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微创新
——《新闻坊》沪语版的探索
□胡任华
【本文提要】本世纪初,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如雨后春笋般崛起。十多年来,这类节目在产生广泛社会影响力,获得观众欢迎和好评的同时,逐渐面临着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推进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不断创新,而微创新的现实意义尤为突出。本文试以上海电视台的《新闻坊》及其新近推出的沪语版为例,对探索民生新闻的创新之道和微创新的实践,提出若干策略性建议。
【关键词】电视节目 民生新闻 微创新 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G220
《新闻坊》是上海电视台制作播出的一档每天25分钟的新闻性节目,于2002年亮相荧屏。10年来,这个节目以微观视角、民生视点和本土视域,制作属于本城平民自己的新闻,以期还原日常生活的真相。《新闻坊》扎根社区、传播民生,始终把贴近观众、服务百姓作为自己的根本。它每天所关注的,就是具有鲜明本地特色的日常生活,包括柴米油盐、街谈巷议、百姓话题、政策解读等具原生态的新闻,从而拓展了传统的电视新闻报道领域。对百姓而言,最关心的无非是新鲜事、身边事、疑难事,满足他们对信息消费的饥渴,让百姓切实感受到媒体的信息服务。《新闻坊》虽经多次改版,但无论形式上如何调整,始终扎根社区,重在民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宗旨始终没有改变,在上海赢得了市民的口碑。
然而,一个栏目要保持长久的生命力,必须采取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其中一个置顶的要素就是创新。而创新,并不意味着非要“大动干戈”、“伤筋动骨”、“改头换面”,甚至“面目全非”地颠覆性变革,因此,对一个电视的品牌节目而言,微创新是一个重要的策略选择。以《新闻坊》为例,为进一步强化贴近群众的市井特色,在其创办10周岁生日之际,《新闻坊》推出了沪语版,初定于每周六播出。沪语版一经推出,就在社会上产生热烈反响,首期节目收视率达6.1%,超过了一周内其余6天普通话版的收视率,第二期节目收视率为6.2%,也达到一周的高位。沪语节目还在网上引发热议,不少网友提出“沪语播报每周一次太少,希望增加播出次数”。于是,应观众要求,在沪语版播出两周之后,将原本周六开设的沪语版扩增为双休日播出。一时间,“上海电视台开办沪语新闻节目”成为媒体关注、市民热议的焦点。可见,微创新是提升民生新闻节目的有效手段,通过节目形态和内容等方面的微创新,可使民生新闻节目既保持其民生本色,又能焕发出其活力。
民生新闻节目微创新的理念
民生新闻本身所具有的特质,决定了电视民生新闻节目要走进寻常百姓家,走进公共生活,深度剖析公共问题,运用公共新闻理念指导民生新闻及评论,重要的是议题的设置、话语的表达、机制的形成和言论的深度,加大理性思辨和批判的力度,对报道对象做出规律性的把握和核心化剖析。而要达到这一目标,就需要不断创新,但创新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通过持续的、有效的微创新来实现。在这一过程中,正确的理念决定着节目微创新的方向,引领着微创新的价值取向。具体来说,这种价值取向至少包括以下方面:
1.关注“大民生”
所谓“大民生”,可以从以下角度理解:一是指更宏观的视域,一方面,立足“国计民生”,从百姓的身边事去挖掘与百姓息息相关的国家宏观政策及走势等前瞻性资讯,从民生角度解读“国计”的内涵和有可能对“民生”带来的具体、直接影响;另一方面,通过节目内容所体现的舆论导向,凸显媒体的责任担当和公益诉求,彰显时代的主流价值观。二是指更多样的形态,围绕民生定位将更多的内容纳人节目,并形成民生电视节目集群,通过不同的节目形态来丰富民生、表现民生、深化民生。①“大民生”新闻实质上是提升民生新闻品质、克服“低俗化”倾向的一种努力。它旨在实现四个转向:从市民生活报道转向公共生活关注;从小民生信息报道转向大民生事件解读;从单向受众传播转向搭建公共话语平台;从民生事件报道转向民生公共服务。②
