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目录
  • 30页
  • 31页
  • 32页
  • 33页
  • 34页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下一篇
微博空间有助于公共精神的生发
——“2014年两会”、“昆明暴恐事件”和“文章出轨”事件传播的对比分析
□余慧 杨媛
  【本文提要】 本文使用“中国网络社会心态调查(2014)”的调查数据,通过对比分析公共性事件(2014年两会、昆明火车站暴恐事件)和娱乐性事件(文章出轨)在微博中的传播状况,发现公共性事件的关注度、信息深度高于娱乐性事件,公共性事件的转发中明显表现出“中心化”的公共理性取向、“理性质疑”和“深度生产”,有助于公共精神的生发。
  【关键词】 公共精神 微博 碎片化 个体化 
  【中图分类号】 G209
  在微博平台上,社会公众个体获得了传播的权力,个人主义文化盛行的背景下,微博空间的传播主体和传播内容呈现出双重“碎片化”特征。正如李良荣所言,互联网赋予了公民传播权力,原先的权力与资本对公众的单向度传播格局被权力、资本与公众三者博弈争夺传播主导权的局面彻底颠覆。①尤其是自媒体环境下,具有“独立性”、“广泛性”和“多样性”的公众都可以在互联网上自由而平等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转发和评论他人的意见和看法,都成为了信息的生产者、传播者和消费者。一旦作为独立个体的公众拥有了信息传播的权力,传播主体的“碎片化”必将使传播内容呈现出“碎片化”形态。现实中,我国微博空间中的信息传播亦呈现出“全民参与式”和“动态碎片化”的明显迹象。
  那么,微博空间的“碎片化”与公共精神构成何种关系呢?
  
一、 微博空间的“碎片化”与公共精神的关系:两种相悖的视角
  现有关于微博空间的“碎片化”与公共精神的关系研究,两种主要的作用机制视角下的结论相悖并存。第一种视角认为,在微博空间的“碎片化”中私利化、娱乐化遮蔽和覆盖了微博的公共性,导致了微博空间中公共精神式微。第二种视角则认为,微博空间呈现出“碎片化”特征的同时,其“去中心化”和“话语自主”的特点缩短了人们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距离,也缩短了人们政治社会化的时间,有助于公共精神的生发与培育。
  视角一:微博空间在“碎片化”中公共精神式微
  在社会生活个体化背景下,微博空间信息传播的“全民参与式”和“动态碎片化”中,个体私利化和娱乐化使得微博空间充斥着个人生活点滴、名人隐私及明星绯闻等娱乐信息,其数量远超过了反映社会公共利益的理性网络表达,公共精神显现出式微的迹象。
  1.个体私利本能侵蚀了微博空间的公共精神
  借助现代技术的便利,微博平台个人的传播自主权的释放,会导致微博空间个体主义文化突起。人们的私利本能在微博空间中显现与高扬,将不断消解微博空间的公共精神。碎片化的主体不再相信统一的或普遍的理性原则,人们在网络中注重的是个别的感性存在。②
  一定程度上,广泛增强富有个人私利的个体的自主性会对人们的公共精神产生侵蚀。当网络表达成为人们可选择的权利而不受任何权力方直接约束时,网民通过微博空间进行自我展示、发表各类解读框架之外,还传播了大量虚假信息和谣言、低俗言论、商业性私利言论和倾向性言论。相反,一些事件的理性解读却受到极化社会情绪的干扰,大量不受控的信息相互碰撞与快速传播。最后的结果是主体私利本能侵蚀了公共空间的公共精神,微博空间出现公共精神式微的局面。
  2.娱乐化信息遮掩和覆盖了微博空间的公共精神
  娱乐化信息的生产、传播和消费,反映出人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有寻求情绪宣泄和心理压力释放的需求。在微博空间中,许多娱乐化信息吸引微博用户的关注,成为受众情绪宣泄的引线,甚至成为引起网民狂欢的娱乐事件。娱乐化信息的娱乐性和消遣性难以唤起网民的理性意识,却能使网民感染和夸大群体的情绪,引发“群体极化”,也容易引发群体忽视社会责任和公共道德的现象。加上网络中的理性者习惯于保持沉默,这将使娱乐化信息更易于遮掩和覆盖微博空间里的公共精神。
  视角二:微博空间在“碎片化”中助长公共精神
  另一种视角却得出相反的乐观结论,认为微博空间中的“碎片化”缩短了人们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距离,也缩短了人们政治社会化的时间,有助于公共精神的生发与培育。具有独立性、广泛性和多样性的普通公众依靠微博获得传播话语权,任何知识背景和价值体系的人都可以使用媒介围绕公共事务自主交流、讨论、表达诉求和期望等,促进新的共识形成,甚至影响政府议程设置。
  1.个体自主意识提升了人们公共事务参与度
  卡斯特认为,网络社会中人们的公共精神随着个体自主意识的唤醒而提升。网络社会的崛起唤醒了社会成员的自主、自立、自主选择的自我意识,人们已经不再仅仅被动地注意自己在社会生活中属于哪一个层面、处于何种位置,而是对社会的存在状况、资源配置和发展态势提出自己的评价与要求,这是一种主动的建构性认同。③这一过程的前提基础是公共空间里个体话语自主权的增强带动了人们自主意识的增强。
  微博使人们对社会公共事务的参与更加方便和灵活,也使人们更容易找到共同感兴趣的公共性话题,直接或间接地推动了人们聚合起来参与、评价和讨论具有公共利益性质的公共事务、社会事件等。微博在民意的收集、制度的推进、官民的沟通和公共事件的进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比如2014年7月3日,北京地铁调价网上征集社会意见的消息发布4个小时后,有近30万网民参与了发改委官网就此事发起的投票调查,征集意见的页面一度因访问量太大无法打开。④
  2.公共性议题的个体传播促进了公共精神的生长
  微博空间的“话语自主”促进了网民对公共性议题的个体传播,具有多样化知识背景和价值体系的用户就社会公共议题展开自由、平等的意见表达和交流讨论,形成公共意志和公共舆论,维护公共利益。这一过程促进了微博空间中公共精神的生长。
  公共性议题的个体传播唤起了社会公众对一些社会问题的关注,提升了人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共精神。尽管一些社会问题只关乎少数人群,也能在个体传播下吸引公众关注、打破之前的群体性沉默,提升公众整体的社会责任和公共精神。比如“冰桶挑战”传入中国后仅一周时间便盘踞微博热门话题榜,话题阅读数超过30亿。这一网络行动让“渐冻症”这一罕见病症的患者群体得到了更广泛公众的了解和援助。
  
