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目录
  • 91页
  • 92页
  • 93页
  • 94页
  • 95页
  • 96页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悲情与温情
——海外报纸马航失联报道图片拍摄与使用的伦理道德
□郭建良
  “马航客机失联”报道过程中,采访家属、搜集乘客的照片都是必不可少的选项。关键是怎么采访、怎么拍摄、怎么发表、怎么使用。这里涉及到职业道德、职业伦理、职业操守、媒体品格等等诸多因素。
  
家属照片的拍摄与使用
  “如果你的照片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离得还不够近。”这是卡帕的名言,卡帕说的是战地采访。对采访灾难性事件的受害者家属而言,这话就不灵了。
  1.避免“二次伤害”
  2014年3月9日,在印度加尔各答出版的《电讯报》(The Telegraph)头版头条通栏标题下是该版的主图,记者大景别地拍摄了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一圈儿记者正围着蹲在地上痛哭的家属采访的情景。记者们有的在拍照、有的在摄像、有的在录音。蹲在地上的女士虽然头发盖着脸,形象不可辨认,但肢体语言传递出她已经处在极度痛苦之中。很显然,这位家属此时此刻并不愿意、甚至反感记者采访,那就不要采访她。这样的照片也不适合发表,更不适合放在头版,因为容易引起读者的反感,传播效果不好。衡量一幅新闻照片的优劣,除了看它的拍摄水平,还要看它的传播效果(图1 图1见本期第91页)。
  同一天,在以色列特拉维夫出版的《国土报-希伯来语版》头版,使用了似乎是同一个记者在同一个视点、用同一种景别拍摄的另一个瞬间照片。画面上这位女士已经站立起来,一边痛哭着打电话,一边在一位男士的保护下准备突破记者的“合围”。男子情绪激动地转头向远处大声呼喊。应该说这幅照片的主体形象很有表现力,也很准确地反映了此时此刻所有乘客家属的共同心态,具有相当的典型性。但是,周围的记者使得这幅照片立即变了味儿,原图照发,依然会引起读者的反感(图2 图2见本期第91页)。
  第二天,在韩国首尔出版的《中央日报》(JoongAng Ilbo)头版使用这幅照片的时候,编辑将记者全部裁掉,只留下两个主体人物胸部以上的近景形象。倘若没有看到过原图的话,读者一定不会对剪裁后的这幅照片有任何负面的情绪反应,甚至还会被画面上的情景所打动。图片编辑都应该具有令一张照片“焕然一新”的“慧眼”(图3 图3见本期封三)。
  摄影记者在混乱的新闻现场先拍摄一张大景别的照片是非常必要的,免得漏掉关键的情节,同时也为事后的二次构图留有充分的余地和空间。
  由于新闻现场具有瞬间不可重复的特点,摄影记者第一时间的拍摄往往出于职业直觉和职业本能,难免会有考虑不周、行为疏漏,比如这幅照片,从原图来看,明显有强行拍照、甚至人文关怀疏失等问题,如果原图发表的话,这种疏失就会被定格、被放大,负面的传播效果就会尽显无遗。这时候,有经验的图片编辑往往会通过二次构图来化解这种“风险”。韩国《中央日报》的编辑这次就做得很好。另外,摄影记者出现在新闻图片的画面上,就如同电影穿帮镜头一样别扭。因此,拍照时能避开则尽量避开,发表时能裁掉则一定裁掉。
  2.征得对方同意
  3月10日,在澳大利亚珀斯出版的《西澳大利亚》(The West Australian)头版整版使用了一张征得乘客家属同意拍摄的照片。这位名叫达妮卡(Danica)的女士其丈夫保罗·威克斯(Paul Weeks)就在航班上。他们一家原本在新西兰的基督城生活,大地震之后家园被毁,举家移居澳洲定居在西澳首府珀斯。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哭诉,丈夫的行李里装了一大堆家人照片。记者拍照的时候也比较谨慎:第一,选用长焦镜头远距离拍摄,尽量不打扰悲伤中的家属,还可以通过小景深虚化背景突出主体。第二,选择逆光拍摄,明亮的轮廓光既避免了画面过于“阴沉”又给人以希望,这也正符合达妮卡接受采访时表示“不会放弃希望”的心态。第三,使用特写镜头,但不选择家属情绪失控的瞬间。流泪的诉说,双手合十放在嘴边的动作,将悲伤和期盼都表现的到位(图4 图4见本期封三)。
  一般来说,去家里拍摄“家属”是比较忌讳的,可印度尼西亚的记者偏偏就“深入”到乘客家属的家里拍摄他们的痛苦。
  2014年3月10日,在南太平洋上的岛国萨摩亚首都阿皮亚(3.5万人口)出版的《萨摩亚观察家报》(Samoa Observer)头版主图是:“3月9日,一名印尼母亲悲痛万分,她年仅24岁的儿子就在失联的MH370航班上。亲友们正在安慰她。”照片拍自这位母亲的家里。从画面上看,一家人不但不排斥,甚至很配合记者的拍摄。这照片虽然也会令读者感到拍得有些不厚道,但是征得了被拍摄人的同意,在伦理道德上记者也就卸下了沉重的包袱(图5 图5见本期封三)。
  编辑在处理这张照片的时候下了一番功夫,左半部相对较空的地方叠加了两张照片,一张航拍的南海油污带,一张马航飞机模型照。交代了家属痛苦的缘由,以及搜寻的进展,新闻信息更加完整。在“油污带”图片上压图做了个标题,发出所有人的疑问:“飞机去哪儿了?”
