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目录
  • 3页
  • 4页
  • 5页
  • 6页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新闻传播专业期刊的责任与追求
——《新闻记者》创刊30年暨《中国传媒业的观察家与思想者》出版座谈会综述
□王侠
  今年是《新闻记者》杂志创刊30周年。本刊从30年来所刊文章中选取了46篇,汇编成《中国传媒业的观察家与思想者》一书,以志纪念,也希望今天的读者能从这些极具历史感和现实感的“旧篇”中读出新意,对中国传媒业的现状和发展有更深入的把握和思考。
  以这本30年文选的出版为契机,8月29日,《新闻记者》创刊30年暨《中国传媒业的观察家与思想者》出版座谈会在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举行,《新闻记者》的历任主编、主管领导和专家学者一同回顾了《新闻记者》办刊历史及经验,并讨论了当前新闻传播业发展与新闻传播研究的关注重点,以及新闻传播专业期刊的未来发展。
  
30个春秋,风雨兼程
  作为一份专业期刊,《新闻记者》的这30年,可以折射出中国新闻业、中国新闻传播研究的一段意味深长的历程。
  创刊初期曾参与编辑《新闻记者》的《文汇报》高级编辑俞松年回忆,1982年胡绩伟同志(1982年4月至1983年10月任《人民日报》社社长)到上海来,召开了一次新闻界会议,在会上一个重要议题是讨论新闻是否有学,以及究竟什么是新闻等问题。这段时期,包括上海新闻界在内的全国新闻工作者对探讨新闻问题、探索新闻规律都有极大的热情。第二年3月,在时任上海新闻学会会长、《文汇报》总编辑马达的主持下,《新闻记者》杂志创刊。当时,这份专业期刊的特点就是讲新闻,讲新闻记者,办给新闻从业人员看。这一时期的《新闻记者》做了很多对新闻业基本常识、基本规律正本清源、传播普及的工作,也介绍、讨论了新闻界许多新做法、新观念、新思想,同时特别注重为新闻改革鼓与呼。
  1988年起,《新闻记者》转由上海社科院新闻研究所主办。先后担任副主编、主编的魏永征讲述了学术期刊市场化经营的一段艰难探索。他回忆,接手《新闻记者》杂志后做的是企业法人登记,主编即是法人代表,但3万元注册资金却是借来的。当时编辑部提出 “《新闻记者》不仅仅给新闻记者读”的办刊口号,希望以此扩大销量,但事实证明这条路很难走通。《新闻记者》毕竟是专业期刊,不能以市场化刊物的标准来要求它。杂志作为企业法人维持了十年,得到了全上海新闻界的支持,主要通过广告经营养杂志。由于经济上的原因,1995年10月,《新闻记者》改由新民晚报社和上海社科院新闻所联合主办。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时期的《新闻记者》对新闻幕后的新闻的关注,对新闻领域不正之风的批评,对新闻改革、舆论监督新见解的表达,对维护记者权益的呼吁等等,使这份杂志在业界的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学术性更加浓郁。
  《新闻记者》前主编吕怡然发言一开始就说到自己与这本杂志的“缘分”。30年前,就在《新闻记者》创刊的那个月,女儿降生。当时他特地去买了一本创刊号,但无论如何没想到的是,自己不仅成为《新闻记者》的读者,还成为它的一名作者,后来竟当上了主编。
  吕怡然说,在参与编选《中国传媒业的观察家与思想者》一书过程中,对收入其中的文稿先后通读过三遍。他说,这些文章越看越有感慨,“我发现我们的前辈真是有胆识、有见地,高屋建瓴、高瞻远瞩,许多非常好的道理、观点,直到现在看来还是那么新鲜,有活力。”
  在吕怡然看来,《新闻记者》为中国新闻业进步做了很多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参与编辑这本书时既充满自豪又有些悲观,“30年来,前辈们提出那么多中肯的意见,但到现在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从这些已经成为历史的篇章里,反衬了我们新闻界的现状,在很多问题上长期徘徊不前、裹足难行、僵化保守,种种弊端远未革除,所以我们依然任重而道远。”
  
