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目录
  • 39页
  • 40页
  • 41页
  • 42页
  • 43页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下一篇
如何杜绝新闻“烂尾”与“悬疑”?
——以“院士讲座上的睡觉学生”事件为例
■蔡雯 翁之颢
  【本文提要】 在新媒体环境下,因为报道的半途而废,没有能够揭示事实真相和事件全貌,造成了事实上的新闻“烂尾”,而让读者“悬疑”。随着舆论新热点的不断出现,这些“烂尾”新闻迅速被媒体和受众遗忘,除了浪费了大量“注意力”资源以外没有留下任何反思。本文以“院士讲座上的睡觉学生”这一舆论事件为例,从角色定位、职业素养和媒体机制等方面分析了这一类新闻“烂尾”与“悬疑”反映出的问题,呼吁整个行业树立危机意识,并提出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媒体从业者、媒体机构、媒体管理部门和新闻教育机构四方面通力合作。
  【关键词】 新媒体 烂尾新闻 悬疑新闻 媒介转型 
  【中图分类号】 G212
  近年来新闻界出现了两个新名词:“烂尾新闻”、“悬疑新闻”。这两个词目前尚无公认的确切定义,但从已经发表的诸多相关文章及引用的案例来看,均有相对明确的所指。
  所谓“悬疑新闻”,指的是一些媒体特别是网站,有意制作带有“疑”“或”“传”等推测性字眼的标题,偏离新闻事件本身,或断章取义,或故弄玄虚,竭力迎合猎奇心理,吸引眼球,不仅歪曲了事实真相,也浪费了读者时间。2014年9月9日、11日、12日,《人民日报》“人民论坛”栏目曾连续刊发三篇署名评论:《“悬疑新闻”当休矣》《向“悬疑新闻”说不》《警惕“悬疑新闻”背后的“标题党”》对此严辞批评。悬疑新闻确实与一贯受指责的“标题党”分不开,其责任在新闻媒体及其从业人员。
  “烂尾新闻”与“悬疑新闻”不同,其责任主要在被报道对象。从近几年被指为“烂尾”的新闻事件看,主要表现为政府部门对于网传的热点新闻事件、突发事件存在着“热回应、冷调查”的现象。由于公众关切的后续调查成为“半拉子工程”,事件调查结果难觅踪影,以至于热点事件和问题在媒体曝光后便没了下文,出现新闻“烂尾”现象。如2013年曾被媒体公开罗列的“烂尾新闻”,有“张艺谋‘超生’问题无锡计生委称‘尽快答复’已近半年”、“陕西富平拐卖婴儿案 公安机关立案后无任何信息发布”、“河南林州民警摔童案被‘捂盖子’长达一个月”等。显然,这类“烂尾新闻”的责任主要是新闻中的被报道对象,因为这些报道对象的无所作为,导致了媒体难有作为。
  但是,我们发现,还有一类新闻,从其报道内容本身来看,不属于上述两类,但从新闻传播效果来看,却因为报道的半途而废,没有能够揭示事实真相和事件全貌,造成了事实上的新闻“烂尾”,而让读者“悬疑”。随着舆论新热点的不断出现,这些“烂尾”新闻迅速被媒体和受众遗忘,除了浪费了大量“注意力”以外没有留下任何反思。如2014年在网络上形成热点的院士做报告学生睡大觉的新闻即是一例。
  2014年9月16日,中青在线网刊登了一组题为《九旬院士站着做报告 九零后学生趴着打瞌睡》的图片新闻。随后,@中国青年报根据这组图片新闻发出了一条主题为“老院士站着讲 大学生趴着睡”的微博,受到了大量微博网民的关注。根据《中国青年报》记者的描述:“当时工作人员怕出现意外,专门搬了把凳子坐在报告台吴老身后。而台下坐的首都多所高校近6000名新入学的研究生一片片‘倒’下。”
  当晚,@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等主流媒体账号都跟进了这一事件。其中,@人民日报的相关微博被转发超过1.4万次,收到的网民评论超过1万条。“院士讲座上的睡觉学生”迅速成为了微博舆论场的热门话题。
