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目录
  • 88页
  • 89页
  • 90页
  • 91页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下一篇
京沪穗三地雾霾报道的框架分析
——以《北京晚报》《新民晚报》《羊城晚报》为例
□ 张扬
  【本文提要】 本文以雾霾报道为切入点,运用框架理论和内容分析法,通过比较《北京晚报》《新民晚报》《羊城晚报》,从基本框架构建特点、新闻框架类目构建特点、二维框架类目构建特点三个方面,来比较分析我国三地对于雾霾报道的框架的异同。
  【关键词】 雾霾报道 二维测量 框架理论 
  【中图分类号】 G210
  2013年1月9日以来,我国中东部地区陷入严重的雾霾和污染天气之中。雾霾天气对我国尤其是中东部地区市民的健康以及出行都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本文以中国的环境报道为研究对象,通过框架理论来分析媒体对环境新闻的报道建构,从以下三个问题来对北京、上海以及广州雾霾报道的差异进行研究:
  (1)京沪穗报纸在关于雾霾的报道数量和报道对象上是否有较大区别?
  (2)京沪穗报纸雾霾报道在新闻通用框架的使用上是否有所区别?
  (3)京沪穗报纸雾霾报道中随着时间的推移,报道的时间、空间框架是否有区别和变化?
  本文运用框架理论和内容分析法,通过比较不同城市的晚报,来分析我国三地雾霾报道的框架。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将二维框架理论运用于对环境报道的分析,以此呈现我国不同地区环境报道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上的不同侧重。
  
理论与研究设计
  1.框架理论及二维测量框架理论
  框架的概念源自贝特森,他认为“框架是一组讯息或具有意义的行动”。之后戈夫曼将这个概念引入文化社会学,他在1974年的著作《框架分析》中阐述了自己对于框架理论的认识。
  美国学者的研究表明,政治和经济新闻最常见的通用框架是冲突框架和经济结果框架。冲突框架是指展现个人、机构或国家间的分歧,强调双方分歧是关键。这样的框架使事件更有一致性,所研究的问题更具有普世的新闻价值观;经济结果框架反映了一种“损益”的“底线”。有人建议新闻生产者多使用结果框架使问题与受众关联。另外,人类利益框架、道德框架、责任归因框架也常被运用在新闻报道中。
  二维测量框架理论是基于框架理论延伸出来的分支,用来研究在新闻事件发展的整个时间段中,媒体是如何从不同角度来构建新闻和保持新闻显著性的,它是测量新闻框架的一种系统方法。二维测量框架理论(Two- Dimensional Measurement Framing Theory)由Chyi(祁)和McCombs (麦库姆斯)在2004年发表的《媒介显著性和框架构建过程:哥伦比亚校园枪击案报道研究》(Media Salience And The Process Of Framing:Coverage Of The Columbine School Shootings)中提出的,作者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对新闻报道角度进行了分类,这一分类项目基于组成新闻内容的5W中的地点和时间。
  2.类目构建和编码
  本研究主要采用内容分析法,选取北京、上海、广州发行量较大的综合性晚报《北京晚报》《新民晚报》《羊城晚报》,从2013年1月13日,北京市气象台发布北京气象史上首个雾霾橙色预警开始,分析一周内北京、上海、广州三地三家媒体关于雾霾的报道。选择了人工查阅报纸的方法,以“篇”为单位,有独立的标题即为一篇独立的报道,由两位编码员对目标样本进行阅读、分析以及编码,信度大于0.4,最终一共选出91篇报道,其中《北京晚报》48篇、《新民晚报》26篇、《羊城晚报》17篇,有效样本共91篇。
  类目构建共分为三大部分,首先从整体上对新闻进行分析;其次是新闻框架类目构建;最后,是对三地晚报关于雾霾报道二维框架进行类目构建。
  