二、 研究方法
  微博空间的“碎片化”特征对其公共精神的影响有两种相悖的作用机制,对这两种作用机制的充分检验需要从微观、中观和宏观等多层次协同分析的角度展开。本文通过尝试比较分析公共性和娱乐性事件在微博中的传播状况,希望为此问题提供一些研究的线索。
  本文采用的数据来自复旦大学传播与国家治理研究中心完成的“中国网络社会心态调查(2014)”的抽样调查数据。本文均以数据库中相应变量可判断的样本为数据分析对象。
  本文选取分析的公共性事件为“2014年两会”、“昆明火车站暴恐”事件,娱乐性事件为“文章出轨”事件。本文分别从三个方面测量了这两类事件的网络传播状况:
  一是关注度。分析指标分别为:(1)是否提及(“两会”/“昆明火车站暴恐”/“文章出轨”),选项分别为:原创微博,只转发不评论,转发并评论,无提及;(2)关注程度,选项为:频繁关注(2周5次以上提及),有时提及(2周5次以下),不关注。
  二是转发路径与内容形式,也有两个指标:(1)转发微博内容的路径,选项为:意见领袖(大V),媒体用户,同群体其他微博用户原创内容⑤,不同群体其他微博用户原创内容,其他;(2)转发的内容形式,选项为:文字,图片、视频等多媒体。
  三是信息深度。选项分别为:深入(给出价值判断),一般围观。
  
