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目录
  • 87页
  • 88页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下一篇
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传播学期刊发展与学术进步
——“新闻传播学期刊主编与传媒学子面对面”研讨会综述
□王理 高璐 王瑶瑶
  【本文提要】 2013年7月16日首届“中国大学生传媒节”暨第四届“中国传媒领袖大讲堂”系列活动之“新闻传播学期刊主编与传媒学子面对面”研讨会在上海交通大学举办。与会专家分别对新闻传播学期刊发展历程、学术论文规范与评价、学术成果国际化传播、转型时期学术期刊发展机遇等议题发表了各自的观点和思考。本文对该研讨会观点摘要介绍,以期为读者呈现新闻传播学期刊面对新媒体冲击的发展选择。
  【关键词】 新闻传播 学术期刊 学术规范 转型机遇 
  【中图分类号】G206
  任何学科的发展都离不开相关领域学术期刊提供的交流和发布平台。为促进新闻传播学学术期刊发展、加强专业期刊与传媒专业学生沟通交流、激发青年学子生产更优秀的学术成果,由上海交通大学新媒体与社会研究中心主办的“新闻传播学期刊主编与传媒学子面对面”研讨会于2013年7月16日在上海交通大学召开。
  研讨会由上海交通大学谢耘耕教授主持,邀请了《亚洲传播学报》《传播与社会学刊》《新闻学研究》《新闻记者》《传媒》《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新闻与传播》等专业期刊的负责人,通过主题演讲和圆桌论坛的形式,围绕“新闻传播学科发展及学术期刊发展”、“学术论文规范与评价体系”、“新闻传播学术成果国际化路径”等议题,展开研讨、交流。
  
一、新闻传播学科与学术期刊发展
  香港中文大学传播研究中心与香港浸会大学媒介与传播研究中心主办的《传播与社会学刊》前主编陈韬文教授认为,目前传播学领域“学”与“术”不平衡的问题由来已久,与学术体制相关。他认为,完全局限于新闻传播学内部的概念研究无法对社会问题有更深入的理解。目前社会学、经济学和政治学的一些研究已对新闻传播领域有所涉及,这对促进新闻传播学术的发展与平衡极为有利。因为新闻传播也是一种形态、一种行业,需要与社会现象进行关联,以发现、解决社会问题。陈韬文认为,由于种种原因,中国目前的新闻传播学期刊资源还未完全开发,将来应逐渐发展形成层次不一、各有侧重的刊物格局,如研究型的纯学术刊物与实践操作分析型的行业类刊物,这样才能使“学”与“术”达到更好的平衡。
  《新闻记者》主编刘鹏从《新闻记者》办刊三十年的回顾角度认为,近年来,我国新闻传播学研究在理论性、规范性上有提高、进步,但是在对现实问题的深切关怀、深入剖析上并没有显示出同等的提高。他对目前国内新闻学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做了梳理,包括:新闻理论研究与实践的脱离;学科基础比较薄弱,学术自信尚未建立;传媒业界对理论研究重视不够,尚未从经验总结层次上升到理论研究层面等。对此,他建议从事新闻传播研究,应当坚持问题意识,寻求理论阐释;提倡创新意识,拒绝学术“泡沫”;强调传播意识,提高学术能见度。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新闻与传播》主编陆地教授提出,在现代新闻传播学术研究中,成功学者应具备“学、术、识、道”四种基本修养:“学”指新闻学专业知识和文史哲综合性知识的学习,“术”指学术规范,“识”是指见识和独到的见解,“道”是一种思想、流派、境界。优秀的学术研究一定在“新思想、新观点、新理论、新方法、新案例和新动态”方面有所突破。陆地从三个角度对专业期刊转型提出了自己的观点:首先是转“形”,新媒体时代,杂志的概念及形态均出现变化,作为深阅读载体的杂志在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但有可能与新媒体形式结合转变为电子杂志形态。其次为转“场”,面对网络环境,受众阅读逐渐由线下转向线上,报刊的发行空间也逐渐转换到虚拟的网络空间上,因此,期刊也应将部分发行精力转向网络。第三是转“企”,目前的期刊转企改制应分出层次,即按照期刊类型决定是否转企,如原本就面向市场的杂志,自身有大量广告资源,转企对其较为适合;而纯学术刊物被强行推向市场,则很有可能难以存活。
  《传媒》主编杨驰原认为,我国学术期刊目前的整体发展格局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第一是体制机制改革提速,增强了发展动力;第二是市场氛围逐渐明显,专业化杂志发展速度加快;第三是区域和行业刊群现象出现,产生聚合效应;第四是数字化浪潮推动传统期刊与新媒体融合发展。此外,他还对《传媒》杂志由“工作管理型期刊”到“服务传媒业、引领传媒业”,再到现在的新闻性、学术性并重的定位选择作了阐释。
  
