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目录
  • 14页
  • 15页
  • 16页
  • 17页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下一篇
《中国传媒业的观察家与思想者》出版

  2013年8月,由 《新闻记者》 编辑部编选、文汇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传媒业的观察家与思想者——新闻记者三十年选》亮相“上海书展”。
  正如书名所标识的,《中国传媒业的观察家与思想者》是《新闻记者》杂志创办三十年来所刊文章的精选,也可以说是从一本专业期刊的视角对中国传媒业发展历程的独特观察与思考。本书编选中特别强调文章的历史感和现实性,因此,除了纪念意义之外,读者也能从这些“旧篇”中读出新意,对中国传媒业的现状和发展有更深入的把握和思考。
  按照所选文章的大致主题,本书分为四辑,包括“新闻改革三十年”、“中国传媒业发展的关键词和问题单”、“能终身当记者吗”、“新闻的力量来自哪里”;文章的作者包括几代报人、学人,他们对中国传媒业命运的深沉思索和殷殷关切,为中国新闻改革鼓与呼的信心和勇气,也体现了《新闻记者》三十年来矢志不渝的办刊精神。
  在这里,我们选登本书“序”、“后记”,以及“目录”,以飨读者。
  
序 徐炯
  《新闻记者》创刊30年,从历年发表的众多论文中选出精品力作汇编成这一本书,当然不是简单地为了展示办刊成果。
  抱着“温故而知新”的阅读期待,许多人愿意读一读此类新编的旧文。不过据我观察,多数媒体同行恐怕不属此列。我们做的是“唯新是从”的工作,读书也往往偏好“知新”,不大情愿花精力和时间去“温故”,容易低估和忽视“旧”的价值。读新闻论文,我们更期盼了解媒体行业的新情况、新问题、新趋势,获知同行的新想法、新说法、新做法,更加敏感和兴奋于新近冒出的新名词、新概念。但其实,实际生活并不像每天出版一张报纸这般简单地新旧更替,总是新旧交织,而且,在实际生活中作出取舍的主要评判标准常常并非“新”与“旧”。同样地,在探讨媒体工作的种种议题中确定重点,主要标准应当是“重要”与“不够重要”、“核心”与“非核心”。
  比如新闻界前辈马达老人在2009年9月到12月间抱病接受访谈时提出的“如何认识舆论和正确对待舆论”、“新闻工作和宣传工作是不是一回事”,依我看就是两个核心的议题。由于至今没有明确、清晰的结论——不要说媒体业界与社会上相关各方取得共识,就连诸多媒体领导及其上级领导,对此也不曾想清楚,甚至没有认真想过,结果我们在实践中始终备受困扰。如今已是互联网时代,舆论环境较之马达老人办报的年代远为复杂,而传统主流媒体面对越来越严峻的挑战,这两个问题再不认真解答,以“公信力”为最大优势的传统主流媒体如何力守阵地?带着“造舆论”的想法踏足网络,又何以保证“引导舆论”的切实有效?
  翻读这些文章,我很留心看编者附注在每篇文章末尾的发表年月。这是富有意味的细节。身在此时的我们,回看作者们当年郑重提出的观点,和这些观点所针对的问题,既为30年间媒体工作的种种进步而欣慰,也不时为某些问题的“历久弥新”而遗憾焦虑。“新闻改革”、“观念更新”等等带有年代印记的词汇,于今读来不免感觉有些生疏,但前辈们流露于字里行间的热切心情是不是穿越了岁月余温犹在?
  重读旧文,重新去想那些值得想、必须想的问题,重燃探寻答案的热情——如果这本旧文新编能促使我们“温故而知新”,那真是对《新闻记者》创刊30年来一代代编者不懈劳作的最好肯定和莫大激励。
  (作者系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党委书记)
  
