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试水微信观察
□刘万永
毋庸讳言,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新媒体的日渐成熟,传统媒体特别是纸媒,面临的挑战和压力越来越大。
2013年,中国传统媒体尤其是纸媒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拐点,技术的冲击变成了生存的危机。根据CTR的数据,2013年前三季度传统媒体广告市场整体增长仅为6.5%,低于同期GDP7.7%的增速。其中报纸广告前三季度资源量下滑17%,刊例花费同比下降8%。
但实际上,面临冲击的远不止纸媒。和电视人讨论未来,他们哀叹,不要说收视率降低,现在开机率都降低了;和IT界人士讨论前途,他们说,竞争太激烈了,别看微信这么火,微博刚火了没多久,活跃度不也下降了吗?
我的一名实习生曾感叹:报纸,最多还有十年;电视,广告大幅下滑;网站,不做新闻。我们真不明白了,新闻到底要学什么,怎么学呀?
困惑的不仅是学生,恐怕更多的是一线编辑和记者。
几年前,业界讨论最多的,还是微博等新媒体技术对新闻生产的影响。正如张志安总结的,微博的兴起,使新闻从业者在线索获取(从筛选、梳理、线人报料转向定制、接近、主动求援)、报道机制(从记者主导、单次刊发转向公众参与、循环报道)、行业互动(从独立调查、业内沟通转向支援协作、公开动员)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变化。
但是,我以为这些影响仅是“技术层面”——记者怎么在互联网环境下采写新闻,尚未“触及灵魂”——记者能提供什么样的新闻,纸媒的前途在哪里?
以调查性报道为例。众所周知,调查性报道基本是纸媒的擅长。几年前,某门户网站曾宣称,即使得到采访权,网站也不会养记者去搞调查性报道。
调查性报道的成本高、风险大。调查性报道的选题强调独家、独到,在目前的环境下已经很难做到。调查一件事需要一定的时间,但实际上,除去发现线索、找人、到现场的路途必须耗费的时间,真正留给记者采访、写作的时间大大压缩了。即便如此,还是有一些记者执着于此,并取得令人敬重的成绩。比如,财新传媒记者王和岩,历时两年采写的谷俊山系列报道就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但也有一个困惑摆在我们面前:我们的读者在哪里,他们真的喜欢看我们的报道吗?
随着大数据、可视化等词汇的深入人心,一个残酷的现实是:读者更喜欢或者说只喜欢浅阅读,阅读那些碎片化的、一眼就能看明白的东西,稍微长一点的文字都成了负担。再严肃的话题,也需要用娱乐的方式呈现,才能吸引眼球。
我们不反对用多种方式呈现报道,比如照片、图表、视频等手段,的确比满眼的文字更有吸引力,但培养读者阅读严肃新闻,也应该是记者的一项职责。
作为职业记者能提供什么?应该是严肃的新闻产品,而且能够经得起时间的检验。这需要热情、能力和坚持。
我一直认为,记者是一群每天都要面临挑战的人,应该勇于尝试所有的新生事物。你不一定离开传统媒体,但一定要知道新媒体发展到了哪个阶段,更要知道它们是怎样传播新闻的,受众的兴趣爱好发生了哪些变化。
我的领导是优秀的新闻人,对新闻敏感而富有热情。看到我们泡在微博上,他会不厌其烦地批评:“就知道刷微博,赶紧找选题!”
很长一段时间,他对互联网的使用,基本上停留在浏览天涯社区或新浪等门户网站的水平,因为那里有他需要的线索。微博账号是有的,但基本不更新,有热点话题也不评论。
转变从2014年开始。年初,领导不仅注册了《中国青年报》特别报道部的官方微博,还要求我们研究发哪些内容,怎样吸引粉丝。更让我们惊讶的是,现在布置选题,他总要叮嘱几句:能做成视频吗?怎么样可视化呈现?
