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从业人员的“走转改”活动及其认知评价
□ 《“走转改”与新闻队伍建设》课题组
【本文提要】 本课题组对国内38家媒体单位进行问卷调查,旨在了解不同类型、不同层级媒体的新闻从业人员参与“走转改”活动的情况及效果。调查发现,新闻从业人员普遍参与了“走转改”活动,对活动开展情况及效果持积极评价态度。同时也发现,新闻从业人员对活动的持续开展、创新报道等方面也有着更高的期待。
【关键词】 新闻从业人员 “走转改” 认知 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 G214
一、调查背景
2011年8月9日,中宣部、中央外宣办、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中国记协等五部门召开会议,部署在全国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以下简称“走转改”)活动。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刘云山指出,开展“走转改”活动,“是立足当前、加强改进新闻宣传的重要保障,也是着眼长远、推动新闻事业健康发展的基础性工作”。①会后,从中央到地方的各新闻单位纷纷行动,以各种形式组织开展活动。行动迅速,成效显著,报纸、电视、广播、杂志、网络纷纷推出冠名“走转改”的专栏专题,一批批记者走到田间地头、企业车间、街道里弄、集市商场……
“走转改”活动引起新闻业内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不少专家学者、业内人士都对活动展开研究。目前,相关研究多侧重案例分析、价值判断、意义评述、内容评价等,采取的也主要是定性研究,而针对新闻从业人员本身对活动的认知、参与和评价的量化研究并不多,更没有作较大范围的问卷调查。因此,《“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与加强和改进新闻舆论工作研究》课题组决定对全国不同地区、不同类型、不同层级的媒体从业者进行抽样调查,力图以实际获得的数据对活动作出更精准的分析研究。
为此,2012年12月至2013年3月,课题组根据立意抽样的原则,对全国38家媒体单位的新闻从业者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中央媒体包括《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半月谈》、人民网等6家,省市媒体包括《解放日报》《四川日报》、上海电视台、北京广播台、南方网等24家,地市媒体包括《三亚晨报》等8家。样本覆盖全国、省市、地市三级和通讯社、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和网站六类媒体单位,并兼顾了东部、中部、西部等不同的区域,较为完整和较具代表性地反映了当前新闻工作者对“走转改”活动的总体态度和相应评价。我们通过网络问卷和纸质问卷相结合的方式,共发放问卷1760份,实际回收有效问卷1325份,有效回收率为75.3%。
本文通过对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从总体上反映各媒体实际组织开展“走转改”活动的情况,媒体从业人员参与的情况以及对该活动的认知和评价。同时,也反映“走转改”活动尚有一些需要改进之处,如活动的持续性问题、方式方法问题等等。
二、调查结果及其初步分析
1.“走转改”的必要性分析
参加“走转改”活动的主体是新闻从业人员,刘云山同志在“走转改”动员会上的讲话指出:“‘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是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新闻工作者综合素养的有效举措。” ②因此,目前全国新闻队伍的总体现状,将是活动开展的重要依据。
从图1~4(见本期第17页)不难看出:第一,有33.3%的受访者没有接受过完整的新闻专业系统培训,在新闻职业技能、职业知识、职业道德等方面可能缺乏非常扎实和专业的基础;第二,队伍年轻化趋势较明显,“80后”的比例高达56.8%;第三,从事新闻工作时间普遍不是很长,68.7%的受访者从业时间都在10年以内。综合这几个方面可以看出,目前的新闻队伍无论是学历背景、专业背景,还是年龄结构、从业时间,都存在着较明显的短板或者缺憾,客观上难以适应当下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的需要。
