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目录
  • 10页
  • 11页
  • 12页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下一篇
吸纳“地气” 彰显“风骨”
——关于当前都市报提升竞争力问题的思考
□谢庆立
  【本文提要】本文通过考察都市报崛起的历史背景,分析新媒体环境下都市报生存与发展所面临的危机,指出这种危机既与互联网等新媒体的挑战有关,更与都市报自身的发展趋向有关;而都市报发展的出路仍在于自身:首先要靠自身“硬”——直面社会突出问题与矛盾,担当道义,重塑“风骨”;在新媒体环境下,发挥新闻的专业化、规范化优势,引导民间舆论的健全发展,并以此提升都市报的竞争力。
  【关键词】都市报 新媒体 危机 民间舆论 
  【中图分类号】G210
  上世纪90年代迅速崛起的都市报近年来却呈现萎缩态势:读者群流失、发行量锐减、广告额下降、报业人才流失等,已成为业界焦虑的问题。有人断言,都市报发展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在新媒体环境下,作为纸媒的都市报终将逐渐消亡。姑且不论这种观点是否正确,但有一个重要的事实必须直面——都市报生存与发展面临极大危机。这种危机究竟来自在哪里,都市报未来的出路又在何方?这些问题值得进一步探究。
  
“软”利器遭遇新问题
  探究以上问题,有必要审视都市报崛起之前的报业格局。当时我国的报业格局基本是党报“一统天下”。党报存在与发展靠的是“硬”:一方面党报地位、党报的权威是党和政府赋予的;另一方面,党报作为党的宣传机关,指令性新闻、文件新闻、政策新闻和一些不是新闻的“新闻”占据重要版面。一些新闻不能贴近百姓的生活,缺乏可读性,缺乏“人情味”。曾有党报编辑自嘲:“新闻写谁谁看,谁写谁看”,虽然夸张,但说明党报的新闻形态与百姓新闻兴趣之间存在很大距离。
  上世纪90年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确立,引发我国经济格局的重组,带来社会各阶层的剧烈变动,剧烈变动的社会生活刺激了都市大众新闻需求的多样性,为都市报的崛起提供了历史契机和广阔的发展空间。诞生之初的都市报,其新闻传播策略凭借的是“软”:紧扣读者关心的问题,新闻做得好看、有人情味、有色彩,新闻题材丰富多样。家长里短、风花雪月、天下大事等多贴近百姓心理,力图触发百姓的阅读兴趣。“软”,成为当时都市报发展的利器。可以说,都市报的崛起与发展,顺应了时代需求,弥补了党报“硬”新闻导致的某些缺失,在传播效果方面与党报形成一种互补的格局,满足了都市大众的新闻需求。
  1995年元旦创刊的我国较早一家都市报——《华西都市报》就是生动的个案。仅3年时间,这份报纸发行量从1万份提高到50万份,成为引领我国都市报发展的“先锋”。《华西都市报》的成功,在于准确把脉市民读者的兴趣点与兴奋点。这张报纸的报道重点是“社会新闻”,其新闻强调人情味,注重故事性元素,并以此凸显报道力度。①其社会新闻品牌——“连载新闻”,聚焦正在发生的事件,以故事性和人情味抓住了读者的注意力,并因此聚拢了广泛的读者群。
  时过境迁,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社会进入矛盾与问题的多发期;传播新技术不断发展,以互联网为载体的新媒体走进千家万户,传播媒介格局出现新变化。过去,都市报普遍使用的“软”利器今天遭遇困境,那些文化新闻、风花雪月式的娱乐新闻、单纯以故事性见长的社会新闻等“软”新闻,并不能持续地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也不能长久地聚拢读者群。比较明显的是:今天的都市报读者群、特别是青年读者群的流失已成为非常普遍的现象,都市报发行量因此大幅度减少。一些研究者把问题归于新媒体对都市报造成的威胁。事实果真如此?在这里,有必要考察我国都市报的发展趋向,探析其危机的根源。
  
