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空间中“现实自我”的建构
□杨桃莲
【本文提要】 关于网络中自我的建构问题,早期大多数研究均关注纯粹匿名环境中网络身份的建构,从而得出“与现实生活中不一样的自我”的结论。微博不是纯粹匿名的,本文关注微博空间中“现实自我”的构建问题可充实、丰富原有的研究。研究发现,微博实名制限定了自我的现实身份,微博主的“现实我”是通过“自我叙事”和“与他者的闲聊寒暄”中建构出来的,并着重阐述了微博主如何建构“现实我”。
【关键词】 微博 实名 现实自我 自我叙事 闲聊寒暄
【中图分类号】 G206
关于网络中自我的建构问题,早期大多数研究(以雪莉·特克为代表)均关注纯粹匿名环境中网络身份的建构。研究发现,肉身的脱离和匿名使人可以重新塑造与现实我不一样的自我。然而,网络世界并不完全都是匿名的,家人、邻居、同学、其他线下熟人均可以在网上进行人际传播。这种基于线下友谊的网上关系被称之为“锚定关系”,①它限制着个人在网络中对自我身份的重新塑造。②微博也是网络样式的一种,但它不是纯粹匿名的,因而特克在《虚拟化身——网路世代的身分认同》③中所得的结论并不能完全适用于微博。本文研究微博空间中“现实自我”的建构可充实、丰富原有的研究。
Higgins曾将“现实自我”(actual self)与“理想自我”(ideal self)和“应该自我”(ought to self)作了区分。“现实自我”是指个体自己或他人认为个体实际具备的特性之表征。“理想自我”是指个体自己或他人希望个体理想上应具备的特性之表征。“应该自我”是指个体自己或他人认为个体有义务或责任应该具备的特性之表征。④通过对微博的长期考察以及自己的亲身实践,笔者发现,在微博传播中更易于建构现实我。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阐释微博用户如何在自己的微博空间中通过人内、人际、群体等传播样式来建构“现实自我”。
一、微博实名制限定自我身份
2011年12月16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市公安局、市通信管理局和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共同出台《北京市微博客发展管理若干规定》,要求“后台实名,前台自愿”。微博用户在注册时必须使用真实身份信息,但用户昵称可自愿选择。新浪、搜狐、网易等各大网站微博都在2012年3月16日实行实名制,并采取前台自愿,后台实名的方式。这意味着微博用户必须进行真实身份信息注册后,才能发言;而未进行实名认证的微博老用户,不能发言、转发,只能浏览。
“后台实名,前台自愿”寓示微博用户有两类。一类是直接实名,即后台、前台均使用实名;第二类是后台实名,前台匿名。微博实名的规制导致微博主所建构的自我与匿名博主所建构的自我不一样,实名规制下的微博主更倾向于建构现实我。原因在于,实名限定了自我的身份,现实中的朋友、家人会一下子搜索到自己,有的微博主甚至直接写给朋友、家人看。这就决定了微博主在微博中反映的自己要与现实生活中的自我一致,以保持其在熟人、朋友、家人心目中稳定的、前后一致的印象。而且,实名制决定了个体不可避免地易受到社会规范的制约,不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否则将会受到道德的谴责,法律的制裁。今年8月以来,造谣传谣的网络推手“秦火火”(秦志晖)、“立二拆四”(杨秀宇),以及实施敲诈勒索的知名爆料人周禄宝等相继被抓,⑤而以“求辟谣”、“求证”等方式参与造谣传谣的微博“大V”也遭到了国信办有关负责人及央视新闻联播的特别批评,从中可见社会法律道德对微博主的制约。另外,微博主若过多地涉及自我鲜为人知的一面,特别是将自己的隐私暴露出来,而没有匿名的保护,则有可能遭到熟人的嘲笑,会有不安全感。如此这些,都决定了微博主选择对“现实自我的再现”这种最稳妥的方式。
微博实名制既是微博主建构 “现实自我”的原因,也是其建构“现实自我”的情境,在这样的情景里,微博主通过人内传播中的“自我叙事”和人际传播中的“与他者的闲聊寒暄”来建构“现实自我”。