同时,我们也设置了一个主观选项,请受访者直接回答:“您认为‘走转改’活动有必要作为一项长期的任务持之以恒地开展下去吗?”选择“很有必要”和“有必要”的合计为74.1%,选择“无所谓”的为18.3%,选择完全没有必要的为7.7%。此次问卷调查是在“走转改”开展一年多之后进行的,受访者都不同程度地参与过活动,对活动也有一定的体会和认识。因此,从这一结果来看,大部分人还是赞成活动继续开展下去,也肯定了组织活动的必要性。
2.“走转改”的实际开展情况
作为活动主体,新闻从业人员对于“走转改”情况最具发言权,他们的感受也是最真实和最可靠的。从这个角度,我们设置两个选项,一是他们对所在媒体参与情况的评估,二是对自身参与情况的评价。
从图5(见本期第18页)看,98.9%的媒体都组织开展了“走转改”活动,也就是说活动几乎实现了媒体层面的全覆盖。值得注意的是,有11.8%的媒体是“前段时间较热现在偃旗息鼓”,说明随着时间推移,活动有逐渐冷却之势。究其原因,可能有一个很重要因素,即活动本身是自上而下推动的,随着上层部门或领导对此关注程度的减少以及工作重心的转移,活动难免出现边际效应递减的趋势。
对比图5、图6(见本期第18页)可以发现,活动在媒体层面得到了较积极的响应,但在媒体组织记者编辑参与方面则相形见绌。或许是组织的力度不够,或许是活动形式陈旧,或许是其他原因,导致媒体人员参与情况不是很理想,虽然总体上93.3%的受访者都参与活动,但其中只有53.8%的人是“经常参与”,39.5%的人则属于“偶尔参与”。
更具体地来看,下表(见本期第18页)反映了各媒体开展“走转改”活动的一些举措及其落实情况:
各类活动举措得到落实的比例(包括“基本做到”和“一直做到”)按序号从高到低的排列是:3、6、1、2、7、4、5。做得最好即排在第一位的是“在版面或播出时段上固定‘走转改’栏目,定期刊播相关内容”(83.1%),这也是“走转改”启动后最显著的成果,几乎所有媒体都在重要版面或时段开设了与之相关的栏目。而排在末两位的分别是“建立记者下基层档案,把‘走转改’与员工的考核联系起来”(57.3%)、“委派骨干记者或中层干部到基层挂职”(55.3%)。(见表1,见本期第18页)
3.活动的效果评价
从图7(见本期第19页)看出,持积极评价的占了71%,持负面评价的只有9.9%。应该说,相当比例的受访者认为活动的效果还是值得肯定的。
为了更精确地评估活动的效果,特别是活动带来的变化,我们又设置了更为具体的选项指标。如表2(见本期第18页)所示:
将“比较同意”和“十分同意”两项相加,从高到低按序号排列分别是:3、1、4、2、5、7、6,平均值是67.7%。居前两位的是:“捕捉了大批鲜活话题,引起社会广泛关注”(73.4%)、“深化了新闻从业人员对国情民情的了解”(71.8%);居末两位的是:“提升了传统媒体的公信力影响力,重塑了传统媒体的优势”(62.8%)、“引领了社会舆论的走向,矫正了信息传播中的失真扭曲现象”(62.1%)。此外,持“不同意”和“不太同意”的有一项超过9%,就是“提升了传统媒体的公信力影响力,重塑了传统媒体的优势”(9.8%)。这类数据与活动总体评价数据也可相互印证,即持正面积极评价的平均值基本都在70%左右。图7可见,大家对活动效果还是比较认可的。
4.对于“走转改”的内涵理解
调查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考察受访者对于活动内涵的理解:一是对于“走转改”实质的认识;二是对于“走基层”的“基层”的认识;三是对于“走转改”所代表的“群众路线”的认识。
关于“走转改”的实质,持“比较同意”和“十分同意”的排序为:“既把握具体和微观真实,又要体现宏观真实,理性认识和报道当下国情”(74.4%)、“坚持人民至上、勿忘人民的价值追求,始终把人民群众作为报道主体、服务对象”(73.9%)、“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坚持新闻为人民服务,为社会发展服务”(68.1%)、“对党的新闻工作优良传统的继承弘扬,也是新形势下党的新闻工作的重大创新”(65.8%)。相应地,对最后一项“不同意”的比例也最高,为7.6%,比其他三项的比例高出2~3个百分点。可见,受访者更加认同“走转改”实质就是要客观地反映现实生活、社会现状以及群众的生活状态而不是附加更多政治性的因素。
对于“基层”的理解,85.6%的受访者都认为“基层没有特定的地理概念,群众在哪里,基层就在哪里”,只有34%的人认为“基层就是底层,条件越艰苦越基层”。两个数据相对比,说明媒体和从业人员在实际“走转改”中应该避免陷入一个误区,就是一提到“基层”,就意味着“老少边穷”,就是要报道苦难、揭示丑陋、反映黑暗。事实上,在活动开展过程中,确实有不少媒体推出了很多类似“吃苦”的报道,记者前往人迹罕至、贫穷落后的地方,发回一组组催人泪下的作品,也确实打动了不少受众。但从上述调查结果看,许多受访者可能并不完全认同这样的做法。“我们的基层不总是穷苦的、负面的、阴暗的。‘走基层’就是要在基层群众中挖掘健康、闪光、向上的价值观。” ③