危机主要源于都市报自身
  当前都市报生存与发展面临的危机来自内外两个方面。就都市报自身而言,近年发展中出现的两个趋向值得反思。
  第一,是娱乐化趋向普遍存在,新闻报道过于“轻”、“软”。一些读者曾批评:现在的都市报版面太多,新闻读后像吃了“注水猪肉”。②有些都市报的文化新闻、娱乐新闻精神低迷,其中的“人情味”不乏庸俗成分;有些新闻报道把不健康的生活趣味当成时尚,鼓励读者追逐声色犬马式纵欲享乐方式。事实上,这样的新闻报道已偏离时代要求,客观上起到麻醉读者灵魂的效果,同时也消解了人们对社会尖锐问题的关注与思考,引导人们认同金钱崇拜与权力崇拜。
  第二,都市报在引领时代、构建公民社会方面的传播功能趋向弱化。譬如新闻报道的深度、新闻报道灵活性、重大问题议程设置等优势的丧失。一些都市报的锋芒有意避开社会尖锐问题,新闻与评论缺乏锐气,缺乏思想深度,缺乏对现实问题的洞察与把握。有些都市报成为党报的翻版,老生常谈的评论充斥版面、新闻报道流于肤浅与平庸。这些问题制约着都市报质量的提升,造成社会公信力下降,已成为都市报生存与发展的潜在危机。
  当今的社会转型实质上是一次深刻的革命,所引发的问题与矛盾关乎不同阶层的利益。在公民社会基础脆弱和法制建设尚不健全的环境下,现实生活中公平与正义的缺失、价值观念的混乱、精神迷失与道德缺位,某些权力机构制约失衡、社会弱势群体利益受侵害等已经成为普遍问题。一些权力机构还以自己的话语权优势遮蔽真相、操纵舆论、混淆视听。都市报敢不敢直面现实,敢不敢站在普通百姓立场上说真话,报真实的新闻,报对社会负责任的新闻,这成为拷问当下都市报良知、检验都市报有否“风骨”的一个标准。目前的新闻传播机制下,每每面临重大问题,面临百姓特别关注的矛盾时,一些都市报或沉默失语,或避重就轻,或瞻前顾后,其新闻的真实性、报纸的公信力在读者心目中就会大打折扣。
  据笔者2012年对北京地区都市报部分读者的抽样调查:59%的读者期待报纸“提供更有思想、更加敏锐,更有力度的新闻评论”;66%的读者认为都市报“新闻报道一般化”;62%的读者对都市报“新闻报道议程设置”不感兴趣;61%的读者对都市报“文化娱乐新闻无兴趣”,而79%的读者对都市报的“深度报道”、“焦点关注”感兴趣。如果说,早期我国的都市报发展靠“软”,靠新闻的人情味和娱乐性;而今天的社会情境已经表明——时代对都市报的“报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都市报仅靠原来的“软”作为发展利器,今天不仅不会使其重现昔日辉煌,还会失去更多的读者,造成都市报发展的更大危机。
  当然,制约都市报生存与发展的外在因素也十分明显。方兴未艾的新媒体与新传播技术的不断发展,直接挤压了都市报生存与发展的空间,部分取代了都市报的娱乐化功能和资讯传播功能。有资料显示:2010年被称为微博元年,中国已进入“微博时代”;“2011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已达4.3亿,环比增长50%;2012年,移动互联网用户有可能突破6亿,超过互联网数量。③以互联网为载体的新媒体,凭借多媒介的传播优势、海量信息与搜索功能,极大地满足了受众不同的需求,原有都市报的一些功能逐渐为新媒体所取代。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新媒体已经构筑起一个丰富多彩的民间舆论场,并与官方舆论场、海外舆论场等形成对立互补的新格局。近年来,借助个人微博等手段,新媒体已成为人们表达意见的主要通道,并屡屡成为强大舆论风暴的源头。在传统媒体上,百姓的诉求无处表达;通过新媒体,人人都可以发布信息、发表意见。民间舆论更多地反映出人民群众的意愿与呼声,是都市报生存与发展的“地气”资源。譬如,近年来的“7·23”温州动车特大事故、“让领导先飞”的宁波机场风波、“武平公务员”饿死九旬老母、延安高速重大事故中的“微笑哥”、重庆北碚雷书记的不雅视频等事件,这些内容由微博最早播报,一些都市报迅速介入,设置报道议程,进行专业性、规范化的新闻报道,树立报道的权威性。反之,面对民间舆论场的沸沸扬扬,若都市报对敏感问题失语,新闻报道缺乏深度,原有都市报读者群的流失将不可避免。
  基于以上问题,在当下的新闻传媒格局中,都市报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克服自身不足,应对外在的挑战,这是值得进一步探究的问题。
  