二、人内传播:自我叙事再现“现实自我”
叙事是讲述已经发生、正在发生或可能发生之事件。⑥叙事心理学认为,叙事本身与建构自我息息相关,是自我探索的一种方式。麦克亚当斯指出,我们不是在叙事中“发现”自我,而是在叙事中“创造”自我。在叙述中我们才能够认识自己,审视过去,祈望将来。⑦
许多思想家认为,自我叙事是自我再现必不可少的体裁,在已开展和期望继续发展的典型故事中,身份得以发端和形成。⑧吉登斯也指出:“个人的认同不是在行为之中发现的(尽管行为很重要),也不是在他人的反应之中发现的,而是在保持特定的叙事进程之中被开拓出来的。” ⑨
像所有的社会化媒体一样,微博也与自我呈现有关。从社会学的角度讲,微博属于自我生产。微博空间的主要特征是一个仅能容纳140字的文本框,这是一个关于“何事正在发生”或“有什么新鲜事告诉大家”的文本框架。这个文本框召唤着用户每天用简短的字句来更新自己的近况,讲述自己的见闻,或分享自己当下的心情、行踪及经历。从传播学的角度讲,“人不能不传播”,140字的文本框刚好为人们提供了简洁实用、方便快捷的传播通道。对微博持续性的定期更新成为微博主构建自己身份的有意义的一部分。每天关于吃饭或穿着打扮的发布,很容易被视作琐碎、平凡,但是社会学家布迪厄认为,“平凡”的日常生活蕴含着“不寻常”的意义。微博看似琐碎、平凡,但却是自我确认的重要工具;看似平庸的微博成为表明“看着我”或“我存在”的重要平台。140字的限制使得微博主的自我叙事碎片化,自我的经历形成一系列的片断,自我的形象分解成大量的生活“照片”,每一张“照片”都有独立的意义。比如,“传媒老王”通过每天发布“老王天天报”,构建出一个热心为网民读报的报纸媒体人形象。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陈昌凤教授通过不断发布微博,建构了一个重视新闻学科发展,关注融合教育,关爱学生,具有国际眼光的新闻专业女院长、女教授形象。
除了通过文本叙事外,微博主还通过照片叙事来建构自我。有学者认为,个人照片是自我认同的同等物(“我们的照片就是我们自己”)。20世纪70年代末,Roland Barthes 强调了认同与记忆之间的紧密联系:照片是对以前外貌的可视提醒物,它们召唤我们回顾过去所发生的一切,同时也告诉我们该如何记住年轻时候的自己。我们重新塑造我们的自我形象去适应以前拍的照片。当我们被照片召唤时,记忆也就产生了,即使照片看起来呈现了关于过去的复杂的影像,我们的回忆也从来不会相同。然而,我们用这些照片不是修改记忆,而是重新评价过去的生活,回顾过去的样子,反思现在的样子,甚至猜想将来的样子。⑩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喻国明教授于今年7月27日将自己跨越10年的9张照片浓缩在一则微博中(见图1,见本期第60页)。其中,7张照片彰显他在公开场合发言的公共知识分子形象,1张照片表明他是公开场合的聆听者,还有1张生活照显示其对人生的思索和感悟。喻国明教授精选的9张照片如珠子般串联起他的过去和现在,唤回了他对过去形象的记忆;也令他发出光阴“易逝”、生命易老,而只有影像能定格精彩瞬间、留住“永恒”的慨叹。
综上所述,微博主通过讲述最近发生的事情设定、确证和认同着自己,而接近于“自我民族志”的一系列照片则加强了他们传播自己生活的能力,建构了过去的自我、现在的自我,以及将来的自我。
三、人际传播:闲聊寒暄调谐“自我认知”
“自我”的意识不可能在一个封闭的个体中萌发,而是“他者”渗透的结果,“他者”永远是理解“自我”不可或缺的参照系。人际传播中米德的“主我、客我”概念,库利的“镜中我”概念都强调了“他者”的存在对“自我”的意义。在微博传播中,“他者”的参与丰富了自我叙事的文本世界,也共同影响用户对“自我”的建构。反过来,对外在于“我”的任何人事的言说,事实上最终都体现了个体对自我的建构。
