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dia视窗·数据
《中国网络社会心态报告(2014)》发布
复旦发展研究院传播与国家治理研究中心发布《中国网络社会心态报告(2014)》(以下简称《报告》),从社会议题、社会情绪、群体认同与网络行动、社会思潮四个部分,呈现当前中国网络的社会心态。
反腐议题最满意
《报告》将近年来关注比较多的社会议题归纳为反腐、房价、收入分配、环保、户籍、医疗、食品安全、就业、教育、养老、民族、宗教等12项。在对1800位网络样本用户的统计分析表明,反腐议题以22.9%的提及率排在第二,仅次于教育议题。
目前网络用户对中央的反腐行动大多持肯定、乐观态度。相比之下,教育议题仅有1.5%的人表示最满意,不到反腐议题的四分之一。
不公平感与不安全感较强
数据显示,不公平感和不安全感是现今社会相对广泛的负面情绪。网络用户中,有不公平感、不安全感的用户分别占比44.7%、41.3%,接近半数。
就“不公平感”而言,在不同年龄层次中,进入中年的70后“不公平感”表达最强,51.2%的70后表现出了或强或弱的“不公平感”。
就“不安全感”而言,70后同样感觉强烈,但与60后、50后的比例接近,均在半数以上,具有年长化特征。在不同群体中,底层群体的“社会不安全感”最为强烈,占比50.5%;商界精英与高资产人士成为具有这一情绪的第二大群体,占比45.8%。
群体内部认同明显
《报告》指出,除社会底层群体外,其余各群体都不同程度地表现出对本群体最有好感,且好感度均过半。社会底层是唯一对同群体好感度不高的群体,《报告》数据显示,50.0%的社会底层群体偏爱知识专业技术人员,14.3%的底层用户明确表示愿意响应知识技术群体的网络行动号召。
网络抗议人数没想象中高
与之前对于互联网上社会戾气过高的假设不同,《报告》指出,网络非理性并未成为主流,社会戾气在一定程度上被放大。
在1800个样本用户中,仅14.6%在近两年来采取过价值诉求取向的网络行动抗议,仅3.3%担任过某种形式的网络抗议发起人。另外,在可判断的有效样本中,84.0%的网络用户无固定批评对象,仅有6.8%将特定政策、制度或组织作为固定批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