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级“群众通道”寻求突围路径
——《武汉晚报》“群众办报”创新实践刍议
□范洪涛 周洋
【本文提要】在新闻传播格局发生颠覆性变革的年代,有人预言,报纸即将消亡。在此背景下,“群众办报”的传统是否需要继承,又如何创新?《武汉晚报》自觉遵循“走转改”的基本要求,通过苦练“内功”和“外功”,弘扬“为群众办报”的理念,加大“让群众办报”的力度,升级报纸的“群众通道”,在“传媒战国时代”寻求纸媒突围之路。本文就此做了初步的论述和分析。
【关键词】“走转改” 群众办报 报纸改版
【中图分类号】G212
2012年可谓中国报纸的“改版年”。密集的改版热,实际上是近十年来中国报业寻求战略突围的集中体现。在“走转改”的大背景下,报界对“群众办报”这一传统理念的创新实践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热情。
就《武汉晚报》而言,在改版过程中,自觉顺应“走转改”的基本要求,通过“内外兼修”来继承群众办报的优良传统。所谓“内外兼修”,一方面是指苦练“内功”,践行“为群众办报”的新闻思想,要求采编人员强化读者观念,走近群众,贴进生活;另一方面是指巧练“外功”,推行“让群众办报”的新闻策略,吸引市民成为新闻的发现者、采写者、传播者。
“两功”并修,实际上是充分重视和升级报纸的“群众通道”,深化了长期以来“为百姓谋利益”的办报理念。
一、升级“群众通道”的目标:办一份“三好”报纸
1940年2月,毛泽东在《中国工人》杂志发刊词中写道:“我希望这个报纸好好地办下去,多载些生动的文字,切忌死板,老套,令人看不懂,没味道,不起劲……”,实际上,这也就是办一张群众喜欢的报纸的目标。2012年7月9日,《武汉晚报》改版时,将这个目标具体化为“好看、好读、好用”,明确提出:以读者的名义,打造一份好看、好玩、好用的“三好”报纸。
好看,是通过对新闻的深读、悦读,以纵深的方式抵达读者内心,满足读者的阅读欲望。
好玩,是通过对新闻故事的形象讲述,以轻松的方式让读者获得愉悦、放松,并参与到报纸的互动中来。
好用,是通过对新闻的解读、拓展,以便捷的方式让读者在读报时,获得各种有用的信息和知识。
用通俗的语言表述,“三好”就是站在读者的角度,变自我眼光为读者眼光,变俯视为平视、仰视,用极致的贴心服务来吸引读者、温暖读者。
1.变“政府关注”为“读者关心”
今年2月21日,“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首届会商会”在武汉召开,武汉、长沙、合肥、南昌等四座中部省会城市聚首谋发展。这种“官样”题材,要抓住普通读者的眼球,只有两个办法,一是好读,一是有借鉴意义。《武汉晚报》派出四路记者,深入这四座城市,采访在外地打拼的武汉人和在武汉打拼的外地人,以“魔力第四极”为关键词,通过描述“草根”创业故事,展现四城血脉相连的内涵,从而使报道赢得各阶层读者的广泛好评。
2.变“读者关心”为“记者用心”
《武汉晚报》要求记者挖掘信息背后的内容,力争让读者可以从稿件中获得想要的、有用的内容。
去年7月,记者获悉武汉大部分新房甲醛超标的信息,编辑部依照“三好”标准,认为此话题直接关乎老百姓的健康,关注面极广,于是,便由经济部记者与一家室内环境检测机构联手,对全市100套新房进行检测分析,发现甲醛超标的达到74套。有了数据支持,再通过专家支招和达标房主的“装修经”,刊发了《七成新装修房甲醛超标》的整版报道,不仅交待了甲醛从何而来,还介绍了3个治甲醛的“土办法”,提供了全面周到的服务。
二、升级“群众通道”,办报主体由“独角戏”变为“二人转”
报纸的“群众通道”,就是依靠群众办报,这是党报一个悠久传统。升级“群众通道”,就是把群众由报纸的受众,转变为办报主体之一,转变成报人和群众的“二人转”。群众可以借助新兴的社交媒体参与新闻发现、策划、报道,既能大大增强新闻的鲜活度,又能团结参与者,让他们成为“铁杆读者”。在这个过程中,《武汉晚报》进行了三项创新:
1.打造“市民记者团”
一位普通市民在8年时间内匿名在汉网上发了上万幅纪录美丽武汉的图片,受到中外网友的热捧,点击率超过了240万次。他的这个举动启发了《武汉晚报》的办报思路。2012年3月22日,《武汉晚报》与汉网联手,组建了“市民记者团”,并在报网分别开辟了“市民记者”新闻专版。“市民记者团”有效地改变了专业记者人数、精力、触角的局限性,让热爱新闻的普通群众成为专业记者的“另一只眼”、“另一条腿”。
当然,市民记者在网络上的报道只是新闻线索,记者必须进行核实和挖掘,因此,见报时采取“市民记者报料”+“本报记者核实”的样式,确保新闻的真实性。
一年多来,“市民记者团”运作良好,目前成员已超过2000人,在《武汉晚报》发稿千余篇,在汉网论坛发布各类报道1.2万多条,引发20多万人次的回帖讨论,总点击量超过200万人次,极大地丰富了“群众办报”的内涵。
2.首创“微故事”新闻版
我们认为,52岁的《武汉晚报》,既然不可能完全从新媒体手中“抢夺读者”,就不妨和新媒体“共享读者”,把读者引入到办报的轨道。
