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目录
  • 7页
  • 8页
  • 9页
  • 10页
  • 11页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下一篇
“新闻工作是一个很辛苦的职业”
——上海市民眼中的新闻职业形象调查分析报告
□ 复旦大学传媒与舆情调查中心
  【本文提要】复旦大学传媒与舆情调查中心于2012年11月7日完成了“2012年中国记者节年度公众调查”。本文基于此次调查数据,系统分析了上海市民对记者节和新闻从业者职业的认知、印象及评价。结果显示,公众对记者节的认知度不高,对新闻工作者群体不够了解;而公众也高度体谅和理解新闻工作的辛苦和风险,对中国新闻工作者的工作态度、作风、业务水平相对较满意,但对其专业水准和公信力则颇有微词;在自媒体蓬勃发展的新技术环境下,公众依然高度认可新闻职业的专业性。
  【关键词】记者节 新闻从业者 职业形象 专业性 【中图分类号】 G214
  2012年11月8日是新中国第13个记者节。作为目前国内仅有的三个行业性节日之一,公众对记者节的知晓程度如何?公众心目中对新闻职业具有哪些印象或想象?对中国新闻从业者评价如何?在Web2.0与社会化媒体蓬勃发展的新媒体环境下,公众对新闻职业的专业性又具有怎样的认知?为了解这些问题,复旦大学传媒与舆情调查中心①于2012年11月7日完成了“2012年中国记者节年度公众调查”。本次调查采用随机抽样方法,运用CATI(计算机辅助电话访问)设备,成功访问了301位年龄在18周岁以上的上海城乡居民,覆盖了全市17个区县。在95%的置信水平下,最大抽样误差不超过±5.6%。
  调查的受访者覆盖了上海地区各个年龄段、各个教育程度的成年公众。其中,男性占48.2%,女性占51.8%,18~35周岁的占34.6%,36~60周岁之间的占47.2%,61周岁以上的占18.2%。初中及以下学历的为23.2%,高中或中专学历的为27.5%,大专学历的为18.8%,大学及以上学历的为30.5%。
  
一、公众对记者节的知晓度
  调查发现,上海市民对“记者节”的总体认知度并不高,仅有25.9%的被访者表示之前听说过“记者节”这一节日。在影响“记者节”知晓度的因素方面,经过Logistic回归分析②后发现:年龄和教育的影响达到或接近显著程度——年龄越大(B=.144,p<.05)、教育程度越高(B=.299,p<.07)的市民,越有可能知道“记者节”,而性别、收入以及对新闻的接触影响则不大(见表1,见本期第7页)。
  
二、公众对新闻工作者的兴趣、了解程度及渠道
  调查显示:上海市民对新闻工作者的整体兴趣处于中等水平,平均值为3.01(采用五级量表测量,1=不感兴趣,5=非常感兴趣)。经过相关分析后发现:对新闻从业者的兴趣程度与个人背景无关,但与新闻接触程度有关。其中,电视新闻的接触程度与对新闻从业者的兴趣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收看电视新闻越多,对新闻从业者群体越感兴趣(控制人口背景后的偏相关回归系数r=.199,p<.01)。
  与此同时,被访者普遍表示对新闻从业者群体不够了解,平均了解程度为2.59(五级量表测量,1=不了解,5=非常了解),单样本t检验显示该了解程度显著低于五级量表的中值3。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和电视新闻的收看频率是影响对新闻工作者了解程度的两个因素——年龄越大(β=.049,p<.05)、收看电视新闻越多(β=.106,p<.05),自我感觉对新闻从业者群体也更为了解。
  公众了解新闻工作者群体的最主要渠道是新闻报道(包括新闻记者采写的报道、也包括有关他们自身的报道,总体选择比例为82.7%),随后依次是收看有关新闻工作者的影视剧(24.9%)、阅读有关新闻工作者的书籍(16.6%)。值得注意的是,排在第四的了解渠道是“关注新闻工作者的博客或微博”(选择比例为16.3%),这说明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从业者的“自媒体”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与公众交流互动的重要平台,尤其在年轻和高教育程度的群体中更是如此(30周岁以下年轻人以及大专学历以上的市民,通过博客或微博了解新闻从业者的比例分别高达67.6%和27.9%)。此外,亲身接触(11.3%)、别人介绍(11.0%)等也占有少量比例(见图1,见本期第8页)。
  