站在国计民生的高度,倡导做好“大民生”新闻,无疑是引入公共新闻理念后民生新闻及评论转型的努力方向,特别是在当前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执政理念指导下,关注民生、反映民情、体现民意,应当是“大民生”的题中要义。电视民生新闻评论只有挖掘关乎国计民生的时政新闻,做成“大民生”新闻,围绕这些内容进行深度报道和评论,成为关系到千家万户利益诉求的民生新闻,才是有意义的,才能真正把话筒对准公众,为广大百姓说话。
《新闻坊》沪语版在实践中意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在节目选题方面跳出了微观的民生概念,更加关注与社会民众生活和利益息息相关的国家政策及走势等更加宏观的公共话题,以平民视角解读和诠释国家大计,以民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报道及评论与民生热点相关的政策法规,通过新闻报道推动民生改善的进程。在沪语版中,有的新闻讲述的不是故事,反映的是我们身边发生的渐变中的环境状况,却以小见大,反映了上海城市建设的新景象、新发展。如一则题为《逛逛外滩,海鸥飞翔挺好看》的新闻,通过一位退休的摄影爱好者的言行,来展示外滩生态环境的改善、黄浦江苏州河治理的成效,显得亲切自然又清新隽永。
2.倡导社会责任
当前影响电视民生新闻发展的瓶颈,很大程度上在于过分追求眼球效应带来的商业利益而忽视社会责任和人文关怀,因此电视民生新闻要进一步健康茁壮地发展,就要使社会责任成为电视民生新闻及评论的重要指导原则。这里特别要提到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注。弱势群体一般被定义为社会资源占有少,缺少表达自己权益诉求的机会或能力,相对缺乏平等话语权的人。弱势群体缺少组织资源的保证,也没有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的支撑,更缺少可以展示自己的舞台,找不到表达自己思想的空间,很多时候也无法得到自己应得的权益,这部分人的公民意识和公共权益比一般人更需要得到关注。因此,民生新闻及评论栏目在关注弱势群体方面应使其有机会、有平台拥有话语权来表达自身愿望,使自己的声音被听到,让社会公众关注自身公共权益的维护,这也正是媒体社会责任的体现。
再以《新闻坊》为例,经过十年多的探索与创新,这个节目已经从最早的关注街头巷尾市民新闻,上升到关注社会进步、人与人和谐关系发展等公共新闻领域,还注重解释政令政策,在政府与民众之间架设信息沟通、相互理解的桥梁,真正体现了大众媒体的社会责任与为民信息服务的功能。而沪语版把这种“民生诠释”做得更细致更周全,可谓“体贴入微”,进一步凸显媒体的服务精神。可以说,这也是微创新的题中应有之义。
3.引导公众价值观
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具有新闻性、评论性、指导性,其本质是对新闻事件的认知,而在认知过程中,正确的判断是必不可少的,包括事实的判断和价值的判断。价值的判断主要是指对事件意义的思考,对事件是好是坏,是具有正面意义或负面意义进行判断。因此,电视新闻及评论在理性、客观地告诉受众“事实是怎样”之后,还应告诉受众“应该如何去做”,以帮助人们在遇到相似情况时知晓该如何进行正确的分析和判断,从而采取恰当的行为。这实际上是大众媒体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原则在新时期的体现,在倡导节目的微创新时,应该考量如何改进引导的方式,讲求引导的艺术性,注重引导的实效性。
《新闻坊》沪语版的热点新闻大多有人物活动与故事情节,所谓“有头有尾有情节,活人活事活道理”,在大量提供事实信息为民服务的同时,积极进行精神文明的宣传和舆论价值的正面引导。这是节目既让群众爱看、又令领导满意的关键原因。
民生新闻节目微创新的路径分析
1.从节目形态入手,力求形式创新
