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广电新政下新闻节目的生产与受众变化
□富玲云
【本文提要】 2012年国家广电总局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的管理意见》使电视市场的内容供给与受众消费产生了明显的变化,电视新闻节目的创新研发和版面编排需就此作相应调整。
【关键词】电视新闻 新政 新闻节目生产 受众变化
【中图分类号】G220
2011年10月,国家广电总局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的管理意见》,对上星综合频道的部分节目类型实施调控,针对新闻节目提出:“从2012年1月1日起,34个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要提高新闻类节目播出量。”在具体操作上要求“每个电视上星综合频道每日6:00~24:00新闻类节目不得少于2小时;18:00~23:30必须有两档以上自办新闻类节目,每档新闻节目时间不得少于30分钟”。
对于行业与节目竞争日益激烈的电视媒体,新政的出台究竟带来了哪些影响?面对渠道分流、内容竞争、收视摊薄等问题的电视新闻节目,新政带来哪些契机?2012年电视新闻节目与受众有哪些变化,该如何应对?这是我们回顾2012年电视新闻节目的生产、研发与观众收视变化的出发点。
一、新政影响下的电视新闻节目生产
新政的影响首先体现在电视节目的生产领域与播出环节。省级卫视与地面频道在新闻节目的生产播出与节目研发上展开了新一轮竞争。
1.电视新闻节目的增产大年
2012年1月实施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被人称为近几年来在广电行业内“震级最强”的政策文件,就新闻节目来说,尽管文件针对的是上星综合频道的节目管理,规定的是省级卫视新闻类节目的播出时长与数量,但是省级地面频道、市(县)级频道几乎与卫视同步,强化新闻立台、重视舆论引导,在第一时间投入了新闻节目的研发与生产制作。
2012年是电视新闻节目增产的大年。在全国主要城市中,电视新闻的播出时长总量比上一年增长18%,①省级地面频道和市(县)级频道,2012年新闻的播出时长比上年分别增长20%和24%,②甚至超过了省级卫视的新闻节目的增长幅度。以往把发展重点一度锁定在综艺节目与电视剧的省级卫视,从2011年10月总局出台《意见》以后,也在增加新闻节目比重、推出创新节目模式,到2012年底,省级卫视新上档的新闻节目总数近30档,而以往一年常常不足10档。可以说,新政其实推动了整个电视新闻节目生产的布局变化,也由此影响到电视台内容战略的调整。
2.电视新闻节目模式与题材创新不断
综观2012全年新闻节目的生产与播出,上半年相对平静,主要表现为在总局新政的驱动下,各大电视台着力于新闻节目创新挖潜,催生了新闻节目的研发热潮。全国主要城市的监测数据显示,2012上半年新上档的新闻节目占据了全年的八成,③新闻节目在多种形式上进行了探索。
新闻脱口秀是2012年节目创新的热潮之一,沿着聊新闻、说新闻的路线走来,这类节目的表达往往较为个性化,话题、素材很大一部分来源于网络,并借助微博传播与互动,例如江苏台公共频道的《E点E线》,深圳四套的《V城市》,湖北台综合频道的《今夜微事记》等。2012年一些新闻节目的呈现也有了多种多样的展现形式,例如贵州卫视的《新闻当事人》就以辩论形式来展现新闻热点。新闻评述、调查评论类在新研发节目中也有燎原之势,从新闻热辣点评到另眼看新闻,从聚焦热点、评说世相,到对热点事件的前瞻讨论,节目形式与风格可谓层出不穷。