数据和分析
  (一)三地雾霾报道基本框架的建构特点
  1.报道数量与时间和空间的关系
  三地晚报在报道数量、发表时间和报道对象城市上,充分显示出新闻价值五要素中的时新性与接近性。
  (1)报道数量在事件的时间发展上呈递减状态
  雾霾发生在2013年1月13日,而一周中三份报纸每天的报道数量以第一第二天为最,并呈逐步递减的状态,《新民晚报》尤为明显,仅仅过了一天之后,报道数量就减少了一半。
  (2)报道数量在空间上从所在城市由近及远递减
  雾霾首先出现在北京,《北京晚报》共48篇雾霾报道,占总数的52.7%,以绝对优势位于首位,《新民晚报》和《羊城晚报》分别以28.6%(26篇)和18.7%(17篇)位列之后,报道数量显然与报纸所在地的雾霾严重程度成正相关。
  同时,每个地区的报纸都着重把所在城市的雾霾情况作为报道对象,并且所占比重最大。《北京晚报》报道北京的有83.3%,《新民晚报》报道上海的有50.0%,《羊城晚报》报道广州的有64.7%,特别是上海和广州,虽然雾霾不及北京严重,但两地也以报道本地雾霾情况为主,并同时穿插北京的报道,体现出了地域接近性。
  2.以客观批判的视角看待雾霾现象
  本文将报道倾向分为正面、负面和中性。负面报道是对造成雾霾的潜在人为破坏因素和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的报道;正面报道的旨趣偏向积极与光明面,写作基调是宣传教化和正面赞颂,如“政府正积极治理雾霾,雾霾天气正在好转,不影响市民日常生活等等”,在正、负面报道之间的可称之为中性报道,常见为单纯的描述性报道。
  从整体来看,中立的报道所占的比重最大,超过半数,达到了54.9%;负面报道以25篇位居第二,达到27.5%,而正面报道仅占总数的17.6%。从不同的报纸来看,《北京晚报》和《新民晚报》多为中立报道,分别占各自报道总数的50%和80.8%。《羊城晚报》则以负面报道为主,占总数的47.1%,中立报道次之,占总数的29.4%。从表1我们可以看到,三份报纸中,从正面视角报道的文章所占比重都是最少的,可以看出当前晚报正在避免“宣传教化正面颂扬”之风,慢慢以客观的视角来进行报道;而《羊城晚报》又因其地理及城市文化的原因,报道更加注重批判色彩。
  (二)三地晚报关于雾霾报道新闻框架分析
  1.新闻框架使用的相同之处
  (1)冲突框架使用率最高
  在以前的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到冲突框架是新闻报道中应用最广泛的框架方式之一,它强调个人、群体或组织之间的冲突来吸引受众的注意。在雾霾报道中通常用一些不同地区强烈的对比,或者是同一地区雾霾天气前后的对比,或者不同人对雾霾的不同态度来吸引读者眼球。如《北京晚报》的报道《短期内不会再有大范围雾霾,肺癌是否与PM2.5有关尚需研究》中,专家们对于雾霾对人身体健康的影响,是否会引致肺癌的问题上,观点大相径庭。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李强博士称:“肺癌的发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会是今天你暴露于雾霾天气明天你就会得肺癌。”而国家环境科学研究院张金良指出,PM2.5对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免疫和神经系统有明显影响,对健康的危害就会加强。专家们截然相反的观点,再次把雾霾问题推到风口浪尖。
  (2)道德框架使用情况为零
  在冲突框架大受欢迎时,道德框架却无人问津,道德框架是从宗教信条、道德规范的角度来探讨事件、议题。这类框架在国外的报道中用得比较多,而中国在宗教问题上比较保守,并且雾霾和道德规范联系并不紧密,所以弃用道德框架也并不奇怪。
  2.新闻框架使用的不同之处
  除了上述共同之处外,北京、上海、广州三地报纸在新闻框架的选择上有各自不同的角度。
  (1)《北京晚报》着重人类利益框架
  人类利益框架在雾霾报道中,表现为关注对受污染者们健康状况和生存环境的影响,或对人类生存发展长远的影响等等。比如《北京晚报》的《短期内不会再有大范围雾霾,肺癌是否与PM2.5有关尚需研究》一文中,就雾霾是否会对人类长远的健康产生影响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
  (2)《新民晚报》着重责任归因框架
  责任归因框架将责任归因于某一个人、组织或群体,可以使事件中责任细化,使大家更明晰各个部门的相关责任,有利于事件加速处理。如《新民晚报》的《上海今日空气降为轻度污染》一文中,报道上海市环保局启动了高污染日应急联动方案,包括宝钢、上海石化等20多家企业受命应急减排。另外政府部门、上海机场集团、铁道部等也在报道中出现。
  (3)《羊城晚报》着重经济结果框架
  将环境问题联系到经济问题中,足见报纸对经济发展的关注与重视。比如《羊城晚报》在财经新闻板块的报道《催热空气净化产业链老广日均买口罩上万,相关环保概念股受益股价大涨》中,从淘宝上口罩等空气净化用品的热卖和环保概念股收益大涨两个事件,报道了雾霾天气对经济的影响(表2 表2见本期第90页)。
  (三)三地晚报关于雾霾报道的二维框架分析
  1.时间框架运用相同
  三份报纸都没有“过去”的报道;有超过70%以上的报道用了“现在”;而“未来”的报道少于“现在”,出现在7天的中前段,报道的篇数变化不大。
  (1)以“现在”为主,“未来”为辅
  “现在”是三份报纸用得最多的框架,由此可见,雾霾报道主要关注的是当下,即着眼于这次雾霾污染本身的发展与变化情况,事件的即时结果或当下的现象分析。如《北京晚报》的《北京上午发布气象史上首个霾橙色预警,本市启动应急方案 停驶三成公车》一文,首先报道了从市环保监测中心了解到的有关空气质量的现状,并将继续实施《北京市空气重污染日应急方案》的各项措施,包括发布提醒信息、建议公众共同开展污染减排,尽量采用公交出行等。对雾霾报道的“未来”框架中所设置的议程主要是对雾霾事件的建议策略、未来环境的展望、影响等。
  (2)“过去”为零
  雾霾报道中并没有对于“过去”框架的建构。主要有两点原因:其一,虽然雾霾天气每年都有,但因为其持续时间不长,严重程度较低,并没有引起大家的重视。其二,雾霾属于突发性天气灾害,人们对其有一定的了解,不需要详加阐释其是如何形成的,当务之急应是如何整治和改善。
  2.不同地域的不同“空间”框架
  三份报纸都没有“个人”和“国际”的报道。“个人”是指报道主题集中于对有关人物的采访访谈,这类框架并不适合对于雾霾的报道;而“国际”框架是指国外环境新闻报道,雾霾这种灾害天气在中国尤为严重,而国外比较罕见,所以并没有有关雾霾的国际报道。但在“社区”、“区域”、“国家”的框架使用上每份报纸的侧重各有不同。
  (1)《北京晚报》:社区框架
  简而言之,由于北京是雾霾灾害的重灾区域,所以有83.3%的报道是关于北京市内的雾霾情况,雾霾最初开始的三天,每天都有超过10篇关于北京的报道;也因为这个原因,“社区”和“国家”的比例就相对减少。
  (2)《新民晚报》:国家框架
  雾霾灾害逐渐从北京扩散至全国,上海也是灾害地区之一,《新民晚报》在空间框架的使用中,“国家”使用得最多,接近一半,立足于国家的整体视角来看待这次雾霾,更具有全局性。如《治理空气污染必须有所作为,李克强要求全民参与共同治理》一文中写道:“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昨天上午在出席会议时谈及空气污染治理问题。他指出,解决环境污染问题需要一个长期过程,这和中国的现代化是在同步推进的,但是我们必须有所作为。站在一个全局的高度,一方面要加大环保执法和其他相关方面的工作力度,另一方面要提醒公众加强自我防护。”
  (3)《羊城晚报》:社区、区域、国家平均建构
  《羊城晚报》整体而言采用的空间框架较为平均。既有对北京的报道,如《北京PM2.5指数“爆表”,昨晚曾狂飙到900,未来三天仍无改善》;也有对除北京外其他城市的报道,如《市环保局总工程师夏育民:广州不可能出现北京那种污染天气》;也有对国家层面关于雾霾情况的报道,如《应对灰霾,立法不该缺位》。
  