后记 刘鹏
  1983年3月,《新闻记者》正式创刊。套一句用俗了的话,可以说,《新闻记者》是沐浴着祖国改革开放的阳光诞生的。那时,新闻界和全国各行业一样,置身于拨乱反正、百废待兴的大局,呈现出思想解放、生气勃勃的精神风貌,新闻改革的大潮开始涌动。因此,上海市新闻学会经与全市新闻单位共同商定,创办《新闻记者》月刊,并由《文汇报》新闻研究部负责编辑工作。
  创刊伊始,分管《新闻记者》杂志的《文汇报》党委副书记兼副总编辑陆灏就提出:“《新闻记者》的首要任务,就是要为新闻改革呐喊,鸣锣开道。” “创刊号”也发表本刊评论员文章《大兴改革促进改革》说:“只有改革才能前进,只有改革才有希望。新闻工作者应该站在改革的前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破除妨碍我们前进的老框框、老套套、老作风,钻研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传播新经验,反映新气象,做大兴改革、推动改革的促进派。”这一时期的《新闻记者》,做了很多对新闻业基本常识、基本规律正本清源、传播普及的工作,也介绍、讨论了新闻界许多新做法、新观念、新思想。
  1988年1月起,《新闻记者》转由上海社科院新闻研究所主办。当年第3期刊出的《新闻记者稿约》,展示了新的办刊思路:“特别要加强以下方面的报道:一、关于发展新闻改革、加强公开性、提高透明度、进行舆论监督的新论述、新见解、新设想,新闻单位进行新闻改革的试验和成效;二、新闻幕后的新闻;三、维护新闻工作者合法权益的呼吁以及有关事件的报道;四、提高新闻工作者队伍素质,对新闻领域的不正之风开展批评;五、关于大陆与港澳台、中国与海外记者的交流。”这些方面的选题在此后的《新闻记者》上都有所体现。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当时担任《新闻记者》副主编、主编的魏永征承担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法(上海起草小组·征求意见稿)》的起草工作。理所当然地,《新闻记者》也刊出了大量关于新闻官司案例讨论、新闻与法律理论探索文章,作为一个重要的理论研讨平台,为新中国的新闻法制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
  1995年10月,《新闻记者》改由新民晚报社、上海社科院新闻所联合主办(1998年由《文汇报》与《新民晚报》“强强联合”组建的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成立,《新闻记者》转由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与上海社科院新闻所主办)。这次转型,使《新闻记者》杂志更密切地融入新闻实践,既注重理论深度,又密切联系实际,成为沟通传媒学界与业界的一座桥梁。《新闻记者》曾经发起的关于“新闻策划”的讨论、连续十余年的“年度十大假新闻评选”等,都在全国新闻界引起很大反响。
  回顾三十年来的办刊过程,可以发现,《新闻记者》的编辑新老交替、数代更迭,杂志的风格特色也几经变化,但是始终没有改变的,是对中国传媒业命运的深沉思索和殷殷关切;一如既往的,是为中国新闻改革鼓与呼的信心和勇气。可以说,这就是《新闻记者》矢志不渝的办刊精神。
  在《新闻记者》创刊三十周年之际,我们选编了这本“文集”,不仅希望它具有纪念意义,更希望它能具有历史价值、现实价值、未来价值。所谓历史价值,就是希望读者能从这些带有强烈时代气息的文献中,不但看到《新闻记者》三十年来风雨兼程一路走来的步履和足迹,也能一窥中国传媒业发展、中国新闻传播研究的辉煌与坎坷;所谓现实价值,则是希望读者能从这些似乎已经“过时”的文章中,发现许多对当前中国传媒发展仍然富有启示意义的思想、观点;而未来价值,则是希望读者能从这些“旧篇”中读出新意,对转型中的中国传媒业未来有更深刻的体认和把握。
  非常遗憾的是,因为本书的容量所限,我们不得不“挂一漏万”,一再“忍痛割爱”。因为要从三十年上万篇文章中选出几十篇作为代表,难度之大,出乎预料。大量精彩佳作,实难割舍,却也只能割舍。
  在此,我们特别感谢并怀念《新闻记者》的创始人——时任上海市新闻学会会长、《文汇报》总编辑的马达,以及《文汇报》党委副书记兼副总编辑陆灏,正是这两位中国新闻界前辈的大胆开拓,为《新闻记者》日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还要感谢三十年来曾先后分管过《新闻记者》的诸位老领导,以及曾在《新闻记者》工作过的所有记者、编辑及其他人员,“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几代人的不懈努力,铸就了今天《新闻记者》的品牌。此外,应感谢文新集团党委书记徐炯、社长陈保平对《新闻记者》工作以及此书编选和出版的大力支持,感谢文汇出版社社长桂国强、责任编辑陈润华为本书付出的辛劳。
  当然,我们由衷的敬意和真挚的谢忱,更要献给三十年来始终关心、支持《新闻记者》成长的广大作者、读者。祈愿下一个三十年,你们继续和《新闻记者》同在!
  (本文作者系《新闻记者》主编)
  
