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目录
  • 93页
  • 94页
  • 95页
  • 96页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枪声中的摄影记者
——兼谈新媒体时代摄影记者的压力与敬业
□ 郭建良
  在摄影这个行当中,最不能挣钱的就是新闻摄影。新闻摄影不但挣不着什么钱,有时候还会赔钱、赔健康,甚至赔上性命。但是世界各国大小媒体却一直都有众多沉迷于新闻摄影、执着地追求新闻真相、接近新闻事实的摄影人。这些人的动力除了来自内心的召唤以外,还来自业界的竞争压力,尤其是当下来自自媒体摄影人的压力。
    
职业摄影记者间的竞争压力
  2013年9月20日,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装备精良的蒙面枪手冲进高档商场,用手榴弹和自动武器对顾客大开杀戒,事态发生4天之后才得以平息。在持续4天的对峙中,世界各国报纸头版发表了大量的新闻照片。在几幅影响较大的照片中,摄影记者的工作状态甚至成了画面上最吸引眼球的内容。
  2013年9月24日,在马耳他瓦莱塔出版的《马耳他泰晤士报》(The Times)头版主图,画面上的主体形象是一位手拿长枪以轿车为掩体,机警地观察周围动向的军警。他的身后却是三位摄影记者,他们或蹲或卧或单膝跪地,其中一位正对着读者方向拍照,肩上还挎着一台配有“大白”长焦镜头的相机,可谓装备精良。这张照片中,记者虽然是陪体,却喧宾夺主地成了最吸引眼球的形象。这幅由路透社记者Karel Prinsloo拍摄的照片被许多国家报纸在头版使用,我国英文版的《中国日报》9月25日头版头条也用大版面刊登了这张照片。(见封三图1)
  同一天,在美国俄亥俄州芬德雷市出版的《信使报》(The Courier)以及在美国俄亥俄州托莱多市出版的《刀片报》(The Blade)头版,也使用了几乎是同一视点拍摄的这个场景的不同瞬间照片。在这幅由美联社记者Jerome Delay拍摄的照片上,持枪的军警还是只有那一位,可是背景上的摄影记者却增加到了五位,其中一位穿防弹背心戴军用头盔的记者带着两台相机正起身奔跑,动感很强,也成了画面的视觉焦点。此时的军警正在朝着拍下这张照片的Jerome Delay这个方向招手,示意记者们躲到他的身后来。(见封三图2)
  从这幅照片中,受众读到的是在这名持枪军警的周围至少有7位记者:照片上5位,加上这边拍照的美联社记者Jerome Delay和拍摄了前面那张照片的路透社记者Karel Prinsloo。在突发新闻现场,摄影记者多于当事人的壮观景象给业界带来众多思考。
  这是媒体竞争压力在摄影记者身上的体现。随着网络媒体的迅猛发展,媒体间的竞争异常激烈,这势必对摄影记者提出更高要求,尽量第一时间出现在新闻现场。尤其是重大突发事件,新闻价值大,时效要求高,媒体间竞争异常残酷。像内罗毕超市惨案这样举世瞩目的新闻,为了拍到现场感强、冲击力大的照片,在同题材报道中胜出,各家媒体都会派出最精锐的报道队伍赶赴现场。从摄影记者本身来说,他们承担着真实报道重大新闻的任务,所以必须要离现场近一些、再近一些。压力之下铤而走险是经常会发生的。于是,就形成了一名军警七名记者“一窝蜂”“集中采访”的壮观景象。
    