  这张图片不但小报纸用在了头版,有些大报比如德国《图片报》、阿联酋《海湾时报》、美国《匹兹堡邮报》(Pittsburgh Post-Gazette)等也在头版作为主图使用。
  看来,不是不可以近距离拍摄痛苦的家属,关键是要征得对方的同意。有些家属情绪失控强烈排斥记者采访,那就不要拍摄;有些家属愿意配合媒体,那就谨慎拍摄;更多的家属并无明显排斥记者,那就尽量在不干扰他们的前提下远距离抓拍或者偷拍,这样拍出来的照片往往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在“马航失联事件”报道中,国际一流大报均采用这种方法拍摄家属照片,这一现象值得思考。
  3.体现人文关怀
  在突发灾难性新闻报道现场拍照,怎样避免对家属构成“二次伤害”?用长焦镜头“躲在”远处,静静地观察、静静地拍摄是很好的方法。在“马航事件”家属图片的使用上,一流大报在这一点上达成了高度的一致。
  2014年3月10日,《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头版头条,是一张家属们连夜乘大巴去机场赶赴马来西亚的照片。这幅由Alexander F.Yuan摄影、美联社编发的照片,以大巴一个车窗为拍摄范围,自然形成一个庄重的框式构图,车窗里的家属愁容满面,主体形象是站在过道里的中年男子,他正神色凝重地看着窗外,这眼神有一种直达读者心里的力量,令人动容。照片拍得深沉厚重,具有力量感和穿透力。这种瞬间的观察能力和把握能力,是一名摄影记者实力的体现(图6 图6见本期封三)。
  3月11日,美国《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头版主图的拍摄思路与《纽约时报》头版照片如出一辙。这幅由王安迪(Andy Wong)摄影、同样是美联社编发的照片,记录了“那些失踪客机的亲人和朋友在北京一家宾馆的房间等候消息”的情景。画面的主体形象是一位双手合十的女家属,她眉头紧锁,心神不宁,显得无奈而又无助。就在她下意识地向房门方向瞟来一眼的时候,记者拍下了这一瞬间。她的眼神成了整幅照片的视觉焦点。那眼神,似乎期盼有新的消息传来,又对新消息充满了恐慌,矛盾而复杂的心态,通过手势和眼神流露无遗,让人动容。能够准确地捕捉到展现人物内心世界的瞬间,这是最难做到的。
  摄影者用长焦镜头透过虚掩着的门缝拍到了这一瞬间,虚化的前景在构成框式结构的同时,也遮挡住了主体形象以外的其他人物,有效地突出了主体形象。从粗颗粒的画面效果看,作者早已经将感光度上调到了最高值,以确保拥有弱光下可以随时抓拍的快门速度。并将闪光灯模式设定在了“强制不闪光”状态下,以杜绝在弱光的室内由于闪光灯的亮起给家属带来骚扰。这些细节之处,体现了摄影记者职业道德和伦理道德良好的平衡能力,实现了两者的和谐统一(图7 图7见本期封三)。
  2014年3月12日,美国《华盛顿邮报》(The Washington Post)头版头条也是照片,也是晚间坐在大巴车里的家属们。这幅由法新社记者马克·罗尔斯顿(Mark Ralston)拍摄、法新社与盖蒂图片社共同编发的照片,画面更加简洁,构图更加严谨。两扇车窗内的四个人物,神情不同、姿态各异,却都表现出疲惫和焦虑。两边是两位年近花甲的妇女,她们无力地靠在座椅上;中间是两位男子,中年男子正从手机上查找信息,幽蓝的屏幕光照在他的脸上。年轻男子窝在座椅上,一只手捂在额头,斜眼望着窗外的夜景,一脸有力使不上的无奈。照片影调、色调处理得都非常恰当。路灯照亮了窗前的家属,车内的家属则完全处在了“黑暗”之中,既简化了画面,又突出了主体;近处灯光以及人脸上的暖色调与远处灯光以及手机屏幕光的冷色调形成对比,更衬托出家属纠结的心情。整幅照片犹如一幅格调凝重的油画,弥漫着沉重、忧伤的气氛(图8 图8见本期封三)。