《中国传媒业的观察家与思想者》目录

新闻改革30年
  《新闻记者》创刊告读者
  论报纸上的消息改革 (陆灏)
  新闻改革刍议 (全一毛)
  上海新闻界名流谈新闻媒介与透明度
  (本刊记者、特约记者集体采写)
  试论新闻和政治权力的关系 (杨继绳)
  为了不可忘却的纪念 (张芬之)
  多种声音一个方向
  ——论党在新时期的新闻政策 (甘惜分)
  扬“解放精神”,创“解放风格” (周瑞金)
  全世界在观看
  ——从传播学角度看“非典”报道 (黄旦 严风华 倪娜)
  正确的抉择重大的胜利
  ——纪念中国新闻改革30年 (童兵)
  报业体制和运行机制亟待改革
  ——老报人马达访谈录 (张志安 白红义)
  从历史到现实:党报头条的内容演变 (陈力丹)
  透视人类社会第四次传播革命 (李良荣)
  
中国传媒业发展的关键词和问题单
  在新旧世纪的交接点上
  ——对我国报业未来改革与发展的探讨 (丁法章)
  “纸老虎”袖珍辞典
  ——《申江服务导报》揭秘 (徐锦江)
  传媒改版思路与决策依据   (陆小华)
  我们怎样卖报纸
  ——《经济观察报》的发行理念和策略(李清飞)
  中国传媒业发展的“关键词”与“问题单” (喻国明)
  蜕皮时代:媒体集团的价值取向 (徐世平)
  论都市报的分化 (孙玮)
  新技术时代传统报业的困境
  ——由普利策工作坊引起的反思 (陆晔)
  我们为什么而新闻
  ——关于《环球时报》风波的三个问题 (杜骏飞)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网络意见领袖 (胡泳)
  领悟新媒体法则
  ——从The Daily的失败中学习什么?(彭兰)
  
能终身当记者吗
  记者六题 (子冈)
  能终身当记者吗 (顾执中)
  寂寞的作家在寂寞中离去
  ——郭玲春谈沈从文去世前后的新闻报道 (郁维刚)
  老记者断想录 (萧乾)
  长江为什么离开《大公报》 (冯英子)
  降低迷雾系数 (邓伟志)
  巴金批评了我通讯中的“喀嚓”一词 (赵兰英)
  新闻工作者要学点新闻史 (方汉奇)
  聊记旧事代感慨 (何满子)
  如果有来世还是做记者
  ——范敬宜谈新闻记者的修养 (刘鉴强)
  呼唤名记者 (林帆)
  报人的最高境界是从容不迫
  ——《南方周末》创办人左方访谈录 (洪兵)
  让长处充分发挥
  ——记者自我管理五问 (张立伟)
  法学家视野中的司法与传媒
  ——陈兴良、贺卫方、蔡定剑、张志铭访谈 (韩元)
  
新闻的力量来自哪里
  新闻写作中的“情”、“理”、“事”、“态”(赵超构)
  没话找话:评论写作随想录 (詹国枢)
  对一篇统发稿的改造 (贾安坤)
  新闻的力量来自哪里
  ——以“两会”报道的创新为例 (李希光)
  “更正”和“编者的话”
  ——《纽约时报》的纠错制度简析
  (吴飞 王凤娟)
  媒体报道案件的自律规则 (徐迅)
  从“公共新闻”到“公民新闻”
  ——试析西方国家新闻传播正在发生的变化(蔡雯 郭翠玲)
  把事实和意见分开
  ——《新闻记者》评点假新闻文章名誉权案一审胜诉的启示 (魏永征)
  

(本文有插图,详见本期第14页。) 

 
主管单位: 上海报业集团
主办单位: 上海报业集团      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