据我分析,领导态度的转变,可能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每年尤其是2013年底的报纸发行工作,让他产生了紧迫感,“有的领导、朋友,根本就不看报纸”。二是,从2014年开始,《中国青年报》拿出1000万元发展新媒体,作为领导成员,他需要切实体会、认真研究,才能把有限的钱花到刀刃上。
事实上,近年来,传统媒体人的新媒体尝试,已经有很多的案例。比如,在目前最有影响力的自媒体平台——微信公众号上,活跃的绝大多数是传统媒体人或者是曾经有过传统媒体从业经历的人。
这与传播环境的变化分不开。首先是因为传统媒体的影响力在下降,人们越来越多地在手机、iPad上获取信息。地铁里,大部分年轻人都在低头看手机,即使旁边有免费的地铁报,也无多少人问津。
大批传统媒体从业者转向微信公众平台谋求转型,也和他们自身的品性有关。有过传统媒体从业经历或者是传统媒体从业者,他们有着更强的表达欲,对新事物有着更强烈的敏感度和好奇心,当微信公众平台推出时,他们纷纷去尝试。
在传统媒体工作当中,作为职业的大众传播者,新闻工作要求他们“公正、客观、理性”地报道。除却新闻专业主义的行业标准,各家媒体也有自己的内容标准,再加上政治和商业等其他外部环境的影响,记者并不能把自己所有想表达的东西都呈现在所供职的媒体上。于是,就出现了这样一种状态:记者采访之后,写出一篇中规中矩的新闻报道给自己所供职的媒体,然后再结合采访见闻,写一篇带有强烈主观色彩的文章发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平台上。
传统媒体从业者由于有着较高的传播素养、比较强的表达能力,他们发表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平台上的文章满足了受众的部分需求,吸引了不少的点击量。在吸引了大量的注意力资源之后,广告商自动登门。在微信公众平台上,自媒体商业化不再是一个陌生的概念,有大批微信公众平台已经有了商业化尝试。例如,众所周知的“罗辑思维”两次收集的会员费近千万,运营“孕峰”的程苓峰已收到广告费几十万。
不是只有部分大号才有这样的机会。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新闻主播麻宁运营自己的微信公众平台“麻范儿”才三个多月,就积累了一万多的订阅户。广告商自动找上门来寻求合作,目前,“麻范儿”已经进行过几次商业化尝试。就连笔者所运营的微信公众平台“仟言万语”,也在4个月里积累了一万名订阅户,不断有商家主动找上门来寻求合作。
传统媒体人运营自媒体与给自己的供职单位写稿的体验和得到的满足是完全不一样的。传统媒体人身处传统媒体组织,会受到各种限制,由于种种原因,他们的部分观点可能无法公开传播。例如,微信公众平台“山寨发布会”就这样介绍自己的功能:本公众号供记者们发布、交流一切“不被印刷的资讯”。可以说,传统媒体人试图借数字化技术来实现自己的传播理想。
大批传统媒体人做的这种自媒体尝试给传统媒体带来了更大的冲击。传统媒体赖以生存的条件来源于两个,一个是高成本的传播技术,再一个是专业的信息传播者。现在传统媒体所依赖的传播技术垄断被互联网瓦解,专业的信息传播者也在微信公众平台上从事着高质量的信息传播。他们不仅吸引了大量的注意力资源,也吸引了广告资源。这其实是传统媒体内部出现了人员的分化。
在微信公众平台上从事自媒体实践的传统媒体从业者,由于有过专业的信息传播训练,他们发布的消息更专业、可读性更强,这决定了他们能在众多微信公众平台中脱颖而出。特别是传统媒体从业经历让他们形成了良好的传播习惯,甚至有着严格的采编流程,从事的是“精英化”的传播。
随着4G网络的升级,移动互联网还有发展的潜力,自媒体也还会有进一步发展的趋势,其商业化趋势也不可阻挡,但是传统媒体人运营的自媒体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单打独斗”的模式不可持续,长期连续发布高质量文章是任何个人都难以完成的重任。传统媒体人在运营自媒体过程中也发现了这个问题,他们以组织化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比如以团队运营,甚至以公司化的形式来运营。有些公众平台之间还以“联盟”的形式应对风险,例如“we media联盟”和“犀牛财经”联盟。
麦克卢汉说,每种新的媒介的产生都开创了社会生活的新方式。一种新的信息传播的方式所带来的社会意义,绝不止于它所传递的信息及传播信息的方式,更大的价值在于,它本身定义了某种信息的象征方式、传播数量以及信息存在的语境,从而在更深刻的层面上影响着特定时空的文化。
过去,有研究表明,传统媒体所提供的信息并没有完全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现在传统媒体人所从事的这种自媒体实践,受到了受众的关注,这说明了这类自媒体提供的“人格化”表达、充满趣味性的信息也是可以满足受众需求的。
未来,在观点市场上,专业提供事实信息的媒体依旧需要,受众对他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像传统媒体人创办的“个性化”表达的观点性信息也是受众需要的。这两类信息会长期在舆论场并存。自媒体和专业媒体不是谁消灭谁的问题,自媒体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压力,但是两者正逐渐融合,并且满足受众不同的需求,它们会长期共存下去。■
作者系中国青年报特别报道部副主任。本文写作得到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2012级硕士研究生霍仟的支持,霍仟与刘万永为微信公共账号“仟言万语”联合创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