本中,涉及上述“主要议题”的报道共计97则,占样本总量的77.6%。
  2.报道类型:政治、经济、科教、军事、社会、文体。
  3.消息来源:央视自采、转引。
  4.情感态度:正面、负面、中立。
  
二、研究发现
  (一)“国际联播快讯”的新闻框架
  1.主要议题
  通过对主要议题的观察分析,我们大致可以总结出“国际联播快讯”所建构出的宏观世界图景是“冲突不断、战火纷飞”的,是“灾害频发、民众潦倒”的,是“政府更迭、时局动荡”的。这样的世界景观借助权威媒体的国家叙事话语和高频次的报道议题输出,势必不断影响着公众对国际世界主要形象的认知。战乱、灾难等新闻事件本身具有“暴力性”,电视新闻中的这些事件通过视听语言往往表现为具有强烈感官刺激的流血冲突和生命殒亡,这些内容因与人们对生命的终极关怀相关而进一步强化了观众对外部国际世界的直观印象。
  “国际联播快讯”的议题涉及面较广,主要议题的选择和排布建构出了国际世界的整体面貌。对2014年1月至12月的节目进行抽样统计后发现,出现频率较高的前五个主要议题分别是,频率最高的“中东战乱”(包括“叙利亚危机”、“伊拉克战乱”和“巴以冲突”等若干子命题)、并列第二位的是“自然灾害”和“政府(总统)选举”、以及分列第四、第五的“外交活动”和“乌克兰局势”。(表1 表1见本期第49页)其中,排名第一的“中东战乱”这一议题在抽取的12个月样本中共计出现21次,占全部主要议题(97个)的21.6%,占全部抽样议题(125个)的16.8%,假设“国际联播快讯”的议题在时间上均匀分布,也即是说,全年365天中的61天有该议题,平均每6天至少有一则以“中东战乱”为主要议题的新闻报道。
  2.报道类型
  从报道类型的角度出发,“国际联播快讯”所建构的世界图景表现为“政治气候风云变幻,社会事件层出不穷”。研究发现,“国际联播快讯”重政治和社会新闻报道,而轻经济新闻报道。在政治新闻、经济新闻、军事新闻、科教新闻、社会新闻、文体新闻六大类型中,政治新闻占比最大,为37.9%,其次是社会新闻占28.4%,排名第三的是军事新闻占15.5%。剩余报道类型中,科教新闻占6.9%,文体新闻占6%,经济新闻仅占5.2%。聚焦政治话题是“联播国际快讯”的主要着力点,绝大多数新闻报道均属较为重大的政治话题,这些通常关乎国家利益和政治局势。此外,突出社会新闻报道是“国际联播快讯”的另一大特点,大量社会新闻报道将国外社会描绘为一幅各类交通事故频发,百姓生活水深火热的消极图景。
  3.消息来源
  “国际联播快讯”对世界图景的描绘呈现出“以我观物”的特点。其消息来源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央视自采新闻,占全部新闻比例的97.4%;另一类是转引国际媒体的报道,该比例仅为2.6%,这说明节目自采率极高,新闻生产者“以我观物”并使得新闻事件报道“皆着我之色彩”。作为面向国内电视观众播出的政治类新闻节目,“国际联播快讯”重视自采新闻是掌握对内传播话语权的要求,也是进行新闻框架设置和社会现实建构的主动行为。此外,近年来中央电视台海外基地的建设也为国际新闻的自采提供了必要的准备,在提升国际传播能力的背景下,国家级媒体的策略正在进行转变并重视在国际事务报道中话语权的获得。
  值得一提的是,极少数转引其他媒体的报道包孕着隐晦的政治意义和国家立场。比如《日媒:安倍解禁集体自卫权不得民心》(4月8日),该报道援引日本《朝日新闻》公布的最新民调结果——日本民众对安倍政权推高地区军事紧张的担心在上升,向国内观众介绍了日本内部的矛盾问题。这种非直接报道而转引他国媒体报道国内矛盾的方式,既巧妙地避免了预设立场的嫌疑,又充分表达了我国的政治立场与态度——对安倍政府表示谴责。
  4.情感态度
  新闻框架在事实的呈现上受新闻生产者价值判断的影响,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国际联播快讯”的新闻内容主要以负面报道为主。在抽样的125则新闻报道中,负面报道居多,共计83则,占比66.4%。负面报道主要指涉及战乱、杀戮、灾祸、腐败、危机等内容的新闻。中立报道没有明确的感情色彩和立场倾向,主要是将新闻事实进行客观陈述。研究样本中,中立态度的报道共计27则,占比21.6%。正面报道感情色彩较为积极,正面报道包括对他国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成就的报道。样本中正面报道只有15则,占全部报道的12%。在这13则正面报道中有7则为我国参与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等事物的报道,如《中国赴利维和官兵获联合国勋章》(10月17日)、《中国国家大剧院乐团北美巡演开幕》(11月4日)及《联合国展出海上丝绸之路文物图片》(12月16日)等。