全民直播带来的压力
  自从世界上第一款拍照手机问世到现在不过十多年时间,但是其发展速度之快出乎媒体人的意料,如今的拍照手机像素已达千万,拍照、摄像功能越来越齐备,大有取代袖珍数码相机和DV机的趋势。因为手机拍摄完全可以满足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对图片质量的要求。随着手机和互联网的“无缝”对接,以及自媒体的大行其道,越来越多的人被时代潮流裹挟着自觉不自觉地就变成了“媒体人”,变成了“自媒体记者”,几乎有新闻的地方就有他们的身影,就有现场直播式的连续发帖。这也给职业摄影记者造成了极大的压力。
  2013年9月24日,在加拿大多伦多出版的《环球邮报》(The Globe and Mail)头版主图就形象地展示了“自媒体记者”对职业摄影记者造成的压力。美联社记者Jerome Delay拍摄的这幅照片上,是一众救援人员迂回接近被歹徒控制的超市的情节,他们跑到一辆汽车旁边,以汽车为掩体,准备下一步行动。(见封三图3)
  画面上,在大多数人还在慌忙寻找安全位置的时候,最前面戴头盔的那位已经举起手机开始拍照(或摄像)了,而此时提着摄像机的职业电视摄影记者还未就位。在如此紧张危险的情况下,专业救援人员还可以“忙里偷闲”兼顾摄影记者工作。
  网络媒体时代新闻采编的一大特点是,自媒体人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新媒体发布所见所闻,从容的时候发文字,紧急的时候发图片和视频。尤其是遇到突发事件的时候,仿佛不这样就没有经历过似的。
  同一天,在香港出版的《华尔街日报—亚洲版》(The Wall Street Journal)头版头条大幅照片,记录的是这一场景的下一个瞬间,这也是美联社记者Jerome Delay拍的照片。从画面上看,已经“各就各位”的一众人正朝歹徒控制的超市方向窥探,从服装上看,有保安、警察、军人、官员、记者。照片说明是:肯尼亚安全人员和记者在震耳欲聋的枪声和爆炸声中,躲避在车后,试图营救数目不详的人质。(见封三图4)
  但是细看照片后,人们却惊奇地发现,处在最有利的观察点上的4个人中,那位电视摄像记者正匍匐在地拍摄,其余3个,每人手里都拿着手机或在拍照、或在摄像,而最先开始拍照的那位“头盔男”已然从容地进入下一程序,在向自媒体空间上传图像或者视频,开始新闻直播了。尽管那名电视记者不懈努力、兢兢业业、埋头苦干,甚至连滚带爬地都累掉了裤子,也没人家自媒体记者来得快。再看那些自媒体记者,个个表情轻松,“谈笑之间”就令电视媒体的时效性“灰飞烟灭”了。
  一图胜千言。照片中的这一细节,真实准确、生动形象地诠释了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竞争局面、对阵形势和各自的生存状态。在揭示新闻事件本质真实的同时,也揭示了媒体生存环境的本质真实。
  由于网络的便捷性与时效性,网络媒体尤其是自媒体已无可争议地成了“第一时间媒体”。“自媒体记者”仅凭一部手机就可以实现对突发事件的现场直播,第一时间将新闻图文并茂地报道出来。而且网站后台的编辑们可以对有重大新闻价值的自媒体上的信息进行推介、置顶,还可以迅速地调出与事件相关的背景图文资料,让公众更全面、更客观地了解事件真相、事件背后的故事,并开通实时评论功能实现信息互动。因此,每逢重大新闻发生,刷微博已成为读者获取新闻信息的一种习惯。
    
压力下的敬业精神
  内罗毕惨案后不久,2013年10月3日,美国首都华盛顿国会山(Capitol Hill)响起枪声。一名女子驾车冲击白宫保安围栏,被警员追至国会山附近击毙。美国政府虽自10月1日起进入关门状态,但国会仍在正常上班。国会参众两院事发时正开会,讨论已经关门3天的联邦政府恢复运作事宜,所以事态严重,新闻价值很高。第二天美国许多报纸头版都刊登了相关图片。
  10月4日在美国康涅狄格州哈特福德出版的《哈特福德新闻报》(Hartford Courant)头版使用了2张照片,主图是多名警察举枪朝向肇事汽车;辅图是由Jewel Samad摄影,法新社和盖蒂图片社共同编发的照片,画面是3名路人听到枪声就地卧倒。画面上,台阶下方两位自我保护做得很好,双手抱头紧贴地面,尽量保护脑袋。台阶上的那位,虽然趴在地上,却抬起脑袋,举起相机正在拍照。从他的衣着看,不像职业记者,可他此时此刻却比战地记者还勇敢。从这幅照片的视觉效果看,职业摄影记者Jewel Samad的视点并不低,也就是说他处在也许更危险的状态,而且没有自我保护。(见封三图5)
  从上述几幅照片画面内容看,摄影人毫无疑问成了画面中最吸引人的视觉形象,他们当中无论是职业摄影记者还是“自媒体摄影记者”,敬业精神都非常令人敬佩。当然也包括在画面以外拍照片的职业记者。在一个并非能够获得相应物质利益回报的行业中,他们依然能够义无反顾地前行,动力除了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以外,更重要的大概就来自于社会责任感。
    