对传统媒体而言,微博是最具有挑战性,又是最具有利用价值的。《武汉晚报》的官方微博虽然起步不算早,却率先让微博以“微故事”新闻版的形式在报纸上大批量落地。
前年春节休刊期间,《武汉晚报》利用官方微博发起了“走基层·春节微故事”新闻活动,吸引了众多网友,被誉为“《武汉晚报》在春节期间办了一张不开印刷机的报纸”。受此启发,2012年2月9日,“微故事”新闻专版正式创立,成为国内第一批“微博新闻”的“落地平台”。这些内容取材于微博,以“网友微博+记者采访”为表现形式,把微博140个字无法展现的内容呈现于读者面前,形式活泼,风格前卫,成为新闻潮流的引领者,迅速被众多报纸借鉴。
3.组建“留学生采访团”
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武汉晚报》在全国首创“百人奥运采访团”;2012年伦敦奥运会期间,又将这一创举进行拓展,成立“武汉晚报留学生奥运采访团”,通过报纸和官方微博招募在伦敦的武汉籍留学生加盟。此举得到留英武汉学子的广泛关注,短短一周就有90多人加入。奥运会期间,他们采写了多篇引发热烈反响的独家稿件,使《武汉晚报》的奥运报道有了“国际范”。
伦敦奥运会结束后,“武汉晚报留学生奥运采访团”迅速扩容为“武汉晚报留学生采访团”。在随后的日子里,纽约帝国大厦枪击事件、法国大选、俄罗斯大选、美国大选、莫言领取诺贝尔奖、波士顿马拉松恐怖爆炸案、撒切尔夫人逝世、习近平主席首次出访等重大新闻事件,“留学生采访团”成员都从现场发回了报道,成为新闻竞争中的“杀手锏”。
目前,“留学生记者团”共有68名正式成员,分布于包括美、英、法、澳、俄、日、韩、新西兰等在内的20多个国家。为了规避风险,《武汉晚报》还对留学生记者团的采访和来稿,出台了专门文件进行规范管理。
三、升级“群众通道”,结出丰硕的新闻之果
升级“群众通道”,使记者能真正地沉下去,与基层群众联系更紧,作风变得硬朗朴实,文风变得生动清新,挖掘出了一大批鲜活新闻。
例如,2012年2月21日,《武汉晚报》的通讯《留守儿童第一校名额堪比“专家号”》,讲述了“邾城四小”对近2000名留守儿童实行精细化教育管理,引导孩子们学业和身心健康成长的感人故事,为破解留守儿童教育难题提供了一个鲜活生动、具有推广价值的样本。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一个涉及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国计民生问题。记者带着这个群众关心、党和政府关注的问题深入农村调研,敏锐地发现了邾城四小这一典型事例,先后9次驻校采访,并走访大量学生家庭,全面展现、解读邾城四小的教育实践及其意义。
这篇独家报道推出后,近百家网站转载,引起了新华社、《中国教育报》《工人日报》等中央级媒体的关注,并随后作了大量报道,形成了关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大合唱”。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教育部长袁贵仁等先后对这个典型作出批示,推动了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健康发展。
又如,今年元月2日刊发《余友珍:两种身份一种本色》的报道,迅速引起广泛关注并成为全社会热议话题。这个典型的发现,缘于记者以建设者的身份,深入实际发现线索、扎实采访。余友珍是位环卫工,凌晨3点半上班。当记者准时到达余友珍的作业点时,她感动地说:“这么多年,从没记者会在这个时间和我们扫大街。”也正是在这次零距离采访中,记者意外得知余友珍是一位受益于拆迁还建、身价过千万的“富婆”。
为了探寻余友珍的内心世界,记者先后4次陪伴她扫马路,最后一次“陪扫”是2013年元旦凌晨。稿件见报后,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反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刘云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奇葆,中央文明办常务副主任王世明先后作出重要批示,网民读者纷纷称赞余友珍传递了正能量,英国《每日邮报》等国外媒体也刊发评论赞扬余友珍。
《武汉晚报》的实践再次证明,只有走进生活,贴近群众,新闻才能变得生动鲜活;只有走进生活,贴近群众,新闻记者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职业价值;只有走进生活,贴近群众,新闻媒体才能真正打造自己的权威性和影响力,报纸也才能找到自己的突围路径。■
(作者分别为长江日报报业集团副总编辑、《武汉晚报》总编辑,《武汉晚报》总编室主任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