  (二)世界图景中的“他们”
  借助框架理论从报道议题、报道类型、消息来源、感情态度等方面,我们对“国际联播快讯”所建构的世界图景有了全局性认知,除此之外,全球中的局部——西欧、东欧、中东等政治地理单元也通过“国际联播快讯”的叙事呈现出各自的景观。霍尔认为,电视涉及“社会知识和社会形象的提供与选择建构,通过它我们了解‘世界’,他人的‘生活真实’,并想象性重建他们的和我们的生活,成为可理解的‘整体世界’”。①我们对样本中覆盖不同地区的报道议题进行了整理(见表2),并以地区为单位对世界图景中与“我们”不同的“他们”进行景观描述。
  通过下表可知,“国际联播快讯”对中东地区的报道内容最多(共计29条),其次是北美地区(27则)和东欧地区(17则)。为便于统计,我们将仅出现一次的报道议题归为“其他类”,该类别主要包括地区性新闻及部分科教、文体类新闻等。
  具体而言,不同地区的图景或形象如下所示:
  1.西欧:政治稳定,技术前沿
  研究发现,较少有涉及西欧领土争端、战乱、袭击(劫持)等方面的议题,西欧的政治面貌相对稳定。节目多次报道了与西欧科学技术有关的内容。
  2.东欧:乌克兰焦灼
  与东欧相关的17篇报道中,有超过半数是乌克兰局势的话题,这些报道以“冲突”和“进攻”为主要叙事语汇,建构出焦灼的乌克兰形象。
  3.中东:不止战乱
  中东地区是“国际联播快讯”关注的焦点。前文提到“中东战乱”是出现频次最高的报道议题,除了与战乱有关外,中东地区的报道还包括核问题以及自然灾害,甚至连中东国家电视节目中嘉宾的争执也被“国际联播快讯”所捕捉。可见,“乱”是“国际联播快讯”所建构出的中东景观。
  4.东北亚:小摩擦不断
  东北亚的景观特点是充满小摩擦,其中又以日本的官民关系为重点,这类报道突出了日本国内选举活动的频繁。此外,东北亚的小摩擦还表现为韩、日、朝三国的领土争端等。
  5.南亚:袭击与事故
  “国际联播快讯”重点关注的南亚国家是印度和巴基斯坦,样本中有关于印度火车事故的报道,对巴基斯坦的报道则主要集中于袭击事件。
  6.东南亚:官民矛盾突出。
  东南亚的报道主要集中在泰国选举和菲律宾政府贪污问题上,这些报道反映出官民矛盾突出是东南亚的主题。
  7.非洲:劫持和疫情
  劫持事件和埃博拉疫情是非洲报道的核心内容,媒体建构的非洲形象整体上看是落后而贫穷的。
  8.北美:国际舞台上的活跃分子
  北美的议题覆盖面是最广泛的,涵盖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科教文化等领域。“国际联播快讯”中的北美形象构成较为复杂,既有扮演世界警察角色的报道,也有自然灾难报道。北美议题结构较为均衡,既有对北美国际政策的正面报道又有对北美社会的负面形象呈现。
  9.拉美和大洋洲:被遗忘的角落
  从抽取的样本中看,研究者仅发现一篇关于大洋洲的相关报道(《澳警方武力解救人质 多人伤亡》12月16日),拉美和大洋洲的议题覆盖率相对较低,在整个世界图景中形象弱势。
  总体来看,在“国际联播快讯”建构的世界图景中,西欧的景观相对较为积极,东欧、中东、东亚、南亚、东南亚和非洲的景观较为消极,北美的景观较为综合与平衡。
  (三)世界图景中的“我们”
  “国际联播快讯”除了为观众建构世界图景中“他们”的形象外,也塑造了“我们”自身在参与国际交往过程中的形象并建构了“我们”的社会现实。如Tuchman所言,新闻不止是对现实的呈现,更是对现实的社会建构。②经分析,我们不难对样本所勾画的“中国在世界中”的形象做出如下总结:
  1.积极参与国际经贸合作的中国
  “国际联播快讯”中的“我们”积极参与经贸往来,以开放的姿态与他国合作。“中国制造”势头凶猛,1月8日播出的题为《2014年国际消费电子展开幕》的消息介绍了华为、中兴、海信、海尔等中国企业携新品强势参展拉斯韦加斯国际消费电子展。《渝新欧铁路首趟进口整车班列返程》(8月18日)表现了中国在欧亚经贸往来中的积极角色。
  2.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的中国
  10月17日,“国际联播快讯播”出了《中国赴利维和官兵获联合国勋章》的报道,节目文稿写道,“维和部队不仅圆满完成了物资运输、工程建设和医疗保障等各项任务,还在利比里亚埃博拉疫情防控工作中做出了突出贡献”,这可以被视为“我们”对自己的正面宣传。
  3.文体活动“国际范儿”的中国
  除了政治、经济领域外,“我们”的文体活动国际化也毫不逊色,相关报道有《“海峡组合”首次闯入法网女双决赛》(6月7日)、《梅兰芳诞辰120周年巡演唱响华盛顿》(8月30日)、《中国国家大剧院乐团北美巡演开幕》(11月4日)。这些节目在叙事风格特点上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宣传色彩。
  