  上述这三张照片均在被拍摄者完全不知情情况下隐蔽拍摄的,每张照片都流露出作者对被拍摄者的尊重与同情,都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大帮哄地追着家属拍摄是绝对拍不出这样有内涵的照片的。新闻摄影需要冷静思考和独立行动。
  2014年3月21日,在瑞士苏黎世出版的《每日公报》(Tages-Anzeiger)头版主图,拍摄的是在北京丽都酒店的家属们收看完澳大利亚总理召开的“发现疑似MH370航班漂浮物”情况说明会后,两位中年男子表情愁苦地互相拥抱彼此安慰的情景。依然是长焦镜头、高感光度、室内弱光下不用闪光灯、远距离抓拍的照片。这幅照片与《华盛顿邮报》那幅油画般的照片出自同一位作者之手,都是由法新社记者马克·罗尔斯顿(Mark ralston)拍摄的。编辑给这幅照片加了一个标题:“难以忍受的焦虑MH370航班”(图9 图9见本期第94页)。
  在“难以忍受的焦虑”中,家属尤其需要相互安慰,马克·罗尔斯顿拍出了“家属”感情深处的需求。
  有同样思路,同样拍摄效果的还有西班牙埃菲社记者ROLEX DELAPENA以及他的照片。3月24日深夜,马来西亚官方突然宣布MH370终结于南印度洋。在“难以忍受的焦虑”中等待了17天的家属不能接受这样的“结论”,情绪瞬间失控。许多记者近距离拍摄家属撕心裂肺哭喊的情景。ROLEX DELAPENA依然保持冷静,远距离透过门缝拍摄到家属相拥而泣的情景,画面上家属形象几乎不可辨认,但是肢体语言传递出他们心中的悲痛。第二天,3月25日,在大多数报纸头版使用家属情绪失控照片以吸引读者的时候,有“拉丁美洲的《纽约时报》之称”的巴西第一大报《圣保罗州报》(O Estado de S. Paulo),头版却选择了ROLEX DELAPENA这幅很“静”的照片,以表达对家属的同情。(图10 图10见本期第94页)。
  由直接展现家属的痛苦表情,到间接表现家属内心情感需求,这不仅是对采访题材的深度挖掘,更是记者综合素质的自然流露。
  “马航失联事件”家属图片的使用上,一流大报不约而同地选择高感光度、粗颗粒的照片,有些出人意料。尽管数码摄影科技的进步,可以让高感光度画面依然保持细腻,但是,再高级的数码相机感光度调到顶也会让颗粒粗糙、色调发闷,画面技术质量整体下降。以往报纸编辑选图片首先看照片的技术质量,现在,照片的新闻质量显然被放在了第一位。
  
乘客照片的选择与使用
  马来西亚官方突然宣布MH370终结于南印度洋之后,许多报纸开始在大规模刊登乘客资料照片。
  1.整版罗列的资料简介
  2014年3月25日出版的马来西亚几家主要报纸,均将头版改成了黑白色,向失联航班乘客和机组人员致以哀悼。该国发行量最大的英文报纸《星报》(Star)将头版和末版打通,以黑色铺底,做了一个连版设计,并将所有乘客名字反白拼成“MH370,安息”(MH370 R.I.P.)巨大标题,横跨两个版。尽管做了通版设计,编辑还是考虑到了对折之后形成两个自然版的独立效果:对折之后的一版通栏标题就变成了“370”,内容表达依然完整。而末版顶部与报头同宽的版面通栏横向排列三张照片,中间是机上乘客,左右是乘客家属(图11 图11见本期第95页)。
  除了头版的设计相当独特外,当天该报还在内页拿出多个版面整版刊登机上乘客照片,并制作了统一标题:“他们走了,但我们没有忘记”。这是最大规模集中刊登乘客照片的报纸,并且每个照片下都有乘客的背景资料。可见该报提前做好了充分的资料搜集整理工作((图12 图12见本期第95页)。