进入下半年后,国内外时局此起彼伏的热潮盖过了上半年新闻节目形式创新的热潮,而各级电视台积累的研发准备与技术革新,使下半年热点、重点新闻报道有了施展空间。如果说上半年节目更侧重于形式探索,那么下半年新闻节目围绕着时事热点、观众需求,内容方面有了进一步的扩容。从奥运会到十八大,从钓鱼岛到辽宁舰,从党内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产生到国际政坛交接更替,新闻热点与重大事件直接推动了新闻生产与研发创新的系统升级。
3.央视、卫视、地面频道新闻节目差异化竞争激烈
2012年各级电视台在新闻节目上的发力各不相同。中央台在保持强势的新闻舆论引导力、发挥正向的价值引导作用之时,在专业细分格局上更趋于清晰,报道与评论方式更灵活地采用大家喜闻乐见的形式。2012年央视的《新闻联播》在十八大期间继续体现了权威性优势,而“你幸福吗”系列报道与“航母style”的报道方式体现了央视新闻开放创新的信号。
地面频道的新闻节目中,民生新闻、社会新闻依然是主力,各地面台推出为民解困、服务类节目的热度依然不减,像山东齐鲁台集合优质平台、优质主持人新开的《小溪办事》,湖南都市频道通过整合调整为160分钟大版面的《都市晚间》等一上档就获得较高人气支持,但是地面频道中很多新增的民生新闻节目处境并不乐观。
尽管省级卫视的新闻在权威性上难以与央视抗衡,在本土贴近性又不及地方台,但是2012年在广电总局的新政之下也开始寻突破点,锁定大事件、追求时效性。2012年神舟九号发射升空正值各大省级卫视6点半的地方新闻联播时段,然而东方卫视、湖南卫视、浙江卫视、江苏卫视等频道均以不同方式进行了同步报道,除了开辟特别版面跟踪现场、与央视连线报道外,更有多家卫视在不打断常规的新闻报道中嵌入小视窗直播“神九”升空,这在以往的省级卫视新闻节目中并不多见。
以创新性思维突出个性特征的新闻节目是省级卫视的另一种新闻尝试,深圳卫视的《直播港澳台》便是其中的代表,该节目打破了以往纯粹港澳台地区的新闻播报,凭借国际热点事件、军事话题,密集的两岸三地连线、嘉宾快评,带动节目的节奏线与观众的情绪线,凸显节目的个性色彩。这类尝试从收视增长、社会反应及同类节目的模仿跟进上看都显示了其较大的影响。与此同时,国际新闻也已迅速被多家电视台纳入新节目开发日程,这或许将是2013年新闻节目一大研发热点。
4.深夜时段成为电视新闻节目必争之地
由于新政规定省级卫视18:00~23:30必须有两档以上自办新闻类节目,多数台在保证傍晚常规新闻节目以外,将深夜新闻节目作为创新与开发的重点。2012年新上档的新闻节目中,20点以后播出的节目占据了54%,④超过一半。一方面这是各地卫视根据总局新政完成的一个规定动作,但也有一部分地面频道是为了开发晚间新闻节目价值所做的自选动作。从节目的定位来看,无论是针对黄金时段收视主力的民生新闻,还是针对深夜高端人群的新闻评论、脱口秀节目,相当数量的节目都在探索受众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从品牌栏目来看,一些深夜播出的老牌节目收视率仍然有提升,比如杭州的《阿六头说新闻》、济南的《新闻20分》、深圳的《新闻广场》等,能在娱乐节目和电视剧竞争较为激烈的晚间时段,从众多竞争节目中脱颖而出,体现了新闻节目在深夜时段的重点投入与价值开发。
二、新政出台后的观众收视变化
新政在推动电视节目生产播出的同时也必然影响观众的收视行为,在新政实施后,电视新闻观众的这些变化也呈现了近几年的发展趋势与特点。
1.忠实观众收视时间延长拉动电视新闻收视增长
2012年全国主要城市观众人均每天收看电视新闻节目的时间为26分钟,比2011年的24.5分钟增长了1.5分钟。⑤在电视观众收视时长呈缓慢下滑的大环境中,这1.5分钟的反弹增长来自哪里?