值得一提的是,有多达61.6%的受访者认为“基层包括人人能畅所欲言的互联网、微博等社交类媒体”。分析其原因,至少有两点:一是受访者中“70后”占了绝对比例,高达86.9%,这批人能够娴熟地运用网络,从中获取信息、寻找线索、发现选题;二是互联网已经深刻地影响到所有人的生活和工作,改变了社会生态和传播格局。但是,网络世界究竟能不能全面反映客观世界,网络是否就是“基层”的重要组成?这样的认知会对新闻从业人员作业方式产生多大的影响和改变?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重视并加强研究。
关于“群众路线”的认识,总体还是认为应该从作风、文风、情感等各方面拉近与群众的距离,增进与群众的感情,防止主观主义和脱离实际。在采访手段日益多元和便捷的今天,重申“群众路线”也具有特别的意义和针对性。
5.活动存在的问题及改进
根据课题组的观察与梳理,对“走转改”活动开展至今的情况做了分析,归纳出以下六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缺乏制度保障,沦为‘一阵风’式的运动”;二是“片面追求稿件或节目数量,精品力作不多”;三是“把新闻专栏改头换面,换‘汤’不换‘药’”;四是“记者任务重,心态浮躁,不能真正沉下去”;五是“机制不全,参与者付出与回报不成比例”;六是“一窝蜂,增加了基层的负担,为基层添乱”。对于这些问题,受访者认为“普遍”和“十分普遍”的总体比例对应分别是:38.6%,40.9%,34.5%,41.1%,42.5%,27.7%。综合分析,受访者意见最大的还是在于“机制”以及由此产生的薪酬问题。一般来说,记者编辑要真正深入基层,必须有一定的时间保证,如果仅仅是蜻蜓点水般到基层走一圈,也难以发现真问题,报道真情况,提出真见解。但在大多数媒体仍然以“计件制”为主的薪酬机制下,若记者编辑真正地深入基层潜心调研,往往会导致收入上的损失。因此,在这样的体制机制之下,从业者在现实地权衡之后,自然会作出更合乎逻辑的利益选择,而未必会愿意真正沉下去,在采访调查上多费时间。
如何深入推进“走转改”?从内容改进来说,五个选项中有两个超过了30%,其中33.7%的受访者选择“关注民生议题,全面阐释政策措施,分析前景走势,反映新情况新变化”,31.3%选择“正确开展舆论监督,深入调查、反复求证、理性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而选择“加强典型人物宣传,树立时代榜样,为改革开放和两个文明建设鼓与呼”的仅1.7%,比例之低,出乎意料。
从制度保障措施来说,超过30%的选项只有一个,即“定期策划涉及基层的重大新闻采访活动,培养从业人员深入基层的习惯”,比例最低的也是一个与“典型”有关的选项,即“树立‘走转改’先进典型,用榜样激励新闻从业人员”。从中可以看出,受访者普遍希望通过实际采访活动来转变作风、改进文风等,而不是简单地通过教育、培训、上课等来实现“走转改”的目的。同时,受访者对于“先进典型”和榜样示范作用的认可度如此之低,恐怕与长期以来新闻宣传工作中对于典型人物宣传的脸谱化、模式化、完美化、神化不无关系,应当引起重视。(见图8,见本期第20页)
三、基本结论和值得探讨的问题
1.“走转改”活动得到广大新闻从业人员的普遍认可和积极响应
无论是必要性的分析,还是开展情况以及效果评估,大部分受访者对“走转改”活动的开展持积极肯定的态度,并踊跃参与活动。各家媒体也采取了形式多样的措施,开出专版、专栏、专题,推出了一批有质量、有影响的报道。此次活动为何能取得显著成效?从活动本身来看,并非简单的以教育或者上课为手段,而是以“实践”为主要特征,鼓励记者投身基层、深入一线、贴近群众,这更符合新闻活动的工作要求和特性。毕竟,新闻就是靠走进生活、靠多看广闻、靠面对面采访来获取的,而不是靠坐而论道、闭门造车生产出来的。可见,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主题教育活动,更容易赢得采编人员的认同。
2.调查发现新闻从业人员对于人民性、公共性的关注度日益增长
在诸多问题选项中,凡是与保障人民利益、促进社会公平、体现公共价值的选项,往往被选择的比例会比较高。这反映出新闻从业人员普遍具有传统的“铁肩担道义”情结,或者说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担当感,希望藉由媒体及自身的努力,促进公平正义,推动社会发展,加强民主法治。因此,他们崇尚“人民至上、勿忘人民的价值追求”,希望把基层的普通群众作为报道主体和服务对象,也特别喜欢关注公共性的话题,认为媒体应该在舆论监督、回应群众、引导热点等方面发挥更大更积极的作用。从现实的传播活动中也不难看出,媒体和从业人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热情介入各类社会事件,寻根探底,发掘真相,传播事实。
