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目录
  • 68页
  • 69页
  • 70页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下一篇
婚恋交友类节目在大学生群体中的第三人效果
□李策
  【本文提要】 《非诚勿扰》《我们约会吧》等一系列婚恋交友类节目,可看性强,常常涉及社会敏感话题,取得骄人收视率的同时,也引起种种争议。本文试图通过传播学的第三人效果理论分析该类节目对大学生的影响。本文认为该类节目在大学生群体中有着明显的第三人效果,推而广之,这种潜移默化的第三人效果对当代大学生和受众提出了加强自身媒体素养的要求。
  【关键词】 第三人效果 婚恋交友类节目 《非诚勿扰》 
  【中图分类号】 G206
  近日,央视索福瑞CSM 44城收视率调查数据显示,在卫视自办节目中,婚恋交友类节目异常火爆。收视榜单的前几名不是求职、竞技、综艺节目,而是被江苏卫视《非诚勿扰》、浙江卫视《爱情连连看》、湖南卫视《我们约会吧》、东方卫视《百里挑一》等婚恋交友类节目牢牢占据。此类电视节目最早起源于1948年的美国电视系列节目Candid Camera,在20世纪末期开始蓬勃发展,并在最近的十几年间风靡全球。①以《非诚勿扰》为例,自2010年1月15日开播以来收视率节节攀升,从第11期开始节目收视率一跃成为全国综艺类节目收视冠军。节目以非传统的互动形式、大胆出位的嘉宾表现、话题性的节目内容受到观众的追捧,但节目中充斥着大量的拜金、低俗等乱象,挑战了传统价值观,影响了媒体公信力。
  这类节目对观众的影响如何?观众又是如何看待婚恋交友类节目喧嚣的言论表达?尤其作为大学生群体,正处于恋爱婚姻观逐步形成阶段,他们的态度又将受何影响?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结合“第三人效果”假说,探究此类节目对大学生认知、态度和行为的影响。所谓“第三人效果”假说,即人们倾向认为媒体信息对他人的影响大于对自己的影响。因此在婚恋交友类节目中,第三人效果是否起到了作用?这类节目中的婚恋观会带来哪些行为上的后果?本文将试图回答这些问题。
  
一、理论背景及相关假设
  第三人效果假说源于 1983 年美国社会学家 Davison发表的《大众传播中的第三人效果》②一文,它包括两层含义,第一层是认知层面,即评估媒体对他人的影响,往往认为传媒内容对他人的影响大于对自己的影响,即媒体效果对“你”“我”自身没多大影响,对第三方的受众即“他人”影响重大。第二层是行为层面,即作为第三人认知的行为后果人们可能采取某些相应的行动以免他人受传媒内容影响后的行为影响到本人的权益和福利。
  根据“第三人效果”假说,受众会认为媒体内容对别人的影响会比对自己的影响更大,尤其是消极型内容。
  因此笔者设定假设一:大多数受访者会认为婚恋交友类节目所传达的价值观会对别人产生影响。
  而且,“第三人效果”还有著名的延伸,即“反第三人效果(reversed third person effect):受众倾向评估正面信息对自己的影响大于对其他人的影响(Cohen&Davis,1991),认为自己相对来说道德更高尚,媒体所宣传的消极价值观对自己影响较小。
  所以,本研究设定假设二:大多数受访者认为“婚恋交友类”节目中的消极价值观对自己影响较小。
  同样,对于此类节目所宣扬的“消极价值观”,受众会觉得他人(比如长期观看和参与节目的男女嘉宾)受到的影响比自己受到的影响大,所以往往会对别人的观点持有批判态度。
  所以有假设三:大多数受访者认为“婚恋交友类”节目所宣扬的婚恋观不正确。
  