电视民生新闻节目要避免同质化,必须在节目定位、题材、报道角度、主持风格等方面进行创新,换句话说,就是要在节目形态方面进行创新。节目形态的创新模式有原创式创新、模仿式创新以及嫁接式创新等,创新的形式可谓五花八门,不一而足。比如借力传统的节目形态,近年出现的“帮助”类节目就是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嫁接了法制节目、情感节目等创造出来的一种全新的节目形态。③更多的创新则是在原有品牌基础上,通过“微调”,令人耳目一新,焕发活力。还有的借用现代科技,通过网络电视、3G手机实时发布,观众和网民可以参与节目互动。
作为沪上首个试水沪语播报电视新闻的栏目,《新闻坊》沪语版突出一周新闻热点,运用上海话播报新闻、表达内容,令人耳目一新。诚如《新闻坊》节目负责人所言,《新闻坊》将镜头对准“弄堂里的新闻”,用上海话播报在表现形式上更“接地气”。沪语版推出后,将根据观众需求和社会反响,不断作出调整和改进,使节目形成更为明显的地域特色。节目形态创新的手法和形式难以穷尽,这要求我们冲破固有思维定势,从其他形态节目创作中吸取经验,吸取精华,实现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形态从单一到多元的转变。
2.从视角和深度入手,力求内容创新
在“内容为王”的时代,内容的创新无疑是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创新最为重要的一环。而要在内容上创新,必须直面当下社会问题,尤其是已经在公众眼中成为热点的问题,包括本地以外,直至国内外的问题,也就是前文所述的“大民生”新闻。对一个媒体而言,其自身价值除了体现在能够第一时间向受众报告新闻及其来龙去脉之外,还体现在超越对具体问题和事件的报道,也就是说,还体现在给受众以更具恒久性的东西,这就是人们在社会生活当中必须把握事物的标准、方法和逻辑。主流媒体的特征之一就是以理性、建设性视角进行报道、引导舆论,尽量给大众一个真实而主流的民生图像。
《新闻坊》的新闻内容新鲜,大多为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新闻。沪语版既继承了这一传统,又有微创新。除了改用上海方言播报外,还对一些板块做了新的设计,如“阿拉嘎三胡”,主持人对市民关注的热点新闻,用脱口秀的方式讨论点评;“闲话上海”,用上海方言讲述社区新闻;“大家帮侬忙”,在实行舆论监督时,重点突出解决问题。同时,沪语版更注重服务功能,增设生活服务信息“淘点小乐惠”,为市民提供养生、饮食、出行等各种生活小常识和小技巧;每期节目最后,还有一个互动板块“闲话交关”,测试观众对上海俚语的理解。这些板块有亮点、出新意,既轻松活泼,又具有服务性,凸显本地特色,充分体现了节目的微创新。
3.从拓展新媒体渠道入手,力求模式创新
民生新闻及评论需要构建一个开放、和谐、活跃的社会公共领域。当民生新闻触及社会的各个角落,关注到社会上的大多数人群,电视民生新闻也就真正“升格”为更高品质的公共新闻了。因此,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应加强传统电视与网络之间的联动,充分利用网络第一时间了解观众的最新需求,通过运用视频搜索等形式来实现栏目的网络化表达。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以及3G时代的到来,作为新媒体之一的手机将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微博崛起,诸多事件中微博发挥的作用更是显示其作为新媒体的重要性和影响力。因此,电视民生新闻节目需要开设微博平台,借此与公众保持良好的、即时的互动,获取公众视角,引导公众舆论,同时还能挖掘最新的题材来源。在这方面,《新闻坊》微博很好地增进了观众对节目本身的了解,利用微博的网络传播效应和及时互动的功能,有效地增加了节目的品牌影响力。这也是微创新的一个表现。■
(作者系上海广播电视台电视新闻中心总编室主任编辑)
注释:
①《大民生战略:电视民生新闻创新的突破口》,《新闻前哨》2010年第11期
②石永军:《湖北经视:大民生,新跨越》,《桥·纪录影视》2011年第3期
③陈启华:《电视民生新闻的创新研究》,《南方电视学刊》2012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