  观察:一条“悬疑”与“烂尾”新闻
  引发舆论狂欢
  一场6000多人的大型讲座中有人趴下睡觉,本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情。但在各大新媒体平台上,网络编辑们通过塑造“院士与研究生”、“老人与年轻人”,“站着讲课与趴着睡觉”的一组组对比画面,用巨大的反差成功抓住了受众的注意力。
  微博是相关舆论爆发的第一块阵地。在这一事件中,影响力较大的媒体微博如下表所示(数据截至2014年10月30日):
  随后,相关消息被各大门户新闻网站转载,并在论坛、社区等新媒体空间持续发酵。腾讯教育、新浪新闻中心等网站甚至对此事件做了网络新闻专题。
  但在这一事件被网络媒体炒至高潮的演进过程中,有几个现象值得注意:
  1.单一信息源并未得到求证,“悬疑”迭起
  在这一事件的报道过程中,@人民日报、@央视新闻、@凤凰网和@中国青年报是微博传播的关键节点,这些媒体官微发出的微博来源却一律都是中青在线早些时候发布的图片新闻,并不见其他媒体和记者的相关报道。记者邱晨辉在撰写此条新闻之后,也没有再次发声对此事做出回应。转发消息的媒体微博无一在第一时间对报告现场的真实情况展开追问或调查,就直接引用了“倒下一片”“大片学生睡觉”的说法。此外,一些媒体甚至擅自加上了源报道中没有的信息,如@凤凰网 在微博标题中悄悄加上了“90后”以修饰大学生。
  而在信息二次传播的过程中,不少媒体已经忽视了对信息源的必要考证。如@襄阳日报写报道来自凤凰网;包头新闻网等一些地方网络媒体称该报道“转自人民日报”。
  2.道德审判的舆论攻势凶猛,“悬疑”变成“声讨”
  在事实真相没有搞清之前,部分网络媒体在第一时间刊发了“独家评论”、“专家视点”、“微言”等评论性文字,言辞激烈。由网络媒体牵头的一波道德审判攻势让在场的学生甚至“90后”、“大学生”群体迅速成为舆论的众矢之的。此外,一些网络媒体的评论将矛头直指教育制度、培养模式以及传统讲座的组织形式等,如上表所示。
  3.理性质疑的声音被淹没,新闻“烂尾”
  在媒体几乎一面倒地批评睡觉学生之后,网络上逐渐出现了另一种声音:一方面,“当事人”现身试图描述会场内的真相。9月17日,@头条博客 向微博网民推荐了“用户2358295871”的博文《关于吴良镛院士讲话席下学生睡觉的新闻》,对中青在线的图片报道进行了质疑——“首先,这位记者先生发布的照片,为何只选择大会堂这一个角落拍摄?既然大部分睡觉,为何不变化角度位置进行拍摄?再者,二楼还有几千人的席位根本没有照片里可以趴下的位置,又何谈大批学生倒下?在吴良镛院士缓慢上台的过程中同学们一共爆发了三次掌声,以示对老院士的尊重。在吴老颤巍巍讲话过程中,不时有热烈掌声爆发,我真不敢想像大片同学即便睡觉了也能挥手鼓掌的情景。”该博主同时质疑这是媒体有意制造“噱头”,使得原本平淡无奇的报告新闻变成了可以让舆论狂欢的“话题”。
  另一方面,一些警觉的媒体开始试图还原事件的“本来面貌”,并反思在这起事件的传播过程中媒体的疏漏。9月17日,凤凰网在“凤凰热追踪”栏目刊发了调查新闻《亲历者谈“趴桌睡着”:吴院士到底讲了什么》,探究“媒体在报道中有没有夸张和以偏概全?”。文章引用了部分当事人的证词,称记者是对“同一批人从不同角度的反复拍摄”,“现场气氛热烈,反响很好”。南宁新闻网则刊发了网络评论《教授报告学生睡觉 还原真相再来评判》,认为媒体的讨论应该基于真相,而“有图未必有真相。置换在此事上,那就是即便有照片,也未必就是事实”。
  然而,这些声音并没有在新媒体平台上有效传播开来,被大多数媒体“选择性忽视”。9月20日以后,新闻热度迅速减退,“睡觉学生”事件不了了之,变成了“烂尾”新闻。
  