30载追求,文脉相传
  《新民晚报》前总编辑丁法章曾主管过《新闻记者》杂志相当长一段时间,在座谈会上,他说自己是《新闻记者》的忠实读者、不是很得力的作者,以及热心的扶持者。他用三句话来概括《新闻记者》 的30年:历尽坎坷、风风雨雨的30年;攻坚克难、不断奋起的30年;独领风骚、实至名归的30年。
  对于《新闻记者》取得的成绩,丁法章认为,首先在于有明确的办刊理念和编辑方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继承和创新相统一,在业界、学界和社会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同时,这份杂志胸怀大局,对中国传媒业的命运始终是关注和思考的,恰如30年文选的书名所示,是一名称职的“观察家和思想者”;其次,它的成功之处有赖于各时期主办单位和主管领导的关心和扶持,这非常重要,毕竟办这份杂志是赔钱的买卖;第三,在于有一支精干、务实、高率的办刊团队,在这里摸爬滚打过的几位编辑、主编都各自取得专业上的成就,便是明证。
  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社长陈保平认为,《新闻记者》历经30年风雨,今天依然保持敏锐、新锐、尖锐的办刊风格,是几任主编孜孜以求、文脉传承的结果。《新闻记者》一直坚持新闻的专业性,尊重规律,重视新闻道德,追求新闻理想,已经成为这本专业期刊的重要特色。我们今天传统媒体面临新媒体的挑战,新闻人都在探讨、求索,阅读这本《中国传媒业的观察家与思想者》或者每期《新闻记者》杂志,会给我们带来认知反差——我们新闻人的探讨往往集中在传媒经济、传媒技术层面,恰恰在深入地观察和思考层面有时候是不够的。特别是许多年轻记者编辑,观察问题比较表面化,思想比较肤浅,这一点令人担忧。其实不论做新媒体还是做传统媒体,能观察、会思想,是传媒人的基本功、基本素养。陈保平说,以史为鉴,我很希望从事传媒实践工作的记者编辑都能够认真地读一读《中国传媒业的观察家与思想者》,正如本书序言里讲的,温故而知新。这些故,在今天都没有过时,或者老的问题仍在原地打转,如何实现突破,找到真正对中国社会能发挥良性推动作用的规律,我们还要不断求索。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童兵教授认为,《新闻记者》杂志办刊30年的特点在于:一是追求学术,或者说引领学术;第二是关怀现实。他表示,作为一个传媒集团办的专业期刊,能够坚持这两点30年而不变,特别是在新的传媒形势下坚守,且不断有创新的形态,是非常不容易的。在当今中国办学术性杂志,要完全拒绝它的世俗味很难,《新闻记者》世俗味却不浓。这是很不容易的。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这个杂志从领导到主要的编辑,有一种担当,有一种理论上的进取、学术上的追求。
  
