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目录
  • 93页
  • 94页
  • 95页
  • 96页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荷赛获奖作品引发的疑问
——兼谈摄影比赛评委与报纸编辑的不同价值取向
□郭建良
  2014年2月14日,第57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荷赛”获奖作品在荷兰阿姆斯特丹揭晓。最具含金量的“突发新闻类”各奖项的获奖作品几乎涵盖了2013年发生的所有重大突发新闻事件,比如海燕台风、波士顿马拉松赛爆炸案、肯尼亚内罗毕超市人质事件等。这些事件无疑具有极高的新闻价值,无论是摄影记者还是媒体图片编辑都十分重视。许多优秀的新闻摄影作品,被当时的许多报纸以大版面、甚至整版发在头版,给受众留下了深刻印象。但奇怪的是,有些荷赛获奖作品并不是报道这些新闻事件的最优秀作品,也不是事发当初世界各国报纸编辑们最喜欢的照片。它们获奖的原因何在呢?
  
获奖的未必是最佳的
  2013年4月15日,美国波士顿马拉松赛在终点线附近发生连环爆炸,致3人死亡、260多人受伤或致残。在这一事件的摄影报道中,《波士顿环球报》(The Boston Globe)摄影记者约翰·特卢马奇基奇(John Tlumacki)无疑是最大的赢家,他拍摄的许多照片被第二天世界各大报纸头版争相采用,几乎占据了三分之二的“市场份额”。笔者在《新闻记者》2013年第6期的“外报读图札记”栏目中对此有所介绍。其中一幅《三名警察与倒地运动员》获得美国《时代》周刊2013年十大新闻图片第一名,而这幅《波士顿马拉松爆炸案》(Boston Marathon Bombing)更是获得此次荷赛突发新闻类单幅二等奖(图见封三)。
  在约翰·特卢马奇基奇拍摄的众多“波士顿马拉松爆炸案”照片中,这幅照片获荷赛奖实在出人意料。从画面来看,凌乱是其最突出特点,甚至凌乱到很难确认画面主体形象的地步。而凌乱又是摄影构图的大忌。虽然新闻照片以新闻价值为重,表现形式必须服从、服务于新闻价值。但是,在条件允许或者说可能的情况下,新闻照片还是要讲究画面形式的,况且特卢马奇基奇还拍摄了许多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都优于这幅照片的作品。
  就这幅获奖照片来看,其表现形式实在没有什么可圈可点之处;前景中过于强势的铁架子、木栅栏不仅占据了画面大部分空间,而且对人物形象也形成不良重叠;前景左面朝向左边挥动美国国旗的青年与背景上右面朝向右边的爬行伤者,使得照片的结构更显松散。如果非要说这幅照片的优点的话,那大概就是它有强烈的现场感——突发新闻现场往往是凌乱的。
  回看事发时世界各国报纸头版,可以发现,选择使用这张照片的并不多。在笔者收集的2013年4月16日美国以外全球158份报纸头版中,只有巴西《圣保罗页报》(Folha de S. Paulo)等5家报纸使用了这幅照片;而在美国本土出版的446家报纸中,只有《华尔街日报》选用了这幅照片。
  2013年4月16日在美国纽约出版的《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将这幅图片作为头版头条文字报道的配图使用,虽然没有放在“左齐顶格”的重要位置,但就该报图片使用一向严谨保守的习惯来看,右齐占三分之二宽版面摆在头条标题之下,已经是相当重视这幅照片了。
  获奖作品公布过程中,读者对这幅作品的反响也并不积极,从荷赛官网上看,截至2014年2月23日上午10点,为这幅图片点“赞”的人只有37个。
  荷赛评委与图片编辑、尤其是美国报纸的图片编辑在价值取向上竟然有如此大的差别,实在令人百思不得其解。荷赛总监米歇尔·穆里克(Michiel Munneke)在本届荷赛开赛前接受记者采访时曾明确表示:“评委们会从新闻价值、构图和影像风格上去评选,还包括作品的独创性及其影响。”可是,从这幅获奖作品上完全看不出这一评选思路。
  