反思:如何杜绝新闻“烂尾”与“悬疑”
  在信息传播渠道日趋多元的今天,传统新闻媒体及媒体从业者需要更加专业和敬业,以在各方面压力和挑战面前体现出自身的价值和竞争力。遗憾的是,在“院士讲座上的睡觉学生”这一案例之中,部分媒体和媒体从业者忽视了新闻专业主义精神在新媒体环境中的具体要求,让“烂尾”和“悬疑”新闻充斥在各新媒体平台上,操纵甚至误导了舆论,加剧了网民对媒体的负面评判。具体而言,这些问题包括:
  1.角色定位的偏差
  职业新闻人选择以一个普通公民报道者的身份报道事件,只“报”不“究”。在“院士讲座上的睡觉学生”事件中,相关记者以“个人观察”和网络资料为全部素材完成了相关报道,缺乏深入细致的采访和调查;为了迎合“时效性”草率完成的报道,在事实呈现和语言描述层面都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却没有在报道发布以后跟踪与纠正。这些低级失误,以往常常见诸“公民记者”们的报道之中,如今却频繁地出现在一些职业新闻人的笔下。究其原因,是因为一部分媒体从业者对自身职业角色缺乏清醒的自我认识,受网络传播开放性的影响,将职业记者的角色混同于缺乏新闻专业训练的普通民众。
  2.职业素养的缺失
  除了角色定位以外,“烂尾”与“悬疑”新闻的泛滥也暴露了部分媒体从业者自身职业素养的缺失。一方面,一线记者在报道立场的理性与客观原则面前出现了动摇。虽然不能断言做该报道的记者在选题时是出于“制造噱头”、“抢眼球”,但一篇没有对曝光对象(睡觉学生)进行任何采访、仅凭几张照片和网络材料拼凑出来的“报道”,很难说是理性和客观的。
  另一方面,大量媒体微博、网站在跟进的过程中,不加核实就转发和评论,人为制造网络舆论热点,也暴露出了媒体编辑在新闻把关方面的失职。编辑的“从众”正在成为一个棘手的问题——一些编辑为了吸引眼球获取市场效应,十分关注其他媒体账号“大热”的微博,相互转载甚至假冒成自己的内容以迎合受众变成了一种行业“潜规则”。
  把关缺失带来的“乱贴标签”现象在“烂尾”和“悬疑”新闻中尤其普遍,漏洞百出的源报道为网络编辑提供了大量“加工”的空间。对于媒体而言,极端的素材和表达方式,比如一味声讨“90后大学生”或是“教育制度”,往往更能受到受众的关注,却也使错误的判断和决定更趋向极端,类似凤凰网、南宁新闻网反思事实真相的媒体寥寥无几。
  3.媒体机制的疏漏
  新闻报道策划本是媒体日常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但在当下片面追求“时效”和“点击”的环境下,新闻报道策划的重要性被媒体忽视。策划从团队行为变成个人行为,选题、反馈和修正工作变得可有可无,新闻报道日趋快餐化。《九旬院士站着做报告 九零后学生趴着打瞌睡》这条消息寥寥三段,头尾两端更像是报道吴良镛院士讲座的原文,中规中矩但难寻亮点。而中间的第二段,描述学生“一片片倒下”,再配以抢眼的标题,更像是作者的“即兴而为”,对应该怎样描述现场、找谁去深入采访以寻找原因、今后如何避免类似现象等这些核心问题,缺乏与编辑部的沟通。而前文提到的“盲目转发”“乱贴标签”等问题也暴露出媒体在新闻审核机制上存在疏漏。
  根据问题所在对症下药,笔者认为,杜绝新闻的“烂尾”与“悬疑”,需要媒体从业者、媒体机构、媒体管理部门和新闻教育机构四方面通力合作。
  1.媒体从业者要树立更强烈的职业角色意识,以区别于普通的公民报道者。
  新媒体时代,人人都可以作为“情报员”发布信息,但并非人人都有能力去核实信息、解决问题。这些普通公民报道者无法完成的工作,正是专业新闻工作者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烂尾”和“悬疑”新闻泛滥,正是因为部分新闻工作者将工作止于“发布信息”,没有意识到职业新闻工作的优势所在,在角色迷惘中随波逐流,降低了整个新闻行业的专业水准,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树立更强烈的职业角色意识,要求媒体从业者既能发现新闻线索,又能主动核实事实;既能发布信息,又能推进问题的解决。首先要担负新闻报道的责任,为受众还原事情的真实面貌;其次要担负媒体的社会责任,在提出问题的同时能为解决问题做出初步探索。在报道过程中保持客观理性,避免引起社会冲突和对抗。
