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目录
  • 80页
  • 81页
  • 82页
  • 83页
  • 84页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下一篇
新媒体转型中的期刊人力资源变革
□林颖
  【本文提要】 以“互动”和“用户中心”为特征的新媒体,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传统期刊业,也必将对期刊组织中的人力资源产生深远影响。本文分析了向新媒体转型的过程中期刊人力资源存在的问题,阐释了期刊在传播和生产方式上正在发生着从单向传播到互动平台、从单一产品到多元产品、从提供内容到提供服务的转变,并提出为适应这些转变,未来期刊人力资源变革的三个方向。
  【关键词】 期刊 新媒体转型 人力资源 
  【中图分类号】 G214
  近年来,国内知名期刊传媒集团为向新媒体转型发展,不断从互联网行业寻求精英人才,在社会招聘中,以网站主编、频道主编、网络广告编辑、社交媒体编辑、动漫编辑以及网络技术人员为主的新媒体人才,正成为传统期刊社招聘的主角。因而,新媒体人才为期刊转型注入了强大的互联网基因,也揭开了期刊人力资源变革的序幕。
    
一、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期刊人力资源现状
  作为传统媒体的期刊,在高新技术的倒逼之下,纷纷主动与新媒体嫁接融合。目前,期刊的新媒体转型以媒介融合为特征,新旧媒体的边界日渐模糊,呈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
  期刊向新媒体转型,对原有的期刊人力资源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一个最突出的现象是,新媒体员工的比例在不断上升。中国期刊业的领军媒体、旗下拥有12本iPad 杂志的时尚传媒集团,自2011年进军新媒体事业以来,从事新媒体工作的员工已经占集团人员总数的15%~20%。在2013年春季期刊人才招聘中,时尚传媒集团人力资源总经理刘容表示,新媒体、互联网以及一些新开辟的业务单元上的人才需求一直比较大。伴随着全媒体事业不断扩张,一些新项目的扩招还需要大量产品经理、技术人员。①有研究预测,在未来3到5年,传媒业新媒体人才缺口将达到60到80万。
  目前,期刊业的人力资源存在以下问题:
  1.在“摸着石头过河”中寻找适配人才
  技术变革往往具有颠覆性。数字化转型给期刊的生产流程、组织结构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如今一些期刊社的岗位,虽然名称与传统期刊业的岗位相同,但是对人才的要求已与过去不同。如“设计”一职,平面设计与新媒体设计要求不同;即使在新媒体设计中,APP应用的设计与交互式网页的设计也不同。而像产品经理这样的岗位,在过去期刊组织中并不会设置。
  同时,一些期刊社的管理者本身也是传统媒体出身,对新型岗位的内涵和职能不甚了了,对到底要配置什么样的人才心中也没有把握,处在“摸着石头过河”的状态。在这样的情况下寻找适配人才,显然成了传统期刊社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新课题,也是一大难题。
  2.人才结构性短缺,复合型人才一将难求
  近年来“全媒体人才”成为业界热词。采编人员被要求十八般武艺俱全,既能采写编评,使用各种制播设备,完成各类题材的报道,还要能够运营博客、微博、微信、QQ等社交媒体,这给传统期刊社里擅长文字、技能单一的采编人员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即使在内容生产中全面掌握了新媒体技术,还需要把握新闻规律、遵守宣传纪律,才能胜任采编工作。一项针对全国37家新闻网站和商业网站高管的招聘标准的调研显示:“政治敏感、新闻敏感”(81.1%)和“专业技能”(48.6%)是招聘网络编辑时非常重要的标准,前者的重要性远高于后者。②而现实中,往往懂技术的人才缺乏新闻和政治敏感,懂政治和新闻的人又不懂技术。
  此外,社交媒体时代,还需要采编人员有较强的营销能力,结合互联网特征和网民心理特点,将内容发布与营销环节结合起来,探索新媒体的盈利模式。然而目前一些传统期刊社仍然是以采编内容的人才为主,缺少技术、运营人才,出现了人才结构性短缺,而能将内容、技术、运营三方面整合的复合型人才更是一将难求。
  3.现有期刊人事体制难以吸引优秀新媒体人才
  我国非时政类报刊正在深化转企改制,原来期刊社“事业性质,企业经营”的属性逐渐转变为具有市场法人主体的文化企业。但是在改制后,一些期刊社在用人制度上仍保留着“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双轨制”政策,使得作为老员工的传统采编人员享受到编制内的待遇与福利,而作为新进员工的新媒体人才,则采用合同聘用、劳务派遣等市场化的劳动征用制度,难以享受到与老员工同等的工资和待遇。
  随着大众对新媒体的消费逐渐超过传统媒体,新媒体部门日趋重要。激烈的传媒竞争,对新媒体人才的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有高水平的信息整合提炼能力,还要具备原创、把关、营销能力,工作强度远远大于传统采编部门。有些期刊社缺乏长远眼光,忽视新媒体人才的重要性,使这些人才长期处在高压力低收入的状态中,于是往往难以留住人才,更谈不上吸引优秀的新媒体人才加盟。
    