三、结论与讨论
  通过对样本在多个层面上所用框架进行内容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国际联播快讯”通过Schlesinger所谓之“组合真实”,③精确地折射出作为一种“国家政治仪式”的《新闻联播》如何通过对“世界图景”的建构来补充、完善国家叙事的过程,从而使电视新闻“通过再现、维持、适应和扩散既有意识形态框架,而确保政治变革在总体上处于执政党可接受的审慎与渐进状态”。④这种组合真实具体表现为:从报道议题的角度,“国际联播快讯”建构出的宏观世界图景是“冲突不断、战火纷飞”、“灾害频发、民众潦倒”和“政府更迭、时局动荡”的;从报道类型的角度,世界图景又表现为“政治气候风云变幻,社会事件层出不穷”,节目重政治、社会新闻而轻经济新闻;从信源来看,节目自采率极高,其对世界图景的的描绘呈现出“以我观物”的特点;最后从情感态度角度来看,节目内容以负面新闻为主。
  自然,上述“国际联播快讯”的内容编排是经过选择和建构的“真实”的表现,而节目本身只是某些事件特定版本的展示平台,并非纯粹的、无框架的无限性信息呈现窗口。“国际联播快讯”短消息的组合模式表现为一种“情节安排”——有选择地呈现议题及议题间的组接,这种安排的背后则是国家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在发挥真正的作用。“国际联播快讯”集中呈现了国际社会的诸多冲突,其节目内容是中国的国家政治态度和对世界秩序的主张在电视屏幕上的直接投射。因而,作为政治新闻出现的“国际联播快讯”必然会体现出明确的政治立场,并要求新闻生产者对国际新闻进行自觉筛选以维护国家利益为根本原则。如Price、Tewksbury和Power所言,新闻报道能够培养人们的驯化思维,公众在潜意识中通过这种驯化思维进行价值判断,久而久之,新闻框架也会在强调特定价值和事实的过程中影响人们的态度和情感。⑤观众在长时间观看“国际联播快讯”后会形成一种相对固化的认知模式,比如整个东欧都在为乌克兰局势焦灼不已;水深火热的中东除了战乱频仍外还面临核危机和自然灾害;谈到东北亚人们会自觉反应出那里小摩擦不断;说到南亚便联想起不曾间断的袭击与事故;东南亚是官民矛盾突出的领域;劫持事件和蔓延的疫情是非洲永远的魔咒;至于北美,它既是富有的国际警察也是地区矛盾的始作俑者。
  然而,即使在研究者可以想象出的这种“他”与“我”的二元对立结构中,也存在着微妙的罅隙,这体现在,与以往的《新闻联播》相关研究结论相比,本项研究发现稳定的“我们”与动乱的“他们”间的二元对立关系正在受到挑战。比如在西欧和北美两个区域的图景中,《新闻联播》无论是报道的方式还是立场,均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更具中立性甚至正面性的色彩。这在某种程度上折射出了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升,旧式的“冲突性”的框架正因不符合新的国家利益而受到摒弃,具有了新的国际身份的中国需要和西欧、北美两大发达地区建立新型、“合作性”的关系。这就要求我们以一种变迁的目光去看待或许被很多人视为“僵化”的框架。
  如今,伴随人们获取信息之方式的日趋多元化,公众看待世界的角度和渠道也发生着改变。传统的电视新闻生产在逐渐表现出解放性力量的新兴受众面前权威色彩正在减退,这也势必意味着《新闻联播》及其内容生产在以后将更多地被我们首要视为一种政治仪式而非一种新闻实践来看待和研究。这也在某种程度上解释了“国际联播快讯”在专业性上的欠缺——即与《新闻联播》其他板块相比,这一板块的节目制作也是较为粗糙的。当然,这种欠缺并无碍于《新闻联播》的高度象征意义。在“国家叙事”与“世界图景”之间,存在一种既精心勾画、又显然已成为一种集体无意识的逻辑关联。这一关联的现状及其正在出现的变化,是我们理解中国语境下独特的电视新闻生产机制的一个有效的切入口。■
  
  
常江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讲师、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杨奇光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研究生。
  
  
  
  
  
主管单位: 上海报业集团
主办单位: 上海报业集团      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