最美的未必是编辑喜欢的
  美,是此次荷赛获奖作品表现出来的总体特点。许多获奖作品甚至“美丽如画”,在表现形式上完美无瑕。如获得突发新闻类单幅一等奖的《台风幸存者》(Typhoon Survivors)和获得年度大奖的《信号》(Signal)。但这些照片在第一时间均未被报纸编辑看好。
  法新社摄影记者菲利浦·洛佩斯(Philippe Lopez)拍摄的《台风幸存者》,记录的是4位或抱着神像或扛着十字架的妇女,行走在台风过后的废墟上的情景。荷赛官方网站上这幅作品的图片说明这样写道:“2013年11月18日,海燕台风幸存者在进行追悼死者的宗教仪式。”摄影师选择侧面角度用长焦距镜头拍摄,以中景景别充分展现妇女们虔诚的动作和坚毅的神态。背景上是被虚化了的废墟和树木,天空中翻滚着乌云。在远处的天地之间,是充满了宗教般神秘感的亮色,给人以希望和力量。作者着意刻画的主体形象是走在队伍前面的长发妇女,她双手抱着神像,飘动的长发在增加动感效果的同时,也增添了她肃穆表情的悲壮感。整幅照片有太多符号学意义上充满象征内涵的视觉形象,具有浓重的宗教色彩以及宗教般的诗情画意(图见封三)。
  这幅作品画面情节本身已经完整地诠释了一个新闻事件;画面形象本身又自然而然地引发读者产生联想和想象,去进一步认识这一新闻事件;而画面悲壮的环境气氛又促使读者从更深层次上去解读这一新闻事件。
  天灾、人性、信仰、宗教等词汇是这幅摄影作品吸引人的“标签”。据洛佩斯自己讲:“每年这时候,菲律宾都是暴风雨季节。阴云密布,遮蔽了夕阳。路上行人点火烧毁台风肆虐后留下的残骸。很快,满目疮痍的景象呈现出一种陌生的美丽,就在这时,路上出现了一群妇女和孩子们。我猜人们被这张照片吸引不仅由于强烈的视觉和情感冲击,它还勾起了人的信仰。”
  从荷赛官网上看,截至2014年2月23日上午10点,已有超过千人对此作品点“赞”。
  “海燕”超强台风2013年11月8日以300公里的时速和5米高的浪头,扫荡了菲律宾,造成8000人死亡和失踪,超过400万人无家可归。国际主流报纸从第二天,即9日就开始了长达半个月的持续追踪报道,每天都有大量优秀照片发表在报纸头版。而这幅《台风幸存者》是法新社摄影记者菲利浦·洛佩斯(Philippe Lopez)在事发10天之后的11月18日于重灾区莱特岛拍摄的,新闻的时效性已经大打折扣。此时,报纸对“海燕”的关注焦点集中在了对灾民的救援上。因此,尽管这幅作品相当优秀,在当时还是遭到报纸图片编辑的集体冷落。
  回看2013年11月19日和20日两天海外报纸,只有美国《洛杉矶时报》(Los Angeles Times)在头版使用了这幅照片。
  这幅油画一样完美的摄影作品,虽然不被事发当时的报纸编辑看好,却被事后的杂志编辑青睐,曾以《台风“海燕”在菲律宾毁灭性的暴怒》为标题于当年12月3日获得美国《时代》周刊“年度十佳新闻照片”第9名。而荷赛评委们更是把最具含金量的“突发新闻单幅一等奖”授予这幅作品。
  