从驱动力来看,综观全年,这一增长来自生产拉动与需求拉动共同作用的结果。2012年初新政出台推动了各级电视台在各时段新闻节目量的大幅增长,节目形式创新、可供选择的电视新闻节目增多是观众收视增长的第一波助推力。而2012年神九升空,黄岩岛、钓鱼岛事件,国内十八大召开,国际政坛大选年等热点事件吸引了观众对新闻资讯、国内外时局动态的关注,也使电视新闻节目的收视陡然回升。
从观众的收视习惯变化来看,2012年新闻的收视增长依然来自忠实观众收视时长的增长带动。近几年来,新闻节目的到达率呈现下降态势,人均收视段数略有下降,而人均收视时长有不同程度的增加。⑥也就是说,新闻节目的观众覆盖面逐步减小,观众的换台次数有所减少,观众在荧屏前停留的时间增长,收视惯性增强。这是一个令人喜忧参半的现象,“喜”的是电视新闻节目已培养了一批忠实的观众,电视新闻的热点选择、编辑理念与节奏把握满足了这些观众的需求,节目能留住他们。但“忧”的是,在这样的惯性下,电视新闻的观众仅局限在固有的人群中,如何避免电视新闻观众群越来越小,这是电视新闻也是电视媒体面临的严峻挑战。
从人群分布来看,2012年新闻节目的收视拉动主要来自男性观众和35岁以上尤其是55岁以上观众的收视增长,而35岁以下年轻观众的新闻收视量与2011年基本持平。在年轻人大量向互联网、社交媒体迁移的当下,如何吸引中青年观众,电视新闻还需要细致研究他们的需求,提高针对性。2012年中国周边局势敏感,国内外大事此起彼伏,许多年轻人通过各种渠道全方位捕捉信息,除了从各种论坛、微博中了解新闻事件,分享有关新闻的来龙去脉、小道消息、评论调侃外,也会从电视中寻求证实和补充信息,进而乐于了解专业媒体的分析和评论,无论是受父母影响还是主动选择,以年轻人为代表的观众呈现了新闻收视需求的新动向。而在总局出台新政后,新闻节目的创新带动了新一轮新闻评论类、深度跟踪类节目的热潮,为应对新闻收视的多元性需求拓展了空间。
2.传统新闻节目时段收视下降,新辟新闻时段收视增长
2012年新政推出以后,虽然新闻各时段的播出量均增长明显,但这一增长并没能阻止观众在传统新闻时段收视量的下降,即晨间时段、午间时段,特别是傍晚时段的收视高峰呈现连年削减趋势。
但与此同时,非传统新闻时段的新闻收视量却由低谷进入逐年上升通道,比如说早新闻之后、午新闻之前的时段,比如说黄金时段与深夜时段。这些非传统新闻时段收视量的持续增长,在2012年显得尤为突出。正因为观众对各时段新闻播出增长的反应不一,而最显著的收视增长时段恰好揭示了新的开发空间。如何结合人们生活方式变化、媒体接触习惯的多元化、观众收看电视新闻的兴趣点与需求变化、发掘非传统新闻时段的收视价值,也将成为电视新闻节目生产的下一个课题。
3.重大事件直播彰显电视新闻传播力
2012年11月15日,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与公众见面,当天电视新闻收视量增长93%,6月29日,神舟九号完成首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后成功返回地面,当天新闻收视量增长43%。⑦从全年来看,2012年9月份的新闻收视量是12个月中最高的,钓鱼岛事件引发观众对事件发展与影响的持续关注;而回溯以往,2008年汶川地震、2011年日本海啸都带动了一个时期电视新闻收视量的大幅提升,重大事件对观众收视习惯的影响可见一斑。专项调查也反映,大多数观众在重大事件中常常选择电视媒体来了解事态进展,尤其是通过强势的电视媒体来了解重大事件。⑧
高密度的滚动报道、现场直播的电视传播形式往往在重大事件、突发事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多数人把电视作为第一选择,希望通过可信、权威的渠道,快捷、全面地了解事实真相与事态发展,这是电视新闻节目在重大事件、突发事件的价值凸显,也将是今后电视新闻把握发展优势的重要契机。
4.多媒体互动如何拉动电视新闻收视仍需探讨