三、公众对新闻工作者的职业形象认知
  无论对新闻从业者了解深浅,公众都会经由各种渠道形成对新闻这一职业的印象或想象,调查特地询问了四个有关新闻从业者职业形象认知的问题(见表2,见本期第8页)。结果显示:上海市民对“新闻工作是一个很辛苦的职业”这一说法最为认同,均值为4.20(五级量表测量,1=不赞同,5=非常赞同);其次是“新闻工作是一个高风险的职业”,均值为3.43;对“新闻工作是一个令人羡慕的职业”赞同均值为3.09;而受访者对“新闻工作是一个很风光的职业”这一说法的认同度相对较低,均值为2.73,显著低于五级量表的中值3。
  在影响公众对新闻从业者形象认知的因素方面(见表3,见本期第9页),个人背景中教育对“羡慕观”和“风光观”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即教育程度越高,越不会认为新闻职业“令人羡慕”或“很风光”;报纸新闻的使用对“辛苦观”和“风险观”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羡慕观”和“风光观”则有显著的负面影响,也就是说,看报纸新闻越多,越会认同新闻工作非常辛苦、具有风险,越不会认为新闻工作“令人羡慕”、“很风光”;最后,浏览网络新闻越多,也越不会觉得新闻工作是个令人羡慕的工作。
  
四、公众对新闻工作者表现的评价
  调查请受访者对中国新闻工作者在各方面的表现进行评价(均采用五级量表测量,1=很差,5=很好)。就总体评价而言,平均值为3.61,显著高于五级量表的中值3,但也显著低于4,即介于“一般”与“较好”之间(见表4,见本期第9页)。具体地,公众对新闻工作者的敬业精神给予较高的评价,均值为3.69;其次是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均值均为3.56;再次是专业水准,均值为3.52;相对评价较低的是公信力,均值为3.43。
  分群体来看(见表5,见本期第9页),30岁以下和31~50岁之间的中青年对新闻从业者表现的评价显著低于51岁以上的老年人,大专以下学历市民的评价显著高于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市民。即年龄与评价成正比,教育程度与评价成反比。
  对新闻接触与新闻工作者评价进行偏相关分析后发现(见表6,见本期第9页):总体上传统媒体新闻接触越多,对新闻工作者的评价也越趋于正面,而网络新闻使用则对新闻工作者评价有负面影响,其中对敬业精神的评价负相关达到显著程度。
  
五、公众“自媒体”传播与新闻工作专业性的认知
  随着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的崛起,特别是以UGC(用户生产内容)为特征的Web2.0、社会化媒体等自媒体平台的蓬勃发展,原本仅仅作为新闻接受者的受众也开始拥有新闻生产、发布的权力,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专业新闻从业者和新闻组织对信息生产与发布的垄断权。在这一背景下,受众如何看待新闻行业的专业性?多大程度上认为新闻是一个具有技术门槛的专业?自身参与新闻生产的经历是否会影响其对新闻专业性的评价?实际上,新闻职业(occupation)是否形成专业(profession)、或者其专业性的强弱始终存在争议;③但在互联网环境下,新闻业的专业性似乎面临更多的挑战,西方学者的实证调查已经初步显示:那些通过网络手段得以进入新闻生产过程、体验“类新闻工作”的使用者(例如“公民记者”),会倾向于减少对新闻职业门槛和复杂性的认知。④那么,中国的情况如何呢?
  调查表明:首先,的确已经有相当多受众利用博客、微博等自媒体平台进行“类新闻”生产与发布,被访者中有近一半(49.8%)的网民在论坛、博客、微博上转发过新闻,44.4%通过论坛、博客或微博参与过新闻的讨论,逾一半(50.2%)通过论坛、博客、微博等发布过自己看到的新鲜事。也就是说,一半左右的网民(相当于35%的市民)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参与到新闻信息的流通、讨论,甚至生产、发布的过程中来,在一定意义上体验着原来只有机构化的职业新闻从业者才从事的新闻工作。
  与此同时,公众似乎仍然倾向于认可新闻工作的专业性。如表7(见本期第10页)所示,大多数人赞同“新闻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如果不经过专业训练,就无法当记者”,以及“掌握新闻工作的技能是一件很困难的事”,而并不认为“在今天,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记者”或“我觉得我自己也能胜任新闻工作”。
  将自身通过网络参与“类新闻工作”的情况与对新闻工作专业性的认知关联起来分析后发现(见表8,见本期第11页):首先,网民与非网民间存在显著差异——非网民普遍比网民更加认可新闻工作的专业性,也更加不认为自己可以扮演记者的角色;其次,在网民群体中,单纯浏览新闻对新闻工作专业性认知影响不大;而不同程度地介入网络新闻的生产、发布与流通则对专业性认知有显著影响——一方面,网络转发、讨论和发布增强了网民对自身参与或从事新闻工作的信心,他们显著比非参与者更加认同“人人记者”理念,更加认为自己也能胜任新闻工作;但另一方面,通过网络参与“类新闻工作”并未降低他们对新闻工作专业性的评估,相反,通过网络转发或发布的网民,反而比不转发或发布的网民更加认可“新闻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这一说法,也就是说,他们似乎在自身的“类新闻工作”中加深了对新闻工作专业性的认同。
  