《解放报》的警示
  2013年11月18日,法国左翼大报《解放报》位于巴黎的办公楼发生枪击事件,引起国际媒体关注。一持枪男子在入门大厅内向一位27岁的摄影助理开枪射击,使其胸腹部中弹,伤势严重,枪手随后逃走。
  第二天,其他法国大报头版纷纷以大版面刊出监控录像拍到的凶手照片,可一向重视图片使用、重视版式设计的《解放报》头版却一反常态地没有使用照片,而是以大版面留白的形式表达“无语”的愤怒,全版只有一个很有镜头感的大字标题:“他拿出一杆枪,开了两枪”(II a sorti un fusil et a tire,deux fois),以及三行小字内容提要:“昨天该名男子在《解放报》社大堂重伤一名摄影师助理后在逃——详情请见2~5版”,其余是一篇空白。(见图6,见本期第95页)
  这让人想起该报几天前为力挺摄影记者而出版的一期堪称报业出版史上一大奇观的报纸。那个头版也没有使用照片。
  2013年11月14日,《解放报》破天荒地出版了一期“照片开天窗”和“文字开天窗”的报纸。即在排好的版面上拿掉图片,只留下文字;拿掉文字,只留下图片。这种惊世骇俗的版面反而产生了前所未有的视觉震撼力,凸显了图片对一份报纸的作用和意义。
  这天的头版非常特别,平日里在最上方的报头下移到了版面中间,让出版面给一篇代表该报观点和立场、犹如“新闻摄影”宣言式的文章。顶着天头线的是该文的通栏标题:“今天,《解放报》无照片”(Aujourd huiun Libé sans photo)。这个悲壮的标题虽然字号不是很大,却足以吸引眼球。文中解释了此次“无照片”行为旨在向摄影记者致敬,提醒社会重视摄影记者目前面临的“灾难性困境”,尤其是战地摄影记者。(见图7,见本期第95页)
  文中写道:“不论是摄影记者、时尚摄影师、人像摄影师还是概念艺术家,《解放报》欠他们一份永远的感激。我们对摄影的热忱从未被质疑——不是因为它能带来的美、震撼以及说明作用,而是因为它掌握了我们这个世界的脉动。选择在Paris Photo摄影博览会召开的日子里做出这样一个举动,正代表了我们对摄影所做出的承诺。我们没有在埋葬摄影的艺术……恰恰相反,我们给予了摄影应有的敬意。人们必须重视摄影记者目前面临的灾难般的处境,尤其是那些自愿为新闻奉献生命却只能换取仅可维持生存报酬的战地摄影记者。”
  该期报纸的内页版面,留着照片边框,文字在空白的相框外编排,一个个空白相框犹如无声的抗争。在“有图有真相”的读图时代,这样的版面别扭到让读者抓狂的地步。(见图8,见本期第96页)
  《解放报》一位记者对该报叹为观止的这期版面设计写道:“这些连续的图片空白,是一连串的静默,令人感到不适。它们如此刺眼,信息缺失了,仿佛是一份被设置了静音效果的报纸。这是一份没有声音,没有了视觉伴音的报纸。”
  《解放报》在当天最后几个版面,以“连版微缩”的形式刊出前面所有无图版面,所不同的是,这回只保留了前面被撤下的照片,而拿掉的是所有文字,让读者思考当中意义,也再一次强调了图片对一份报纸的作用。(见图9,见本期第96页)
  
  2013年10月22日,是战地摄影记者罗伯特·卡帕诞辰100周年纪念日。卡帕的经典名言:“如果你的照片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离炮火还不够近。”这句极具煽动性和诱惑力的话,鼓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摄影记者义无反顾地走上战场、走向危险、走近真相,成就了一批又一批优秀摄影记者。面对新的媒体环境,有“呐喊”着力挺摄影记者的法国《解放报》,当然也有辞退所有摄影记者的美国《芝加哥太阳报》,哪份报纸更有生命力,相信不久就会见到分晓。■
  (作者系青岛农业大学教授。本文为青岛农大社科课题“海外报纸版面设计研究”成果之一,课题号:613Y60)
主管单位: 上海报业集团
主办单位: 上海报业集团      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