美图未必得到美的处理
  艺术效果上最完美的当属年度大奖获奖作品《信号》,这幅由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摄影师约翰·斯坦梅耶尔(John Stanmeyer)拍摄的作品,不但画面很艺术化,就连标题做得也很艺术化(图见封三)。
  初看《信号》,第一感觉就是陌生,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有强烈的陌生感。荷赛官网显示,该作品拍摄于2013年2月26日。回看2013年2月26日以后一周之内每天近千份世界各国报纸头版,竟没有一家刊登这幅照片,难怪没有给笔者留下任何印象。也就是说,这幅照片最初并没有引起新闻界的注意,更谈不上荷赛总监米歇尔·穆里克所说的“影响力”了。
  初看这幅作品还有另外一种感觉,就是时空错乱。仿佛不是在看荷赛获奖作品,而是某个艺术摄影大奖赛的获奖作品。因为此前,历届荷赛年度大奖作品不是天灾就是人祸,沉重得让人喘不过气来。而《信号》却有着散文诗般的优美。
  清澈的夜空被作者拍成深邃而又神秘的海蓝色,皎洁的明月被作者拍得虚光漫射、含蓄朦胧。宁静的海滩上,影影绰绰的人们伫立成了雕塑般的剪影,手举亮着屏幕的手机指向苍穹,一个个仰头举目、神情专注地盯着发着蓝光的手机屏幕,动作神态有宗教仪式般的虔诚与神圣。月光的清辉在波光粼粼的海面上荡漾着,一直延伸到天际线的尽头。昏暗的海滩上那一个个闪闪发光的手机屏幕,犹如夜空中闪烁的繁星给人以遐想。这样唯美的照片究竟想要表达怎样的主题呢?
  荷赛官方网站上的图片说明这样写道:“2013年2月26日,在吉布提海岸中转停留的非洲移民举起手机,试图接收邻国索马里的廉价通信信号与家人联络。吉布提是索马里、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等国移民的重要中转站,这些移民将前往中东或者欧洲,寻求更好的生活。”
  明月、相思、别离、亲情……原来图片想要表现“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一古老主题。一群游子对着明月举起手机,搜寻海的那一边亲人的信息。这让人联想到站在曲江边的张若虚,想到那篇抒写离情别绪、感喟宇宙人生、脍炙人口的《春江花月夜》。时髦的摄影与古老的诗歌,在这一主题的表达上同样澄澈空明、自然清丽。穿越时空、回溯千年,人类共通的情感亘古不变。
  然而《信号》的主题是开放的、复合的、多层的。相思和亲情只是“非洲移民生活”这个大的主题之下的子主题。《信号》在获得年度大奖之前已经先获得了热点新闻类单幅一等奖。
  非洲移民,这的确是2013年的一个热点新闻,报纸上的相关图片报道多半是偷渡、沉船、海难……原来,本届荷赛年度大奖作品依然没有离开生活的沉重与艰难,只是在关注的角度、表达的方式、摄影的语言上有了一个颠覆性的变化,让读者在唯美的画面中去品味绵长的苦涩。这是这幅作品高明的地方:用抒情诗一般的优美画面,传递一个充满血泪的沉重新闻,举重若轻。
  本届荷赛评委爱德尔斯坦对这幅作品的评价颇为引人注意,他说:“这是一张充满了延展性、能带出很多故事的照片,呈现了全球化、冲突、科技、移民、贫穷、人性等多个主题。那么有力、深奥、精致与细腻。照片拍摄得很巧妙,充满诗意,意味深长,引发人们对更深刻问题的关注与思考。”
  完整的新闻摄影是由图片、标题和文字说明三个部分组成的,在《信号》这幅作品中三者的作用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如果只看照片,读者只能停留在对画面美的表层感受层面;看了标题,读者的思维被调动起来,去探寻“信号”的内容;而读了文字说明,读者的思绪瞬间被打开,开始回味画面形象,感悟作品主题。
  从荷赛官网上看,截至2014年2月23日上午10点,对此作品点“赞”的人数已经是以“万”为单位了。
  虽然《信号》当初没有被报纸图片编辑相中,但是在它获得荷赛年度大奖后却受到了各国报纸的热捧。第57届荷赛获奖作品公布的第二天,光在头版刊登《信号》的海外报纸就多达23家,而且多给出大版面。
  不过,一些报纸在对这张获奖作品进行编辑处理时却没有把握好。比如2014年2月15日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出版的《晨报》(De Morgen)头版,将报头下移到版面中间,让出上半部半个版发表这幅照片。但编辑利用照片画面上没有人物形象的地方用反白字发表“荷赛”获奖新闻提要,这多少对原作构成了不良影响。《晨报》还将原图的影调和色调都进行了“微调”,原本黑到毫无细节的剪影形象,由于影调变浅,主体人物的衣着细节展现出来,色调也由深蓝调成了深灰,画面的整体气氛因此遭到破坏。
  报纸上照片影调和色调的变化,除了编辑的调整以外,也有可能是印刷技师调整出的错。一般来说,印刷厂不喜欢影调和色调太浓重的照片,因为容易跑墨。但对于《信号》这样美的名作,还是应该尽量保持原貌。
  
评委与编辑价值取向不同的原因
  那么,为什么这些如此优秀的照片在事发当初没有得到报纸图片编辑的认可呢?
  编辑们是在做新闻,而评委们则是在评照片,这大概就是主要原因吧。做新闻的对太过完美的照片有着本能的戒备心理,而评委们在时过境迁回味当初新闻事件的时候,又会本能地赏识表现形式完美的照片。
  另外,恐怕也和评委的构成不无关系,评审团主席兼新闻与纪录类主持人加里·耐特(Gary Knight)来自于“七人图片社”,是该图片社7个创始人之一。新闻与纪录类的其他4位评委除一位路透社图片编辑以外,其余三人一位是某图像基金会负责人,一位是杂志主编,还有一位是图片策展人。他们选照片的思路和理念肯定与做新闻的报纸图片编辑有所不同。
  巧的是,《信号》的作者斯坦梅耶尔也是“七人图片社”创始人之一,他将照片拍得和图片库里的一样精美就可以理解了。该照片是他为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拍摄的“非洲移民”专题摄影中的一张,原载于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国家地理》杂志对摄影作品的技术质量和艺术质量要求极高,但对新闻的时效性要求并不高,并没有报纸那样分秒必争地抢新闻的意识。他们的选题多半都不是“硬新闻”,因此摄影师可以从容地做他的专题。这恐怕也是《信号》第一时间并没有在新闻界产生影响的主要原因。■
  
  作者系青岛农业大学教授。本文为作者承担的青岛农大社科课题“海外报纸版面设计研究”内容之一。
主管单位: 上海报业集团
主办单位: 上海报业集团      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