  2.图文结合的故事专栏
  澳大利亚报纸在乘客照片的使用上更有特点,不仅在头版给出较大版面,而且在内页上以文字稿件为主讲述乘客的生活故事,加大追忆的报道力度。
  3月26日,在澳大利亚珀斯出版的《西澳大利亚人报》(The West Australian)头版整版用了一张海洋照片铺底,所有文字包括报头都是压图排放在这幅照片上。照片中的海平线相当靠上,只把上部十五分之一留给了天空,有明显的压抑感。报纸名字放在窄窄的一条天空上,使得原图的压抑感有所缓解。版面中心黑色大字主标题:“泪之海”(OCEAN OF TEARS),副标题用诗一样饱含情感的语言怀念机上乘客。标题周围是机上所有人员名单(图13 图13见本期第95页)。
  此后,该报每天拿出两个内页开设了乘客追忆专栏,取名为“失落的故事”,并在头版开设专栏导读区。最初几天的专栏导读就放在头版头条。
  3月27日,开栏首日,头版上五分之二的版面都让给了这个专栏导读,整个导读区依然沿用昨天整版的海洋照片铺底,乘客照片压图排放。内页“失落的故事”中要讲到的乘客,其照片为彩色的并加了红色边框予以突出,这一天,该报讲了三位乘客的故事。在开栏语中,编辑写到:今天,西澳大利亚人报开始讲述马航失踪航班上每个乘客的故事,我们试图以此来记住他们中的每一个人,并向他们致敬(图14 图14见本期第96页)。
  3月28日,该专栏的导读区版面明显变小,不再是通栏,只占二分之一版宽幅,但依然是在头版头条位置。这一天该报也讲了三个人的故事,一对法国兄妹,14岁的安布尔和17岁的哈德里安以及哈德里安的华裔女友、持有法国护照18岁赵燕的故事(图15 图15见本期第96页)。
  该专栏的开设需要编辑有极强的资料搜集能力和整理这些资料的耐心。大多数报纸都难以做到的。
  3.感情浓烈的留白设计
  乘客照片用得最具有情感色彩的,是2014年3月29日在加拿大多伦多出版的《环球邮报》(The Globe and Mail),该报几乎拿出整个头版给了一对居住在北京的加拿大籍乘客夫妇。其中41岁的丈夫穆卡吉(Muktesh Mukherjee)是一家美国公司派驻中国的高级代表,妻子是36岁的白晓莫(Xiaomo Bai,音译)。编辑以海天一色的灰调照片铺底做了一个留白的版面设计:海平线在照片的下十分之一位置,绝大部分空间留给了天空,右上角还有一架飞机,机身大部分已经飞出画面,只留下尾翼,给人留下想象空间。整个画面无论是大海还是天空都显得无限辽阔。在辽阔的天空背景上,穆卡吉一家四口幸福时光的照片被缩小放在正中间,编辑还在照片四角加了装饰,如同相册里的照片一样,四周大面积留白,以寄托哀思(图16 图16见本期第96页)。
  4.独家图片的独特价值
  乘客照片用得最让人感慨的,是2014年3月29日英国《泰晤士报》(The Times)头版。编辑选择了机上乘客中年龄最小的乘客——还不到2岁的王墨恒的照片。画面上,胖嘟嘟的小墨恒像年画上的小娃娃一样令人喜爱地笑着,显然编辑很喜欢这幅照片,给出了较大的版面。图片说明中写道:只有23个月大的王墨恒和他的父母以及姥姥姥爷度假之后乘坐马航MH370回北京……。这也是所有使用乘客照片的报纸中,在头版单张照片用得最大的报纸(见封三图17)。
  其他乘客资料照片网上或者其他媒体上也能看见,而《泰晤士报》头版这张王墨恒的照片却是该报独家使用的。这也看出世界一流大报编辑和记者的采访能力的确与众不同。■
  
  作者系青岛农业大学教授。本文为作者承担的青岛农大社科课题“海外报纸版面设计研究”内容之一。
主管单位: 上海报业集团
主办单位: 上海报业集团      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