结 语
  本文运用框架理论对北京、上海、广州三地的代表性报纸《北京晚报》《新民晚报》《羊城晚报》关于雾霾天气报道的实证研究发现,三地的晚报在雾霾报道上呈现以下规律:
  (1)报道数量随着事件发生的时间递减;
  (2)晚报关于环境突发事件的角度更趋向于中立和批判;
  (3)雾霾报道在整体上运用冲突框架来进行构建;
  (4)在时间维度上,多以“现在”为主,“未来”为辅进行整体构建;
  (5)在空间维度上,事发地报纸以所在“社区”框架为主,其他地方报纸从“社区”、“区域”、“社会”三个方面整体构建。
  笔者认为,雾霾报道时间、空间框架的变化基本符合一般的报道规律,但是在时间上可以增加对“过去”和“未来”的报道,增强受众对整体时间的了解,包括背景介绍、过去相关事件介绍和建议策略、未来环境的展望、影响等。同时在空间上,可以适度地增加“国际框架”,以全球视角来看待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角度选择可以更全面、客观,也有借鉴意义,让晚报真正做到融服务性、新闻性于一体。■
  
参考文献:
①王利涛:《从政府主导到公共性重建——中国环境新闻发展的困境与前景》,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
②张威:《美国环境新闻的轨迹及其先锋人物(1844-1966)》, 国际新闻界 2004年第3期
③王积龙:《环境新闻研究的西方模式及其研究方向》,《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2007年第11期
④孙鸥:《娱乐新闻视角下的京沪大众文化——简析〈北京娱乐信报〉与上海〈新闻午报〉报道之异同》,《新闻记者》2008年第11期
⑤CLAES H. DE VREESE, JOCHEN PETERand HOLLI A. SEMETKO. Framing Politics at the Launch of the Euro:A Cross-National Comparative Study of Frames in the News. Political Communication18:107-1222001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
  
  
  
  
  
  
  
  
  
  
  
主管单位: 上海报业集团
主办单位: 上海报业集团      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