“而立之年”,百尺竿头
  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党委书记徐炯用“家国不幸诗人幸”来概括新闻业和新闻学研究的现状。他解释道,现在报业正处在“不幸的时期”,但是关于媒体、关于新闻、关于舆论的研究正处于一个“幸运的时期”。比如我们集团的记者编辑、特别是年轻人都非常关心接下去新闻行业,特别是报业的发展,《新闻记者》组织的关于传媒转型的讲座上座率都很高,《新闻记者》杂志最近一段时间发表的研究新媒体的文章,很多青年人会主动地去读,读了以后还想相互交流。从集团层面来讲,我们也面临如何转型发展的问题,对这些问题也需要有冷静、认真、细致的思考,加强这方面的学习和研究。讲到媒体转型,最关键是人的转型,记者的能力要提升、意识要更新。的确,传统媒体这两年滑坡非常严重,但是讲到滑坡的时候我们会很轻易地说这是由于新媒体的威胁,却没有看到传统媒体本身的很多问题。如果你本来足够强大的话,我想新媒体也不至于一下子把你推到如此险恶的境地。我们没有必要一再纠缠于报纸会不会消亡,或者说什么时候消亡的问题,其实争论双方的道理都是不充分的,争来争去毫无意义。即便报纸这种媒体消亡了,其实也很自然,就像当年黑白电视机消亡是很正常的现象。而作为一个传媒集团的领导层,最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不能让员工因为媒体形态的改变而失去存在的价值,而是要帮助他们成长,成为真正优秀的新闻记者,不管在报纸媒体还是网络媒体都能够继续立足,继续自己的新闻理想。在这样一个特殊阶段,我们更加需要《新闻记者》杂志,需要新闻研究,需要它为我们的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为此,文新集团一定会给《新闻记者》杂志更多的支持。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李良荣教授也表示,现在新的形势对于媒体、对于新闻传播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全新的课题,而且非常尖锐。新闻研究的前景非常开阔,研究领域越来越大,面对的问题越来越多。他建议,《新闻记者》杂志不要在理论上求深,而是要求新,要站在最前沿。新锐,应该是这本杂志的基本风格和基本态度。
  童兵对《新闻记者》杂志的未来办刊方向提出了三点希望:一是希望继续保持理论的勇气和理论的担当;二是学术和政治之间最好保持一段距离;三是要起到学术引领的作用,需要有一些系统性的专栏。他建议增加一些“向全国新闻界学习”的稿件。上海的媒体现在总体来说在全国影响力不大,被兄弟省市媒体转载的内容太少,走不出去。而外地有些媒体,有些做法相当不错,值得上海新闻界学习。
  现任《东方早报》社社长的贾亦凡曾在《新闻记者》 杂志工作达15年之久。他表示,这15年,对他个人而言是获得新闻学术最基本训练的重要过程,对新闻界的关注,与学界、业界人士的相识,都是从这本杂志开始的。现在负责具体的采编工作后,希望在新闻学术期刊上看到有启发性和指导意义的文章,比如报业如何转型、新形势下的新闻报道如何做、其他媒体在这方面的经验和设想等。很多时候,面对这些问题只能靠媒体人自己摸着石头过河。如果这种情况不解决,只靠业界不断摸索,难免会走弯路。因此他希望《新闻记者》杂志在这方面能够有更好的作为,为采编一线的编辑、记者、管理者提供超前的、真正有可行性的思路和方法。
  南京大学新闻学院王辰瑶副教授曾专门研究过改革开放以来的新闻专业期刊,她认为理想的新闻学学术刊物应该注重以下三点:一是问题。一份理想的新闻学刊物,要足够开放,渴望真正的“问题”。要让“问题”来引领自己的方向,并根据“问题”调整自己的策略,而不是人为划定条块,然后让研究者“按图索骥”;第二是方法。判断一篇论文方法运用的好坏,不在于方法本身的难易,也不看其贴了多少炫目的方法标签,而在于其方法的运用是否有助于研究问题。这是一条相当朴素的原则,但若非理想的刊物,则不易坚持;第三是情怀。理想刊物应该有助于新闻学研究的理想气质,而非扼杀它。遗憾的是,在目前的氛围下,新闻学研究本来具有也理应具有的情怀,或多或少地正在衰减。
  
  《新闻记者》以一本文选、一次学术研讨和一个座谈会,平和、低调、务实而带有几分书卷气、学术味地纪念自己的“而立之年”。此时此刻,它感恩自己的创办人、领导者,更感谢众多支持者。诚如主编刘鹏在《中国传媒业的观察家与思想者》后记中所言:“我们由衷的敬意和真挚的谢忱,更要献给30年来始终关心、支持《新闻记者》成长的广大作者、读者。祈愿下一个30年,你们继续和《新闻记者》同在!”
  下一个30年,《新闻记者》站立于一个新起点;“百尺竿头”,《新闻记者》开始了自己新的追求。■ (作者单位: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
  
(本文有插图,详见本期第3、4、5页。)
  
主管单位: 上海报业集团
主办单位: 上海报业集团      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