二、新媒体时代期刊传播与生产方式的变化
  移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重塑了中国人的媒介使用习惯。据2013年7月CNNIC发布的第32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4.64亿,其中手机即时通信网民规模为3.97亿,较2012年底增长了4520万。③随着社交媒体消费的不断增长,以“互动”和“用户中心”为特征的新媒体,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传统期刊的传播与生产方式。从单向传播到互动平台,从单一产品到多元产品,从提供内容到提供服务,这些传播与生产方式的变化必将对期刊的人力资源产生深远影响。
  1.从单向传播到互动平台的社会化媒体
  从某种意义上说,未来一切媒体都是与用户充分互动的社交媒体。过去的期刊主要为取悦广告商,而今天的期刊不仅要取悦广告商,更要取悦自己的读者;过去期刊的选题是编辑部内部产生,而现在的选题可能来自用户活跃的微博、微信、网络社区,甚至选题和封面都可以通过用户的投票决定;过去是编辑部自采内容,而如今用户生成的内容受到高度重视,编辑部与用户协同生产内容。用户参与内容生产,从单向到互动传播,业已成为期刊的生产与传播的趋势。
  时下,几乎每家期刊都开通了官方微博、微信公众账号,每日推送阅读内容、话题、语音、视频,设计游戏、进行读者调查、征集选题、遴选封面等活动,意在通社交媒体的过互动,提升粉丝数量,强化用户对期刊的忠诚度。对此,《创业家》杂志主编牛文文认为,社交媒体时代,期刊与读者之间的关系不再是简单的买卖关系,而是要创造出粉丝与偶像的关系。④用户愿意为你买单,是因为这本杂志契合了用户个人的风格、品位和对世界的态度。这意味着未来期刊将是同人办刊、粉丝支持的社会化媒体。
  2.从单一平面内容到跨平台多元产品
  美国科技预言家凯文·凯利曾说过,今天我们都成了屏幕人。手机、平板电脑、PC、电视、户外视频等新媒体,已夺走我们绝大多数的注意力。多屏时代的期刊不只是一本平面纸媒,而是要占领各类数字平台,产品的形态也不再局限在文字,还包括视频、音频、图像、动漫等。
  期刊是文字表达与视觉设计融合的精品读物,纸质期刊转场到数字媒介上,越发能展现其在视听感官上的优势。时下,品牌期刊不仅开发了自己的APP应用,还大举进驻互联网媒体开发的阅读客户端,如腾讯阅客、豆瓣阅读、龙源期刊,拇指、多看、畅读等阅读类客户端,从一本平面杂志拓展到多平台发布的数字产品集群。
  在未来,对移动互联网的消费还将上升,期刊必然对多屏阅读、移动阅读等产品投入更多的研发精力。纸媒可能会消失,但期刊生产的有价值的内容不会消失,只是改变了承载的媒介,从纸媒“转场”到了更加精彩纷呈的数字平台上。
  3.从提供内容到提供服务和咨询
  业内人士认为,传统纸媒陷入危机,本质上是以往纸媒依赖广告和发行的商业模式渐渐式微。传统媒体的产业链短,价值单一,而新媒体打破了传统媒体的产业链,向上游延伸出内容产品和服务,向下游根据受众需求,对内容进行多次加工细分,呈现不同形态。因此,期刊要从内容供应者逐渐转变为服务供应者,拓展上下游产业链,创造出更多新价值。
  力求内容呈现出垂直化、圈子化、社区化特点,借助新媒体深耕细分市场,以精准的定位为特定的受众提供增值服务,应该是期刊可观的赢利点。《创业家》杂志2012年的收益仅有四分之一来自广告,其余都来自旗下的黑马系列,包括黑马创业大赛、创业家、训练营等,为创业者提供咨询、培训、招聘、投资等服务。淘宝公司与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合办的《淘宝天下》杂志,逐渐从纸媒发展成为一个在线导购社区。《YOHO 有货》杂志,不仅向用户介绍海内外时尚潮流,还建立了电商平台让用户直接购买潮货,从一本杂志转型为集电商、仓储、物流等立体化服务为一身的媒体电商。
    