随着网络视频、社交媒体的迅猛发展,今天的电视观众已经从过去的单屏收看电视,发展到现在手机、电脑以及其他数码设备的多屏使用。人们媒介接触方式的变化,也使电视媒体在传播中必须更多考虑到互动、分享和体验。
2012年越来越多的电视新闻节目扩展网络视频、微博等新媒体传播途径,尤其是地方台的新闻节目对微博传播倾注了较大的热情,而寻找网络媒体、社交媒体与电视媒体的交集人群是传播重点之一。以上海为例,21:30~22:30晚间新闻时段收看新闻综合频道的家庭上网率是64.6%,这些收看新闻综合频道的观众,同时上新浪微博的家庭到达率是10.2%,这是采用网络传播与微博传播的受众基础。⑨
目前在微博传播上有重点投入的电视新闻节目,都希望以此扩大影响力,提升品牌,但是从整体来看,所带来的影响还局限在外围,其实网络视频传播、微博传播并不仅仅是电视新闻栏目多一个传播的窗口那么简单,还需要建立整体的系统工程。
三、新形势下的对策与建议
新闻事件、政策影响和市场竞争使2012年电视新闻成为业内外的关注重点,而当下面临的问题与挑战,还需要主动把握受众新闻收视习惯与市场格局的变化。
1.电视新闻节目结构性隐忧显现
2012年新政出台带动了电视新闻生产的增长与节目研发,但背后的结构性隐忧值得关注。2012年省级地面频道和市(县)级频道的新闻播出增量巨大,但是从收视来看,二者2012年的观众收视时长或仅仅持平或出现下降,地面新闻节目的发展形势严峻。由于资讯与民生节目一直是地面新闻节目的重要依托,但近年来民生节目及其衍生的帮忙类、调解类节目经过多年的广泛开发已走入发展的临界点,仅仅依靠简单复制、规模效应已较难维系人气。加上省级卫视在新闻节目上的投入,加剧了与地面频道的竞争。因此无论是卫视还是地面频道都还需要找准观众的需求点,清晰定位,发挥各自资源优势。民生新闻、本地新闻是地面频道“贴近性”的优势所在,然而还需要在研发创新中找到新的增长点。而省级上星频道强调全国乃至全球视野,体现节目个性特征,因此在共同发力开发新闻内容之时,各频道更需要关注错位竞争,错峰竞争。
2.深夜时段电视新闻节目仍有开发潜力
电视新闻在时段上亟需重点突破、开辟蓝海。从观众的收视习惯来看,传统新闻时段的收视增长面临着天花板,非传统新闻时段的增长空间暗示了开发潜力,特别是深夜新闻,深圳卫视深夜的《直播港澳台》2012年10月份已名列省级卫视同时段收视第三,显示了新闻节目在深夜时段对抗电视剧与综艺节目的竞争力。而深夜时段,高端观众、中青年观众群的收视需求要求节目在常规模式外另辟蹊径,大胆开创新的节目风格、节目形态、技术手段,这也将是对各台深夜新闻创新能力与市场竞争能力的考验。
3.直播常态化是电视新闻节目核心竞争力
电视新闻节目需要在重大事件中把握优势,发挥电视媒体的影响力和权威性。全媒体竞争时代,观众的注意力在多个信息渠道间游走,他们对电视新闻的关注更多地集中体现在重大事件上,因此重大事件将是电视新闻节目发展的重要契机,而建立健全对重大突发事件的应对机制,提高对重大事件的新闻反应能力,增强直播常态化的演练将是提升电视新闻影响力的立足点所在。
4.资源整合、平台互动提升电视新闻节目传播力
在新传播方式的探索上,无论是网络视频传播还是微博传播,如果仅仅是作为电视新闻节目在传播渠道上的一种拓展,那么新的传播方式无疑是一把双刃剑,因为新的传播方式可以扩大新闻节目的受众群、帮助提升影响力,但是另一方面,它也会分流原有的电视观众。所以对电视媒体来说,更重要的是新闻价值链的创新,打通不同传播方式、渠道间的运营操作,开发新的商业模式,能够把通过新传播方式触达的人群转化为客户,把新传播方式下的新闻资源整合利用,这样才能在扩大内容影响力的同时更好地实现电视媒体的价值。■
(作者单位:上海广播电视台总编室)
注释:
①②⑤⑦:CSM35城市组收视数据
③④:CTR35城市新节目监测数据
⑥:CSM省会城市收视数据
⑧:CTR媒介与项目研究关于重大事件报道的调查
⑨:Nielsen上海“三屏”调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