  2.媒体机构应该完善运作机制,弱化、摈弃不科学的考核指标和考核方式。
  如果不能对新媒体瞬时传播带来的改变和风险进行反思,技术带来的利益也就失去意义。有学者提出,在讲求“实时”的新媒体时代应该重新思考“延时”的重要性,⑥媒体机构应该纠正自上而下的“浮躁”作风,重新审视深度报道和新闻报道策划的重要性。
  在“院士讲座上的睡觉学生”案例中,到场记者如果能和编辑部充分沟通,把“睡觉的是哪些人?”“他们为什么睡觉?”“类似的讲座中如何能避免有人睡觉?”等作为报道的重点,将一篇“快餐”消息做成深度报道,舆论反响和报道价值将大不一样,事后的评论和声讨也更站得住脚。
  另外,许多媒体机构领导层过分看重数据指标,给一线工作人员施加了过多考核压力,导致新媒体的“从众”“低俗”等问题愈演愈烈。这些僵化的考核方式亟待弱化和摈弃。@中国青年报报道的“院士讲座上的睡觉学生”大受网民关注,不少媒体虽然没有记者在场,但觉得如不转发跟进,不免错失了一个赢得大量“转发、评论数据指标”的机会。编辑们的这种想法一旦成了习惯,将严重阻碍新闻行业的健康发展。
  3.媒体管理部门应该加强规范引导,新闻教育机构也需给予针对性的支持。
  从2014年3月份的“马航航班失联”到下半年的“救灾部队浑水煮面”,发生在专业媒体身上的新闻“烂尾”和“悬疑”现象越来越普遍,媒体的公信力一次次受到考问,形象损伤严重。这些政策法规的“盲区”需要有关管理部门引起重视,制定相应的引导策略和惩罚措施,专业媒体的行为失范不能与普通网民的过失等同视之。
  新媒体的发展推动各类媒体机构岗位持续的完善和扩充,一些新上岗的从业人员并没有受过专业的高等新闻教育,致使他们在日常工作中的行为和判断容易受到误导发生偏向。新闻教育机构也应该给予媒体机构针对性的支持。一方面,在重视对在校学生知识和职业技能培养的同时,也应该关注对学生的新闻价值理念和专业主义精神的塑造;另一方面,应该通过培训、讲座等形式对媒体从业人员进行再教育,尤其要填补他们在新闻真实性原则、客观性原则、媒体社会职能、职业道德与职业规范等方面的理论空缺。例如,在新闻网站获得独立采编权的同时,国信办与部分研究机构、高等新闻教育机构合作对新闻网站编辑进行系统的培训,就有望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悬疑新闻”和“烂尾新闻”的出现。■
  
  
  蔡雯 翁之颢 / 蔡雯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翁之颢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研究生。
  本文得到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媒介融合时代新闻传播教育研究”(项目编号:13AXW002)、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项目“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教育改革研究”(项目编号:2012JDXM243)的资助。
  
  
注释:
①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comments/2014-09/17/c_1112512413.htm
②人民网:http://cpc.people.com.cn/pinglun/n/2014/0918/c241220-25689479.html
③长江网:http://news.cjn.cn/cjsp/gc/201409/t2539706.htm
④中青在线:http://zqb.cyol.com/html/2014-09/18/nw.D110000zgqnb_20140918_2-02.htm
⑤光明网:http://guancha.gmw.cn/2014-09/18/content_13281442.htm
⑥陈红梅:《互联网实时传播下的技术操控政治——从速度学理论视角的解读》,《新闻记者》2014年11期
  
  
  
  
  
  
  
  
  
  
主管单位: 上海报业集团
主办单位: 上海报业集团      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