在微博空间中,微博主既可以“关注”他人,也可以拥有自己的“粉丝”。微博主可以阅读和评论所关注对象的微博文本,同时,自己的微博文本也可以被自己的粉丝所阅读和评论。为了能查看动态,也能在同一系统内穿梭于自己和他人的社交网络,微博主需要建立和链接与他们相关的网络用户,因此,微博依存的是一个高度相关的社会空间,在此空间中,信息消费被创造并激发。换句话说,进入信息流和加入微博空间中的对话,用户必须建立彼此之间的链接。于是,微博主在微博空间中会列出自己所关注的对象以及关注自己的粉丝,并对他们进行管理。比如可以将所关注的对象进行分组,分为“媒体人”群、“学者”群、 “同学”群、“笑星”群,等等;而对自己的粉丝,则可以选择按“最近联系人”、或按“关注时间”、或按“对方的粉丝数”来进行排序管理。因此,微博可以说是一个松散的关联结构,此间有更紧密的集群或者说围绕特定主题和兴趣而形成的亚群体,他们在互相的阅读和评论中,建立了彼此间的闲聊寒暄关系。
微博主通过发私信、评论、回复、甚至直接“@”到对方微博的方式发表简短的寒暄语或闲聊类消息,目的在于维持关系或搜集有关他人的社会信息。关于日常微不足道、琐碎事情的闲聊寒暄看似无意义,但当这些社会信息的小片段汇集在一起时,会变成生活的复杂肖像。[11]在寒暄和闲聊中,社会信息得以在网上被创造、共享和搜索,这有利于维持或加强“说者”和“听者”之间的密切关系,使“听者”了解更多远方朋友的有用信息。
此外,闲聊寒暄还调和着微博主的“自我认知”。微博主通过文字、图片、音乐、朋友链接来建构自我,他们在建构的过程中,脑子里会勾画出身边的家人、朋友看自己微博并对自己微博作出反应的场景,这种场景就好像面对面交往时的场景,他人对自己的看法会影响自己对自己的建构,亦即客我会影响主我的建构。主我执行自我的功能,支配自我活动,客我是自我的对象化,自己把自己作为心理对象,库利叫它“镜中我”,通过客我这面心理镜子看自己,是否符合他人的要求和他人的看法。一个人自言自语,或者思索问题、慎独等,无一不是自己给自己提出问题、回答问题,无一不是把自己分成两部分,把其中的一部分对象化,去审视(自我审视)、去评价(自我评价)等。然后这个被对象化了的客我又回到自我,与主我汇合,形成对自己的认知。
沙莲香认为,在米德等人的社会化理论中,客我是由社会规范这种文化“内化”而来,米德的内化论是文化决定论,有正确的、可取的一面,但是它忽视了主体自身的主动作用。在社会规范与内化过程之间还有一个主体的价值选择作用,即价值领域的中介作用,具体地表现在“客我”的主体性上。就是说,客我不完全是一面镜子,不完全是他人(或社会)对自己的看法、期待等等,还有自己对自己的看法、期待等等;客我是由他人眼睛中(来自他人)的自我形象和自己头脑中(来自自己)的自我形象两部分构成。前者叫他画像,后者叫自画像(见图2,见本期第61页)。自我的本质是对自他关系的处理以及对个人同社会各种关系的处理。这样,自我通过主我和客我的相互作用以及客我中自画像和他画像的相互作用,维持和不断完善人们的心理状态,使人们清醒而又完整地看到自己、理解自己。[12]微博日志中朋友评论的作用,有利于主我和客我的调和。因为,作者的想法、行为等能够得到其读者的反馈,也就是主我能够更加清晰地了解社会的客我,尤其是一些不能用语言交流的朋友关系,这种反馈的作用巨大。主我对这些进行觉知,可以对自己做一些相应的调整,朝着别人更易于接受的和更为欣赏的方向发展。比如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葛剑雄教授的微博常会引起网友的评论,而他会就网友的评论予以回复与评论,继而又引发新一轮的评论,如此反复。在这种嵌入式链条的闲聊寒暄传播中,他对网友的疑问进行耐心解答;对暂时做不到的事即时予以解释、澄清,以免他人误解;对网友指出的微博使用的技术问题,承认自己的疏忽,虚心接受对方的意见。于是,一个治学严谨、求真务实、答疑解惑、虚心接受意见的学者形象跃然显现于微博之中。
自己的表现,一方面是个人的意志决定,是由个人来表现的;另一方面,又受对方的影响,是被对方规定着的。因此,在人际传播中,为了取得自己同对方的协调关系,就必须不断地自我认知,不断修正自己对自己的看法和表现;同时,又必须不断地了解和认知对方对自己的看法,以便修正自己的表现(见图3,见本期第62页)。A作为表现者,在B面前是自我表现,对于A的自我表现的理解,一方面有A对自己的理解(A的自我认知),另一方面有B对A的理解(他我B对A的认知)。A对自我表现的修正,也就根据这两方面的理解来进行:B对A的理解反馈回去之后,A对B的理解给予某种推测和认知,A根据这种推测和认知直接调整自己的表现;同时,A对自我表现也有理解和认知,当自己察觉自我表现不当,不符合与B的关系时,立即调整自己的表现。从图式中可以看出,在A和B对A的表现所给予的理解中,有一个重要环节在其中起作用,就是对B来说是B与A的关系,对于A而言是A与B的关系。[13]