3.“走转改”活动有利于传统媒体重新找寻发现自身的价值所在
受新媒体、新技术的影响,以报纸为代表的传统媒体有式微之势,如发行量下滑、广告较少、人员流失等等。面对这样的困局,许多媒体人都在探讨:传统媒体安身立命之本在哪里?存在的价值何在?用什么与新媒体对抗?在“走转改”中,一些媒体又重新发现了自身的价值。那就是不能简单地跟着网络跑,而是要在深入基层、把握现实中提供独特的发现、独有的信息、独家的视角,这样才能不断巩固提升自身的优势。“传统媒体的从业者不能仅仅满足于在互联网上寻求新闻,而应该在借助便利的信息技术的同时,深入基层,了解真实的民意,发现真正的问题,才能担负媒体应有的责任。因此可以说,‘走转改’是传统媒体应对新兴媒体挑战的必然选择。” ④
通过数据分析,也反映出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或倾向:
第一,持续性的问题。“走转改”活动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实效性,它所瞄准的,就是受网络影响而日趋严重的浮躁之风、虚假之风、懒散之风。但是要彻底解决这些问题,不能仅靠一个活动、一两年的努力,还必须从机制设计、制度安排上予以充分重视,从长效化、持续性的角度给予充分考量,才能真正解决新闻队伍中存在的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从目前活动情况来看,存在几种倾向:“形式化,就是应付上面的要求;碎片化,就是一些报道鸡零狗碎,只强调有现场,不重视有新闻;孤岛化,就是‘走转改’报道成为版面上一种独立的题材和体裁,而不是贯穿于全部的报道中。” ⑤
第二,创新报道的问题。主题报道、典型报道、成就报道是党的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法宝,曾在凝聚人心、鼓舞斗志上发挥过巨大的作用。在新的传播格局和社会环境下,如何看待这些传统项目?受访者对“成就性报道”和“典型人物宣传”的选项投票最少,就足以说明他们对于这种宣传方式、宣传效果的看淡。长期以来,这类报道所充斥的大话、空话、套话,已经让读者甚至是作者都不以为然、不为所动了。因此,如何顺应受众阅读习惯的变化,如何革新传统的新闻表达方式,如何借力各种新媒体的手段,去增强媒体报道的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需要更深入的探讨与研究。
第三,价值观的问题。问卷专门设计了两个相对应的问题,一是“您觉得,在我们国家,媒体从业人员的定位应该是怎样的”,二是“您觉得,在日常工作中,您本人实际上是怎样的”,选项都一样,分别是“党和人民的喉舌,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专业的新闻工作者,按照新闻规律办事”、“社会进步推动者,匡扶正义、扶危助困”、“信息产品生产者,满足受众各种信息需求”。在“应该是”的问题中,对“党和人民的喉舌”持“不同意”(含不太同意和完全不同意)的比例是14.1%,也是唯一一项不同意比例超过10%。但同时,在“实际上是”的问题中,对“党和人民的喉舌”持“符合”(含比较符合和十分符合)的比例却又是最高的,达75.5%。其余选项“符合”比例均低于70%。从这组数据的对比中不难看出,媒体从业人员的内心理想定位应该是“专业的新闻工作者”,但在现行的管理机制下,他们又必须承担很多新闻宣传、舆论引导的功能。这种理想和现实的背离,可能也是不少媒体人员纠结之处。■
(本文执笔:谭新政,工作单位:《解放日报》。本课题系2012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走转改”与加强和改进新闻舆论工作研究》子课题)
注释:
①②刘云山:《扎实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三项学习教育通讯》2011年第6期
③裘新:《“走转改”:是方法论,更是价值观》,《解放日报》2012年9月14日
④朱剑虹、吴世文:《新闻传播学背景的“走转改”活动及其长效机制》,《重庆社会科学》2012年第6期
⑤陈颂清:《深化“走转改”提升办报能力》,《解放日报》2012年9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