二、学术规范与学术成果国际化传播
  与会新闻传播学术期刊负责人也就学术规范及学术成果国际化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台湾《新闻学研究》宣称其“编辑原则”在于“为新闻传播社群成员提供高质量之学术论文,促成开放及多元之讨论,藉以形成相关领域研究者对‘何谓新闻与传播’之共识”。《新闻学研究》原主编冯建三对编委会严格的选稿标准、组稿程序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就社科类学术评审体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他认为,学术界首先应当树立起自身权威,而非仅仅依附于某些指标体系。SSCI、TSSCI等数据库本质上是资料库,它们本身并不足以转化成单一的评鉴依据,更不能盲目追求数量。其次,多元的学术成果应该平等对待,而非仅着眼于期刊论文;第三,各种语言的学术成果都应享有平等的地位,对台湾来讲,应该回归华文写作优先权;最后,他建议借助网络技术,学术成果在互联网上共享,实现信息快速流通。
  编辑部位于新加坡的《亚洲传播学报》主编郝晓鸣教授认为,国内期刊与国际期刊的选稿风格差异较大,从“论文”基本概念的理解到学术规范都很不一样。国外期刊以实证研究为主,期刊文章不仅提出道理,还需要进行调查,并且回顾过去的研究历史。就《亚洲传播学报》与国内期刊最主要的不同点来看,首先,该刊物为英文学刊,其登载的文章不仅仅供给亚洲学者阅读,更重要的是把亚洲学者的文章推向国际,因此,打造国际平台是该刊物的目标。其次,该刊严格的匿名评审制度与国内部分刊物有所不同,全世界该领域的专家都有可能被邀请作为评审,力求文章不但被亚洲同行认可,更重要的是得到国际同行认可。第三,期刊的发行运作也较为特殊,《亚洲传播学报》起初由亚洲媒体与信息中心提供经费支持,后与商业出版商合作印刷发行,逐渐由亏转盈。第四,该刊物为SSCI数据库源期刊,影响力相对更大,可以吸引更多优秀论文投稿,对期刊本身的学术水平也有促进作用。郝晓鸣教授建议,初入门的新闻传播研究学者不妨从研究方向相近的文献中多加借鉴,如按照文献中的方法步骤根据需要修改调整,当作学习的过程来完成自己的研究。
  对于许多传媒学子感兴趣的媒体从业经历对学术研究能力的影响这个问题,上海交通大学谢耘耕教授说,记者与学者的最大差别在于记者记录声音,学者发出声音。自己多年的记者经历对目前从事学术研究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充分的社会阅历对培养学术研究中的解读能力有重要的影响。曾在新华社工作的郝晓鸣教授也表示,记者的从业经历将使得大部分人一生受益无穷。因为当记者所经历的事情往往比普通人要多,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份工作,学会平等待人、耐心观察社会,这对将来的工作也有很大好处。同样有过媒体从业经历的陈韬文教授则认为,记者与学者的思维模式存在一定反差,做报道需要具体细节,而做研究则强调抽象。因此他建议新闻研究应在对实践事物细节的详细把握基础上,不局限于某一具体事件,学会思考并抽象出事物的共通性。■
  (作者王理为上海交通大学新媒体与社会研究中心博士生;高璐、王瑶瑶为上海交通大学新媒体与社会研究中心硕士生)



主管单位: 上海报业集团
主办单位: 上海报业集团      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