六、总结与讨论
  本文基于“2012年中国记者节年度公众调查”数据,系统分析了上海市民对记者节和新闻从业者职业的认知、印象及评价。综合起来,本文得出了如下发现或结论:
  第一,中国记者节的公众知晓度尚待提高。作为仅有的三个行业性节日之一,尽管我们并未在本次调查中同时测量公众对另两个节日——教师节、护士节的知晓度,但调查发现公众对记者节的认知度是不高的。记者节的设立是加强媒体与公众沟通、促进公众媒介素养的一个良好契机,应当考虑如何增进公众对这一节日的了解和理解。
  第二,尽管公众对新闻工作者群体抱有兴趣,但整体上缺乏了解,且主要以间接了解为主。新闻工作者主要仍然依赖他们的作品与受众见面,不过值得重视的是,随着新媒体的蓬勃发展,特别是博客和微博的发展,这些自媒体已经成为他们与公众沟通,以及公众了解其工作与生活的重要平台。实际上,在调查中,不少被访者列举出崔永元、宣克炅等他们所关注的新闻人博客或微博。相信随着新媒体的进一步普及,博客、微博等社交媒体会进一步在公众了解新闻行业和从业者,以及与之展开虚拟甚至现实交往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第三,公众高度体谅和理解新闻工作的辛苦和风险,不再将新闻职业想象为一个风光和令人羡慕的职业。曾几何时,新闻记者被称为“无冕之王”,公众对新闻工作会有一种浪漫化想象,但在当下,公众却比较理解新闻工作所可能遭遇的艰辛与困难,并且随着新闻接触的增多,越会“去浪漫化”。相信这对公众客观认识和理解新闻这个行业,并进而与新闻媒体和从业者展开良性沟通,应当是一个正面的认知基础。
  第四,公众对中国新闻工作者的总体评价处于中等水平。公众最认可中国新闻工作者的工作态度和作风(如敬业精神),对业务水平也相对满意,但对专业水准和公信力则颇有微词。中国新闻从业者要进一步增进公众信任,提升公众形象,还有一段较长的路要走,相信这不但与新闻从业者自身的表现有关,也与新闻媒体的总体环境、机制及表现息息相关。
  第五,在自媒体蓬勃发展的新技术环境下,公众依然高度认可新闻职业的专业性。总体上,公众赞同新闻是一个有一定技术门槛、必须经过培训的专业,并不认为自身可以胜任新闻工作、人人都可以成为记者。更为有趣的是,公众对新闻工作专业性的评估与其自身参与“类新闻工作”的情况密切相关——网民对新闻工作专业性的评估低于非网民,对自身开展新闻工作会更具信心;但在网民内部,尽管网络参与(转发、讨论和发布)会进一步强化其自身成为记者的信心,但却并未降低他们对新闻工作专业性的认同,也许随着自己在网络空间内开展“类新闻工作”,他们会愈加感受到新闻生产、发布与流通中专业素养的重要性。对这些初步发现,我们会在今后的调查研究中进一步验证和发展。■
  (执笔人周葆华系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复旦大学传媒与舆情调查中心副主任。本文为复旦大学985项目“民意中国:中国国家建设中的舆情研究”的成果之一,项目批准号:2011shkxd016)
  
注释:
  ①复旦大学传媒与舆情调查中心(FMORC)是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复旦大学新闻传播与媒介化社会研究创新基地”的重点建设项目,已先后就全国两会、建国60周年、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党的十八大等国内外重大事件进行过90多次舆情调查。中心主任童兵教授、执行主任李双龙副教授,副主任周葆华副教授等。
  ②该解释“记者节”知晓可能性(因变量)的Logistic回归模型包括了性别、年龄、教育程度、收入、报纸新闻阅读频率、广播新闻收听频率、电视新闻收看频率等七个自变量,其结果基于自变量相互控制。
  ③Johnstone, J. W. C., SlawskiE. J., & Bowman, W. W. (1976). The news people: A sociological portrait of American journalists and their work. UrbanaIL: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Tunstall, J. (Ed.) (2001). Media occupations and professions: A reader.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④Lowrey, W. & Anderson, W. (2005). The journalist behind the curtain: Participatory functions on the Internet and their impact on perceptions of the work of journalism. 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10 (3).周葆华:《从“后台”到“前台”:新媒体技术环境下新闻业的“可视化”》,发表于香港中文大学“重构新闻”国际学术研讨会,2012年

主管单位: 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
主办单位: 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      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
制作维护 技术支持