三、新媒体时代期刊人力资源变革的三个方向
  期刊在向新媒体转型,重塑期刊的生产流程和价值链的同时,也将引发期刊人力资源的变革。为适应变革,期刊传统人力资源的角色将发生以下三大转变:
  1.从内容采集者到内容甄选者
  互联网开放、协同、分享的精神挑战着传统编辑部内容生产的闭合模式。网民以不同的兴趣在互联网上集结成部落化的社区,大量内容可以由用户生成(User-generated content,简称UGC),内容出版也从过去的“先过滤再发布”变成“先发布再过滤”,众包式的内容生产方式将成为未来期刊生产的方式。
  美国历史最悠久的杂志之一《大西洋月刊》在数字化转型中,依靠一大批博客和专栏作家为数字化杂志提供优质的内容,开辟了在线专栏聚合器“大西洋连线”吸引用户。这个由用户生产内容的板块上线才短短一年,就让杂志的在线月独立访客呈爆炸式增长,达到将近100万人次。⑤可见,期刊采编人员虽然还在以专业水准为用户提供内容,但已经不能忽视用户的原创。
  在博客、微博、微信、Facebook、交互式网页等社会化新媒体平台上,期刊编辑更多时候是在对互联网上用户分享的文章、照片、跟帖、评论,进行整合、排序、推荐,发现用户阅读偏好,设置用户关注的议题,优化信息的呈现方式,与读者协同生产出一本有归属感和认同感的“我的杂志”。期刊编辑已不仅是内容的采集者、生产者,更是内容的组织者、选择者、甄别者。
  2.从编辑记者变成产品经理
  产品经理是互联网媒体常见的职位,始终将“用户中心”的思维方式贯穿于从市场调研、中期产品开发设计、后期宣传推广到售后服务的全部流程中。互联网企业的产品经理,在设计每一个按钮时,都有相关的数据监控用户,为的是解析用户的行为方式,洞察用户的需求。数字化转型中的期刊,也要向互联网媒体的产品经理学习,改变思维方式,关注用户需求,改善用户的体验。
  过去期刊的采编与营销两分开,采编只注重内容不关心经营,但在web3.0移动互联网时代,采编人员可以通过社会化媒体直接获得用户反馈,根据用户的评论、浏览、转发来判断内容的传播效果,进而调整产品结构和内容,为广告投放与发行策略提出建议,这使采编与营销可以协同作战,不再是采编与经营两张皮。
  不仅如此,采编人员不再局限于内容生产,还要通过社交媒体维系用户与杂志之间的关系,提供整合延伸服务。譬如《创业家》杂志对记者提出的新要求是角色“三合一”:记者+行业分析师+基金经理。⑥记者不仅要会写故事,还要成为业内专家,能预判行业走势,甚至有创业的亲身体验,为作为杂志用户的创业者们提供实用的咨询服务。
  因此,社交媒体时代的期刊采编人员不能再以精英主义的姿态做社会的批判者,更多时候应集采编、营销、服务职责于一身,成为以建设性思维为用户提供服务、解决问题的产品经理。
  3.从文字匠变成数据分析师和多媒体技术达人
  今天的期刊业正处在社交媒体与大数据交汇的十字路口,通过社交媒体获得用户,再对用户数据进行解析,是期刊业挖掘用户信息、设计产品和服务、制定战略发展不可缺少的前提。⑦因此,对数据的处理能力和多媒体产品发布能力是未来期刊人才必备的素质。
  “数据新闻记者”、“互动数据记者”等新职位,频频出现在欧美媒体的招聘信息中。《金融时报》的互动数据记者被要求在新闻报道中具有获取、处理和呈现数据的充分经验,精通统计软件,协调团队生产数据可视化产品,维护社交媒体。而美联社的同名职位则要求在数据库管理、数据分析和网络应用开发方面有经验。⑧这些技能对大多数媒体从业人员来说还很陌生。然而在大数据时代,培养对数据基础的阅读、分析、归纳能力,已经变成媒体从业者的基本技能。编写一些基本的程序来简单地处理数据资源,对擅长文字的采编人员也不是不可逾越的高峰。
  虽然掌握多媒体多平台发布的技术必不可少,但人的精力毕竟有限,社会分工细化才能提高专业化水准,因此全媒体记者是在一些特殊报道场合下的角色,但不是常态。在实战中往往通过一个团队中多样化的人才协同工作,达到内容与经营协同传播运作的效果,这同样也能实现全媒体记者的理想。总之,快速学习能力、对新技术的好奇心、灵活的应变能力,是新媒体时代期刊采编人员必备的素质。
    
