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回应社会关切的报道才是优秀报道
——鲍美利“开心小屋”典型报道专题研讨会综述
□朱鸿召
家住上海虹桥镇龙柏三村的居民、退休教师鲍美利,打开家门,创办“开心小屋”,多年来用歌声、琴声和笑声关怀邻里,传递爱心、快乐和健康,在城市化进程中以自己微小的梦想点亮人们的心灵,成为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精神文明新风尚的正能量。
今年6月20日,中央和上海市主要媒体对鲍美利“开心小屋”进行全方位集中报道。有组织,没有统发稿;有时间要求,没有版面规定。各家媒体根据各自属性定位,深入采访,精心制作,各展所长,尽显特色,堪称新时期典型人物报道的范例。中央新闻宣传主管部门对此次报道也给予充分肯定,认为此次报道:“不仅表扬了一个凡人善举,而且弘扬了一种精神,更重要的是积极提倡了现代城市居住条件下所需要的和谐人际关系和精神文明,推动了适应这种需要的城市管理工作。集中报道形成了声势,一个个既生动、鲜活又可读、可听、可视的故事,形成了正能量的集聚放大效应。”
为及时总结此次典型报道经验,近日,中共闵行区委宣传部、闵行区政府新闻办和闵行报社联合举办“鲍美利‘开心小屋’典型报道专题研讨会”,邀请参与此次报道的媒体记者和有关专家出席,交流前期采访心得体会,介绍后期制作经验。
上海人民广播电台记者俞倩说,参与这个报道,对于个人也是一次心灵的震撼。一篇典型人物报道、正面报道,一定首先是要感动自己,才有可能感动听众。
《新闻晨报》记者宋杰介绍,他们曾连续三次采访鲍美利“开心小屋”,前两次都是和其他媒体同行群访,并没有觉得非常感动,于是决定再去采访第三次。三个记者,一位老人,面对面聊了两个多小时。宋杰说,这场对话下来,真的是被震撼了,像CCTV“艺术人生”节目中常见的一样,大家痛哭流涕。之前的采访“我还觉得是在完成任务,但是第三次采访之后,我觉得有了一种责任,一定要把这位78岁老人的生命境界通过我们的报道广泛传播出去”。
那么,究竟鲍美利的故事有什么令人感动之处,这些感动人的细节放在上海这个国际大都市里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呢?《闵行报》主编朱鸿召介绍,其实,早在2007年《闵行报》就报道了鲍美利和她的“开心小屋”,当时作为社区邻里节中的好人好事之一,见诸报端。之后,记者跟踪采访,发现鲍美利和许多“小屋朋友”都是癌症、抑郁症或其他绝症患者,他们用音乐战胜病痛,走出孤独阴影,相互鼓励,乐观向上,精神逐渐开朗起来。今年5月31日,《闵行报》发表长篇通讯《鲍美利的美丽人生》,将鲍美利“开心小屋”放在急速城市化进程中,邻里守望相助,以社区为家园的背景下报道,从而展示了上海城市主流价值观的社会正能量。
《人民日报》记者谢卫群说,她先后两次采访鲍美利“开心小屋”,听老人们唱歌,真的把她唱哭了。一位80多岁的老人能够在你身边唱“我的心中有太阳”,人生到了夕阳的时候,还有这样一种美好,不但是种激励和鼓舞,也深切感受到了人的一种价值。因此在写报道时走出通常的好人好事模式,着重于通过报道传递老人们那种精神,激励快乐,改变社会的心态。
《解放日报》记者朱珉迕认为,在报道中除了典型人物或事件的政治意义外,必须寻找典型背后的社会学意义。城市化进程中一般的社会管理方式,是设置门禁,装上监控设备,给自己人发一张门禁卡,短时间内似乎治安情况大有好转,但是数字化技术手段背后,人与人的社会交往关系被更加阻隔了。而鲍美利跟别人完全不一样。采访过程中她多次说到,搬到新式小区,最恨的就是关门声多了,于是她把家门敞开了。当整个社会舆论都在提倡把门关上、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的时候,鲍美利在帮我们大家找到一些已经忘记的东西。
复旦大学社会学系于海教授更全面地阐述了鲍美利“开心小屋”报道的社会意义。他认为,鲍美利“开心小屋”是民间自己的一种生活创新,创造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把自己的房子,自己的私人空间,变为公共空间,把人们从孤独中拉出来,从无聊中拉出来,从冷漠中拉出来,并且实实在在改变人们对自己的看法,改变生活的价值。鲍美利“开心小屋”这个准公共空间让人找到了表达的途径,帮助很多老人克服或超越了本来具有的自卑感。嗓子不好,身体不好都没关系,但是你得尽力,不能马虎,不能敷衍。这就产生了一个人生的价值感、意义感。所以,这个典型报道的意义,不是简单地通过一件好人好事感动受众,而是在回答今天的民生关切——我们的社会发展只有科技创新是不够的,而是需要生活意义创新,需要一种社会共同体的创新。
鲍美利“开心小屋”典型报道,有不少媒体突破了以往典型报道中的条条框框,令受众有耳目一新之感。文新集团新闻研究所所长刘鹏在点评这组报道时特别提到,能够真正感动读者的典型报道必然是回应了当前社会发展提出的“真问题”。这次报道中多数媒体都选择通讯的报道体裁,而《新民晚报》却采用了鲍美利口述实录的形式,既别开生面,又亲切自然。《新闻晨报》的一篇对话式的专访中,开头第一句记者问道:“我并不知道要问你什么问题,只是感觉很抱歉,采访实际上很打扰你。”按照新闻采访的常规,采访前记者应当做好功课,甚至列出采访提纲。但是看过整篇报道就会发现,记者决不是无准备而来,而是经过自己思考的。这样的报道(采访)开头形式,实际上是暗示被采访对象以及读者,我们是在平等交流,互相拉家常,而不是端着记者的架子,采取居高临下姿态的正式采访。从报道中看,也可以发现鲍美利的回答也更加坦诚,不是通常的面对媒体说着精心准备的语言。就像美国著名主持人丹·拉瑟说的,最好的新闻其实是家庭主妇倚着后院篱笆的聊天。典型人物报道能够吸引人、感动人的秘诀就在这里。■
(作者单位:上海市闵行区委宣传部)
(本文有插图,详见本期第9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