就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薛蛮子事件”来说。薛蛮子在新浪的第一条微博发表于2010年9月8日0点20分,而在三年之后的2013年9月16日,他的粉丝量已超1205万。他在微博上的发展轨迹是:发布慈善、财经内容(受粉丝关注)→ 利用微博打拐(粉丝涨为几十万)→媒体名人(杂志封面人物,电视评点人,与电视名主持共同做节目,人气继续积聚)→微博达人(粉丝超千万)→嫖娼被刑拘(遭网民嘲笑与炮轰)。薛蛮子在微博上的发展史实际就是与粉丝、网民、现实社会互动的历史。他在微博上建构的慈善公益人形象使他受到粉丝的追捧,而粉丝的追捧又使他受到现实生活中媒体的关注,成为媒体的“宠儿”,而媒体的“恩宠”又为他带来大量粉丝,使他成为微博达人。粉丝带给他的“一呼百应”的效果,以及“一天上千条私信的求助”助长了他自我意识、个人虚荣的膨胀,产生一种“飘飘然”有如 “皇上”般的感觉:“所谓大V的威风,就跟皇上一样,都是‘已阅’。每天早上给你七八十条、几千条求你,你马上‘此条批给某某省人民政府阅’。我马上把一条私信转发给一个单位,当天下午就回了。你说像不像皇上?有点像吧?批阅起来还是有作用的。这时候由不得你不飘飘然一下子。” [14]而当他因嫖娼被刑拘时,法律彻底击碎了他“飘飘然”的感觉,让他回归到真实的自我,体会到了“网上的社会和现实社会都是一样的”。[15]他不但受到了法律的处罚,而且还受到了网民的嘲笑与炮轰。薛蛮子嫖娼被刑拘后,他在8月20日所发的一条跟“嫖客”有关的微博被网民重新翻了出来,众多网友纷纷转发评论,对其进行吐槽调侃。[16]截至9月16日11:46分,该条微博已被转发9.796万条,评论1.83万条。纵观网民对他的评论,有的说他“一语成谶”,有的说他“以五十步笑百步”,有的说他“而你自己就是个大嫖客,这真是太讽刺了”,有的直接用他的原话来攻击他“笑死了!!!今年看见的最正能量的一句话”,有的认为他“打脸打得响亮”,有的模仿他的口吻:“让我出去!我有1200万粉丝!”……毋庸置疑,这1.83万条的评论对薛蛮子的自我认知会产生一股巨大的冲击力,如果他在看守所能看到这些评论的话。
由上可知,薛蛮子在微博中的自我表现是受粉丝、网民、现实媒体、现实法则的影响并被其规定着的,后者调谐着他的自我认知。是粉丝的追捧、现实媒体的关注导致其自我形象的放大;而当其微博中的言语与现实生活中的行径不一致时,他就受到了法律的制裁和网民的炮轰,其自我形象也因而受损。
总的来说,微博主在微博空间中建构自我时,除了有自己对自己的认知、评价外,还要考虑想象中的现实生活中的朋友及家人对自己的评价,他们“从别人反射出来的光里看到自己”,[17]别人评价他们的方式左右着他们对自己的评价。因顾及自己身份的真实性,考虑到朋友、同学和家人会浏览自己的微博,微博主就会倾向于提供与他人“镜中我”一致的印象。若建构的自我与他人眼中的自我相差太大,在现实生活中,他们还要费劲向家人、朋友、同学解释,因为现实生活中的人们会用“前后是否一致”来判断一个人的“诚实”或“虚伪”,若反差太大,个人就会破坏自己原先在人前所呈现出来的印象,而有被责为“虚伪”的危险,为此,自己就得向众人“费力解释”。为了不冒“费力解释”的危险,他们倾向于建构出与“镜中我”一致的自我。为了一致,他们或直接再现现实生活中的自己,或修改在微博中偶尔流露出来的“印痕”以求认知上的“和谐”。
当然,笔者并不是说微博空间只能建构“现实自我”,只是说实名制下的微博更倾向于建构现实自我,而关于微博空间中自我建构的其他情况,同样值得今后进一步探究。■
(作者杨桃莲系复旦大学博士后,东华大学副教授。本文为国家社科青年基金项目“微博主的社会认同建构研究”〈12CXW045〉、教育部青年基金项目“微博传播与大学生自我认同” 〈12YJC860050〉、中央高校重点计划项目〈13D111014〉、中央高校自由探索项目〈11D11005〉的阶段性成果)