四、期刊转型或将催生评价激励机制变革
  为适应媒体转型,期刊人才的评价和激励机制也将随之发生变化。目前,我国新闻奖体系仅仅囊括报业和网络,却没有期刊,而在评职称时,获得新闻奖往往是一项硬指标。期刊从业人员缺少获奖机会,职称评选上往往受困受阻。在目前体制内,职称级别又影响到个人待遇、晋升机会,所以评价机制的缺失不利于激励期刊年轻采编人才的职业发展。
  期刊向新媒体转型也将改变期刊的内容生产评价机制,在保留传统纸媒“底薪+稿酬”,以字数、篇数打分论酬的评价体系的同时,增加对新媒体平台上传播效果的考核指标,根据浏览、转发、评论的数量,对传播效果进行评估。目前,《福布斯》杂志在线收入已经超过了纸媒,它为900多位撰稿人设计了“按效果计酬”的模式,专职记者的薪酬模式也在围绕“建立记者个人品牌”的理念中探索,这些做法都值得借鉴。
  同时,期刊人事管理部门要随期刊新媒体战略转型,转变为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提升工作效率和方法,加强内部培训,加快老人转型,扩大外部招聘,广纳新媒体英才,以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发展。■
  (作者系复旦大学媒介管理学博士生、《讲刊》杂志编辑)
  
注释:
①王晓妍:《2013年春季期刊业人才需求报告》,《中国图书商报》2013年4月27日
②罗昕、林祎韵:《媒体网站采编人员的素质要求及其人才培养》,《新闻战线》2012年第8期
③来源于中国互联网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2013年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④⑥仇勇:《牛文文:媒体要创造粉丝经济》,搜狐IT频道,http://it.sohu.com/20130816/n384344476.shtml
⑤闵捷、高杉、屈婷:《互动和“悦”读是数字杂志的王道》,《中国记者》2013年第3期
⑦邓的荣:《新一轮期刊产业调整及其发展趋势》,《中国记者》2013年8月
⑧王武彬:《从欧美媒体“招聘启事”看媒体人必备技能》,《中国记者》2013年8月
  
  
  
  
主管单位: 上海报业集团
主办单位: 上海报业集团      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