出路要靠自身“硬”
  事物的发展变化往往具有两面性。反过来看,当下都市报面临的“危机”同时也是再一次发展的“机遇”。这次“机遇”不同于上世纪90年代,今天的都市报不能再以“软”服人。
  首先要靠自身“硬”。这个“硬”就是有“风骨”、有报格,敢于直面现实突出问题和尖锐矛盾,追求高质量的新闻、有思想锐气的评论,就像上世纪30年代的《大公报》那样,“登载确实的消息”,“发表负责任的评论”,④担当道义,彰显“风骨”,做社会的“良心”,引领时代健康发展。
  一张有“风骨”的报纸究竟要直面哪些问题?就是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最突出的矛盾。学者傅国涌直言不讳,“我们面对的现实是相同的,如果你没有逃离这块土地,没有移民的机会或打算,要留下来,在这里终老,那么注定了要面对风险不可预测的未来,饭桌上朋友们聊天,常常会对每天的食品失去任何安全感,对孩子要接受的教育没有任何的放心,对将来的养老保险更没有信心,中国往哪里去?中国正在急速地往一个无底的深渊下坠,资源被无限制、掠夺性地开发、破坏,财富落入了极少数人的手中,转移到海外去了,他们不断膨胀、不可遏制的物欲如同血盆大口,正在吞噬着这个民族子孙后代生存的机会。”⑤话中虽有过激成分,但其价值在于肯说真话,他提出的问题则令人深思!都市报的锋芒应当触及这些问题与矛盾,发有思想的评论,报确实的、为社会负责任的新闻,这是塑造自身形象、赢得社会公信力的又一次机会。
  其次,都市报要发挥专业新闻媒体的优势,以过硬的专业规范和专业运作机制传播新闻。新媒体虽然有它的优势,但先天的缺陷无法避免。因为进入门槛较低,谈不上新闻专业水准,加之生产环节简单,缺乏规范性机制和相应的法律、伦理规范,未经筛选的信息四处流传,真假难辨,且容易放大事实。未经过滤的非理性言论满世界泛滥。信息的失真和意见的失当导致一些微博成为“网络大字报”,不可能使新媒体真正建立起规范化、专业化和有公信力的新闻品牌。而报纸的优势来自新闻生产的规范化机制,来自高素质、专业化的新闻采编队伍的运作,如果发挥自身的优势,与民间舆论达成良好的互动关系,吸纳“地气”,就可以使民间舆论通过都市报载体进行规范性、专业化的表达,实现公民的知情权和表达权,为都市报“增色添彩”,重新聚拢都市报的人气。
  最后,都市报“过硬”的眼力与魄力,引导民间舆论的健全发展。马克思曾指出,“报纸是作为社会舆论的纸币流通的”。⑥报纸的舆论要想赢得公众认可,一要有发现舆论的“眼力”。“你应该发现的,但没有发现,我替你发现,详细告诉你”,以“深刻触及体制与社会心理问题”,⑦通过新闻报道、新闻评论、新闻议程设置等手段,增强都市报引领民间舆论的能力。二要有筛选、鉴别民间舆论的能力,对于以新媒体为载体的民间舆论的芜杂性、非理性等负面问题,通过鉴别,规避民间舆论的非理性化、碎片化,消除民间舆论的极端与负面作用。三要营造健全的民间舆论环境。当今,群众的共同利益愈来愈成为较大范围内的舆论基础,群众的民主诉求、监督意识越来越强烈,“舆论实现社会监督的前提是公开,公开本身使当事者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力量”。⑧而一些权力部门常常利用体制的弊端,利用话语权方面的优势,有意迷惑舆论、转移舆论的兴奋点,这需要都市报有一种拨乱反正的“魄力”,保证舆论的健全发展,使都市报成为规范表达民间舆论的渠道。
  都市报毕竟是党报的分支,在现有体制下,仍脱不了“官报”色彩。值得珍视的是都市报的读者定位以普通百姓为主,力图传达人民的真实愿望与呼声,这与马克思倡导的“真正的报刊是人民的报刊”⑨的思想是一致的。在新媒体环境下,如果通过都市报吸纳“地气”,彰显“风骨”,不断创新发展机制,实现由“官报”形象到“民报”形象的转化,不仅有望重塑都市报的形象,也有助于增强竞争力,使都市报在多元并存的传播格局中独树一帜。■
  (作者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新闻系教授)
  
注释:
  ①孙燕君:《报业中国》第119页,中国三峡出版社2002年版
  ②林如鹏:《广东报业竞争三十年》第133页暨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③http://tech.qq.com
  ④胡适:《大公报一万号致辞》
  ⑤http://www.l99.com/EditText
  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第523页
  ⑦陆小华:《激活传媒》第92页,中信出版社2004年版
  ⑧陈力丹:《精神交往论》第165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352页
  
主管单位: 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
主办单位: 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      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
制作维护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