三、 微博空间中三起事件传播的比较分析
  1.微博信息的关注度:公共性事件高于娱乐性事件
  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图1表1 图1表1见本期第33页),微博用户对公共性事件的关注度高于娱乐性事件。在可判断的样本中,“2014年两会”和“昆明火车站暴恐”事件的提及率分别为11.9%和18.4%,而“文章出轨”的提及率仅9.1%,低于两个公共性事件的提及率。
  在可判断的样本中,对于“2014年两会”和“昆明火车站暴恐袭击”,分别有6.5%和9.6%的用户“频繁关注”,分别有27.9%和37.5%的用户“有时提及”;对于“文章出轨”事件,仅3.7%的用户“频繁关注”和24.4%的用户“有时提及”。也就是说,公共性事件的“频繁关注”和“有时提及”比例均高于娱乐性事件。
  2.微博信息转发:公共性事件更多“中心化”的公共理性,娱乐性事件更多“碎片化”的消遣和娱乐
  从转发路径来看,在可判断的样本中,“2014年两会”和“昆明火车站暴恐”转发自“媒体用户”的比例(24.71%和34.77%)远高于转发自“意见领袖(大V)”(10.27%和8.99%)、“同群体其他微博用户原创内容”(6.08%和2.28%)、“不同群体其他微博用户原创内容”(8.37%和10.74%)的比例。这意味着,微博用户更关注和信赖公共理性较高的“媒体用户”所发布的公共性事件信息。
  对娱乐性事件的转发则更趋向于“碎片化”的消遣和娱乐。“文章出轨”事件转发自“不同群体其他微博用户原创内容”(13.09%)的比例略高于转发自“媒体用户”(9.82%)、“意见领袖(大V)”(9.00%)、“同群体其他微博用户原创内容”(4.09%)的比例(图2 图2见本期第33页)。
  在事件转发的内容形式上(表2 表2见本期第33页),微博用户传播公共性事件时更倾向于转发含有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形式的内容,“2014年两会”(34.2%)和“昆明火车站暴恐”事件(32.6%)微博转发中含有图片、视频的比例是转发“文章出轨”事件时的两倍以上。
  这说明微博用户传播公共事件时,更希望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形式的内容来表现“真实性”、“现场感”,“有图有真相”是网民确定信息真实性的依据,也是“理性质疑”信息真实性的一种表现,这一现象在娱乐性事件的传播中较不明显。
  3.微博信息的深度:公共性事件深度分析的比例高于娱乐性事件
  “2014年两会”(17.1%)和“昆明火车站暴恐”事件(22.9%)的深入价值判断比重均高于“文章出轨”(14.5%)。微博用户更多参与到公共性事件的生产性过程中,通过微博表达和分享自己对事件的解读、分析和诠释,表达和分享自己对事件的观点、态度、情感和想法。对娱乐性事件更多的是“一般围观,调侃”(表3 表3见本期第34页)。
  综上所述,在关注度、转发和深入思考程度上,公共性事件均较娱乐性事件高。并且微博空间在传播公共性事件信息时,体现出更高“中心化”的公共理性。可以初步判断,娱乐性事件信息在数量、受关注程度、吸引力等方面没有遮掩和覆盖公共性事件的传播。
  
四、 结论与讨论
  总体而言,碎片化的微博空间并没有造成公共精神式微的迹象。相反,本文通过公共性事件和娱乐性事件的微博传播比较分析,发现了一些有助于公共精神生长和发育的线索,以及娱乐性事件传播中表现出的式微迹象。一是微博用户对公共性事件的关注度较娱乐性事件高,且主要传播相对理性的“媒体用户”所提供的信息,有“中心化”的公共理性取向,有助于将个体自主意识导向公共理性和公共关怀。二是微博用户对公共性议题的传播更多地投入“理性质疑”和“深度生产”,有助于把公共意志和公共舆论吸纳到多样化知识背景和价值体系的用户的深度思考中。三是微博用户对娱乐性事件的传播停留在“碎片化”的消遣和娱乐上,且仅限于围观和调侃的浅层,纵使娱乐事件可能会引发“娱乐狂欢”的场面,也皆转瞬即逝。
  李普曼认为,传播就是把分散的人捆绑在一起的力量,无论好坏吉凶,传播具有造就或摧毁政治秩序的力量。⑥微博空间的信息传播不仅仅是人们娱乐的工具,明星的呓语和段子并没有淹没网民对公共性事件传播的热情。微博空间为有共同偏好的人们提供了聚合的便利,也为公共性议题的转发或评论提供了便利,公共性议题对用户有较强的聚合能力。在微博空间里公共性事件的传播往往能积聚各方的关注与力量,微博空间在碎片化中公共精神并没有式微。■
  
注释:
①李良荣:《透视人类社会第四次传播革命》,《新闻记者》2012年第11期
②段永朝:《互联网: 碎片化生存》, 中信出版社 2009年版
③[美]卡斯特:《认同的力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④南都网http://epaper.oeeee.com/A/html/2014-07/04/content_ 2123374.htm
⑤本次调查按照用户不同职业群体划分为4大阶层,同群体转发指转发属于一个阶层的微博用户发布的信息。如商业精英转发商业精英的信息。
⑥[美]约翰·彼得斯著,何道宽译:《交流的无奈》,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
  
作者余慧系上海立信会计学院文法学院讲师,复旦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生;杨媛系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本研究得到上海市财政专项经费项目“企业社会法律环境研究中心学科建设”项目(14-1638-14-11)的资助。
  
  
  
  
主管单位: 上海报业集团
主办单位: 上海报业集团      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