二、问卷调查基本情况
  2011年5月,笔者采取方便抽样的方法,向上海交通大学的大学生群体发放100份问卷,回收97份,其中男生47人,女生50人。本次调查对象的年龄主要集中在18~30岁之间,18~25岁占的比重为96.91%,26~30岁占的比重为3.093%。其中本科生所占比重为81.44%,研究生所占比重为18.56%。
  通过数据分析,笔者发现,对于“大学生们如何认识这类婚恋交友类节目的内在意义?”高达92.8%的受访者认为此类节目宣扬“拜金主义”,有82.5%的受访者认为:“参与节目的男女嘉宾在自我炒作。”这说明,此类节目中一些低俗甚至违背社会公正良知的言论,比如以“宁愿在宝马车里哭,也不在自行车后面笑”为代表的不正当婚恋观遭到大学生质疑,不认可节目中显露的价值观。然而,与此同时,有60.8%的人认为:“此类节目只是娱乐,不能当真。”(见图1,见本期第69页)
  大学生们又如何认识这类婚恋交友类节目的社会影响呢?问卷中问到:拜金主义、自我炒作、富二代、自由恋爱、裸婚、真实展现自我,以上六个方面是否会影响自己时,43.30%的人认为完全没有影响到自己,24.74%的人认为非常轻微地影响到自己。(见图2,见本期第69页)
  相反,当问到“婚恋交友类”节目中宣扬消极价值观是否会对其他观众的爱情观产生影响时,38.14%的受访者认为“会”,而只有16.49%的受访者认为“不会”,45.36%的受访者认为“不好判断”(见图3,见本期第70页)。由此可以概括总结出,大学生群体对于此类问题的反应是:“我不受影响,他人很容易受到影响。”
  对于假设一,笔者在本研究中问受访者:“你是否认为婚恋交友类节目中宣扬消极价值观会对其他观众的爱情观产生影响?有影响为1,无影响为2。”我们对此进行了单样本T检验,设定值为1.5。所得结果见表1中第一行,结果显示均值为.7263,低于设定均值,这说明大多数人认为婚恋节目消极价值观对别人有影响,单样本T检验结果显著(p<.001)。所以,假设一得到了数据支持。
  对于假设二, 我们问受访者:“在观看婚恋交友类节目中发现有如下问题:□ 拜金主义  □ 自我炒作 □ 富二代 □ 自由恋爱  □裸婚  □真实展现,您是否会觉得上面提到的问题会影响自己?(1为完全没有,5为强烈)”
  所得结果见表1(见本期第70页)第二行。我们对此进行了单样本T检验,设定值为3。结果显示均值为1.95低于设定均值,这说明大多数人认为自己所受影响较小。p<.001样本检验结果显著。 假设二经过检验,也得到了数据支持。
  对于假设三,我们在问卷中问受访者:“婚恋交友类节目中曾经引起争议的‘宝马女’(宁愿坐在宝马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后面笑)事件,你对女嘉宾的言论如何看待?”(1为完全赞同,5为完全不赞同)我们对此进行了单样本T检验,设定值为3。所得结果见表1第三行,结果显示均值为4.16,高于设定均值,这说明大多数人不赞同女嘉宾的言论,p<.001样本检验结果显著。因此, 假设三在这里得到了支持。
  我们还在问卷中问受访者:“在婚恋交友类节目中有很多期节目女嘉宾在选择男方时首先谈论房子车子票子,也有男嘉宾曾在场上提出农村人不考虑。你怎样看待以上的观点?”(1为完全赞同,5为完全不赞同)我们对此进行了单样本T检验,设定值为3。所得结果见表1第四行,结果显示均值为3.96高于设定均值,这说明大多数人同意以上观点,p<.001样本检验结果显著。可见,假设三也从此处得到了数据支持。
  
四、结论与讨论
  经过验证,假设一得到数据支持:大多数受访者会认为婚恋类节目所传达的价值观会对别人产生影响,这说明对于收看婚恋交友类节目的大学生群体,“第三人效果”仍然起作用,认为此类节目对别人有影响,而且是较大的影响(均值远低于设定均值);假设二得到了数据支持,则说明“第三人效果”假说的延伸理论,“反第三人效果”也在收看婚恋交友类节目的大学生观众中起到了作用。假设三验证了:大多数受访者认为婚恋交友类节目所宣扬的婚恋观不正确,但明知不正确还热衷于收看,并没有抵制或要求规范相关内容的想法。如同“抢盐风波”,错误认知导致错误行为。对于此类现象,学者禹卫华从第三人效果评估错误出发,来加以分析:有些参与囤积食盐的人,自己并没有听信谣言,而是认为如果不提前抢盐,就可能被那些“被谣言影响的人”抢光了盐。这种参照群体的压力使得他们被迫恐慌,被迫加入了抢盐大军,即对他人媒体效果的错误评估影响到个人的行为反应。③婚恋交友类节目中受众对第三人“拜金”、“享乐”的错误认知,并不会带来人人可见、可观察到的恐慌,这种影响往往是在头脑中的潜移默化,变化也不易觉察,恰恰这种润物无声的暗流,更应该引起社会的重视。
  基于以上研究发现,笔者提出两点纠偏建议:一方面,在提倡价值观多元的前提下,守住节目的底线,提高节目的质量。毕竟,大家在积极信息上,都是高估自己的,认为自己吸收的“正能量”更强大;在消极信息上,也是高估自己,认为自己抵御“负能量”的能力也很强大。从这方面看,作为源头的信息、展示给受众的节目,一开始就应该是高水准、高标准的。但如果深究一层,社会观念还是根源于社会现实,媒体上纯粹的高大全价值观,并不具有说服力,扎根于现实生活中的经济、政治、社会层面中的正气、美德才是需要改良的土壤。另一方面,从内因上看,作为大学生或其他受众,在评估媒体对个人的影响时,尤其是消极信息时,或许应该抱着“如果我不被改变,谁被改变?”的态度,这种自省不失为提高媒体素养、保持清醒的一条捷径。
  婚恋交友类节目的第三人效果从认知到行为机制,表现得并不如“抢盐”、“囤水”等事件那么明显,但作为观念的潜移默化,对社会及个人的影响是巨大的,理应在这方面有所警醒。■
  (作者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
  
注释:
①尹鸿、陆虹:《电视真人秀的节目类型分析》,人民网传媒频道2007年1月8日,
http://media.people.com.cn/GB/22100/76588/76590/5258492.html
②Davison, W. P. :
The third-person effect in communicationPublic Opinion Quarterly(1983), 47, 1- 15
③禹卫华:《从手机谣言到恐慌行为: 影响因素与社会控制——基于第三人效果框架的历时研究》,《新闻与传播研究》2011年第6期
  
  
  
主管单位: 上海报业集团
主办单位: 上海报业集团      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