注释:
①锚,是钢铁制的停船工具,用以固定船只,使之不能漂走。锚定,是用“锚”定桩以固定他物。本文所指的锚定关系,喻指线下关系就像网上关系的“锚”一样,它固定约束着线上关系,线上关系不能脱离线下关系,而要以线下关系为基点
②Zhao, S., Grasmuck, S., & Martin, J.Identity construction on Facebook: Digital empowerment in anchored relationships.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08, 24(5), 1818-1820.
③雪莉·特克:《虚拟化身——网路世代的身分认同》,台湾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版
④Whitty, M. T. Revealing the “real” me, searching for the “actual” you: Presentations of self on an internet dating site.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08, 24(4), 1707-1709.
⑤秦、杨二人在微博上先后策划、制造了一系列网络热点事件,使自己迅速成为网络名人,如策划“天仙妹妹”、“最美清洁工”、“别针换别墅”。此外,还编造“雷锋奢侈生活”,污称这一道德楷模形象完全是由国家制造;利用“郭美美炫富事件”蓄意炒作,恶意攻击中国的慈善救援制度。知名爆料人周禄宝也热衷在微博上以揭露隐私相要挟,对他人进行敲诈勒索。资料来源:史竞男、邹伟:《与“秦火火”“立二拆四”面对面:我真的知道错了》,新华网2013年8月22日。王梁:《微博大V灰色利益链:大V参与造谣传谣——网络推手公司年营收上千万》,《第一财经日报》2013年8月27日
⑥聂庆璞:《网络叙事学》第3页,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年版
⑦马一波、钟华:《叙事心理学》第93页,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⑧Kose, G. The quest for self-identity: Time, narrative, and the late prose of Samues Beckett. Journal of Constructivist Psychology, 2002, 15(3), 172.
⑨[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现代晚期的自我与社会》第60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
⑩José van Dijck. Digital photography: communication, identity, memory. Visual Communication, 2008, 57(7), 63-68.
[11]Naaman, M., Boase, J., and Lai, C. H. Is it really about me? Message content in social awareness streams. Proceedings of CSCW-2010. Savannah, Georgia. 2010, 189-192.
[12][13]沙莲香:《社会心理学》第167~168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14][15]《薛蛮子主动向警方讲心路历程:做大V感觉像皇上》,中国广播网2013年9月15日
[16]邓浩:《大V薛蛮子嫖娼被抓 日前讽嫖微博遭网友嘲笑》,中国经济网2013年8月25日
[17][美]卡伦·霍妮:《自我分析》第219页,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